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王雪涛 菊花黄时蟹正肥

秋风起,蟹脚肥,菊花开,闻蟹来。

金秋时节,菊花盛开,

也正是螃蟹肉肥味美之际。

百姓爱蟹,名人画家亦如此。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菊花黄时蟹正肥

蟹有四名,

以其横行,曰螃蟹;

以其行声,曰郭索;

以其外骨,曰介士;

以其内空,曰无肠。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不少画家将其绘之以画,倾之以情,

或墨色淋漓,或浓淡相宜,

诉说着文人的得意与失意,讽刺与自嘲。

也为人们品味蟹之余平添了几分韵味。

【倪瓒】

元代大画家倪瓒逸笔草草、清虚淡远的意境令后世无数画家竞相模仿,却无法超越。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松江倪瓒像》南京博物院藏

他还写了本《云林堂饮食制度集》,专门讲了煮毛蟹和蜜酿蝤蛑(海蟹)的方法。前者是用生姜桂皮紫苏和盐同煮,水一开就翻个,再一开,就能吃了。他特别强调,一个人顶多煮两只,要是不够吃,就再煮。特别忌讳煮了好多吃不了,放柴了,就糟蹋了。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至于蜜酿蝤蛑,则要先煮,海蟹一旦变色就捞出来,取出蟹脚和蟹身里的肉,蟹黄蟹膏也取出,单放。先把蟹肉码在蟹壳里,鸡蛋黄和蜂蜜搅拌后撒上,上面再铺蟹黄蟹膏,上屉略蒸,鸡蛋一凝固,取出就吃,非常鲜美。

【沈周】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沈周,明代绘画大师,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沈周不仅精于画山水人物,画蟹也有其独到之处。

他的《郭索图》(螃蟹又名郭索),先用淡墨画蟹壳、蟹脚;焦墨画爪尖和蟹壳凸凹;浓墨渲染双螯,活脱脱勾画出一只清水大闸蟹横行于水草之间的情景,将螃蟹狰狞而又可爱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别有一番意境。

【徐渭】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徐渭 郭索图

徐渭,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其画能吸取前人精华而脱胎换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徐渭对蟹观察细腻,笔下的螃蟹活灵活现、一墨千金。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徐渭 黄甲图

在作品《黄甲图》中,他以奔放精练的笔墨写出螃蟹的爬行之状和荷叶萧疏的清秋气氛。蟹的造型虽然是寥寥数笔,却浓、淡、枯、勾、点、抹诸多笔法参用,用质感、形状、神态历历具足。覆盖在上面的荷叶,用笔阔大,一气贯成,偃仰有致,在点画之外更具无尽的秋意。此画画在生纸上,作画时在墨中加了胶水,这样可以避免水墨渗散,徐渭喜用此法。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局部

《黄甲图》上的题诗则高标韻逸:“兀然有物气豪粗,莫问年来珠有无。养就孤标人不识,时来黄甲独传胪”,那份傲气,那身傲骨,正是他颠沛一生的缩写。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墨蟹

徐渭还有两首《题画蟹》诗写得明快传神:

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

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

谁将画蟹托题诗,正是秋深稻熟时。

饱却黄云归穴去,付君甲胄欲何为。

真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更添蟹之味美。

【傅山】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傅山 《芦荡秋蟹图》

傅山,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画家、医学家。傅山不仅画山水墨竹了得,画蟹也自有一番趣味。

《芦荡秋蟹图》中的一对螃蟹嬉戏于芦苇荡中,悠哉之余又气定神凝的生动形象十分讨喜。

【郎葆辰】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郎葆辰,清代书画名手,以水墨画蟹著称于世,名闻天下,人称“郎螃蟹”。他笔下的螃蟹形神兼备,且喜欢在蟹画上题诗,诗画交融,更添蟹画之意趣。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他曾画一幅《蟹菊图》,并在画上题诗道:“东篱霜冷菊黄初,斗酒双螯小醉时。若使季鹰知此味,秋风应不忆鲈鱼。”起到了诗为画增色的效果。仔细赏画吟诗,顿有余音绕梁之妙,回味穷远。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蟹戏图》

郎葆辰性情鲠直,但有时却很不识时务。他担任御史时,为了维护“风化”而上书,请求皇帝降旨禁止妇女外出看戏,结果招致妇女们的咒骂,于是有人写诗讽刺:”卓午香车巷口多,珠帘高卷听笙歌。无端撞着郎螃蟹,惹得团脐闹一窝。”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卓午”就是正午,一二句写出了中午妇女乘车看戏的景况。她们所乘的是“香车”,车上有珠帘,自然是富贵人家的妇女。后两句写得很精彩。“团脐”指雌蟹,因它的腹脐是圆的,这里喻指那些喜欢看戏的妇女。诗人根据字义,将“郎”意会为“雄”,进而将郎葆辰喻为雄蟹,借雌蟹们遇着雄蟹时骚动得“闹一窝”的场面,来表现妇女对郎葆辰奏章的强烈反感。

【边寿民】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蟹与菊 扇面

“螃蟹、菊花、美酒”在清代画家边寿民的作品中经常相伴出现。上图《菊蟹》现藏故宫博物院,边寿民画中亦有诗云:“稻蟹膏方满,罏头酒正香,若辞连日醉,辜负菊花香”。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边寿民《菊蟹图》

国家博物馆亦藏有边寿民《菊蟹图》扇面一幅,虽只浓墨淡彩,满纸早已溢满秋的繁盛与趣味。

【李渔】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李渔,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据说李渔一顿,能吃掉二三十个螃蟹。这种吃法甚至给他造成了经济压力,一到夏天,他就开始攒钱——这笔钱是专门用来买蟹的,被他称作“买命钱”。李渔对螃蟹之痴狂,无以复加,他称秋天为“蟹秋”,还要备下“蟹瓮”和“蟹酿”,来腌制“蟹糟”——大概就是醉螃蟹吧,是冬天吃的。而操办这一切的小丫鬟,则被他称为“蟹奴”。他夸赞螃蟹“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是色香味三者的极致,“更无一物可以上之”。

【徐悲鸿】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后人能与李渔比肩的,可能就是画家徐悲鸿了,徐悲鸿说过:“鱼是我的命,螃蟹是我的冤家,见了冤家不要命。”

【齐白石】

白石老人喜欢画螃蟹,也非常喜欢吃螃蟹。一日与家人吃饭,先生忽然停箸,敛气凝神地盯着盘中螃蟹,若有所思。夫人见状惊问何故,先生如梦方醒,一边把蟹腿指给夫人看,一边眉飞色舞地说:“蟹腿扁而鼓,有棱有角,并非常人所想的滚圆,我辈画蟹,当留意。”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齐白石 《夜深独酌蟹初肥》

齐白石的作品处处洋溢着生活的情与趣。古人有诗云:“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一生矣。”这样诱人的情形,被白石老人艺术化地展现在作品中,变成了一幅幅饶有趣味的水墨佳作。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齐白石《双蟹偕行图》

抗日战争时期他闭门谢客,拒绝日本特务要他加入日本国籍、日本的利诱,多次拒绝为日寇作画。然而日本人不断加压,最后他无奈之下提笔画下4只螃蟹,然后落款“看你横行到几时”的字样。日本人看后气得直嚷“齐白石太顽固”。他大义凛然地说:“齐璜中国人也,不去日本。你硬要齐璜,可以把齐璜的头拿去。”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齐白石《芦蟹》

抗战胜利之夕,为表抗战胜利的欣喜,齐老曾作一幅《螃蟹图》,并题诗道:

处处草泥多,行到何方好?

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齐白石《墨蟹图》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李苦禅】

李苦禅,现代书画家、大写意花鸟画宗师。曾任杭州艺专教授,国立北京美术学校教授。

李苦禅 《插了梅花便过年》

关于李可染画蟹,还有一段小故事:1937年,北平被日寇占领,李苦禅辞去教职,参与地下抗日活动。1940年春,他回到家乡高唐县李奇庄村。才几天功夫,“大画家李苦禅回乡”的消息便不胫而走。地方上的汉奸头子们纷纷找上门来。这个要宴请,那个来索画。李苦禅为摆脱他们的纠缠,只好决定重返北平。可是,在路上被伪县长李九的兵差截住了,李苦禅见不能脱身,只好随兵差前往伪县衙。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李苦禅 《蕉竹双蟹图》 1980年

李九要李苦禅在高唐多留几天,给他画画。李苦禅坚决推辞,可转念一想,就这样走李九肯定不会放过,只能应酬一下,便要来画画的材料和二斤陈年棉花套子(高唐人俗称用过的棉絮叫套子)。他撕下一块老套子,团成一团把墨蘸饱,在那张大宣纸上横涂竖抹起来。纸面上出现了一团团大墨点子。众人不解,一个个大眼瞪小眼。这时,李苦禅又撕下一块套子,重新蘸上墨,在大墨点子周围各添了几画,那些墨点子竟变成了一只只活灵活现的大螃蟹。不到十分钟,画画好了,李苦禅又题了款,用了印,笑着对李九说:“江湖风味,江湖风味嘛。我就爱吃这东西,再喝上几两咱山东老白干就更好了。不知县长有没有这雅兴?”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李苦禅 《芋叶螃蟹》

“我也爱吃,我也爱吃。”李九傻笑着,伸着大拇指,不断称赞李苦禅画得好。李苦禅画的是秋天的螃蟹,秋蟹最肥,秋天是吃螃蟹的好季节,所以李苦禅才编出上面那套话来。因为李苦禅看到李九已成了汉奸,不愿给他画画,便画了几只螃蟹应酬,那含意是,你们不就是一群横行不几时的螃蟹吗?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秋景 李苦禅

【王雪涛】

王雪涛,现代著名小写意花鸟画大师。他的作品,总是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感受和回味想象的余地。看着他笔下的菊花螃蟹,有着惬意美好的感觉!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菊花黄时蟹正肥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菊花黄时蟹正肥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菊花黄时蟹正肥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菊花黄时蟹正肥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菊花黄时蟹正肥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菊花黄时蟹正肥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菊花黄时蟹正肥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菊花黄时蟹正肥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菊花黄时蟹正肥

【任伯年】

海派画家中最喜画蟹的要数任伯年,任伯年精人物花卉,擅写生,是中国画坛近代六十名家之一。1873年,任伯年创作了《菊蟹图》。1882年和1885年,又分别创作了《把酒持螯图》和《金秋荷蟹图》。这些画作充分显示了任伯年在色彩运用上的大胆创新。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菊蟹图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庚辰(1880)年作 蟹肥酒菊香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菊蟹图

他继承了中国民间绘画色彩鲜艳夺目、对比强烈的特点,同时学习了西方绘画中的冷暖色调,把各种鲜艳的色彩放在统一的色调中,强调和谐,形成了艳而不俗的风格。他还借鉴西洋画的白粉来减缓艳丽色彩的对比关系,如在《把酒持螯图》中,几只色红如火的熟蟹被青色的酒壶衬托得愈发艳丽,与篮中的黄菊相呼应,而赭色的篮子、黑色的菊叶与白菊起到了协调的作用,以黑白对比和橙黄红的对比,使作品主题更加突出。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1885年作 菊黄蟹肥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1885年作 工笔荷花蟹 (二帧)

显然,上海的文人墨客热衷于描绘蟹,不仅因为蟹是中秋重阳时节的桌上佳馔,更因蟹有着吉祥的古意。任伯年的扇面《二甲传胪》,画中两只螃蟹从盛开的菊花中相对穿过。因为螃蟹有甲壳,一只蟹即“一甲”,两只蟹即“二甲”,指代科举考试等级,表达出人们对仕途通达的美好憧憬。

【吴茀之】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吴茀之,中国花鸟画大师,现代浙派首领人。吴茀之的写生观及其对花鸟画的理念,是以革新与个人品格为根基的,体现出关照自然、高逸灵秀的人文情怀。

钱大礼 蟹菊图(与吴茀之先生合作,陆俨少先生题签) 67×42cm

吴茀之画蟹颇有造诣,曾绘一幅珍如拱璧的《螃蟹图》,并在画上方题了一首十分有趣的咏蟹诗:“九月团,十月尖。潇洒水国天,有酒非尔不为欢。”诗画合壁,相映成趣。

【丰子恺】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秋饮黄花酒》

丰子恺极爱吃蟹。在自家院落里养蟹,中秋之日捞出作宴;然而这桌宴的头盘,主菜,配菜,全是——螃蟹。每到这时,丰子恺便对家人“下令”:“螃蟹剥肉不得立食,必须先放在蟹斗里,等到把所有肉剥出,再混入酱醋,以此下饭。”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丰子恺《护生画集》第一辑:《生的扶持》

丰子恺剥得尤为精细,一顿下来,蟹壳竟完完整整。于是一家人也跟着学,简直把吃蟹晚宴弄成了一堂手工课。

【更多画家笔下的螃蟹】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亚明 丙子(1996)年作 酒蟹图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亚明 佐卮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朱屺瞻 作品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朱屺瞻 1984年作 菊蟹图 立轴 设色纸本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朱屺瞻作品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唐云作品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唐云作品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唐云作品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王天池作品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娄师白作品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娄师白作品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齐良迟(齐白石第四子)先生作品

秋风起,蟹脚肥!看古今名家笔下的螃蟹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齐良芷(齐白石小女儿)作品

秋高气爽,邀上三五好友,

啖蟹之时温上一壶好酒,

佐着淡淡的桂花香,

或叮叮当当地用起“蟹八件”,

或大快朵颐地允吸蟹膏,

岂不快哉!

或许正是“蟹”,

让这个菊香四溢,繁华清冷的秋,

生动而妙趣横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