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人的“观察能力”都有哪些具体表现?

柳侍墨


在一本很有名的摄影教材《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中,第一章就提到了《摄影眼》的练成,应该就是题主所说的摄影人的观察能力 。

在我看来,摄影人的观察能力跟摄影经验、学识都有很大的关系。只有经验和学识到位,观察能力才会有所体现。这一点,除了摄影人坚毅的眼神和稳重的步伐,可能没有什么外在的具体表现,所以聊这个观察能力的具体体现也没什么意义。

摄影的理论和实践都很重要。拍摄久了,观察能力自然就会提高,所谓熟能生巧。到那个时候,摄影人不仅有很强的观察能力,还知道什么季节哪里有风景,什么时间去哪里拍摄。

摄影很多时候是瞬间艺术,所以在经验、学识的基础上,还要有瞬间成文的能力。比如摄影人在扫街的过程中,许多情境就是瞬息万变。光影、位置关系、背景处理更是很难做到最佳。所以摄影人不仅需要观察能力,还需要提前预判的能力。这俨然是足球场上运动员,对方一脚提起来,会大致判断出球的落点在哪里。

摄影中级班,每天免费分享摄影技巧,经验心得。欢迎关注。


摄影中级班


一、文章总论述

摄影的观察力是人的内在的力量,而不是人的外在的“肉眼”的观察。这个观察应该是人们的“眼睛的思维”。大作家雨果曾说:人们的两只眼睛,一个眼睛叫“观察”,另一个眼睛叫 “联想”。

所谓的观察也就是摄影的审美的观察,是人们内在的审美的力量。是由人们的丰富的文化的艺术的知识的修养和底蕴来体现的,人们多姿多彩的社会的阅历,以及你对摄影艺术的感悟和理解,来支撑摄影的审美的观察力。

既然是文化艺术底蕴,来支撑摄影的审美观察力。那么都要学习哪些文化艺术知识呢?过去关于这个问题我在其他摄影的文章上 都论述的比较多。我认为,要具有摄影的文化艺术知识,你必须要学习摄影的美学,摄影的逻辑学,辩证学,色彩学,哲学,几何学,建筑学,绘画,音乐,舞蹈,雕塑,文学以及中国的“诗词歌赋曲”创作手法。这些学科的审美意识都是与摄影审美观察力息息相关的。你一定要吸取和抽取各学科它们的艺术精华,运用到摄影创作中去。所以说,观察是内在的思维,而不是外在肉眼的观察。这些文化艺术知识,是你支撑提高摄影的审美观察力和创作优秀的摄影作品的法宝。

世界著名雕塑大师罗丹有一段经典的论述:“所谓的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美来”。观察也好,发现也好,都是人的内在的力量。

二、这样的观察力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1、在摄影创作中 ,首先要观察光线美,通过光线的性质和光线的方向来塑造被摄体的美。

2、在大自然摄影中,要观察出自然世界的形体 看成是摄影的线条,影调和色彩。充分利用构图元素的组合和构成。把线条,影调形成节奏的韵律之美,运用简隔的秩序创作优美的摄影作品。

3、摄影人要观察出大自然的多姿多彩的色彩之美。运用色彩的冷调和暖调的对比,创作摄影作品。

4、在构图时,善于发现摄影画面的趣味中心和视觉中心,也就是视觉中心,实际上也是画面的主题。

5、在摄影创作中,要观察发现被摄体的,象征性,喻意性,哲理性,挖掘和表现摄影作品的重大主题 内涵。

以影会友,共同进步

百家齐放 百家争鸣 欢迎评论转发











摄影家赵许生


摄影人的“观察能力”都有哪些具体表现?


摄影人的观察能力,也指摄影人的取景能力。一个摄影人的观察能力好,那就容易拍出漂亮的照片,观察能力稍差,也没关系。还是那句话,爷爷都是从孙子过来的,多练,你也可以有好的观察能力。

摄影自学班,归纳了4句口诀,帮您在日常摄影中,练出好的观察能力:

观察也要选角度。拍全不如拍局部。

有光有影有明暗。拍人主要拍情感。

结合体现“观察能力”的例图,为朋友们详解一下,这4句口诀的用法:

1、观察也要选角度。

为什么,同样的景物,别人就能观察出来,咱们就观察不出来呢?咱们怎么才能观察出来呢:

(1) 多多练习,尝试各种角度变换。怎么练?

(2) 如果你顺着光看,就不会看到光透过树叶,形成斑驳的影子。所以,要在你所拍景物的四周,多走几圈。

(3) 如果你站着,从顺光高往低看,就不会看到晶莹剔透的葡萄;如果你不抬头,就会看到,以天空背景,杂乱的树叶,还可以很干净。

(4) 所以,你要蹲下去,抬头看看,有的时候,还需要趴到地上看。如果人不想趴着,那就把设备放在地面,轻微抬起来,拍几张试试。



2、拍全不如拍局部。

拍摄局部,是我最近这几天,为朋友们重申多次的摄影技巧。为什么要拍局部:


(1) 为了体现细节:因为拍局部,元素较少,所拍的景物,细节更容易被突出。

对焦在前景,背景就可以虚化了。

手机对焦方法:


在屏幕上,对着要拍的景物,点一下,屏幕上的圈,由白色,变成橙色,对焦完毕。拍。所对焦的景物,就实了。



手机设置大光圈的方法:


(2) 为了体现简洁:如果不是特别需要(比如拍合影),都不建议,把所见的都拍下来。因为照片中元素太多,会显得乱。

拍有线的照片,要让照片保持“横平竖直”,在拍摄前,要把设备上的摄影参考线,调出来:


比较常用的,是九宫格和黄金比例。

设置好之后,打开手机相机,屏幕上,就会出现这种“井”字格。让所拍的线,和屏幕参照线平行就可以了。



3、有光有影有明暗。

摄影,是光影的艺术。很多朋友,不知道怎么用光影:

最简单的办法:拍摄明暗都有的画面。那怎么能拍到明暗都有的画面呢:

(1) 注意选时间:如果是白天拍,灯就不会亮。

(2) 注意选角度:如果从下向上拍,就没有俯拍这种光影的效果。



(3) 注意参数:拍摄窗户上窗花,要用微距镜头,或者设置成微距模式。


手机设置微距的方法,见下图,左侧:



4、拍人主要拍情感。

不管任何时候拍人,最主要的都是情感。尤其,在生活中的日常拍摄,如果通过照片体现情感,会为你的照片,加分很多。

(1) 充满童真快乐的画面。


(2) 少女很喜欢梦幻的画面。

下面拍剪影,要用点测光。有的手机,设置点测光的方法:


(3) 剪影体现父爱的画面。

这4条口诀,应该可以解决大家日常生活中,部分拍摄问题。

更全面的摄影知识,欢迎点击我的头像,来关注摄影自学班!

如果喜欢本篇干货,请帮我点赞和转发,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摄影自学班


对于摄影人来说,“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观察力不仅是用眼睛简单的看,而更主要的是用我们的大脑思维去看,眼睛和镜头都是观察能力得到表现的工具。

摄影人的“观察能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表现在丰富的文化知识内涵

当我们有了丰富的文化知识内涵,对世界的认知才越深,也才知道怎么去观察世界的万事万物,没有知识没有文化,观察能力肯定不高,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第二:表现在丰富的生活阅历

只有在生活中经历得多,见得多,观察能力才越强,因为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通过亲身经历,学会一些观察方法。

第三:表现在丰富的审美意识和修养

摄影是一门视觉艺术,要求我们要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美学修养,才会知道去观察去发现大自然美的事物,才会知道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拍摄好看,运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拍出来才打动人,已经采用什么样的构图方式才能使得画面有视觉冲击力。

第四:表现在丰富的拍摄实践经验

拍摄是观察能力的实践,但在拍摄实践中又会总结出很多观察经验,就是在总结中实践观察,在观察中实践,从而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

总之,摄影人的观察能力,主要表现在丰富发文化知识内涵、生活阅历、审美修养、拍摄实践经验等。


“脑摄狼图事界”是一名摄影爱好者,与大家一起聊摄影。欢迎留言讨论,敬请关注头条号。


脑摄狼图事界


好问题!在我看来,摄影与绘画有相似之处。画家要用精准独到的观察力构思设计方案,然后挥毫泼墨山水之间,伟大的作品来源于就是观察力。对于摄影师来说,最重要的能力是怎样正确曝光,是细节,是多拍多练。然而最重要的能力是摄影师的观察力。观察力决定了你的拍摄风格,观察力让你的作品更鲜活更出众。观察力决定作品的平凡与伟大。可见观察力对摄影有多么重要。谈点滴经验:

    1、观察被摄体的形态、位置。2、尝试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角度能传达不同的讯息。利用不同光线。锻炼培养练习,是对你的能力的挑战,并能帮助你看到周围以前从没有注意到的情景。3、研究摄影师的走位,当你准备拍照时,事先花一定的时间考虑站位。问自己哪个位置能带来不同的感觉或情感。然后,问自己为什么如此。是因为阳光透过树叶产生柔和的光线而显得温暖、有戏剧性?还是因为花朵的不对称所造就的一种艺术感觉。4、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观察能力会在摄影人心中出现一部相机。

    学习摄影的前几个月,你会感到镜框无处不在,甚至当你手上没有相机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这就是观察力提升了一个层次。观察能力是心中构图的前提。观察能力的提升是个很长的过程,是通过大量创作日积月累形成的。5、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讲的就是观察能力。好了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努力悟出摄影的真谛,提升我们的观察力!







晚家影随行


摄影是一门观察的艺术,观察力是一位摄影者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也是突破摄影进阶瓶颈的关键。摄影观察方法很多,我归纳了有以下五种方法:

一、聚焦观察法

培养观察能力,就是要做到迅速发现主要的东西,把握住对象的特征,用不同于一般人的角度去观察一些大家习以为常的东西,就是要在这杂乱无章的大干世界中,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取舍、剪裁,重新编织出一个美好的世界。

一张好的摄影作品,必定有吸引人的眼球之处,除了突出画面的主体以外,还有一个就是注意寻找画面的兴趣中心,或者叫寻找兴趣着眼点,这个着眼点就是使欣赏者在看到一张摄影作品时,目光一下子注意到那一点。

二、对比观察法

通过对比,刻画冲突是各类艺术创作的重要手法。任何一种差异都可以形成对比,在摄影中,常用的有明暗、色彩、大小、虚实、远近的对比。当然,可以产生对比的还有很多方法,如新旧、老幼、动静等等,在语言中有多少反义词就可以找到多少对比关系,而关键是看你能否观察发掘出来,并通过摄影把它表现出了。

三、联想观察法

联想是根据事物互相联系这一客观规律,由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摄影通过联想观察可以给作品赋予更深刻的意义。相似联想指摄影者由某一事物的感知,而引起跟它在性质或形态、在时间或空间上某种相似事物的联想。我们还可以从有因果关系的事物的角度上进行联想。追忆联想就是通过一事物而引起对曾经接触过的另一类事物、见闻的回忆。意境联想,在摄影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古诗成语的意境中联想到表现的画面,从中汲取创作的灵感,提高审美水平。

四、节奏观察法

节奏是一种规律性的重复。节奏本身在音乐中,指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具有一定的时间感。在摄影中通常指反复的形态和构造,在平面构成中将基本图形按照等比例等距离的反复排列组合,或作为空间位置的延伸;或作规律的序列,即产生相应的节奏。在摄影中,我们可以发现连续的节奏、渐变的节奏、起伏的节奏、透视的节奏,我们知道人们是喜欢有节奏的事物的,有节奏的音乐是很动听的,有韵律的摄影作品富有味道。在摄影中,如果我们找到有节奏的画面并把它拍摄下来,就有可能成为一幅好的摄影作品。

五、瞬间观察法

瞬间观察法特指通过抓拍的摄影手法,将光线、构图、创意等所有因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中,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我们人类的情感世界有许多温情、幽默、难得的瞬间,如果我们能用相机将这些精彩的瞬间记录下来,那将是一幅非常不错的摄影作品。在抓拍精彩的瞬间时,有些瞬间是需要等待的,也可以通过连拍的方式来拍摄的,比如动态的画面,你就可以使用连拍方式,多拍几张,从中选出最精彩的画面来。


董宏伟手机摄影


湊熱鬧,大家互相交流!



一心贤


无非是对线条,光影,色彩,新事物,新角度等特别敏感罢了。


静远随笔


这个要看你拍摄的是哪个题材了。摄影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爱好。风光,人文,纪实,人物,建筑,静物,军事……等等等等!偏爱哪个题材,自然观察力也不同。比如就风光摄影,你拍摄前也需要去了解拍摄地点的地理位置,气候,历史文化背景,当地风土人情等因素。观察力其实就是你对自己作品风格的取向。包括摄影师的文化底蕴,性格喜好等。最终形成的作品其实就是摄影师本人的思想。


摄影不够师


一个人的人生,就象五线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