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億利好消化,情緒高點已現,反彈結束or延續?盯緊這一重要指標

萬億利好消化,情緒高點已現,反彈結束or延續?盯緊這一重要指標


開始今天的文章之前,先閒聊幾句馬犇過去一週在醫院的感受


馬犇座標北京,家門口是三甲醫院,但是肺炎定點,不敢去,所以發燒在堅持4天無果的情況下,到離家不遠的二甲醫院就診。流程:進門測體溫,然後被帶到發熱門診,半小時排查是細菌感染而非病毒感染,然後就正常的到門診做檢查排查,然後住院治療。


而同期,西安的大學舍友也是發燒,到附近的三甲醫院就診,流程,直接隔離三天,同時電話被省,市,區,街道,村裡,衛生院等各部門電話,然後派人封了房子,蹲點看守。三天隔離之後,排除肺炎,回家有醫學證明,但沒有領導解封命令,只能在外流浪一晚後次日解封回家。


這是切身感受到的一線與省會城市公共服務的差距,經濟越發達,文明程度越高的地方,公共管理成本越低,服務越好,當然這一切都包含在價格之中。


回到市場


市場的一切信息也都反應在價格上


之前分析,A股越來越美股(頭部機會)+港股化(仙股遍地)


翻看美股,港股,知名的,成長性好,獲得超額收益的標的,股價基本都是相對較高


馬犇先六面分析法來梳理一下市場


資金面:央行上週一,二放水1.7萬億;本週財政部提前下達新增地方債限額超1.848萬億(此前提前下達專項債務1萬億+新增地方債務8480億)。


在金融政策,財政政策連續放水的影響下,而銀行隔夜利率也是下降明顯


萬億利好消化,情緒高點已現,反彈結束or延續?盯緊這一重要指標


這使得股市成交量近期維持在8000億左右,滬指實現8連陽反彈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午簡單分析了一下驅動股市上漲的原因


1.貨幣寬鬆。最近央行逆回購,財政部下發地方債都是萬億級別。


2.與寬鬆貨幣背向的匯率逆週期操作。簡單來說,貨幣增量,但不貶值引發資本外流。


3.直接進行資產價格調控。國內資金主要蓄水池,樓市,債市,股市。樓市主基調是穩,那麼調控的主要是股市,債市,所以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是最緊迫的。


總結來說,逆週期調節,環環相扣,一環缺失都會引發資產價格下挫。另外,逆週期調節,往往不具備持續性,畢竟金融資本收益都是根植於實體經濟收益,而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顯而易見。短線來說,股市逆週期調節的節奏就看匯市。


政策面:政策面利好不斷,雖然疫情還沒被控制,還沒出現拐點,但自上而下穩經濟,穩就業的政策已經不斷下發。前面分析,匯率穩定=實體收益(下滑,疫情影響)+資本收益(上升,拉昇股市),近來的逆週期調節也算是政策面資金面的直接干預吧。


政策面的利好,希望不僅僅能落地到股市,也能陣陣切切的落地到千千萬萬中小企業。


情緒面:情緒面最易變,上週一報復性宣洩,而之後則是報復性反彈,樂極生悲,否極泰來正是A股反覆過山車走勢的寫照。


在經歷了一波報復性殺跌,報復性反彈之後,情緒面迴歸平靜之後,考驗的還是資金面和基本面。


另外多說一句,就盤面來看,這波疫情為市場帶來不少增量資金,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畢竟A股確實有點賭場性質,這不最近打板資金很瘋狂,不能外出娛樂,A股是釋放腎上腺激素的地方。


籌碼面:籌碼面自然是偏空,IPO擴容腳步依舊加快,其實已經和註冊制沒甚麼兩樣,但最近新增投資者不少,另外機構之前被限制賣出,籌碼面壓力相對減輕,但不可能機構一直被限賣,除此之外,新增投資者歷來都是進場接盤高位站崗的結局,不少板塊個股,肯定是需要新增投資者買單。


基本面:基本面就不用分析了,重大影響是必然的,每個人都是切身的感受,宏觀的角度,任何資本收益,最終都是需要實體經濟來兌現的。至於細分利好的宅經濟,利空的消費經濟個股機會,風險的分析自己挖掘就好。


技術面:各指數經過一波反彈之後都有調整的需要,到底是二次探底,還是C浪調整主要看資金面和逆週期調節的節奏,因為技術面只是反應的結果,而其他個面才是原因。中長期馬犇的觀點還是破政策底2449見市場底,然後開啟新一輪牛市。


再來看看盤面,最近的盤面非常漂亮,賺錢效應不錯,主要是中小創活躍,因為這種極端行情中,炒作中小創是不需要業績兌現,憑的是資金面,消息面,有資金,有故事,有膽子就有超額收益。


目前盤面主要幾條線


一.疫情概念(1.直接受益的醫藥醫療,如真菌疫苗,口罩等;2.間接受益的宅經濟如快遞,電商,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等;3.受疫情打擊的行業如消費,旅遊,出行等)


二.大科技股(1.核心科技,如芯片,半導體,集成電路;2.消費電子,如蘋果概念,華為概念)


三.新能源車產業鏈(這條線做四大天王就可,之前有分析)


四.通脹概念(豬肉,糧食,大宗商品),豬肉概念19年有充分的炒作,會不會蔓延到糧食,大宗值得留意,CPI已經高達5.4%,若進一步蔓延,或會吸引資金進入這一領域炒作,蒜你狠,火箭蛋,大家都經歷過,而豬肉價格最近也在逼近歷史高位。


萬億利好消化,情緒高點已現,反彈結束or延續?盯緊這一重要指標


至於有政策利好的大基建,走一步看一部吧,馬犇更希望這資金投入到民生,如醫療,教育,這樣行業空間巨大,也能促進經濟增長,穩定就業,這次肺炎已經嚴重暴露出全國醫療資源的匱乏,少點國計多點民生,把錢交給地方政府搞基建投資,不如讓利給老百姓擴大消費。​


總結來說


1.盯著市場成交量,放水的最直觀呈現;2.盯著匯市,央行逆週期操作的節奏,關乎放水收水;3.北向資金,注意北向資金的節奏,每日盤後北向資金動向參考。


操作上,市場成交量在8000億左右,水量充足,輕倉遊擊主線個股最宜,輪動機會節奏低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