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如何做到科學飲食?

疫情期間如何做到科學飲食?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除了需要做好有效的個人防護,合理的膳食營養也是必不可少。

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打贏這場硬仗,首先身子骨要硬朗。“吃好、喝好”便是人體免疫系統正常工作、抵禦疾病風險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居家自我隔離的小夥伴,更應堅持合理膳食,通過均衡營養增強自身抵抗力。

注意飲食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餐具及食材烹飪前需洗乾淨、消毒;避免生吃肉類、蛋類、蔬菜等食物,需煮熟燒透。

疫情期间如何做到科学饮食?

(圖片來源於網絡) 食物多樣,穀類為主食物多樣、營養均衡才能滿足人體對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需要。每天的膳食應儘量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多種類食物,儘量避免挑食、偏食。 在家隔離人員因日常活動有限,一般為輕體力活動者,因此,根據性別年齡不同,能量需要量一般在1600-2250kcal之間:18-49歲男性2250kcal,女性1800kcal;50-64歲男性2100kcal,女性1750kcal;65-79歲男性2050kcal,女性1700kcal。不同能量需求下各類食物的推薦量見表1。

疫情期间如何做到科学饮食?

(圖片來源於網絡)定時定量,規律進餐

一日三餐,按時吃飯,能量合理分配。早餐提供的能量佔一天總能量的25%-30%,時間一般在6:30—8:30;午餐食物佔一天總能量的30%—40%,一般在11:30—13:30;晚餐佔一天總能量的30%—35%左右,在17:30—19:30。

疫情期间如何做到科学饮食?

(圖片來源於網絡)飲食清淡,色彩搭配居家隔離人員易出現緊張、焦慮以及缺少運動等情況,造成食慾欠佳、消化不良等情況,所以飲食要清淡,不要太油膩、重口味。建議每天烹調油不超過 25g或30g,不同油類每日攝入量:花生油、菜籽油、色拉油、大豆油、橄欖油、棉籽油和香油:約40克;豬油:約20克;牛油:約10克。食鹽攝入一般不超過 6g。鈉元素水平過高的人會增加患高血壓、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 此外,食物呈現的豐富多彩顏色能給人視覺上美的享受,刺激食慾,所以要看重食物配“色”,可利用蔬菜水果進行色彩搭配。

疫情期间如何做到科学饮食?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少量多次,足量飲水飲水應少量多次,要主動喝,不應感到口渴時再喝。 飲水可保障體內營養成分及代謝產物及時運輸和排出,保持體溫恆定。成年人每日飲水1500-1700ml(約7-8杯),首選溫熱白開水,也可選擇淡茶水,少喝飲料。

疫情期间如何做到科学饮食?

(圖片來源於網絡) 常吃富含優質蛋白食物常見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有:水產品、蛋類、奶類、禽畜瘦肉和豆製品。

疫情期间如何做到科学饮食?

(圖片來源於網絡) 多吃蔬菜水果,適當補充維生素A和C蔬菜和水果富含維生素A和C等多種營養素,對人體健康有益。疫情期間,可適當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量。 常見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動物肝臟,橙黃色和深綠色蔬菜(西蘭花、胡蘿蔔、南瓜、菠菜、豌豆苗、芹菜葉、茴香等)以及紅色和黃色的水果(芒果、柑橘、木瓜、山楂等)提供的β-胡蘿蔔素可在人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 常見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尤其是顏色較深的蔬菜水果,如橘子、柚子、獼猴桃、草莓等。

疫情期间如何做到科学饮食?

(圖片來源於網絡) 適當多吃富含鐵、鋅的食物常見富含鐵的食物:動物血和肝臟、瘦肉等;常見富含鋅的食物:海產貝類、菌菇類以及動物肝臟、瘦肉等。此外,作息規律、睡眠充足以及適度運動都可以有效改善身體機能,提高自身抗病能力。

疫情期间如何做到科学饮食?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參考來源:[1]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居家隔離人員的膳食指導.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