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河南醫療隊支援武漢的15天……

15天前,出發馳援武漢時,河南省首批援鄂醫療隊醫療組組長周正覺得,15天后武漢疫情平穩,他就能回鄭州了。


要上“戰場了”


15天后,河南省首批援鄂醫療隊醫療組組長、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周正還記得大年初二當天,第一批醫療隊從鄭州出發時的場景,有父母送子女的,也有孩子送父母,妻子送丈夫的,“真的有點生離死別,要上戰場的感覺。”


首批河南醫療隊支援武漢的15天……

出征醫護和家人告別/圖片來自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到了武漢,一路上,“只看到兩棟建築燈火輝煌,就是武漢協和醫院和同濟醫院,大家都有些緊張。”雖然隊員們坐在大巴車上不說話,但是周正能明顯感覺到,大家心裡都在盤算著,一線情況如何、防護服夠不夠、能不能完成任務。


因為時間緊張,醫療組到武漢第三天,改造後的第一個病區就開放收治患者,周正告訴“醫學界”,他私下問了很多隊員,“因為擔心,很多人前一天晚上都失眠了。”


鄭大二附院護理教研室主任、護理組組長張衛青對自己和團隊的專業能力很自信,但畢竟醫護人員都沒有在傳染病區工作過,最擔心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培訓穿脫防護服。進病房前,“我常睡不著,腦子裡一遍又一遍過著工作上的事,想得最多的是:怎麼更好的規範工作流程,怎麼協調感控專家指導我和隊員保護好自己。”


留長髮的醫護都要剪掉頭髮,因為武漢的理髮店不再營業,“回到酒店,有時隊友還會找我剪頭髮,之前自己剪得不好看的,都找我修修。”張衛青笑著說。


首批河南醫療隊支援武漢的15天……


醫療組進行了嚴格的感染控制。口罩、帽子和隔離服怎麼穿,都要演練過關才能進病房。每個班次還配備了感控管理專家。感控的專家還會隨隊進入隔離區,全程監控,隨時發現問題。


因為細緻的防護措施,河南醫療隊第一批援助武漢的137名隊員,目前全部身體健康。


而在此之前,武漢市第四人民醫院的醫護感染情況很不樂觀。周正帶著醫療組到達後,也詢問了當時醫院醫務人員的感染情況,一位科主任告訴他,截至1月26日,武漢四院西院區已經有40多位醫務人員感染,雖然沒有醫護因為感染不幸去世,但當時已經有一兩位醫護病情危重。


推開門,進入隔離區


河南第一批醫療隊大年初一(1月25日)晚上接到任務,初二晚七點多抵達武漢。周正清楚的記得,晚上9點15分左右,醫療組就和武漢第四人民醫院進行了簡單的對接工作。


武漢市第四人民醫院是一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並沒有傳染病區,所以無論是病房的佈局、區域劃分,還是人、物流向設計,完全不符合收治傳染患者的要求。醫療組需要接管10樓和11樓骨科的兩層病區,改造成傳染病隔離病房。


護理組組長張衛青告訴“醫學界”,當時緩衝區甚至沒有實質的隔斷,只是劃定了一條線。“我們當時提了很多要求,沒想到第二天一早過去,緩衝區全部建好了隔斷,裝上了門。”


在武漢四院,改造後進入隔離病房,要穿過潔淨區、緩衝區、汙染區。作為護理組的組長,張衛青是第一個進入病房的護理人員。她還記得,推開緩衝區的門時,她切切實實感受到的壓力。


首批河南醫療隊支援武漢的15天……


進去,關門,再推開潛在汙染區的門,關門。“打開最後一道門要進入隔離區的時候,我深吸了一口氣。”張衛青回憶,“但是我毅然推門進去。我知道,如果我能坦然的進去的話,對我們的護士也是一個積極的影響。”


30分鐘不到病人就收滿了


1月28日,河南第一批醫療組正式開始了接管病人的工作。


當天,一個病區共30張床位開始收治病人,周正還記得,“一打開電梯,病人就湧了進來。”30分鐘不到病床就收滿了。29號下午,另一個病區也開始收治病人。兩個病區共60張床位。


床位很緊張。在醫療組到達之前,武漢市第四醫院已經積壓了很多病人。周正1月27日從門診經過,就看到大廳裡黑壓壓的一片,大概有五六百人,“大家都不吭聲,有的在輸液,有的在等床位。有的病人就在門診的留觀病房裡救治。”


和等不到病床的病人一樣,擺在醫療組面前的困難同樣多。隔離病房條件有限,沒有保潔,而且病房裡沒有家屬陪護,醫護人員還要承擔患者的生活護理。


另外,因為患者積壓了一段時間,能住上院的病情普遍較重。


開始的幾天,病房的氣氛很沉重,患者的情緒也普遍很低落,“他們躺在病床上,不看我們也不和我們溝通,護士問話,他們也愛答不理。”張衛青看出來,他們恐懼、壓力大,甚至感到絕望。


患者恐懼,醫護緊張。周正回憶前幾天病房的情形,“我們都穿著隔離服,患者也看不見我們的樣子,只能看到隔離服上寫的名字,聽著口音,也不像當地人。”


所以,剛開始的時候,醫患之間的交流很少。


醫療物資同樣也很緊張。在四院,隔離服限量供應。為了減少醫療物資的消耗,醫療組在排班上精打細算,不太忙的時候,一個十個人左右的班次,只有3個人進去隔離病房,其他醫護在外面待命,如果裡面忙不過來了,再隨時穿著隔離衣進去。


沒有穿上隔離衣,很難體會到在隔離病房裡行動不方便帶來的體力和精力的雙重消耗。只有從隔離病房出來,“完全放鬆下來,你才能體會到自己是多麼疲憊,身心俱疲。”周正告訴“醫學界”。


在最困難的階段,醫療組通過精心的治療和護理,使得患者的病情逐漸好轉,醫患之間的信任也慢慢建立了起來。


2月7日,兩個病區第一批共8名病人出院,“這給了患者,也同樣給了我們醫護人員,很大的激勵。”周正說。


首批河南醫療隊支援武漢的15天……


一封感謝信


2月9日下午,河南醫療組收到了一位“11樓病人”的感謝信。


這位住在11樓的病人,是一位71歲的老太太。她委託自己女兒“一定要儘快給照顧她的醫護們寫封信”,她說,是“11樓的河南醫療組的小姑娘、小夥子們對我無微不至的照顧,讓我產生了繼續活下去的希望。”


她在信裡寫了醫護人員照顧她的細節,“這些小細節讓我特別感動,自己的兒女,最多也不過如此吧!”她寫道。


首批河南醫療隊支援武漢的15天……

首批河南醫療隊支援武漢的15天……

首批河南醫療隊支援武漢的15天……


持久戰


15天過去,河南醫療隊的工作流程也在一步步優化。以護理工作為例,截至2月10日,第一批援鄂醫療隊護理護士手冊已經更新到第四版。


就診困難的情況在好轉,這是河南醫療隊一線醫生在武漢最直觀的感受。


據普通患者救治醫療組組長、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李磊觀察,在武漢四院,現在門診就診的患者大多是來複診的,“這提示新發的感染病例還是顯著下降了。”


病床緊張也有所緩解,和最早普通病區收治的患者普遍較重相比,現在患者病情已經有了明顯好轉。李磊詢問新入院患者的流行病學史發現,患者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後,平均等候時間為4到6天。


希望有,挑戰也不小。河南醫療隊在武漢四院接管的60張病床,目前依然一床難求。看著危重的病人只能住在普通病房,因為床位和醫療資源的限制,失去最佳的治療機會,“這是我們作為一名醫生,感到最痛心的事。”李磊說。


在出徵武漢前,周正、李磊和張衛青都想過,什麼時候能回河南。周正當時很樂觀,“一個傳染病的潛伏期最長14天,武漢1月23日封城,我想半個月後我總該回到鄭州了。”


現在,來到武漢一線已經超過半個月,周正的個人判斷有了不小的變化,“樂觀一點,我覺得2月底能回去,悲觀一點,我覺得要到3月20日左右。”


三位都告訴“醫學界”,他們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