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河之战:俄罗斯反抗蒙古斗争的转折点

季米特里.伊凡诺维奇于1359年通过继承做了莫斯科大公,这一年他只有10岁。而年幼的他立下大志,一定要让俄罗斯摆脱蒙古人的统治,使自己成为全俄罗斯的最高统治者。

他开始积蓄力量,四处张榜,以高官厚禄广纳贤士,吸引一些强大、富有的领主带着众多的仆役、家丁聚集到莫斯科。他同时命名马不停蹄地建造“莫斯科石头城”,莫斯科内城四周很快就筑起了高大的石墙,并建有塔楼、碉堡、炮门和铁门。

为了迷惑金帐汗国,季米特里继续采用“钱袋加枕头”的战术向金帐汗国假意示好。1371年,他前往金帐汗的驻地,用丰厚的礼物向当时金帐汗国的实际统治者马麦汗和他的妻妾以及鞑靼万人长们献殷勤,取得了册封为“全俄罗斯大公”的敕令。在取得权力后季米特里加快了兼并俄罗斯其他公国和部落的步伐。

而此时的金帐汗国已今非昔比,大批的地区脱离了它的统治。它的内部争斗也日益激烈,在1360~1380年的短短20年内,它像走马灯一样换了14个金帐汗。

1378年8月11日,俄罗斯军队与蒙古军队在梁赞的沃扎河河岸相遇。蒙古骑兵渡过河,大喊大叫地向俄罗斯人冲来。双方开战,季米特里大公在前方指挥作战,蒙古军队最后挡不住俄罗斯军队的进攻,在浓密的大雾中撤退。蒙古军将领别基奇被当场打死。这一战让俄俄罗斯人看到了自己的力量,振奋了精神。

金帐汗国的军事统帅马麦汗勃然大怒,发誓要亲率大军讨伐俄罗斯人,与莫斯科大公决一死战。

1380年夏,马麦汗率领号称20万大军越过伏尔加河,同时派出使节游说俄罗斯的敌人——立陶宛与金帐汗国结盟,联合出兵。两国军队商定于9月1日会师,共同进击莫斯科,瓜分莫斯科公国,立陶宛大公雅盖沃,梁赞大公奥列格,都是马麦的盟国。

季米特里·伊万诺维奇获悉马麦汗出兵后,便向俄罗斯各公国派出急使,号召全力以赴保卫俄罗斯领土。

季米特里大公在科洛姆纳营地检阅了俄罗斯军队,号称多达15万的大军做好了准备,随时可以出战。马麦汗在听到莫斯科大公的行动后,急忙派出信使到科洛姆纳,面见季米特里大公,提出议和条件:只要莫斯科公国重新向金帐汗国缴纳贡赋,以前双方的不快可以一笔勾销,否则蒙古大军将踏平莫斯科。季米特里大公坚决地拒绝了马麦汗的建议,并将金帐汗国的使节驱逐出去。

顿河之战:俄罗斯反抗蒙古斗争的转折点

1380年8月26日,季米特里大公率领俄罗斯军队出发,奔向奥卡河。

马麦汗听到俄俄罗斯军队出动后,急忙扑向顿河。

9月7日,俄罗斯军队进至涅普里亚德瓦河与顿河汇合处。 季米特里决定:渡过顿河,在库利科沃与蒙古军队决战。9月7日夜晚,风紧月黑,俄罗斯军队准备趁着黑暗和大雾渡过顿河。9月8日晨,已经渡过顿河的俄罗斯军队,在警戒团掩护下在库利科沃原野展开成战斗队形。整个俄罗斯阵线延绵大约5俄里。这种布阵,使得在战争爆发后,蒙古骑兵不仅不能从两侧包抄迂回,而且不能前进也不能曲折绕行。此外,俄罗斯担任总后备队的“西团”还挡住了顿河的渡口,切断了蒙古军的最后退路。

中午12时左右蒙古军队的先头部队出现于顿河边上,战役开始。经过血腥激战,俄罗斯军队占领可汗大本营,并且追击将近50公里,沿途继续歼灭马麦军队残部。这次战役双方死伤约2万人, 其中,俄罗斯战死6000人,金帐汗国战死7000人。战后不久,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被元老会议授予“顿河的主人”的称号。马麦则因此失去了自己的优势,被脱脱迷失所杀。

这次战役,是俄罗斯与蒙古在中世纪最大的会战之一,也是俄罗斯反抗蒙古压迫斗争的转折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