河南版“小湯山”命名為“鄭州岐伯山醫院”,為何是“岐伯山”?

河南商報記者 張成誠 王蒙

2月13日上午,來自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和市屬8家醫院的首批226名醫護人員,開始進駐河南版“小湯山”——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傳染病醫院,開展前期準備工作。與此同時,醫院的新名字也揭開面紗:鄭州岐伯山醫院。

河南版“小湯山”命名為“鄭州岐伯山醫院”,為何是“岐伯山”?

為何命名為“岐伯山”?岐伯是誰?岐伯山又在哪裡?

岐伯到,疫情除。岐伯,是中國上古時期著名的醫學家,道家名人,精於醫術脈理,名震一時,後世尊稱為“華夏中醫始祖”,由於年代過於久遠,關於他的籍貫說法不一。

河南版“小湯山”命名為“鄭州岐伯山醫院”,為何是“岐伯山”?

岐伯山位於新密市苟堂鎮南部,在方溝村與槐樹嶺交界處,與巍巍具茨相比,它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山嶺。但岐伯山的名氣卻十分大,相傳它是黃帝召集天下名醫開展醫藥研究的基地,是岐伯著書立說、創《黃帝內經》的地方,是中華醫藥之源、醫學聖地。

宋《路史》載:“古有岐伯,原居岐山之下。黃帝至岐見岐伯,引載而歸,訪於治道。”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便是以黃帝和岐伯答問為主要形式,以黃帝和岐伯之名所著。它創立了中國古代的醫學理論,成為中醫學經典著作之一。

因《黃帝內經》為黃帝和岐伯所作,又稱“岐黃家言”,中醫術又稱為岐黃之術,從事中醫業者稱為“岐黃傳人”。可以說,岐伯山與鄭州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在鄭州航空港區建成的河南版“小湯山”醫院,最終以“岐伯山”來命名也就不難理解了。

據瞭解,該院是在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港區醫院原址上,改造擴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定點救治醫院,分為確診病房住院、接診觀察、醫技綜合、生活保障四大功能區。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鬍和平介紹,目前病房內床位一共287張,普通病區260張,疑似病區17張,重症病區10張,同時設置有多個輔助科室,具備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條件,將於2月16日正式接診。

河南版“小湯山”命名為“鄭州岐伯山醫院”,為何是“岐伯山”?

(編輯 吳海舒 見習編輯 張淼 首席編輯 華麗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