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严重的条件下,孩子们补课压力是否越来越大了?

东北老阿姨带你学数学


网络教学其实无差别的。

老师教的好学生努力听,线上线下差别不大。


朝夕生活记


疫情严重的条件下,孩子们补课压力,是否越来越大?


我觉得很有可能。虽然教育部回答了关于线上教学的一些问题,不让一哄而上的去上直播。所以有些学校已经停止进行直播了,但像我们这个地方的,说的是录播,基本上跟直播差不多。而且课表排的也怪满,不仅上午下午都有课,还有早读。

这种课的弊端,我在微头条里已经说过了,不再赘述。

由于老师没办法掌控,那就得靠

一是家长的督促

二是学生的自律

这两方面做得好的,肯定成绩要稳步上升,而这两方面做的不好的孩子家庭了,孩子学习成绩势必会急速下降。


今天我们校长就在群里发说,疫情过后,两极分化会更加的严重,因为有些同学自律,能沉下心去。而有一些呢,不自觉不自律,静不下心。势必跟前者的距离越拉越大!

所以我觉得学习的内涵和外延很大,不一定非要这个时候上网课直播讲新课,应当让孩子们多读点书书,否则学生的还严重,压力会变更大。

这种直播课,实际上会使补课从课外延伸到家庭,线下延伸到线上,地下变成地上,偷偷摸摸变成了光明正大!说不定疫情过后成为种新的补课形式!学生的压力能不大吗?


初中语文摆渡人L


受到邀请,感到十分荣幸。第一次回答问题,还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和指正

之所以我想回答这个问题,是因为我正是一名高三补习生。疫情爆发,无疑让教育行业倍感压力。学校、老师、家长,心情都特别急切。目前,各个学校基本都是通过网课来辅导学生功课,除了寒假发的卷子,网课也附带大量作业。由于已经复读高三,这个阶段学校的做法作为学生当然十分理解。

不过,我还是想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

1、网课和线下实际的教学课堂依然有很大差距,可能是因为网课这一模式,老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即时状况,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疑点难点较难把握。由于网课的特殊性,教师大多只能采用漫灌式和覆盖式教育,有很大局限性。因此在这里,我建议学习上存在短板的同学,应以网课为次要辅助手段,更多的是线下自己就薄弱环节多记多看,自己查漏补缺才是最有效的。

2、目前基本大多学校都有补课网课现象。我想,初三和高三这两个阶段是需要补课的,而其他学段补课则显得没什么意义。特别是小学阶段,孩子们正是最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时候,小学知识没什么难度,我想就没有补课的必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冲分释放天性,有个快乐的童年,之于人生想必更有意义。

我的看法就这两点,首次回答问题,大家多多指正,谢谢!


几月云欲雨


在当前疫情严重的条件下,学生补课的压力是否增大,我认为不会的。为了防疫情扩散,学校都推迟开课,这样看来好象学生补课压力大,实际不然。不开学之前,学校组织网上课堂,学生在家网上学习,只要家长关心,学生自觉,学习是有成效的,再者,开学后教育部门会安排星期六或暑假缩短,来完成夲学期的学习任务,没有必要感到有压力,学期结束,学生会安时完成学习任务,不要有太大压力。


阳山翁


不久前,南京进行教育素质试点活动:不许补课、不许考试、不许公布分数、不许按成绩分班。在文件中众多“不许”之下,“教育减负”这一话题重新成为家长们争论的焦点。

没有考试,没有分数,没有排名,那么要如何来衡量孩子是不是真的听懂了呢?对孩子未来的担忧,也让家长们陷入新一轮的焦虑之中。

随之而来的不是大家以为的轻松,而是更多的补习和辅导。

我们可以看到,一次又一次的“减负”之下,孩子的压力似乎没有丝毫缓解,而是愈演愈烈,家长们的焦虑不堪,孩子们的叫苦不迭,成为“减负”之后最常见的场景。

01教育减负六十年,他们依旧在负重

1955年7月,教育部正式发布第一份“减负”文件《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在文件中提到:1954年秋季以后,在部分地区和学校中,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

2018年末,由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号称史上最严减负令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简称“减负三十条”)重磅出台,对学生校内、校外、家庭、政府四方面减负工作全面明确责任并提出要求。

然而我们能看到,不管是“减负“的第一次提出,还是号称史上最严减负令的出台,孩子们的压力并没有随着这一份又一份的文件而减轻。

事实上,当学业成绩依旧在孩子们进入大学、选择人生起点之际扮演至关重要的一环时,每次减负都只是徒增家长的烦恼以及孩子的压力。

面对未知的前方,恐惧和担忧都在促使家长们给孩子安排更多的辅导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即使是减负也不能让其彻底放下。

就像《小别离》中的一句台词所说的:

“我知道学这些没用,但对不起,它就考这些没用的”。

推广素质教育本身并没有错,只是当孩子最终的素质提高了,但考试成绩却下滑时,没有人会为这种结果而开心。

02学习绝非易事,减负也要科学

从幼儿园到大学,每个人都经历了近十几年的学习。“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这句从小熟读的话,是这个过程最好的概括。

学习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没有人不背英语单词,英语成绩就能提高;没有人不刷题,就能在试卷上写出正确的答案;也没有人可以不努力,就能背出那一篇篇古诗。

既想享受不用学习的自由快乐,也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享受到这种优待。

家长逼孩子埋头苦学,也只是希望他们可以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最想给他们减轻负担的当然是家长。

想帮孩子减负,真正要做的不是让孩子不学习,而是减掉那些不合理的作业及教学方式。重复无用的题海战术以及毫无意义的作业,才是最应该被削减的负担。

但现在实行的减负,大都选择一刀切的做法:缩减在校时间,压缩布置的作业,不允许上辅导班……

这些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真正实施起来犹如扬汤止沸,只会让现状变得更为糟糕。

原本在学校能完成的教育,却在减负下,被迫交到了父母的手中。没有能力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父母,则只能把孩子交给辅导班或是家教。

哈尔滨的一位家长说“有次突击检查,班级里不能有打印卷子的打印机,孩子书包里不能有卷子。

原来孩子都在班里做卷子的,现在不做了,家长压力太大了,自己辅导不了就四处去找补习班辅导机构,辅导机构不让去,就去找一对一家教,减来减去,减的就是我们银行卡上的数字。”

孩子的压力丝毫不减,父母却要为此付出更多的金钱和精力,这是减负带来的最直观的结果。

03在看不见的地方努力

为什么减负之后,孩子的压力反而更大了呢?

或许我们可以从某则减负的新闻下一位家长的评论中窥见一斑:我就是一个普通人,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不那么普通一点点,仅此而已。

减负之前,孩子们在学校的时间长,大家可以保持着同样的进度。

现在缩减了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后,哪怕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地号召减负,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在这场竞争中成为被落下的那一个,家长们也只能给孩子报更多的补习班。

这是家长之间的“囚徒困境“,因为彼此都看不见对方做的努力,所以谁都不敢轻易停下。

在看不见的地方努力,也成为现在所有孩子的常态。

面对未知的前途,除了让孩子用努力换幸运之外,我们也无法再多做些什么了。

他们或许也该庆幸,现如今的阶段,努力可以换来幸运。当他们未来走出象牙塔后,会发现,很多时候努力不一定有结果。

因此,在如今能把握的时候努力,才不会在不久的将来后悔。

这些道理对于父母来说都太过显而易见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很多时候,父母逼着孩子坚持,也只为换来他将来的底气。

仔细想想,我们不能否认减负的初衷是美好的,我们也的确不该因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就对其全盘否定。

只是当减负最终演变为家长和孩子新的负担时,或许我们也该停下来想想,减负到底应该怎么做?

1.教育部《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

2.2018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

3.经济日报评论《教育要减负,更要科学转型》;

4.观察者网《请不要给我的孩子减负》;

5.格十三《南京家长已疯》。









蒲呢阿伦


是的,因为你不知道同学是不是都学到你前面去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6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5a6befd958f940ff8133b645bcdfed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