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主任医师提醒:现在疫情进入相持期,有些人放松警惕,此时更要注意防护,你怎么看?

腊月二十四的冬


所谓进入疫情相持期,抗病毒一段时间了,有了些较好的成果。但不能盲目松懈。一定要看到严格管控之下的危险传染性,依然相当十分严重严峻。

医生护士们奔赴武汉,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抢救了无数危重病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这种好的现象必须保持稳定。良性发展。

因此更要精神上百倍警惕,高度认识冠状病毒传染的严重性危害性,千万不要松懈,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病毒传染,在防疫方面取得最高最快最大质量的成绩,以便最快回归到我们往日的繁忙热闹的工作生活中去。

坚定信心,高度警惕,赶走病毒,同享往日繁华稳定的美好生活。


共享空气


实际上,对于很多地区来说,疫情还没有真正进入相持期,这种说法都已经有点“只捡好听的说”的意思,若以此为根据而盲目乐观,恐怕乐极生悲。

根据新冠病毒的特征看来,目前仅仅是度过了新冠病毒最容易传染的阶段。这不是人力的胜利,而是天候在帮忙。新冠病毒传染性最强的温度环境是在-25℃~5℃,今年本就是个暖冬,再加上这几天有些地区天气转暖,无形中抑制了病毒的流行趋势,不得不让人暗自叹一声:侥幸!

但是,新冠病毒还有另一个特性,就是较大的湿度下,增殖会变快。所谓传染,也可以说是新冠病毒的毒株毒性或致病能力,而增殖,则是在说新冠病毒的存活期。

新冠病毒最佳的存活环境是湿度在40%~50%,从前一段时间开始,到这几天,全国整体范围湿度并不大,这也是件非常侥幸的事。

可是,看看天气预报吧。最近几天全国将有大范围的雾、雨、雪天气,也就是说,最近几天的环境湿度必然上升,这也会使得新冠病毒的自然存活期延长,前一段日子的新冠病毒,比如说沉降在什么静物上,一般不到48小时就灭活了,但是未来可能要72小时才灭活(72小时只是比喻,并非真实数据),换句话说,接触感染的几率上升了。

湿度上升后,虽然病毒的致病能力不强,但是新冠病毒不同于其他,只要感染,早晚会发病。如果现在盲目乐观,不注意防护,很可能就被接触感染。

换句话说,现在的情况是,新冠病毒一方面的风险降低,但另一方面的风险提高了,两者折合,其实与原来相比并没什么太大区别。所以我说,所谓“进入相持期”这种说法都已经有点“只捡好听的说”的意思,盲目乐观,那更是愚蠢的。

建议近期加强对接触感染的防护,除了最好仍然能减少不必要的外出以外,外出回来后,外出时最好再戴个眼镜,戴上手套,回来后一定要注意洗手,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也能对外出时所穿着的衣物进行消毒,如用酒精擦拭等。外出时戴的口罩,当你回家后脱下来时,尽量避免外露的一面沾到肌肤。

总之,现在的防毒重点,除了关注近距离飞沫传播,还要多加注意因触摸静物而沾染病毒。现在还没有真正进入疫情的相持期,万万不可盲目乐观、放飞自我,否则就易中招。


纯钧LHGR


这个问题我非常严肃的看。那位主任医师提醒的非常对。毫不客气的说,现阶段新冠肺炎的确已经进入非常胶着的全民抗“疫”时期,切勿松懈,否则一旦因松懈而导致的病毒扩散后果不堪设想。


心为犁


这个我也认同,现在瘟情严重,做防护措施还是比较重要的,尽量不出门,少出门。出门做好防护措施,少去一些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瘟情之下珍爱自己,珍爱大家。等待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瘟情必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