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想做管理者的員工該怎麼定位自己?

餘榮志


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樣在公司工作卻從未想過升職的員工,對公司來講屬於可替代性很高的低價值元素。

這類員工雖然也可能會認真完成屬於自己的工作,但僅此而已,他們更看重的是公司待遇、假期,並不注重創新和努力。

任何一個企業都欣賞努力工作,積極向上的員工。那麼作為一名基層員工,又如何能夠得到上司的賞識,在組織架構和人員配置已經非常完善的企業裡升職?

首先,你要讓公司看到你積極努力,任勞任怨的工作態度;這個環節裡,往往主動性不談報酬地加班會更容易贏得上司的好感;

其次,你要通過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保證自己可以高品質、快速地完成公司交給的每一項工作;

再者,學習非常重要。除了管理者應該具備的知識之外,還應該向公司優秀的管理人員學習他們的實操經驗和處事方式。這條要求你要做一個有心人,平時要多觀察,從觀察中去悟到去學習;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修煉自己的品德。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到正心正念,戒焦躁、戒貪腐、戒營私舞弊!因為德不配位,再忙也是白費。

最後,就是朝著目標努力堅持。


泰妮婭


管理者並不像你看到的那麼光鮮,如果你想做管理者,那麼你最先想到的問題應該是,你會為了管理者這個職位,願意放棄如下的事情嗎?

01 家庭生活

普通員工每天下班後,可以開開心心陪家人逛街看電影,關掉手機不在管工作的事。

管理者卻不能這樣,除了要經常性的陪各種領導應酬,建立各種所謂的人脈關係,還要應付這種突發來電。

平時要加班規劃計劃進度,休假的時候一個電話就要趕回來,而這些都是無償的。

光無償加班這點,很多人就做不到。“加班不給加班費,是否還應該留在這家公司?”這種問題比比皆是!

時間大多都在工作上,家庭關係必然照顧不到,如果讓你二選一,你願意放棄哪一個?


02 身體

當然某些不可描述的事情我們不談,就說健康上的問題。

經常應酬,身體必然受不了,猝死在酒桌上的例子不要太多。

雖然猝死比較誇張,但是長期應酬,對心肝脾肺腎都是有影響的。

小明之前有個領導,經常遲到早退甚至不來上班,開始我也很羨慕他。

最後我瞭解到,由於長期喝酒,導致痛風嚴重,不來上班是因為痛得下不了床!

而這個代價你願意承擔嗎?


03 朋友關係

很多之前玩得好的同事會慢慢疏遠你,而一些溜鬚拍馬的人會慢慢接近你,至於你以前的好哥們,你一個月能和他們聚一次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當然你在酒桌上也會認識新“朋友”,這些“朋友”是不是值得結交,那就是你該考慮的另外一個問題。

如果認為你能兼顧到這些關係,那你真是太天真了,除非你一天擁有48小時。

成功之路必定孤獨。


當你想好了放棄以上事情,我們來談談如何定位

作為管理者,

首先你該具備更高的專業知識,和更廣泛的知識層面,把自己定位為該領域的一個專家。

“領導能力沒我強,什麼都不懂只會瞎指揮”,如果你有這種想法,那你不適合做管理者,因為你看問題太狹隘,高度也不夠。

當你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看待一個問題的時候你會發現,那些“瞎指揮”是有很深的道理的,雖然對員工不利,但是對公司絕對有好處。

其次,你要學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八面玲瓏的人。

很多違心的話你不得不說,很多討厭的人你不得不主動去接觸。

你不僅要具備處理好下屬關係的能力,還需要具備搞好客戶關係的能力。

最後,你要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工作上,把自己定位成為一個工作狂。

管理一個公司,光靠上班的那8個小時是遠遠不夠的,何況你還需要學習新的東西,參加各種應酬。

這些都是需要時間來處理的,有時你會恨不得一天有48個小時。

光鮮背後有不為人知的辛苦,在職場上每一個職位比你高的人,付出的絕對都比你高。如果你現在起點比他們低,那你就需要比他們更努力才行。你做好了成為工作狂的準備了嗎?

如果覺得小明說得好,請給一個關注,如果覺得小明說錯了,也請在下面留言告訴小明。分享使人進步,交流進步更快~

職場新人王小明


管理有風險,入職需謹慎!

題主的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同好士兵”,那麼引申一下:

  • “不想當管理者的員工不是好員工”嗎?

  • “想當管理者的員工就是好員工”嗎?

  •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適合做一個管理者”?

  • “想做管理者又如何定位自己”?

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從以下5個方面來做解答:

第一步,探尋自己想做管理者的真實意願

題主是非常有意願想要做管理者的,所以問了這個問題,根據動機需求理論,一個人的內在真實意願,也就是價值動機是有八個方面,包括財富,健康,享受,工作,權力,情感,創新和榮譽。

每個人對這八個方面天生就有所需求,只是需求的程度不同而已,我們判斷一個人的真實意願主要從程度最高的三個方面來確定,根據我們做人才評測的數據我們曾經得出一個結論,最適合管理者的價值動機中,以下三個方面分值最高:

1、財富。包括兩層意思,一是對金錢的渴求,另一個層面是做事的結果導向性。管理者如果不以結果為導向,或者說結果導向性不好,如何很好的帶團隊攻關?

2、權力。即控制慾望,管理者一般都需要有強烈的控制慾望,對人的把控,對事的把控,一般表現出很有威嚴,這是生來的一種氣質。開會的時候才不會亂作一團,行動的時候才會整齊劃一。

3、榮譽價值。表現為一個人非常愛面子,更傾向於顧全大局,而不計個人得失。即渴求金錢,不能取之有道,即要錢又要榮譽,才不會為了財富不擇手段,這是管理者必備的條件,也是一個身居高位的人才所必備的。

第二步,判斷是否適合管理的性格特質

我們常說千人千面,尤其性格更是複雜,同為外向的人,但也有外向程度的不同,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也表現出不同的性格特點。

但從職場崗位與性格的匹配角度,這背後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我們要知道,適合管理的性格並沒有固定的類型,但有如果具備這幾個性格特質,那麼適合度會更好些。

一是決策風格傾向於理性一些;二是行事風格傾向於按部就班,思維不能過於跳躍;更傾向於關注細節一些。至於性格內向外向,儘量避免極其內向的性格。

具備以上這些性格特點的人,做管理者的適合度更高一些。有一個典型的管理者標杆,也是管理者其中的一種類型,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格力公司董事長董明珠。

第三步,分析自己是否具備原生管理能力

明確了意願,符合了性格,是否就萬事大吉了呢?事實上還遠沒有結束,那麼如何達成意願,這個支撐點就是一個人的天賦能力,就是我們職場中常說的個人能力,這裡的能力區別於專業技能,個人能力更傾向於是自己先天內在就具備的能力,是後天發現並強化提升的,並且很難從無到有。

而這些能力裡面,以下三個能力則是最重要的,對於管理者來說。

1、責任擔當能力。管理崗位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的責任,擔當更多的壓力,這是做管理的前提條件。

2、統籌能力。管理崗位的工作內容決定了,管理者直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要下達領導層的規劃計劃,還要上傳執行情況。如果更高效的做好事務的協調和資源的調配,就需要具備一定的統籌能力。

3、人才駕馭能力。我們認為作為一個團隊的領導,不光要自己具有做事的能力,更需要具備極強的洞察員工優勢的能力。也就是能作為員工伯樂的角色存在,能持續不斷的找到適合的員工,並最高效發揮出團隊成員的能力和價值。

第四步,找到自己的職場角色

不同的崗位需要不同的管理者角色。我們大致分為以下9類:

人際開拓型,專家技術型,關係凝聚型,智多星型,協調者型,實幹家型,善始善終型,鞭策者型,監督者型。

確定在你的能力範圍內,你更傾向於哪一種角色類型,也就是首先確定你的第一角色,這就是最適合自己的角色,也是最容易發揮自己優勢的角色。

一般來說:

  • 專家型角色更適合技術崗位的管理者;

  • 智多星型角色更適合策劃崗位的管理者;

  • 人際開拓型角色更適合攻關部門管理者;

  • 協調者型角色更適合客戶服務部門管理者;

  • 關係凝聚型角色更適合銷售部門管理者;

  • 實幹家型和善始善終型角色更適合執行事務性崗位的管理者;

  • 而鞭策者型和監督者型角色更適合財務行政後勤等崗位的管理者。


第五步,知道管理者需要具備的崗位條件

以上四點提到的是適合管理者的內在素質和條件,當然光有這些還是不夠的,還需要同時具備一定的外在條件:職業技能、從業經驗等可能通過時間或金錢短時間可以學習的。一般我們看到企業招聘時都會提出這些基本的條件。

當然除上以五個方面以外,一個人的努力精神,勤奮程度等作為基本條件就不過多表述了。

回到開頭我們提到的幾個疑問,換個角度來思考,對於不適合當將軍的士兵,一味追求成為將軍,結果對士兵將會是一場災難,或許是少了一個好兵,而多了一個無能的將軍;同樣,對於不適合做管理者的員工,一味想成為管理者,結果對員工來說也會如同士兵那樣,少了一個好員工,而多了一個無能的管理者。

綜合來說,針對“想做管理者的員工如何定位自己?”這個問題,最終還是要回歸職者自身獨有的比較優勢上,不僅要有意願,還要看性格是否吻合,天賦能力是否支撐,職場角色是否對位和專業技能是否過硬。

而上述提到的5個方面則是我們判斷一個職者是否適合做管理者的標準和步驟。

管理有風險,入職需謹慎!


海星優勢定位


一個想做管理者的員工,個人的建議是:思想上以管理者要求自己,行動上做好現在的本職工作。

思想上管理者要求自己

你在日常工作上,要留心管理者是怎麼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碰到一個事情,自己先想想解決方案是什麼,然後看看你經理或者其他管理者,他們的方案是什麼,然後進行對比。

從這些對比中,你可以看出自己有哪些不足。有哪些優點,管理者的思維模式是什麼樣的。從中不斷的學習,進步。

當然,僅僅從日常管理中學習還是不夠的,你在空餘時間還是需要多學習,多補充一些管理方面的基礎知識。

行動上做好本職的工作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可是如果你在日常工作都做不好,又談何做管理者。如果你本職工作都做不好,即使你腹中有千萬套管理學,機會來的時候,領導會第一時間考慮你嗎?

做好本職工作是你能成為管理者的基礎,思想上的準備是你抓住機遇,進一步上升的推力。

不要好高騖遠,工作的時候腳踏實地,但卻又心懷星空。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並祝您成功。


工作生活Plus


不想做將軍的兵,不是好兵

首先從自身心理上來說,要肯定自己,認可自己。在定位自己之前,要認可自己的目標。這樣將來面對周邊的嘈雜聲的時候,你會更加的堅定。

將軍跟兵之間的區別是什麼?

我們要清楚,將軍跟兵的區別,這樣才能清楚自己的階段性目標是什麼。

有一句老話叫,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作為一個兵,只要做一個優秀的自我管理者就行了。而如果要做管理,那麼就要把自己的利益得失放一邊,站在大局觀上去考慮問題。當然,自身的優秀素質還是不能少的。

在沒有做管理者之前,我們該如何定位自己?

上面說過心裡準備,跟區別之後。我們應該要清楚,自己現階段的身份,還不是一個管理者。也就是說,我們還只是一個兵。在內心定位上,應該還是要把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好。在工作外的時間去學習,去成長。同時,要漸漸的放淡自己的個人利益得失感。你可以把你的目標告訴別人,自信一點。我相信隨著時間,你的努力,同事能看到,領導能看到。只要機會到了,一定可以成為一個真正的管理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