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当送货员、搬运工、心理咨询师,化身“全能”战士 武汉开发区4000余党员干部下沉社区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守好这道防线,不仅需要下沉到社区的党员干部和社区干部冲锋在前,更需要用智慧与真情,争取社区居民支持、配合,并参与到共同防控中来。

目前,武汉开发区(汉南区)4000多名党员干部,均已下沉社区。他们和社区干部通过一个个巧办法、“笨”办法,在充当送货员、搬运工、护工、心理咨询师中,赢得大多数居民理解、支持,共同筑牢“防护网”。

守好阵地,不漏一人

“我只是感冒,又不是肺炎,就待在家里,哪儿都不去!”近日,东荆街十八家社区,一名发热的姑娘怎么都不愿意前往隔离点。

“伢儿,你现在在发烧,到了隔离点,那里有专业的医生,不会让你交叉感染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周建秋闻讯赶来,语重心长地说,“隔离观察对你和你爸爸妈妈都好。”最终,姑娘同意去隔离点。

“我们是农村社区,住户比较分散,人员流动大,给防疫带来不小压力。”55岁的周建秋说,社区原本有1000多户4000多名居民,很多人外出未归,排查困难比较大。周建秋从年前就没回过家,一直住在办公室,“抗疫就是打仗,阵地决不能丢。”从大年三十开始,周建秋就每天和工作人员一起入户排查、宣传防疫知识。

“是十八家社区吗?我年纪大了,瘫痪在床不方便,儿女都不在身边,家里的药也吃完了,可以帮我买下药吗?”一天深夜,接到一名患者的求助后,周建秋直奔区人民医院,第一时间给老人买药送上门。疫情发生以来,他的电话24小时几乎没有停过,不时有社区居民求助,最多时一天要接上百个电话。对于发热人员,陪同他们到医院救治;对于居家隔离人员,陪同社区医生上门测体温,并做好情绪安抚……

“我在社区呆了一辈子,情况熟,这些棘手工作我来做,群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周建秋说。

干在前,“一末带十杂”

2月10日早上7点多,川江池社区党支部书记曾玉华,第一个到岗。

头一天,忙到凌晨3点才离开的她,脸上写满疲惫。

9日深夜,社区一位二次中风的老人去世,事情紧急,曾玉华边联系派出所和医院对接具体情况,边安抚老人亲属,宽慰他们后续已安排妥当,静待天明。刚安顿这头,电话又响起,当晚送到发热隔离点的刘立(化名)夫妇说忘了带药,想自行回来取。曾玉华在电话中耐心开导,并决定自己去他们隔离点取钥匙再帮他们回家取药。他们又说上厕所不方便,想要一个坐便器。眼看快凌晨两点,她又安排社区工作人员曹力,找熟悉的药店敲门买一个先送去。

“隔离人员的情绪本来就不好,他们的种种要求我们要尽量想办法满足。”曾玉华说。

川江池社区去年底才成立,办公场地狭小,只能容下几张办公桌。

10日上午8点半,社区工作人员都已到岗,有的在电话问询,记录微信群居民上报的体温数据;有的在社区出入口值守。

社区接受了一批来自四川捐助的时令蔬菜,一上午,街道增派在社区的干部与社区志愿者,又帮忙分装挨楼栋发放,微信上通知居民,让他们依次来领取。

“琐碎的事情倒也罢了,难处理的还是一些突发状况,比如有老人去世,或连夜转运发热人员。”曾玉华说,2月5日晚,要送7名发热人员去隔离点观察,“在协调车辆和床位的环节,几位居民等得不耐烦,向我们宣泄情绪。我们不光要劝慰他们,还要把他们送过去,一直到凌晨五点多才将他们全部安全转运走。其实我们自己心里也慌,但这就是我们的职责。”

笨办法,管用就是好办法

第一轮“拉网式”入户排查,湘口街各级党组织采取各种“笨办法”,加强疫情排查力度,服务辖区居民。

排查,党员群众齐上阵。为排查所有发热病人,湘口街发动所有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组成近300人的工作服务队,分小组、分片区,开展巡查。

消杀,每天组织100余名环卫工人及志愿者,对辖区全域街面、道路、农贸市场、公共区域进行消杀。各村队(社区)党员队伍,对于小区楼道、扶手等进行全面消杀,不放过任何边边角角。

全面实施“封闭化”管理,每户一人每两天可出门采购、农作一次。街道组织民兵队伍在各小区入口处24小时值守,组织居民中心户、楼栋长实施分片包干,严把关口。

隔离不隔心。“我家有一位昏迷的病人,怎么办呀?”“不要慌,我们马上联系车。”绿荫路社区书记张念发现辖区居民朱师傅中风昏迷,第一时间联系卫生院医生居家检查,并安排社区的网约车把朱师傅送到了亚心医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