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老農供養日本兵47年,被接回國後,他又是如何對待老農一家的

俗話說:“人心都是肉長的”,沒有哪個人剛出生就是鐵石心腸。可惜的是,在我國近代的歷史當中,有過這麼一段時期。從晚清時間算起,一直到1945年,日本正式宣佈投降。在這當中,中國遭受了別人無法比擬的傷痛,那就是受到了日本無情的侵略。在中國這個歷史的國度,受到歷史文化的薰陶。得饒人處且饒人,以德報怨確實十分常見。

可就是面對這樣一群侵略者,我國一位樸實的河南鄉村老農,在抗日過程中,救助了一位日本的傷兵,並且供養他足足47年。在這期間,曾經因為這個日本人,遭受了一系列的磨難,最終這位日本兵被接回國。

河南老農供養日本兵47年,被接回國後,他又是如何對待老農一家的

那麼,這個日本人在回到了日本之後,是如何對待老農一家的呢?請看筆者下文給大家的講述。

故事發生在中日抗戰最激烈的階段,一位名為石田冬四郎日本士兵。因為在戰爭中深受重傷,由於傷重,從而脫離了隊伍,無奈的他只能先躲起來,剛好被趕著馬車準備回家的孫邦俊遇到了。由於日本人在當時的惡劣行為,孫邦俊剛開始並沒有打算救助這個人。

河南老農供養日本兵47年,被接回國後,他又是如何對待老農一家的

可是經過再三思考之後,孫邦俊實在於心不忍,便索性將這個日本人救了下來。好在這位日本士兵的本性也並不是很壞,而且還有一些痴痴傻傻,再加上當時的抗戰環境的緣故,導致農村人都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孫邦俊卻還是決定將這位日本士兵供養著。

這個真實的感人故事,被導演巧妙地搬上了銀幕,給記錄了下來。電影名字叫《生者的墓碑》,這部電影,生動地展現了當年的情況。這位名叫石田冬四郎的日本傷兵,被孫邦俊救回家之後,因為身份的原因,不敢把這位日本人放在家裡,因為當時村裡對日本人那是相當仇恨。

河南老農供養日本兵47年,被接回國後,他又是如何對待老農一家的

但是也不能眼睜睜看著他被村民打死,老孫就想了個辦法,將他送到村子後山的山洞裡面去,讓他可以安心地養傷。但是,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他的一個親戚知道了這個日本人的事。有一天,另外一個村子又遭到了日本人的燒殺搶掠,村民便把怨氣撒到這位日本人的身上,仇恨湧上頭,打算用火燒他。好在村裡的一位有名望的人阻止了這個行為,這個日本也就僥倖逃過了一劫。

河南老農供養日本兵47年,被接回國後,他又是如何對待老農一家的

時間轉眼一過就是解放之後,平平淡淡生活了很多年的這個日本人,漸漸地融入了老孫家的生活,老孫的兒子也很親切地稱呼他為“憨叔”。但是解放了,農村開始按照戶口分地,老孫家加上憨叔是五口人,但是隻給了四口人的地,老孫便去找村長、鄉長、縣長理論。為了能幫助到老憨叔,一家人沒少折騰,曾經跑到鄉長的宿舍區堵鄉長,希望能有個結果。但是總是被各種各樣的理由給擋了回來,最大的原因就是從來沒有給外國人上戶口的先例,更何況還是個曾經侵略中國的日本人呢?這一時間,老孫可為難了。

河南老農供養日本兵47年,被接回國後,他又是如何對待老農一家的

可隨著時間的慢慢消逝,老孫和石田都上了歲數,兩個人的身體也沒有以前壯實了。生了病的“老憨叔”吃了幾服藥一點效果沒有,眼看著沒錢了,兒子孫寶傑也是心疼“老憨叔”,便想著賣血換錢,這才治好了“老憨叔”。不幸的是,顧得了這頭,忘了那頭,孫邦俊的身體因為病情拖得太久,沒有了治癒的可能了。他臨走之前交代自己的兒子:“一定要好好照顧老憨叔。”

後來改革開放之後,寶傑和他媳婦便開始著手為老憨叔尋找家人。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個日本的訪問團來到河南這個地方。日本團知道老憨叔這個情況之後,通過DNA驗證的方式,在日本終於找到了老憨叔的家人。1993年3月,居住了快50年的日本傷兵,在中國政府的關懷下,踏上回國之路。這位河南老農的行為,深深地感動著日本。

河南老農供養日本兵47年,被接回國後,他又是如何對待老農一家的

同時,為了紀念中日友好的象徵,日本秋田縣特地捐建太增植物園一座,作為中日人民友好的永久見證。同時為了感恩老孫一家人,石田冬四郎寄給寶傑15萬元,可是寶傑說,當初能救老憨叔,完全不是因為圖什麼,而是不能看著一個大活人就這麼死去。那15萬元,寶傑在接到的同時,就捐給了社會。

河南老農供養日本兵47年,被接回國後,他又是如何對待老農一家的

戰爭是無情的“

絞肉機”,但是人心總是善良溫暖的。當年老孫頭的所作所為,正體現了戰爭陰影之下,普通大眾的善良淳樸。大愛無疆,人有情。能夠做到以德報怨的人,其實並不多。

文章參考:日本《朝日新聞》、電影《生者的墓碑》等。

故事來源真實,並非虛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