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名人錄,您知道幾位?

李小龍 (1940~1973)

佛山市名人錄,您知道幾位?

  李小龍(1940~1973年),原名李振藩,乳名細鳳,英文名Bruce/ Lee(布魯士·李),祖籍順德均安鎮上村。祖父李震彪武功超卓,青年時期受聘於佛山一家著名鏢局,舉家遷佛山定居。其父李海泉為著名粵劇武生,居住在佛山山紫村拱北里,抗日戰爭爆發後移居香港。

葉問 (1892~1972)

佛山市名人錄,您知道幾位?

  葉問 (1892年—1972年12月1日),佛山桑園葉族人。祖籍為羅村聯星潭頭村人,其父親因避“紅頭軍”之亂,才搬往佛山桑園居住。在七歲時,便拜師入陳華順門下(陳華順,為南海拳王梁贊的得意弟子,入門前以錢銀找換業為生,人稱之為找錢華)。

康有為 (1868~1927)

  康有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又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長素、明夷、更甡、西樵山人、遊存叟、天遊化人,晚年別署天遊化人,廣東南海人,人稱“康南海”,清光緒年間進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於士宦家庭,乃廣東望族,世代為儒,以理學傳家。

黃飛鴻 (1847~1924)

佛山市名人錄,您知道幾位?

  黃飛鴻(1847—1924)是南海西樵祿舟村人,他是嶺南武術界的一代宗師,也是一位濟世為懷、救死扶傷的名醫。其父黃麒英乃晚清“廣東十虎”之一,飛鴻五歲從父習武,12歲隨父鬻技街衢,盡得家傳功夫。後遇鐵橋三之愛徒林福成授其鐵線拳、飛砣絕技,並在宋輝鏜處學得無影腳。

倫文敘 (1467~1513)

  倫文敘(1467年-1513年),字伯疇,號迂岡。明朝南海縣黎涌人(該地現為廣東省佛山市瀾石鎮黎涌村)。生於明憲宗成化三年(1467年,另有說1466年生),卒於明武宗正德八年。明朝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連中會試第一,殿試第一,考中狀元。

梁儲 (1451~1527)

  梁儲(1451-1527年)字叔厚,號厚齋,別號鬱洲居士,順德石[石肯]村巷口坊人(1952年劃歸南海縣)。戊戌會試第一名,傳臚二甲第一名,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進士,選庶吉士。由翰林編修累官至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

方獻夫 (1485~1544)

  (公元?年至1544年)字叔賢,南海人。生年不詳,卒於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進士。歷吏部員外郎。世宗初,以議大禮稱旨,驟進少詹事,恃寵放恣。累遷吏部尚書,入閣輔政。攻者四起,上疏引疾去。卒,諡文襄。

黃士俊 (1570~1661)

   黃士俊 (1570-1661年)廣東順德甘竹右灘人,福建莆田黃氏始祖唐朝桂州刺史開國公諡忠義黃岸三十五世孫、宋狀元尚書黃由字居正十七世孫。明萬曆進士。字亮坦,一字象甫,號玉嵛。明萬曆丁未(1607年),殿試第一、狀元及第,任修撰。歷官宮諭少詹,升禮部侍郎。

霍韜 (1487~1540)

  霍韜(1487年-1540年),字渭先,號兀崖,南海縣石頭鄉(現屬廣東省佛山市石灣區瀾石鎮)霍族人。霍韜平生勤奮上進,廣博多學,文人學士多稱他為渭崖先生。“大禮朝議”鬥爭之時,他援引古禮,揆之事體,主張嘉靖帝(明世宗),應尊生父“興獻王”為皇考,不同意群臣同議。

鄺露 (1604~1650)

  鄺露,是明末廣東著名詩人;生於世代書香之家。鄺露工於詩詞,鄺露還通曉兵法、騎馬、擊劍、射箭,又是古文物鑑賞家和收藏家。還精於駢文;又是篆、隸、行、草、楷各體兼擅的有成就的書法家,其草書字跡勁秀,師法王羲之而自成一格。南明唐王時任中書舍人。

陳啟沅 (1834~1903)

  陳啟沅(1834—1903),名如卿,字芷馨,號啟沅,廣東南海人。父以務農維持生計。陳少年好學,涉獵諸子百家,星象輿地等書。曾有志於科舉,屢試不中,父去世後,家境困頓,陳啟沅和兄陳啟樞,在家鄉設塾授徒和農耕度日。後來隨其兄出國到越南西貢堤岸(今胡志明市)經商。

梁廷枬 (1796~1861)

  梁廷枬(1796—1861),字章,號藤花亭主人,廣東順德人。清代學者、史學家。出生於書香世家。由於受父親的影響,自少就對書畫金石之道甚嗜好。其後由於屢次參加科舉考試均落第,遂轉而致力於訓詁考據,撰寫了《金石稱例》等十多部著述,涉及文學、歷史、詞章、戲劇、音律等。

馮元 (975~1037)

  馮元,字道宗。高祖馮禧,唐末自江西始平縣(今清江縣)至廣州任官,以能知陰陽術數任職於南漢朝廷,一直傳到馮元父親馮邴。-南漢,馮邴入宋朝任保章正。馮元生於-南漢4年後的北宋開寶八年(975),自小好學。宋初倡《易》,馮元七歲開始讀《易》。

朱次琦 (1807~1882)

   朱次琦(1807—1881年) 字稚圭,一字子襄,九江下西太平約人。因拒入都市而長期執教於九江,熱心桑梓建設,世稱“九江先生”。5歲入塾。7歲作詩。13歲在里人曾釗攜同下到廣州謁見兩廣總督阮元,應命作《黃木灣觀海》詩,受到阮元以“老夫當讓”相誇獎。

吳趼人 (1866~1910)

  吳趼人,原名寶震,又名沃堯,廣東佛山人。出生於北京,曾祖吳榮光,曾任湖廣巡撫兼總督,是金石名家。父名升福,曾任江蘇候補巡檢。他與母定居佛山鎮,在佛山度過青少年時代。他熱愛家鄉,自稱“我佛山人”。後以此為筆名,寫了大量的小說、寓言和雜文,名聲大噪。

陳邦彥 (1603~1647)

  陳邦彥(1603~1647年),字會份,與南海陳子壯、東莞張家玉並稱“明末嶺南三忠”。世居龍山鄉,父韶音移家縣城大良,以教館為業。邦彥自幼隨父讀書,資質聰敏。長成後,身材魁梧,赤面美髯,雙眸炯炯。18歲進學,每試名列前茅,對《周易》、《毛詩》研究頗深。

鄒伯奇 (1819~1869)

  鄒伯奇,字一鳴。廣東南海人。父在本鄉教書。少年時代在鄉賢指導下學習算術,自此對算術有濃厚的興趣。其後,他又致力研究光學。道光十九年(1839),20歲已研製出“比例規”。翌年,又研製出一種叫做“指南尺”的測量器。

梁有譽 (1521~1556)

  梁有譽(1521——1556), 明代文學家。字公實。順德(今屬廣東)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進士。初授刑部主事,與謝榛、李攀龍等結詩社,史稱後七子。因念母稱病歸裡。歸裡後與黎民表、歐楨伯等人相與唱和,號南園後五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