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一線群英譜|戶部巷老黨員口述實錄:社區24小時的“大堂經理”



戰“疫”一線群英譜|戶部巷老黨員口述實錄:社區24小時的“大堂經理”

我見證了武漢的發展興盛,這座城也為我帶來了安逸生活

戰“疫”一線群英譜|戶部巷老黨員口述實錄:社區24小時的“大堂經理”

講述人:熊先武 67歲 戶部巷社區居民

記錄人: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黃哲 通訊員李潔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14日訊 以下是戶部巷社區居民熊先武的口述:

我是老武漢,一直在戶部巷生活。2003年,“漢味早點第一巷”開巷,我是第一批入駐個體戶。在戶部巷,我見證了武漢的發展興盛,這座城市也為我帶來了安逸的生活。眼下,我們的城市遇到困難了,除夕夜我重返武昌,央求社區書記“就把我當做社區的人用吧”。到2月14日,我已經和社區群幹並肩作戰21天了。


戰“疫”一線群英譜|戶部巷老黨員口述實錄:社區24小時的“大堂經理”

(圖為熊先武2月13日深夜護送重症病人入院 通訊員李潔 供圖)

除夕夜重返戶部巷

“鍋裡有,碗裡才有”

1月23日,武漢全城離漢通道關閉。

1月24日,過江隧道關閉,三環內(含三環)過江橋樑通行實施體溫檢測管控。

年夜飯時,我得知了以上兩個消息,感到事情已經比較嚴重了,社區既是末梢又是前沿,可能已經在“打仗”了。而此刻,我已經被女兒接到了盤龍城,一家五口說好春節就在黃陂過。我放下筷子,決定立刻回戶部巷。

有了戶部巷才有了我們的今天,鍋裡有碗裡才有——我這樣和我的愛人和兒女解釋。

時間回溯到2003年,原本負責建設銀行洪山支行安全保衛工作的我下崗已數月,正愁如何養家餬口。那年年底,戶部巷“漢味早點第一巷”開巷,我和老伴開了粥鋪,成為第一批個體戶。我們賺來人生第一桶金,從此找到了生活方向。

2012年秋,我家被大火燒得精光。僅僅過了半個小時,社區書記,也是我的老街坊沈小妹,就為我家送來被褥和慰問金。那時,我打心底感激社區、感謝街坊鄰居。 我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伢,一輩子在戶部巷沒挪過窩,享受到了改革的紅利和發展的機遇。這時候,能出一份力就出一份力。

當晚,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以後,女兒便開車送我回武昌了。

戰“疫”一線群英譜|戶部巷老黨員口述實錄:社區24小時的“大堂經理”

(圖為熊先武在戶部巷一帶為居民量體溫 通訊員李潔 供圖)

晚上8點鐘才吃上午飯

為街坊鄰居們出點力,累著也快樂著

不同於社區群幹,我沒有固定的工作崗位和工作內容,往往是哪裡需要就去哪裡。為此,我把手機調成24小時開機待命,隨叫隨到。我明白,我的動作遲緩一點,可能就意味著哪個鄰居有生命危險。

1月30日早晨8點40分,我剛為一位居民送去酒精和眼罩,社區書記電話又打來了,“廣福坊36號劉爹爹是失獨老人,家中婆婆去世了,要聯繫火葬”。

協調運送車輛、開具通行證明、填單買單……這一系列事情忙完之後已經下午3點多了。劉爹爹又突然胸痛發作,需要服用頭孢。我也顧不上吃午飯,又衝到大街上為劉爹爹找藥店買藥。步行一個多小時之後,才找到此藥。4盒藥100來塊錢,劉爹爹正處於痛苦之中,我不能和他算這一筆小賬。

把藥送到劉爹爹手中,我鬆了口氣,正準備吃午飯,此時,新任務又來了,“正在自由路7天酒店隔離的胡婆婆需要協調換房間,老人年紀大吵著要看電視”。

我原是街道在民間組織的“第三方城管巡查組”組長,有職務之便。我立刻趕往目的地協調。胡婆婆是疑似病人,我當然害怕,但是想到換間房就能夠讓婆婆在酒店安頓下來,還是盡力協調。

協調好房間,安慰好婆婆住下後,已經晚上8點鐘了,我也終於可以吃上了“午餐”——一碗泡麵。

從當好“採購員”為街坊鄰居買菜買藥,到擔任“安全員”為社區大街小巷搞消殺;從扮好“心理疏導師”接待來訪街坊,到負責“防護員”在司門口一帶卡口蹲守……為街坊鄰居們出點力,累著也快樂著。我想,這次,我來當一回社區的“大堂經理”,而不單單是“安保”。

戰“疫”一線群英譜|戶部巷老黨員口述實錄:社區24小時的“大堂經理”

(圖為熊先武為社區居民送菜送口罩 通訊員李潔 供圖)

他們都是我的老熟人

我平安了,他們也就有信心了

從正月初一到今天,我每天都要發朋友圈記錄一下當天的感觸,不為別的,就為了告訴我的親朋好友,我此時平安無恙。我是行走的“小喇叭”,只要我平安,他們就有信心戰勝疫情。

平日裡,我是武昌區社區教育學院中華路街分校校長。說是校長,其實是一種志願服務。因為這個身份,街坊鄰居們都和我熟絡。也正是因為熟絡,所以我說話更好使。

住在廣福坊的朱清清(化名)是我的一個老熟人。這次新冠肺炎暴發,她的鄰居老兩口一個確診一個疑似,這把她嚇得不輕。她高度緊張,這種緊張還在微信群裡蔓延。

為了緩解她的思想壓力,我每天忙完後都在微信上問問她家裡的情況,跟她家人聊聊社區的消殺工作和政府的政策措施。從廣福坊一帶路過的時候,我會上門為她家送去一些消毒液,時常提醒她要少出門勤洗手多通風。社區受贈的蘿蔔白菜,我也會隔段時間為她家送上一些。

過了一段時間,朱清清的情緒算是穩定了。她還主動聯繫我,說要向社區捐贈資金。

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大家需要的可能只是一些陪伴和關心,我作為黨員,義不容辭。

疫情暴發以來,我自己經歷了由緊張、到恐慌、再到平靜的心理戰。如今,我已經全身心的投入到社區工作中來。我覺得,武漢抗擊新冠肺炎,我們普通人也應該挺身而出,每個人分擔一點點,助她一起渡過難關。

戰“疫”一線群英譜|戶部巷老黨員口述實錄:社區24小時的“大堂經理”

(圖為熊先武【右一】在社區巡邏 通訊員李潔 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