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種植絲瓜,為什麼要在絲瓜下部用繩子吊塊石頭?是為了絲瓜長得更長?

湘俚伢子


絲瓜下點掛一個小石頭,是為了讓絲瓜長的直,而不是長的長。絲瓜長的長不長主要在於絲瓜的品種和土壤肥力,管理水平有關。

在絲瓜下面掛個東西,這個方法都是老一輩人總結出來的經驗。在農村家裡戶戶都會種植一些蔬菜供自己食用,可以減少很大一筆買菜的開支。有的人都有一個蔬菜院子,裡面種植各種各樣的蔬菜。

小時候我家的蔬菜院子,就在我們房子後面。用一些竹竿圍起來的小園子。裡面會種植一些豆角,茄子,西紅柿,辣椒,絲瓜等各種蔬菜。

我最喜歡吃的是小絲瓜炒菜,絲瓜在農村一般都是用來刷鍋的,絲瓜長老了曬乾,把皮和子去掉,就可以用來刷鍋。

菜園子一般都是我爺爺來管理,每年架子上絲瓜都會結好多的絲瓜,基本上都吃不完。對那些已經長的有二十釐米長的絲瓜,我爺爺就會用繩子綁上吊一塊小石頭。爺爺說:這樣能讓絲瓜長的直,不會打彎。打了彎的絲瓜不好削皮,也長的不好3。

那些被掉著石頭的絲瓜,長的又長又直。但是掉石頭這個是技術活,要綁在絲瓜的底端,不能綁的太靠上會影響絲瓜生長,掉的石頭也不能太重,太重了容易把絲瓜扯斷。

這就是為什麼種植絲瓜的會在下面吊上石頭的原因。





植保管家


我是農夫,我來回答

村裡的劉大爺就經常這麼幹,因為他家的菜園子和我家的菜園子挨著的。前幾天看見他在給絲瓜撒草木灰。因為絲瓜上常會有一種像螢火蟲的蟲子,它們喜歡停留在絲瓜葉子上轉著圈吃葉子。而老一輩人防治這種蟲子的方法就是在露水沒幹之前,灑一些草木灰。當劉大爺撒完草木灰以後,就又開始鼓搗他的“絕技”了,在一些絲瓜下面用一根繩子綁著一塊小石子,然後再把它吊在絲瓜花上一點的部位。

之前也多次看到劉大爺這樣幹,但是就是不明白為什麼要這麼做。出於好奇就問了一下劉大爺,他告訴我說主要是為了讓絲瓜長得直,這樣才能賣個好價錢,一下子就讓我恍然大悟了,對劉大爺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真是高手在民間啊!

很多人在種植絲瓜、黃瓜這些蔬菜的時候,都應該遇到過畸形瓜的情況。這是因為這些蔬菜在生長過程中,往往會因為外界的一些因素的影響,它們有些長得直,有些卻很任性長成了各種完全的性狀。而這樣的絲瓜、黃瓜因為長得難看,在市場上往往買不上價格。像畸形的黃瓜在集市上都是論堆賣的,有些都是摘掉給雞鴨吃。那如何避免絲瓜長得彎曲呢?劉大爺在種植絲瓜的過程中,就發明了很多的小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在絲瓜的底部系一根繩子,然後下端在吊一塊小石子。

聽劉大爺說,這個方法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真的很管用。其操作起來也不難,在絲瓜的生長初期,如果發現哪一個絲瓜已經有彎曲生長的情況了,那就要及時在其下部垂吊重物,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強制使其最大程度的長直,也就是重心引力把它拉直了。

劉大爺還說,一般在前期的時候垂釣的重物儘量輕一點,太重了可能會導致絲瓜被拉斷。而到了後面如何絲瓜還沒有矯正過來,是可以慢慢增加所懸掛重物的重量的。而這樣的絲瓜不僅避免了絲瓜彎曲,還能拉得更直了。

現在明白了吧,這些老人在絲瓜底部系一根繩子,並且懸掛一塊小石頭,原來是為了讓絲瓜長的更直,從而能賣個好價錢。各位朋友們,如果你家 的絲瓜也出現彎曲不直的情況,不妨也試試劉大爺的這個土方法吧。


農夫也瘋狂


絲瓜作為一種蔬菜,我們可以熟食嫩瓜,絲瓜具有清暑解熱,消炎止咳等功效。但對於女人來說,更喜愛的是絲瓜美容功效,絲瓜汁具有活血美容,祛痘去毒,消斑嫩膚等功能。所以必須在小菜園裡栽兩棵。

我們都知道普通絲瓜是長成長長的圓滾形狀,還有一種絲瓜是長紡錘形,果面分為有稜和無稜兩類,有稜的稱為稜絲瓜,無稜的稱為普通絲瓜。不管是哪種絲瓜,必須有好的外觀,筆直順滑絲瓜肯定好賣,價格也高,為了得到更好的利潤,聰明的農民就想出了很多種辦法來糾正絲瓜瓜形,其中吊瓜就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做法。

所謂吊瓜,就是為了增加絲瓜的美觀度,在絲瓜坐穩瓜後,菜農會用一根棉線捆住一塊小石頭懸吊於絲瓜果尾上,讓其在生長過程中始終保持筆直的果形,成熟後美觀大方,商品性極強。

還有一種情況是,在不良天氣時坐下的瓜紐即使沒有焦化,也會因營養不良出現大批畸形瓜,除適當摘除一部分外,還可以對出現的彎瓜用吊小磚瓦或沙袋的方式使其變直,提高瓜的品相。

不管種什麼菜,特別是菜農,必須很耐心的撫弄每一棵蔬菜,就好比絲瓜,如果您打算將來能夠讓絲瓜幫你掙到更多的錢,會被廣大消費者認可的話,那就好好對絲瓜進行人為幫助吧,用吊石頭之類的方法輔助絲瓜長成大家喜歡的樣子,防絲瓜生長過程中偷偷打彎。



從以上的介紹可以看出,絲瓜吊瓜並不是為了讓它長長,是為了不讓絲瓜打彎,長得筆直美觀。付出就會得到回報,願農民們的每一滴汗水都可以換回豐碩的成就。


悠然見東山




絲瓜是我們農村家庭比較歡迎的蔬菜,瓜肉細嫩,柔軟滑口,味道鮮美,很多家庭都在院角田邊種上幾棵,想吃絲瓜時就不用買了,隨手摘來炒食便是。細心者發現,種植絲瓜時通常會在下面吊上石塊或水瓶,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是為了讓絲瓜長得更直、更長呢!



絲瓜有何生理特性?絲瓜屬於喜溫耐溫作物,有較強的抗旱能力,只要月均溫度在18~24℃的地方都適宜生長,最佳生長溫度25~30℃,但在超過30℃的環境中仍能正常發育生長。並且,絲瓜有一定耐低溫性,溫度低至18℃時也能正常生長,但是低於15℃生長變緩,低於10℃時生長受抑制,5℃時生長不良,0℃時會被凍死。因此,總體來說,全國大部分地方都能種植絲瓜。



絲瓜如何種植呢?絲瓜喜溼、喜溫、喜肥,很好種植的。通常我們會選擇早熟、適宜密植的品種,直接播種或育苗移栽,兩種方法都行,但直接播種簡單些,農村通常用此方法。選擇向陽而土地肥沃的土塊,施足底肥。絲瓜不怕肥,並且是越肥越好。一畝地可施腐熟農家肥1500~2000公斤,並施以45%三元素硫酸鉀複合肥50公斤。土地平整後,行距、株距可按照30~40釐米的密度進行,平均每畝地植2000株即可。但需要注意的是,晚熟品種生長慢,生長期長,適合稀植,每畝800~1000株為好。



如何讓絲瓜豐收高產?除做好澆水、施肥等工作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植株管理了。每株絲瓜苗上,在第一個瓜坐果前,只保留主蔓,其它側蔓完全摘除;第一個瓜坐果後,保留3~4根強壯的、有雌花的主要側蔓,搞除其它過密、瘦弱或病態的側蔓,這樣就能避免畸形瓜、僵化瓜、過密瓜,利於主瓜生長。當幼瓜長成兩三天後,需要做吊瓜工作,否則瓜果容易變彎或出現畸形果。怎麼做呢?即在瓜蒂上綁一根繩索,另一端繫著石塊或水瓶做牽引,讓絲瓜果長得更直、長得更長。你別小看這個環節,它能促進絲瓜豐收高產呢!


貴州山妹妹


小馬看著院子裡面種植的絲瓜,結果到不少,可都是跟蛇似的,彎曲扭著勁生長,按照老人的話說這就是典型的歪瓜裂棗,雖然結的多,還還可以吃,但這賣相真的很難看,不但如此,上次單位同事老張來串門,還取消小馬,說小馬種植的是蛇瓜,不但難看,肯定還不好吃,絲瓜很容易生長成彎鉤腿的模樣,這跟絲瓜的生長習性是有關的,怎麼進行防治呢?

小馬去請教了村裡專門種植蔬菜的老胡,老胡種植蔬菜很多年了,家裡買了汽車、蓋起了新房,這些錢都是老胡靠種植蔬菜賺來的,老胡種植蔬菜是一把好手,對於一些病蟲害更是一把好手,村裡鄰居都會去找老胡去問問,找老胡很簡單,只要你拿一片蔬菜的病葉,讓老胡一看,老胡就能知道這是啥原因造成的,還會告訴你怎麼防治,怎麼噴施,所以老胡走在村裡的大街上,是人人都跟他打招呼,人氣是很爆棚的。

小馬找到老胡,跟老胡說了一下情況,老胡說這個很簡單,只不過你要稍微麻煩一下,小馬說我不怕麻煩,只要絲瓜能長順溜就行,老胡告訴小馬,只要絲瓜結果之後,在絲瓜的下面,使用石塊或者瓶子裝水,吊上去就行,你這樣試試,保準絲瓜長的順溜,小馬謝了老胡之後,回家就找來很多的飲料瓶子,裡面裝上了水之後,給院子裡面的絲瓜一個個的吊了起來。

你還別說,老胡教給小馬的這個方法還行,小馬使用這個方法進行之後,沒有多久,自家院子裡面的絲瓜,長的確實是很順利、順溜。相當的筆直,不但品相很好,最主要的是這樣筆直的絲瓜,營養成分均有,不會出現大肚子的情況發生,不論是從賣相還是食用,價值都是最佳的,也是最好吃的,這個方法真的是很簡單而且相當的有效,小馬自然是非常的高興。

其實這個簡單的方法,在很多地方種植絲瓜的時候被廣泛的使用,能夠很好的將絲瓜人為的變動,然後生長出賣相很好的絲瓜,是不是很實用呢?你的農村老家採取這種方法種植絲瓜嗎?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壟上花開煙雨濃


絲瓜,現在許多人愛吃的美味,一些地方大面種植。目前常見的絲瓜有細長的,有長圓的,還有短粗的。科學研究發現,絲瓜除食用你外,還有清熱化痰,涼血解毒,通經活絡的藥用價值。在菜市場有人用大貨車成包批發零售,銷路十分通暢。



殊不知,在三十年前,絲瓜是沒有現在優良品種的,平時種的絲瓜都是兩頭尖,中間鼓的那種,農村根本沒有專門種絲瓜當萊賣的,只是有的農戶在房前屋後種上幾棵,有的搭個木架,有的讓往樹上長。過去的絲瓜嫩時可以吃,如果長的時問稍微一長,皮顯白色就不能吃了,長老的絲瓜曬乾保存起來,去掉幹皮,打淨黑子,瓜瓤用作洗碗刷鍋,很受大家喜愛。


過去種絲瓜由於是在自自家院子裡,又是隨便種植,水肥條件大家可想而知了!有心人在絲瓜秧長大後會弄點農家肥堆在根部周圍,天旱時不忘澆澆水,結出來的絲瓜會順長一些,除了吃幾次嫩瓜外,會有幾個大點的留住當洗碗用品,但由於水肥供應嚴重不足,許多絲瓜長出來後自動打彎,長大一點跟月牙一樣,那些順其自然的種絲瓜農戶,家中的絲瓜更上結出好多瓜圈,不好看,不好切,長老了皮內瓤少沒法洗碗,只好當垃圾廢品扔掉,老人們看到這些絲瓜長的不順眼,他們並不理解這是營養缺乏造成的,而是認為就是這種品種,為了想讓絲瓜長的好看順眼,必競家裡也結不了多少,就用繩子栓個磚頭蛋,吊在絲瓜的花托上,這樣做也只能讓絲瓜長的稍直一點,解決不了實際問題,不過現在大面積種植,就是絲瓜彎也不可能都繫上石頭蛋。


所以,吊石頭是讓絲瓜能長直,長好看順眼,用菜刀切時順手點而已,是不可能讓絲瓜長更長的,拔瓜助長是不會實現的。

【瞭解更多三農問題,請你關注我,真心需要友們的幫助哦!】


心累力乏


每次和朋友經過種植絲瓜地的時候。總會有人問我,為什麼絲瓜尾部老是吊著點東西。難道是為了絲瓜長得更長嗎?用處還真多著呢。


絲瓜是一種很有營養的蔬菜。好感又好。吃起來很潤滑。特別是很甜又鮮 如果你在秋天吃西瓜。它的甜度和鮮味,都勝過排骨湯。大多數人都是喜歡吃絲瓜。它的味道無法讓人拒絕。

在農村裡面基本上,每家每戶都少不了種絲瓜的。說白了就是種絲瓜,又省事,又好種,又好管理。主要是產量又高。絲瓜中的時候選擇在水較多的地方,絲瓜對肥料的要求要多,如果你種上兩棵,到了成熟的時候,基本上天天都有的吃。而且他一直持續到雙降。只要不打霜,那還會一直掛過。



絲瓜尾部吊著東西。並不是為了長得更長。這種尾部掛東西的都是一些絲瓜種植大戶。既然是絲瓜種植大戶,那就要達到商品價值。絲瓜如果過去人工干預的話,它的形狀各式各樣。這樣就很難達到商品價值。我有很多種絲瓜的農民。淘寶絲瓜尾部,吊點有重量的東西。這樣的絲瓜,每一條都會直直。以前都是吊石頭。現在都改成吊掛水瓶 吊水瓶,操作簡單又快捷。
所以絲瓜尾部吊石頭,不是為了長長。而是為了長得更直。


荊楚陽哥


絲瓜是農村一種常見的作物,經常在農村的人,應該都見過在絲瓜下面用繩子吊塊石頭或裝水的礦泉水瓶,那麼掛石頭是什麼作用呢?

其實掛石頭主要和絲瓜的消費需求有關,我國絲瓜一方面用來作為菜品,另一方面,成熟的絲瓜可以用來做衛生廚具、洗浴用品等!兩種銷售渠道都對絲瓜的品質是有要求的,不打彎是最基本的標準!



菜販子在收購絲瓜時,如果絲瓜彎曲短小,那麼他們就會低價收購,因為沒有賣相;而一些洗浴用品公司收購乾絲瓜絡時,對絲瓜的長度以及是否打彎要求更高,像我們這邊兒,如果你的乾絲瓜絡,長度稍微短一點還是可以低價收購的,但是如果是彎曲的,那可能就沒人要了。因此,為了提高絲瓜的品質,我國勞動人民想出了在絲瓜下面掛石頭,好處多多。

掛石頭一方面,可以增加絲瓜的垂直度,因為有一個力,始終在向下拉,避免出現畸形瓜;另一方面,因為始終有一個向下的作用,使得絲瓜伸長度增加;這樣的方法,是絲瓜長得又長又不畸形,從而可以買一個好價錢。



但是下面掛石頭,還是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的,如果此時絲瓜過小,不建議掛石頭。最少要等到絲瓜長到10cm左右時,如果有畸形的趨勢才可以掛,掛的石頭質量大小要根據是絲瓜的長勢判斷,避免傷果!


植保小貼士


農村老人種植絲瓜,為什麼要在絲瓜下部用繩子吊塊石頭?是為了絲瓜長得更長?

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有些農民在種植絲瓜的時候,會使用石頭吊著絲瓜,說是可以讓絲瓜長的更長,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見過。我倒是見過,村裡的李大娘就是這麼幹過,每次李大娘將自家絲瓜拿去集鎮賣,不僅賣的價格更高些,而且還更受歡迎,原因就是李大娘家的絲瓜又長又直,非常美觀。有次路過看到李大娘在吊小石頭,覺得很好奇,就向李大娘討教,得到上面提到的結論。

李大娘和我說,掛石頭的做法也是自己摸索出來的,以前種植的絲瓜彎彎曲曲的,不僅品相不好看,也長不長,還會導致越長越粗,導致空心。這樣的絲瓜放在集鎮上賣,基本上是賣不上價格的,因為買回去吃起來也不方便。為了提高絲瓜的品質,偶然機會看到彈簧被拉直,想起來能否將絲瓜拉直呢?就嘗試著用石頭掛著長,沒想到收穫很好的效果。但是,在試驗中途也有很多絲瓜因為掛的太早、太重,直接被拉斷了。

所以,絲瓜掛石頭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前提是要準確判斷掛石頭的時機和石頭的重量。<strong>
<strong>

實際上,藉助外力改變作物的生長,不僅是絲瓜存在,其他的蔬菜水果也存在。我們經常看到,瓜農們給各種蔬果套上模具,最後長出來的蔬果價格要翻好幾倍,比如心形草莓、方形西瓜等,都是通過外力改變作物的形狀。但是屬於刻意的行為,要想要絲瓜的產量高、品質好,僅僅依靠掛石頭是遠遠不夠的,種出好的絲瓜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及時搭架。絲瓜是一種藤蔓作物,枝葉分化繁殖的能力很強,在移植之後要及時進行搭架,控制種植的密度,待到絲瓜幼苗長蔓之後可以引導順著架進行延伸。同時,在引蔓的時候,要適當控制密度,可以減掉不必要的枝蔓,提高主莖稈的生長能力。有了充足的空間,才能保證絲瓜的生長品質。

第二,合理控旺。絲瓜生長過程中出現彎曲,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營養不足,絲瓜的掛果率較高影響了絲瓜的生長。合理控制絲瓜藤蔓的旺長,在絲瓜已經上架之後,在側蔓長出兩三個花蕾之後,可以進行摘心打頂。同時,在側枝生長過程中,也按照主莖的方式打頂。此外,對於絲瓜生長過程中出現的,老葉、黃葉和枯葉要全部摘除,對於多餘的雄花也要摘除。

第三,水肥管理。剛剛我們也提到,絲瓜長的品相差,很有可能是養分不足,這就需要我們在絲瓜開花結果之後,要保證充足的養分。尤其在結果期之後,對於養分的需求量最大,水肥都不能少,否則不僅容易導致掉花,還會影響絲瓜的發育,形成畸形瓜。可以使用農家肥,每一週施用一次,保證絲瓜的需求,也可以使用氮磷鉀肥。

第四,及時採收。絲瓜的生長能力很強,在結果期的時候,3-5天就可能成熟,所以到了收穫期,家裡的絲瓜都吃不完。但是,要適時將成熟的絲瓜摘下,避免和其他瓜芽爭營養。採摘時機選擇早上最好。

綜上所述,菜農使用石頭吊著絲瓜,目的就是藉助外界力量,提高絲瓜的長度和品相,讓絲瓜自然向下生長,而不是扭曲或者粗長。當然,絲瓜的種植,還需要及時打架、打頂、水肥和摘果,這樣才能讓絲瓜種的產量高、品質好。


指尖三農


為什麼有很多農村老人種植絲瓜的時候都喜歡用繩子在絲瓜底部吊一塊石頭?這難道是為了讓絲瓜長的更長,還是有什麼其它的原因?

首先絲瓜種植長短的大小與其底部是否有拉力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其次影響絲瓜生長長短的主要因素是品種與環境。所以有很多農村老人種植絲瓜的時候在其底部吊一塊石頭,並不是為了讓絲瓜長的更長而是另有原因。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簡單的瞭解一下吧。

記得小時候我特別喜歡吃絲瓜湯,所以每年的八月份爺爺都要在我家池塘邊的杏樹下種上幾棵絲瓜。爺爺說這絲瓜它不同於別的作物,雖然說現在我們只種有兩三棵,但是等到十月份絲瓜大豐收的時候,就這兩三棵絲瓜就可以解決我們大半個村十幾戶人家食用問題。



家裡種過絲瓜的朋友可能都知道,一般情況下自家種植的絲瓜它都長不直,彎來彎去的彷彿就如同是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樣。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農村種植絲瓜的時候都要在絲瓜的底部吊上一塊石頭,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絲瓜生長彎曲的現象。

可能有些朋友會有這樣的疑問,絲瓜它天生就是這樣的生長狀態,難道說這彎曲的絲瓜都不能吃?其實它並不是這樣的,可能吃過絲瓜的朋友都知道,絲瓜剝過皮後很滑手所以絲瓜的剝皮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因此如果大家買回去的絲瓜都是彎來彎去的,那麼剝皮將更加的麻煩,有些刮不到的地方還可能被扔掉,這根本就是沒有必要的浪費。




其次在絲瓜的底部吊一塊石頭還具有預防鳥類啄食的作用。其實這種做法很簡單,我們只需要將絲瓜底部吊起來的石頭再包裹上一層紅色的塑料袋,這樣的話當有小鳥飛過來的時候帶動著絲瓜藤巨大的抖動,紅色的塑料袋會發出嘩啦啦的響聲,有些膽小的鳥兒甚至連靠近都沒有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