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一线走访丨汕头濠江马滘街道:禁止“闹热”还得用最“土”的方式

国家级古村落凤岗村每年正月十七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传统民俗——凤岗珍珠娘娘庙会

,这个被列为汕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乡村民俗庙会,每年都会吸引数万外地善男信女前来奉拜凤岗妈,自古有“凤岗妈向外客”的俗语。

但今年,这个延续多年从未间断的民俗也按下了暂停键。为避免人员大规模聚集,切断新型冠状病毒通过民俗活动、群体聚集的形式进行传播,汕头市濠江区全面取消宗教及民俗春节前后惯例活动,各大宗教、民俗场所全面围挡关停,凤岗珍珠娘娘庙会所在的马滘街道凤岗社区也提早谋划,在大年三十就对外发布通知,宣告活动停办。

防控疫情·一线走访丨汕头濠江马滘街道:禁止“闹热”还得用最“土”的方式

要停办这么一场大型民俗活动,一方面要面对外来香客的压力,另一方面也要获取当地民众的支持和理解。马滘街道党工委书记陈论强告诉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为了引导群众取消春节期间祭拜行程,除了通过微信公众号、LED屏、宣传车、宣传路牌、标语横幅等告知活动停办消息外,他们还借助当地贤达的声望来教育引导村民。

防控疫情·一线走访丨汕头濠江马滘街道:禁止“闹热”还得用最“土”的方式

采访当日,凤岗生态公园十分冷清,村里应急广播的方言声显得尤为清脆:“各位村民,为保障村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病毒传染,请停止一切民俗活动,禁止村民到老爷宫、妈宫、伯公宫、神庙等场所祭拜。”

广播里充满特色的濠江方言吸引了记者注意,尤其在念到“对不听劝阻的村民,公安机关将依法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时,广播里老干部的音量突然提高,语气十分严肃,威慑力十足。

陈论强说,这是凤岗社区一名颇有声望的老干部,社区干部提前请他录制好广播内容,每天不间断地在凤岗生态公园轮播,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连村里最有声望的老党员、老干部、‘门头老大’,都这么支持疫情防控工作,其他村民都会自觉配合。”

防控疫情·一线走访丨汕头濠江马滘街道:禁止“闹热”还得用最“土”的方式

记者观察到,从凤岗生态公园入口一直到凤岗妈宫,沿途宣传路牌、标语横幅都醒目地告知凤岗珍珠娘娘庙会活动停办通知。凤岗社区组织则对事先搭好的戏棚进行清拆,清除场所祭拜设施。并且考虑到活动停办前,部分村民提前闻讯可能到场进行抢拜,社区提前10天对凤岗妈宫场所进行短期封闭

防控疫情·一线走访丨汕头濠江马滘街道:禁止“闹热”还得用最“土”的方式

“我们对妈宫主宫、祭拜场和中心场进行围挡封闭,形成三层围护,对进入妈宫中心场各个叉口进行拦阻封闭。”陈论强告诉记者,为了完全杜绝香客进入妈宫场所,他们采取了围堵这种最“土”的方式,无论是后山还是羊肠小径,全部用竹架和编织布围起来;另外在进村主要路口设置6个安全劝导岗,每日安排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12名保安公司保安人员分组到岗点24小时轮流执勤,

形成里外三层劝止管控网格

防控疫情·一线走访丨汕头濠江马滘街道:禁止“闹热”还得用最“土”的方式防控疫情·一线走访丨汕头濠江马滘街道:禁止“闹热”还得用最“土”的方式

也正是这样“土气”而又接地气的宣传方式,得到了村民们的响应,从大年初一至今,村民们都自觉停止了在外的祭祀活动,用实际行动支持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防控疫情·一线走访丨汕头濠江马滘街道:禁止“闹热”还得用最“土”的方式防控疫情·一线走访丨汕头濠江马滘街道:禁止“闹热”还得用最“土”的方式

“大家拜老爷也是求平安,不聚集在一起也是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着想,所以村民们也很支持。”马滘街道和社社区原书记杨育雄告诉记者,每年正月初四在和社玄帝古庙都会有“接老爷”民俗活动,但疫情发生后,社区10个社头负责人紧急召开会议,在除夕夜当晚决定停办活动。

防控疫情·一线走访丨汕头濠江马滘街道:禁止“闹热”还得用最“土”的方式

随后,玄帝古庙前拉起了警戒线,社区干部现场值守,虽然每天仍有极少部分固执的信众前往,但都被工作人员劝退。“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社区、街道、政府的事情,如今在国外还有疫情发生,说明传染性很强,我们更要最大限度避免人群聚集。”

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老党员”杨育雄仍把社区大小事当作自己的事。

【全媒体记者】余丹

【作者】 余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