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脉·范成大:波澜壮阔,返璞归真(上)文坛英豪


中华书脉·范成大:波澜壮阔,返璞归真(上)文坛英豪


南宋是文学、书法史上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山河破碎,战祸频繁,南宋王朝偏安一隅,因此这一时期的文人常常不仅是纯粹的文人,他们同样也是为复国而战斗的英雄。陆游就是典型的英雄式文人,他的好朋友范成大,也是个中的佼佼者。他不仅是影响了南宋诗坛的“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亦是南宋书坛的著名书法家;此外,他还是为宋王朝作出重要贡献的使臣,有“宋朝苏武”的美誉。纵观范成大的一生,虽然起伏跌宕,但他在文学、书法和青史上都深深地烙下了自己的大名。接下来的文章中,就让我们一起打开范成大波澜壮阔的人生吧!

中华书脉·范成大:波澜壮阔,返璞归真(上)文坛英豪

范成大


中华书脉·范成大:波澜壮阔,返璞归真(上)文坛英豪

在特别讲究出身的古代,身为官N代的文人名士还真不少,范成大也是这样,他的祖父和曾祖父就是做官的,父亲范雩是直接掌管国家图书的秘书郎;他的母亲也很有来头,是“宋四家”中蔡襄的孙女,也是个妥妥的书香门第、名门之后。这样的家庭自然使得范成大从小就受到不同凡响的文化熏陶。当然,和其他官N代相比,范成大过得要稍惨一点。他出生的时候,正赶上金人南侵、平江屠城。国家倾覆之际,父亲范雩带着一家老小,一路逃亡回到了故乡昆山。童年的颠沛流离,目之所及皆是疮痍,这无疑给范成大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云,也为他后来的诗文创作中格外关注民间疾苦奠定了基础。

回到故乡没多久,父亲范雩就撒手人寰了。日子虽然不好过,但是好在范成大懂事,苦读不辍,十二岁就遍读经史,十四岁就写诗作文。在绍兴十二年(1142年)的时候,宋高宗生母显仁皇后从金国回朝,范成大 “应试献赋颂,名列前茅”。一时之间,声名鹊起。不过,从史料典籍中语焉不详的记载来看,这时候的范成大,应该是只有声名,而没有功名的。

没有功名那是不行的,毕竟范成大身上还肩负着养家的重担。他一边赡养母亲和弟妹,一边在昆山坚严资福禅寺里寻了处安静的宝地,继续埋头苦读,竟至于十年不出。就这么一直闭门读书到28岁,他这才自信满满地重新出山,一举考中,光耀门楣。

因为早年间的经历,再加上久居农村,范成大对艰苦的农村生活格外有感触。因此,在他早年的诗作中,就有许多反映民生疾苦之篇。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像他的七言诗《乐神曲》:

“污田稻子输官粮,高田豆角初上场。

枫林沉沉谁打鼓,农家报本兼祈禳。

打鼓打鼓急打鼓,大巫邀神小巫舞。

绛衫绣帔朱冠裳,手持铃剑道神语。

前年军过鸡栅空,今年一母生十雄。

甽东种秫获颇厚,大甑炊糍翁成酒。

家机白布阔且长,翁媪制作新衣裳。

再拜奠神重酌酒,男耕女桑十倍强。

大妇小妇别有祝,生养好男房计足。

巫公巫公告尔神,产谷不如多产银。

驴载马驮车碌碌,免斫柘条行箠扑。”

其它的作品,比如《缲丝行》、《大暑舟行含山道中雨骤至霆奔龙挂可骇》也都是形象反映人民劳苦之作。总而言之,范成大二十来岁时,传统文人士大夫的忧国忧民之心就在他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中华书脉·范成大:波澜壮阔,返璞归真(上)文坛英豪

古时候的农村生活

范成大擢进士第后,总算正式进入了自己的仕途。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徽州司户参军。这是个什么官呢?这个官职是个正七品,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市领导干部。平日主管户籍、赋税和仓库缴纳,也就是查查人口、收收钱,管理一下仓库,没什么特别繁琐的工作。很多人官员在这里的时候就是赋闲而已,不过范成大可不甘心混日子,他秉持着儒家的“仁政”和“民本”思想,在这个小地方大展拳脚,他革除民弊、整顿军备,救灾赈济、兴修水利。与此相应的,他忧国忧民的一贯思想也在他的诗作中继续蔓延:

“老父田荒秋雨里,旧时高岸今江水。佣耕犹自抱长饥,的知无力输租米。自从乡官新上来,黄纸放尽白纸催。卖衣得钱都纳却,病骨虽寒聊免缚。去年衣尽到家口,大女临歧两分首。今年次女已行媒,亦复驱将换升斗。室中更有第三女,明年不怕催租苦。” ——《后催租行》

五年后,范成大被召临安,监管国家药物总局。他在这个职位上还没坐稳,宋高宗赵构就禅位给了儿子赵昚,也就是南宋的第二任皇帝宋孝宗。因为范成大在地方素有政绩,诗文的名声也很高,所以皇帝就把他召到了中央写书修国史。之后,又先后迁秘书省正字、起居舍人等官位。没有太大建树,却也小功累累。

真正奠定他一生之功的就是他不辱使命,出使金国,为一直被金人打压的南宋朝廷争了一口气,还因而获得了“宋代苏武”的美誉。这件光辉事迹我们在下一篇中再详细地给大家介绍,这里,我们就不再多述。

中华书脉·范成大:波澜壮阔,返璞归真(上)文坛英豪

南宋时期地图

值得一提的是,范成大此次使金,除了将一路所见所闻编纂成为“旅行日记”《揽辔录》外,他还在途中共写成绝句七十二首,汇成《北征小集》一卷。他的诗文成就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学江西诗派转为继承唐代新题乐府的传统,此刻再加上亲临破碎的河山,所见所闻哀痛可感,在当时的爱国诗歌主题中独树一帜。

“平地孤城寇若林,两公犹解障妖祲。

大梁襟带洪河险,谁遣神州陆地沉?”

——范成大《双庙》

“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范成大《州桥》

这种爱国情怀,贯穿在他的诗作中,陪他走过了大半生。


中华书脉·范成大:波澜壮阔,返璞归真(上)文坛英豪

范成大的人生,也经历过辉煌。他出使金国归来,一度得到宋孝宗的重用,官至中书舍人,却最终因为太过耿直而被外调。先后历任静江(也就是今天的广西桂林)知府,后来又在成都和建康等地做行政长官。历任所至,兴利除弊,都受到了各地老百姓的爱戴。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在成都两年的业绩。范成大在成都的政绩,大致被历史学家总结为蜀士归心、为民减负、整军经武、击强抚善、与民同乐五大方面,在他的治理下,成都在经济和军事方面都取得了重要发展。和他志同道合的好友陆游也在《范待制诗集序》中称他这一时期的政绩:“及公之至也,定规模,信命令,弛利惠农,选将治兵,未数月,声震四境,岁复大登”。

在依然保持着自己勤政为民作风的同时,范成大也在潜移默化中,开启了自己的人生新篇章。从风景如画的富春江到衢江,再登滕王阁入赣江,他一路游历,也把所思所感都倾注在了文字中。这时候,范成大笔下的诗文,已不再仅仅是疮痍与苦难,他开始懂得了用眼睛去看这河山仍存的风华,用文字去体味世间万物之美。

范成大晚年闲居故乡石湖,虽然多次请辞不成,好歹也不用去上班,总算是过上了令他心向往之的“归田园,带月荷锄,得遂此生矣”的生活。他终于再次把注意力放到了辛劳的农民身上,但是比之早年的作品,他的诗篇中开始富有更生动的色彩。

以石湖农村为背景的组诗《田园四时杂兴》正是范成大晚年诗作中的代表,洋洋60首七言绝句分别描绘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在他的这组诗中,既有春日的一片生机“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又有夏日的儿孙情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有秋日的层林尽染:“新霜彻晓报秋深,染尽青林作缬林。惟有橘园风景异,碧丛丛里万黄金。”也有冬日的农舍温馨:“榾柮无烟雪夜长,地炉煨酒暖如汤。莫嗔老妇无盘饤,笑指灰中芋栗香。”这一组诗将农家的生活环境、季节气候、风土民俗、耕织、收获以及痛苦与欢乐,真实生动地展示出来,这组诗的成就非常之高,是继晋陶渊明之后的又一座巅峰。对南宋以后的田园诗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华书脉·范成大:波澜壮阔,返璞归真(上)文坛英豪

田园间的儿童

陆游和范成大二人,可谓是半生的知交。两人的爱国深情,也是不谋而合。但陆游念了一辈子的“北定中原”,范成大却在人生的最后回到最初,返璞归真,于平平淡淡中达到了人生的至高境界。

纵观范成大的一生,为臣为官官能忧国忧民,政绩突出,家国危难之秋,他也能挺身而出,慷慨赴义。而为文为诗,审知四方风俗,所至登览啸咏,包罗万象,堪称文坛奇迹。因为诗文上的成就实在太突出,因此常常被人忽视了他是南宋书坛上一号大咖这样的事实。中华书脉的传承中,范成大学米芾、黄庭坚而来,自成遒劲俊秀的一种书风。再加上其母是蔡襄老爷子的亲孙女,蔡氏一脉的清新典雅也在他的书作中可窥踪迹。范成大一生有不少为人称颂的佳作,就譬如他在成都时与好友陆游一起饮酒赋诗,笔墨未干,已传为佳话。可惜这些作品现已失传。如今我们能看到的,也就只有《雪晴帖》、《向蒙垂诲帖》、《辞免帖》等几件尺牍而已。虽然稀少,亦堪称珍品,足以奠定范成大在中华书坛上的不朽地位。

中华书脉·范成大:波澜壮阔,返璞归真(上)文坛英豪

《雪晴帖》局部

中华书脉·范成大:波澜壮阔,返璞归真(上)文坛英豪

《向蒙垂诲帖》局部

中华书脉·范成大:波澜壮阔,返璞归真(上)文坛英豪

《辞免帖》局部

中华书脉·范成大:波澜壮阔,返璞归真(上)文坛英豪

下期预告:

下一期文章将为您带来

“ 中华书脉.“硬核书家”辛弃疾(上)”

本文已在本心书法APP中发布,

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本心书法”即可下载。

微信搜索“本心视界”关注订阅号,获更多书法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