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三四天一换药方,对病人有好处吗?

用户59064691818


这个问题外行人不是那么好回答的,起码得在中医领域有很深的造诣!精研中医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把握病情的变化,作出准确的判断,才能做好!


洒脱的狼186


中医:来,我们结合一下。

现代医学:我不用你结合。

中医:你还没有预防药和特效药,我有的是。

现代医学:那你还跟我结合干嘛?

中医:我得发挥关键作用。

现代医学:那你自己发挥吧。

中医:不行,我不跟你结合就不能发挥关键作用。

现代医学:……

中医:现在,我宣布,中西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医发挥了关键作用。


abc查无此人


个人感觉很正常,中医全是经验医学,从症状分析病因,给你用药,一次三四副,吃完如果病情好转不达预期,说明药量或者成分需要调整!然后再开药!人病了,如同机体出现故障,维修就是排查错误的过程!你才喝了几副药,我家亲戚喝了一年多的中药,愣是把乙肝喝痊愈了,是痊愈,转阴了!


西夏波波哥


中医三四天换一个处方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中医精髓是辩证施治,平衡阴阳。治疗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一个病由发展到到治愈的归宿归转有一个过个程;就同一种病在不同姓别,年龄,天地人一体,不同季节临床表现各有不同故在治疗用药上有很大的差异;如感冒冬用麻黄,夏用香儒;小儿脏腑清灵易抜易动,成年人思想复杂心理负担重故取效慢,审证求因必须一人一方为好,勿忘在给成年人治疗它病的基础上加舒肝理气之解郁药可事倍功半。同患一种风寒感冒,但小儿易因寒化热;不可一方治到底,三天左右可诊脉视病的退进在原方加减或换方是可行的;但在服药时间上有讲究的,不可墨守陈规,如高烧,急性兰尾炎可在二十四时门内服完二付汤药才有降温快可能免吃抽蓄,动手术之苦。缓则治本,如小儿疳积的脾胃气虚损,面黄肌瘦骨头吃肉,不长个子,三天两头发烧感冒的治疗上要以丸药或面散药较长时间以缓图疗效,但一定有显著疗效。

(笔者: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从医近六十年;擅长治疗小儿脾胃虚弱发育迟,反复感冒;心脑血管病(帕金森);男女不孕不育症)。


秦耳东R


不知道为什么国人这么抗拒中医,西医虽然见效快,但抗生素用多会有后遗症,中医见效慢,但无后遗症。中医也要根据你的身体恢复情况来分配,我觉的三四天一换药方正常,西医不也几天一换。


lin140944529


非典的时候,很多患者都留下后遗症了。这次国家大力推广中医,可能就是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怕留下后遗症。总之,听国家的话没有错,相信中医


风随云动9966


要看什么样的症状,因为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循环变化的一个过程,7天为一个周期,49天为一个大的周期。当你生病的时候,你第1次看医生,他会通过望闻问切的方式给你开一些方剂,但是这些方剂他一般有的会开三天的,有的会开7天的。中医里面分很多的派别,一般都是开三天,因为。医生再通过他的判断之后,开出来的方子,他先给你开出来,让你吃完之后他再通过他的方子看,是不是对症,所以他3四天便换一次方子,理论上来说是正确的。就好比一个人,生产了一杆枪,但是这个枪首先是要经过测试才能上前线去。所以你不用担心,因为如果他换的方子你吃完之后感觉第1次的感觉,没有第2次的好,那就说明对症了,如果说你吃完这一次更不行,那就说明没有对象,所以你更应该,去关注的就是你,这个方子变换之后,你身体的感受以及你身上所出现的症状,及时的和医生反馈,这样会更容易对。病症进行有效的治疗,最后祝您身体健康,希望我的回答有所帮助。


奥拉贝尔


中医三四天一換药方,肯定对病人有好处。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再好的方剂,都不可能包治百“病”,只能治相同之“症”。患者的病情,不可能一成不变。中医治病,选择一个方剂,经患者服药三四天后,就要再进行望闻问切,根据病情变化,验证所用方剂是否有效。如无效则需另换方剂。即便有效,有时也要对原方的药物及份量,进行必要的加减。只有这样认真诊治,才能药到病除。

当此抗疫阻击战之时,疫情复杂。中医(包括西医)更应该随时注意患者病情变化,随时对症变换药方,甚至不需要等三四天再换药方。


天下第一愚768


这是一个看病证性质的问题 如果是个急性的外感疾病 会有很多这种情况 比如 伤寒表虚证 桂枝汤证。证状是 头疼 发热 汗出 恶风 脉浮缓 中医必须开出桂枝汤 并且要求病人按照桂枝汤的使用方法使用(服药后服用一杯热粥 以助药力 覆被取微汗 不汗再服 又不汗又再服 出小汗一时许为佳 禁生冷肉面五辛)如果任何一个环节掌握不好 疾病都不会药到病除!所以 仲景按照还未愈的各种情况 再进行二次换方 比如 "发汗后 不可更行桂枝汤 汗出而喘 无大热者 可与麻杏石甘汤"这是伤寒论原文六十三条的情况! 由风寒表虚转为邪热壅肺 必须要换的 是哪个环节导致要换呢?是服药环境的变化或者是病人的服用桂枝汤没有遵医嘱等因素都会是可能的。如果是固定的慢性疾病 比如 风湿寒风湿病 一般把方一次性开准 不用换 但途中病人又遇上新的外感病情况 也要考于在内。需要换方还得换 不是死般硬套的。说换了几个方就不是好医生 不换方又不是好医生


用户70961364490


如果三、四天换方,说明医生是真懂。

中医讲因症施治、一症一方。

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平衡就不会生病。当受如情绪、风寒暑热湿的一种或几种的作用,就会打破整体平衡_生病了。因致病原因不同、侵犯的部位、程度不同,病的种类也就不同。因此用药就不同。

即使一样的病年轻、性别不同,治疗方法就不同。或先攻后或先守后攻、或一攻即成、或边攻边守。

攻叫祛邪,如清热、泄火;守叫扶正,如滋阴、补阳。

每三四天换方有两种可能:一是医生用方探病,叫佯攻。据探的情况用攻守之法;二是通过用药,身体变化了得换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