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壳公寓,正在重蹈ofo的覆辙?

蛋壳公寓,正在重蹈ofo的覆辙?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众多创业公司、中小微企业面对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他们纷纷采取行动,裁员、降薪、宣布破产等等不一而足。

不过,疫情之下由于资金链压力,采取错误应对方式从而引爆自身危机的企业似乎只有一家——蛋壳公寓。

“规模要相当,但是不能光追求规模,同时要把服务的品牌和质量做起来,这是长久之计,否则我觉得不会长久生存下去。”1月17日,蛋壳公寓登陆纽交所当天,投资人愉悦资本合伙人刘二海的话言犹在耳。

这样的话,蛋壳公寓联合创始人、CEO高靖似乎没有听进去,就在短短10天后,这家公司的高管团队在疫情中,就亲手把公司送进了一场信誉危机和经营危机中。

在一份蛋壳外泄的《关于2月份要求业主增加免租期的工作方案》中,开篇就说道:为了应对本次疫情对公司经营造成的影响,公司现要求所有在1月底和2月份支付租金的业主,在原合同的基础上,自2月份开始额外给予公司一定期限的免租期。

蛋壳公寓,正在重蹈ofo的覆辙?


然而,在整个执行和传播过程中,这项企业自救行动被包装成——爱心房东与蛋壳一起给租客送温暖。

结果,这项涉及全国7万多房东切身利益的“爱心活动“,由于房东没有选择权,被强制免除一个月房租,且由于这些免除的房租并没有全部回馈到租客身上,从而引发了蛋壳公寓房东的众怒。

《五道口财经》了解到,广州、北京、杭州、成都、苏州等各个城市的房东都自发组成了维护权益的微信群,大部分是在约定时间没有收到房租,或者接到蛋壳工作人员电话要求免除一个月房租的房东。

自1月29日开始至今,疫情叠加免租金事件,蛋壳公寓引爆了信誉危机,房东解约、租客退租大量增加。“由于数量巨大,据说每天退租只能处理400人,需要排队。“一位租客说。

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ofo快速扩张,资金链危机后,人们排起长龙退押金的场景,蛋壳公寓在租房押金的管理上很可能面临当年ofo相似的挑战。蛋壳公寓会走到那一步吗?但愿不会。

1

周燕是蛋壳公寓在北京的一位房东。春节以来,她一直在为蛋壳公寓的租金支付问题焦虑着。

她在一份发给媒体的情况介绍中说,2月1日是与蛋壳公寓签订合同约定的房租付款日期,但至今没有收到款项。她联系公寓管家,后来又辗转咨询客服,得到的答复是:根据公司统一规定,在疫情期间,北京业主要免租一个月。

“在没有相关政策依据的情况下,强制要求房东免租一个月,这是对业主的侵权。”周燕说,她根据蛋壳公寓公众号给出的信息发现,北京租客可以给予抵扣4个月的服务费,相当于10.8天免租,这与房东免租情况不符。

很快,周燕被其他房东拉到了一个微信群中,这个群很快扩展到100多人,都是与她情况相同的业主。

“到期不打房租,就是违约,提前中止合同,收房就行!”一位房东说。

也有房东提出折中办法,希望蛋壳先按时打一两个月房租,2月的可以晚打款,给缓冲期,但不能免。但很快,所有人都意识到,一切涉及到给钱的方案都是徒劳。

由于蛋壳高层始终没有出面和发声。蛋壳公寓房东的信息来源,基本全部来自媒体,或者与客服、公寓管家的沟通,不透明带来了更多的猜忌和不信任。

“蛋壳估计就是没钱了。”一位房东气愤地说,他今天刚刚收到蛋壳的短信,寻求房东对免租期的支持,支持租客同时也支持蛋壳能度过当前难关,并表示近期网传蛋壳公寓“套路房东”纯属谣言。

蛋壳公寓,正在重蹈ofo的覆辙?


这位房东表示,蛋壳公寓明显遇到了很大困难,却不愿意正面承认,而是打着疫情名义少给房东租金。

他认为,如果自己的租客,确实遇到困难,或者疫情期间返乡,没有进入过房间,进行租金的减免可以接受,但现在没有清晰透明的认定流程,而是一刀切扣除房租。

蛋壳公寓各种负面信息影响下,很多房东在微信群中表示“不再相信蛋壳”,并怀疑蛋壳的资金链,与蛋壳解约就成了非常普遍的一种选择。

按照相关规定,房屋租金必须拖欠超过15个工作日,才能判定单方面违约,并赔偿租金。无论是房东,还是蛋壳公寓都在博弈一个时间点。

对于房东来说,他们需要找一个时间点利用法律途径维护权益,获得赔偿,而对于蛋壳来说,能够撑多长时间,很可能决定了这家公司的命运。

很多没有收到租金的房东,还选择了另一条路,直接与租客沟通,让其退租,或者直接把租客拒之门外。

蛋壳公寓、房东、租客之间的信任关系开始受到巨大挑战。对于一家长租公寓来说,这将是最大的损失,也是最大的风险。

2

其实,长租公寓并不是一个好生意。由于门槛低,创业风头正劲的前几年,一大批创业者和资本涌入。

对于没有物业和房地产背景的创业者,长租公寓是非常重运营和重资本的,竞争激烈就要拼规模,导致无序扩张,回报周期长,现金流基本都处于紧张状态。

据统计,2017年国内有20个长租公寓品牌完成融资,金额达到418亿元,2018年这一数据突破1400亿,企业达到37家,可见长租公寓的烧钱速度。

以成立于2015年初的蛋壳公寓为例,第一年它运营的公寓就达到2434间。为了扩张,2019年1月,蛋壳公寓以2亿美元(包含现金和债务)全资战略收购杭州的长租公寓运营商——爱上租,它有8万余间房源。

截止到2019年11月30日,蛋壳运营房间数超过43万套,任何一个有常识的人都可以体会到这种风暴式扩张背后,蕴藏着风险。

扩张带来收入的水涨船高。2017年-2019年前三季度,蛋壳公寓营业收入分别为6.57亿、26.75亿和49.99亿元。但亏损也巨大,2019年前三季度,蛋壳公寓亏损超过25亿元。

蛋壳公寓,正在重蹈ofo的覆辙?

蛋壳公寓联合创始人、CEO高靖


今年1月17日,经过一系列冲刺,蛋壳公寓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融资金额却一降再降,最终融资约1.3亿美元,扣除各种成本后,换算下来也就7亿人民币左右。

7个亿融资,在25亿亏损面前杯水车薪,而蛋壳的租金支出、运营支出和人力支出都很巨大。这次强制免房租事件,涉及到7万多房东,以单月租金4000元计算,涉及金额3亿左右。对蛋壳来说,这3亿的现金流很可能决定了命运。

有人说,蛋壳公寓让房东少交一个月房租,却对租客正常收租金,是在发“国难财”。这显然高估了创始人的能力,这明明是在自救,维持自己的现金流和生命线。

疫情中,这样的挑战本是正常,哪家企业没有生存压力?通过与投资者、房东、租客甚至员工诚恳沟通,为他们提供清晰透明的解决方案,还可以获得一定的情感分,现在演变成难以挽回的信誉危机,实在可惜。

每家企业背后都是无数个家庭,蛋壳连接的房东和租客,也是一个个家庭,维护自己的利益无可厚非。危机时刻,能不能把客户、把员工利益放在第一位,体现了企业的担当与诚信。

这一点上,蛋壳输了分。蛋壳或许不会重蹈ofo的悲剧命运,它仍然在积极与房东沟通退租、降租、解约等各种方式,度过眼前的危机。

我们盼望每一家企业都竭尽所能度过难关,关键是不要失去声誉,声誉在就可以东山再起。一旦声誉受到无法弥补的损失,哪怕侥幸活下来,也没有更大未来。(注:为保护房东隐私,周燕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