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破辽兵完全是谎话

可能是是施耐庵没有观察过真正的战斗,没有战场对敌经验,或者在《水浒传》成书过程中,原初的故事完全出自老百姓的一厢情愿,让故事出现宋江带兵破辽兵的情节,以此显示宋江的忠义以及诸多英雄好汉的精忠报国之志。可是,宋江带领的水泊梁山兵将在攻打辽国侵占的土地和城池的时候,势如破竹,虽然有些小波折,但对大局无妨,最终大获全胜,让人觉得太顺利了,反而不真实。阅读这些情节的时候,不仅仅是一种痛快,而且是毫无阻碍的阅读反而让人生出许多的不适应,感觉施耐庵在造假,或者故事的原初编造者在造假,或者在故事的流传过程中,加工者在造假。由此看宋江破辽的故事,完全是谎话连篇,即使是虚构也是大大脱离生活真实,不惟经不住推敲,就是读一遍也觉得虚假,不忍卒读。

宋江破辽兵完全是谎话

辽朝(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传九帝,享国二百零九年。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成为契丹部落联盟首领,公元916年始建年号,建国号“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耶律德光于汴京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辽”,改年号为“大同”。983年复更名“大契丹”。1007年辽圣宗迁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复国号“辽”。公元1125年被金国所灭。北宋立国之初即有意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先后于979年、986年两度北伐,皆为辽军所击败。宋太宗赵光义统一江南后,于979年亲征北汉,辽朝派数万兵支援北汉。三月,辽军在白马岭与宋军交战,被击溃,辽将耶律敌烈等人战死。六月,北汉主刘继元降宋。辽朝改变战略,把主要力量用以固守幽蓟。宋太宗乘胜进攻幽州,辽朝派耶律沙、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名将率军与宋军大战于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成功击败宋军,宋太宗仅以身免。萧太后与辽圣宗于1004年亲率大军深入宋境。宋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坚持而亲至澶州(今濮阳)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击败辽军前锋,辽将萧挞凛战死。辽军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主和的宋真宗于次年初与辽订立和约,协定宋每年贡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各守疆界,互不骚扰,成为兄弟之邦,此即澶渊之盟,从此两朝和好达一百二十年之久。大辽本是游牧民族建立,有着很强的战斗力,不然也不会南下中原,攻占汴京。马背上的少数民族大多具有很强的战斗力,不是那些中原地区的人们即使整天训练也没有那么强悍的战斗力。就是宋江等一百零八条好汉也不具备那么强大的战斗力,他们大多是杀人放火之徒,即使有些投降过去的朝廷武官,加上一些杀人放火之徒,打家劫舍还行,对付地主豪强武装还行,就是对付兵力孱弱的朝廷兵马也可以应付,要是对付那些马背上的契丹民族,就有些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了。之所以把他们写的那么神勇,那么足智多谋,那么齐心协力,就是要凸显他们的忠义之气,民族气节,而不是忠于事实,来源于生活真实。

宋江破辽兵完全是谎话

宋江破辽兵完全是谎话

可笑的是,扔石子的张清武功不是很强,只是善于两军阵前扔暗器,飞石打人,就连伤了大辽多员战将,有的还被直接打死,以至于辽军兵将很怕张清。辽军大将天山勇用暗箭射中张清喉咙,张清翻身落马。董平、史进、解珍、解宝,死命救回张清,卢俊义让人拔出张清喉咙里的箭,张清鲜血直流,卢俊义让人给他包上,送到大后方,让神医安道全治疗。张青飞石确实能够伤人,但仅凭着一技之长就能打得辽兵魂飞胆丧就有些夸大其实,即使加上董平、史进、林冲、徐宁等人,也不一定能够轻易取胜。仅凭飞石打人就能战胜辽兵无异于天方夜谭,甚至荒诞不经。为什么不安排神射手花荣来显神通,射死几员辽国大将,不也让辽兵闻风丧胆吗?从构思的角度来看,不可取。花荣已经在梁山射雁显露了本领,又在祝家庄射掉指挥灯,他的弓箭比张清的飞石要高级得多,属于正规武器,而飞石只是属于非常规武器,有点玩闹的性质,用飞石打辽兵完全合适,不必要用花荣的神箭。花荣属于级别比较高的武将,张清也是级别比较高的,但总让人感觉张清的飞石上不了台面,只能对付武力不行的辽将,留着花荣的神射对付那些级别更高的武将,或者扭转战局的时候用到他。在施耐庵看来,前面已经让花荣显露了神通,后面就不能总让他露面了,风头和战功不能让他一个人夺了去,而是要分开写,才让人觉得精彩。从另一个角度看,花荣的神射并不是名不虚传,而是射一射大雁和灯笼还行,两者都是慢慢运动的物体,要是射那些大将就不一定能行。那些大将都是身经百战的,也会射箭,听到弓弦响就会马上躲避,花荣不一定能射住他们。但是张清的飞石就不同了,大多数将官没见过飞石打人的情景,即使见了也不一定能躲得开。石子是非正规武器,用到了战场上,本身就让人防不胜防。但夸大事实确实不应该,以至于减损了故事的美感。

宋江破辽兵完全是谎话

编故事的人、加工故事的人和写书的人大多在一种民族主义情绪支配下燃起爱国激情,一味地只要宋江这些人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却罔顾事实,胡编乱造。宋江部队里的正规军并不多,即使有呼延灼的连环马,有投降过去的官兵,总数加起来也不过一两万,其他的都是小喽啰,要不就是杀人放火的强盗,让这些人去打辽兵,简直是笑话。就好像评书里说的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一样可笑,大宋在怎么没人也不可能让十二寡妇去征西。更可笑的是,十二寡妇征西居然打胜了!宋江带着草台班子破辽兵,势如破竹,居然也胜了!

宋江破辽兵完全是谎话

这些故事作为茶余饭后的笑谈是可以的,作为小说情节就有些虚构得离谱,不让人喜欢了。不然,檀渊之盟就不会成为北宋王朝一道带血的伤口,流血流了足足一百二十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