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我落荒而逃 冒著雨雪疾馳1000公里

注:這是我寫給某平臺“真實故事計劃”的文稿,沒有被選上。我想,別浪費了,發在這裡,作為這場疫情的一個民間記憶留存吧。也希望看到的讀者多提寶貴意見。

我在江蘇工作,老家在緊挨著湖北的河南某地,兩地車程1000公里。疫情發生,我一週的時間從江蘇到河南,又從河南到江蘇,經歷了一個別樣的春節。

疫情日緊,我落荒而逃,冒著雨雪疾馳1000公里逃回江蘇。

1、哄老婆回老家過年

2019年10月份的一天,我給老媽打電話。

"今年是你爹十週年,甜心(我女兒)親戚們都還沒見過,你們今年一定要回來過年,大家都見見"。從這兒以後,每次給老媽打電話,她都會這麼說。

我老家現在有老媽、哥哥、嫂子、以及哥嫂家的三個孩子,另外還有姐姐一家和其他姑、舅、姨等親戚。父親十年前肺癌去世,老媽跟著我哥嫂一家生活,他們非常希望我們回去過春節。畢竟團團圓圓過年是我們的傳統,更何況我們新添了女兒,他們也希望我們把女兒帶回去大家都見一見。

我老婆是江蘇本地的。她是獨生子女,當然希望每個春節都在我岳父岳母身邊過。我知道,她內心是牴觸跟我回老家過年的。

我當然想回自己的老家過年了,再加上老媽交給我的使命,我盤算著如何跟老婆溝通。

一天晚上下班後,我在花店挑了一束花送給老婆。

她很詫異。

"嗯——?今天什麼節也不是,你怎麼會想起來給我買花了?"。

"沒什麼,老婆一天到晚照顧孩子,很辛苦,這束花是我的心意"!我應付著,當然這也是我的心裡話,但是這不是我送花的目的。

"老婆,今晚我們都洗個澡唄!"。我用調侃的語氣繼續著我的計劃和佈局。

"我就知道,沒安好心!"老婆嘴裡嗔怪著。"今晚,你來哄孩子,讓他們都早點睡覺,我先洗澡,孩子睡了你再洗"老婆做著安排。她總是喜歡這樣命令人,但這晚的命令聽著卻很順耳。

孩子們早早睡了,我們也難得睡一個好覺。

"老婆,知道嗎?這個春節前是他爺爺去世十週年(我父親大年二十九去世的)。"

"那我們是不是得回去一趟,生孩子耽誤了,好長時間沒回去過了,老家的人也都還沒見過甜心,我們一家四口都回去!"。

哈哈,老婆開竅了!事後我在想,其實不是老婆開竅了,是我開竅了,這回事使我徹底認識到女人像孩子,哄著才能辦成事。

"老公,你看啊,哥家三個孩子,姐家兩個孩子,對了還有你媽,今年春節回去還像以前一樣都買衣服嗎?"當晚,我已經昏昏欲睡了,老婆還在盤算著禮物的事情,她真是一個持家的好女人。

接下來老婆便開始在各大直播網店買了退,退了買,一直折騰到小年臘月二十三, 才終於置辦好了回老家的禮品。

2、溫暖的老家春節

1月19日,大年二十五,清晨5點,我和剛剛一週歲半的女兒甜心、小學二年級的兒子、還有老婆,我們一家四口,開開心心駕車踏上了回老家的旅程。

路上走走停停,尤其是進入安徽段後,一直處於擁堵狀態。我想可能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安徽和江蘇經濟社會發展聯繫比較緊密,來往於兩地的車流較大;其二是高速由江蘇進入安徽後,從三車道變成了兩車道,道路資源相對江蘇嚴重不足。我想這也是長三角一體化中安徽需要大力彌補的一塊短板。

車子開得走走停停,我和老婆也盤算著春節在老家怎麼過。

剛剛開通的高鐵線在我老家有兩個站,到武漢兩個多小時,一天就能來回。武漢有黃鶴樓、珞珈山、武漢大學等好多景點,我們都想帶孩子坐坐高鐵,到這些地方看看。就這樣商量著、盤算著、漫長的堵車也沒有那麼無聊了。

車子過了豫皖收費站後基本上一路暢通。但由於安徽段耽誤時間太多,導航最初顯示的本來11個小時的路程,硬生生變成了將近20個小時,回到家已經是將近午夜12點。本來在哥嫂家等我們一起吃晚飯的姐姐一家等不及先回去了,但是哥嫂一家、老媽以及三個侄女和侄子都還沒有睡。

一下車,哥嫂和老媽趕緊迎出來,噓寒問暖,輪流抱抱女兒甜心,比比兒子的個子,誇兒子長高了,甜心好乖!誇老婆小孩帶得好!

上車餃子下車面,一陣忙亂後,老媽和哥哥趕緊去給我們下牛肉麵。牛肉是姐姐和姐夫他們當天下午到哥嫂家來剛煮好的。姐夫在學校食堂工作,是做菜好手。嫂子懷裡抱著不到一週歲的侄兒,陪著老婆說話,一點也沒有困的意思。我不斷從車上往下卸東西,沒吃完的零食先拿下來給侄女她們吃,老婆則迫不及待地翻出給兩個侄女和侄兒買的過年新衣服,讓他們試穿。

吃完飯,老媽讓我們趕緊洗一洗上樓睡覺,有什麼話第二天再說,事兒第二天再辦。

我到衛生間去和老婆一起給女兒洗,發現熱水器早就開著了,溫度調到了最高,一開水龍頭,汩汩的熱水就流了出來。老媽說,凡是我們回老家,老家的熱水器一定是24小時開著的,平時一般不開的,說是嫂子怕浪費電。

哥嫂還在農村老家蓋了一個三層樓房,前後大院子,二樓為我們一家留了兩個臥室。而且知道我老婆怕冷,還只在我們的兩個和老媽的那個臥室裡裝了空調。

老媽平時住在縣城哥嫂的那套公寓裡,接送侄女上學。因為哥嫂平時要忙於醫館的事情,接送學生的事情自然就落在了老媽的肩上。

當晚給女兒甜心洗好,我趕緊抱她進了臥室,突然發現臥室比上次春節時要暖和很多,這才注意到空調早就開著了,而且還多了個暖器。

這裡插播一下,我覺得我們的掛式空調都裝得太高了,緊挨著天花板,距離地板二米多,而熱空氣往上走的,所以人的體感不暖和。江蘇這邊家裡裝的是櫃式空調,出風口就在人的面部高度,稍微一開就暖和起來。所以我建議大家掛式空調不要裝得太高,1.7米應該最合適,或者家裡不擁擠、空間允許的話,最好就裝櫃式空調,體感效率高。

老家在淮河以南,劉備、張飛和諸葛亮在這裡留下很多故事。這裡冬季沒有供暖,很是陰冷,加上農村的房子空間都比較大,所以即便開了空調也不暖,哥哥嫂子這次又特意買了大功率油汀給我們用,還給我們買了床上的護欄,怕女兒甜心睡覺掉下來。

看著這一切,老婆臉上的倦容少了很多,叮囑我和兒子也趕緊洗洗睡覺。

老婆和甜心睡一個臥室,我和兒子睡在另一個臥室裡。

儘管很累,但我一點也睡不著。

想著姐夫一家特地到哥嫂家來滷製牛肉、老媽從城裡搬回到鄉下、老媽張羅我們小家四口回老家過年等等,突然意識到對於孩子多的家庭來說,尤其是子女成年後,真的是"父母在,家才在",對大家庭來說,長輩絕對是個寶貝,是他們把大家庭凝聚在了一起。如果哪一天老媽不在了,也許姐姐一家、我們一家和哥嫂一家來往也會變得少了。

想著想著,不知不覺也就睡著了,一直睡到第二天,也就是大年二十六的上午十點多才起床吃了早飯。

接下來的這段在老家的日子,真的是驚喜不斷。

1月20日將近中午,看我吃過早飯,哥哥迫不及待要拉我出去轉轉。我們去了醫館,從醫館的冰櫃裡搬幾箱海鮮回來。

江蘇靠海,河網密佈,因此老婆在她老家是吃著海鮮和河鮮長大的。前幾次跟我回河南老家總嚷嚷著讓我去買海鮮、河鮮吃。但我在老家的縣城裡轉了好多地方都沒有買到。從那兒以後,我和老婆對在河南老家吃到海鮮河鮮不抱什麼希望了。此時此刻,真沒想到哥哥竟然有海鮮。哥哥說這是他年前特地跑遠路從海鮮市場買的,準備過年吃,有梭子蟹和鯧片魚。

春節在老家這幾天,全家都在圍繞著吃和玩做文章。

鑑於以前跟我一起回老家老媽和哥嫂做的飯菜老婆總是覺得不對味道,今年春節哥嫂不僅準備了海鮮,而且除了早飯由老媽動手外,午飯和晚飯完全交由我來掌廚。他們則陪著我老婆聊天、看電視。孩子們整天嬉戲打鬧。看著他們其樂融融,我做菜也就更來勁了。

動手做上了菜我才知道,這個春節不僅有梭子蟹和鯧片魚,還準備了蝦和帶魚。這些都是我們中原地區居家不吃、也不會做的食材。在我們老家當地,只有上檔次的大飯店裡才會有這些菜。春節裡的這些海鮮河鮮中的蝦和帶魚,是姐姐姐夫他們送過來的。

我動手一天一個花樣,清蒸梭子蟹、紅燒鯧片魚、油悶大蝦、蔥爆帶魚段,老婆則負責教會孩子們怎麼吃梭子蟹,因為他們從來就不會吃這些東西。看著大家把這些菜一道道一掃而光,我心裡也是說不出的暢快。

1月21日和22日,哥哥給了老媽一些錢用於置辦年貨,他和嫂子忙著其他的事情。我負責開車拉著老媽到處採買,然後就是回家做飯。

這期間只是偶爾關注一下新聞,說武漢有什麼肺炎,引起了鍾南山院士的關注,但我們壓根兒沒當回事。

3、難捨溫暖 但疫情嚴重 無奈緊急返回

1月23日,大年二十九,家裡面的氛圍達到了小高潮。

我們老家春節有炸油條、炸丸子、炸魚等製作各種油炸食品的習俗,這些食品為過年期間待客和自家食用,一般都在大年二十九或三十做。

二十九是父親去世十週年的忌日,這一天姐姐和姐夫一家來了,一是給父親上墳,二是借這個機會下油鍋製作油炸食品,因為姐夫是做菜的好手。

這天上午,上好墳,做好菜,中午一大家子坐在一起邊吃邊聊,商量著趁這個春節假期在周邊好好玩一玩。

就是在這一天,武漢封城了,我也看了通告,說是隻暫停公共交通運營,但道路還是暢通的。飯桌上,大家一致說,武漢不要去了,比較危險。

哥哥建議往西走,去三門峽、洛陽、西安這一帶,也有很多好玩的地方。不得不說,他在這方面是很有發言權的。

哥哥是中醫,雖然年齡不大,但已經是我老家當地的名醫,平均每天有上百號人找他看病。剛開始是每週七天,天天上班,找他看病的人實在太多了,他從早上一直能坐到晚上,吃飯的時間都是擠出來的。時間一長他身體受不了,後來實在沒有辦法就貼出告示,週一週二不坐診,休息。之所以休息時間安排在週一週二,是因為這兩天病人相對較少,週六週日是公休日,人特別多,還有很多遠道而來的外地人。

由於平時一直坐著看病,所以一有時間,哥哥就要往外跑。平時每週一週二,他總是會開車帶著家人或朋友出去玩,河南周邊的湖北、陝西、寧夏等這一帶去的比較多。

哥哥鄉下的房子就在進村的公路邊上,中午吃過飯,我們在院子裡洗車,為接下來的走親訪友和自駕遠途旅行做著各種各樣的準備。洗車的間隙我們會站在門口看來往的人和車,發一會兒呆,偶爾會看到鄂A牌照的車輛經過。透過車窗,能夠清晰地看到車裡面的人都戴著口罩,而且儘管已經進入村莊,但車速還是比較快,給人一種逃亡的感覺。

我和哥哥還在說,這些應該是看到公共交通停運後,從武漢跑出來的,說不定接下來武漢的高速也會封閉,有私家車的能走的估計這個時候都往外跑了。

當時我就心裡一愣,在想出遊的計劃還實施嗎?但是一想到老婆平時的抱怨就沒再往下想。

我們小家庭的情況是這樣的,我們一般一年回一次老家,時間安排在五一、十一或者春節。因為回老家來回的路程基本上需要自駕兩天,所以每次回去時間都會"公休假+年假"拼出一個10天以上的超長假期,這樣能夠在老家多呆幾天。因此,自從嫁給我之後,老婆已經很多年沒有出去旅遊了。這次我們在回老家的路上已經盤算好了,就把老家當成一個長途自駕遊的中間站,在老家休息幾天後,繼續向其他地方進發,尤其是西安一定要去一趟,去看看網紅不倒翁、去看看兵馬俑、去看看華清池等等。我實在不忍心毀掉老婆的旅遊計劃。

1月24日,年三十。

老媽這天去送了兩個禮,一個是送給父親在世時的老朋友的,他家孩子過十三歲生日;另一個是老媽的一個好姐妹兒子結婚,在大酒店擺宴席。她這個好姐妹早就聽說老媽又添了一個孫女兒(我女兒甜心),她和老媽約定要讓老媽帶著甜心一起去參加宴席。但是聽說了武漢的傳染病,老媽這次不僅沒有帶甜心去,而且只送了禮錢,沒有在那裡吃飯,因為自己家裡還有一大家子人呢。

當天下午,哥哥載著老媽去了雞蛋批發部,拉回來了10箱雞蛋,準備走親戚用。

這天,老婆在網上也看到了各種有關疫情的消息,叮囑我買口罩,為出遊安全做準備。當天做好晚飯,我就急忙到縣城的藥店去。一進門就看到櫃檯上擺了一溜各式各樣的口罩,一個五十來歲的男人正在向營業員詢問各種口罩的價格,並和營業員漫不經心地聊著天。

"娃們叫我買口罩,看這有啥了,武漢傳染病,咱們離那兒還有幾百裡地哩"。

"娃們叫買,你就買吧,少買幾個也中"營業員有一搭沒一搭附和著。

我二話沒說就要了最貴的那種,買了三盒,一盒8個。回想起來真的後悔買少了。就在我付完錢準備出藥店的時候,又進來兩個年輕姑娘,說是要買口罩。

年三十年夜飯桌上,嫂子和老婆胡亂聊著天。

當天網上已經開始有河南有些村封村斷路的硬核防控消息。

老婆還跟我打趣說"你們河南厲害,人家都要搶你們河南省長了"。

"咱們縣城也有了,現在在中心醫院"嫂子一驚一乍。她嫁給我哥哥以前是護士,有不少同學從事這一行,有的就在我們縣市的中心醫院工作,所以能得到真真假假的內部消息。

"老公,要不咱們提前返回江蘇吧?年初三或者初四就走。"聽了嫂子帶來的消息後,老婆私下裡和我商量。

由於年初六丈母孃要過60歲生日,所以我們初定年初五要從河南老家返回工作地江蘇。此時,老婆提出提前返回的建議,我內心有一百個不願意,我是想能多在老家呆一分鐘就多呆一分鐘。

"叫我想想"對老婆的這個建議我未置可否,隨聲應付著。

事後我跟哥哥說,讓他跟嫂子說,不要跟我老婆聊傳染病的事情,不要渲染這個事情,免得老婆擔心,嚷嚷著要提前返回。

1月25日,大年初一,形勢急轉直下。

這天,兒子一大早就起床了,跑到哥哥和嫂子的臥室問候他們新年好。

沒過多大一會兒,兒子手裡拿著四個個紅包進來了,兩個是哥哥給的,各三百;兩個老媽給的,各一百。

我把紅包給了老婆,老婆打開一看覺得有點意外。

"你哥他們才給每個小孩包300啊,我們本來還準備包500的"老婆說。

"你傻啊,他們不能給多的。我們是兩個小孩,他們是三個小孩,他們只需要出兩個紅包,咱們需要出三個紅包,給你包多了,你不是要賠得多嗎?如果我們每個人給500,先給的紅包,那哥嫂他們就會多包的。也許會每個小孩包800,或者1000",聽我這麼一說,老婆也就沒再說什麼。

正在這時,兒子又拿了兩個紅包進來,說是奶奶把他拉到旮旯裡偷偷給他的,一個是給他自己的,一個是給妹妹甜心的,奶奶還特別叮囑,不讓他和哥嫂家的小孩說。

老婆打開一看,每個紅包裡面是100元。

那一刻我才明白老家為什麼會有這麼一句話——"父母是條龍,向(偏向)誰誰受窮"來勸解兄弟姊妹中被父母偏心少給東西的那個。在我們年紀還不大的時候,每當老媽抱怨爺爺偏心,老是揹著我們給伯伯家錢物的時候,總有人拿這句話來勸解媽媽。

以前,老媽總是抱怨爺爺偏心,沒有一碗水端平,不過現在爺爺已經去世多年了。

爺爺是教師,在90年代打工還不流行的年代,人民教師絕對是有錢人。我們家由於父親是醫生,所以在爺爺看來掙得比伯伯家多。

現在我想,老人是一碗水端平的,無論爺爺還是老媽,長輩們的一碗水端平是想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多掙點,哪個孩子掙得多了,他們恨不得從他身上扣一點下來,來補貼掙得少的孩子。我和老婆是工薪階層,哥嫂掙得比我們多,所以老媽總是覺得我們比哥哥日子艱難。

老婆最後也包了三個300的紅包,讓我給了哥嫂家的孩子。處理完紅包的事情,家裡互致新年問候過後,吃過早飯,全村相互大拜年的戲碼就要拉開了。在我們老家有大年初一相互串門拜年的習俗。

初一,我和哥哥也在村裡串了幾家,幾乎沒有人戴口罩。

在一個小叔家我們寒暄著,我順口問道:"四叔、四嬸兒他們今年啥時候回來?"

"今天上午本來說回來的,後來又決定不回來了,他們那兒離武漢太近了,人家(政府)也不叫回,今年就在十堰過年了"小叔說。四叔一家在十堰賣菜多年,往年都是大年初一上午回來,拜完年在小叔家吃完午飯就返回十堰。

在村裡拜完年,吃過中飯,當天下午,大舅打來電話說今年過年不要到他那裡去了,因為他們鄰居有從武漢回來的,小區被封了。

傍晚,一個表叔打來電話,說要電話裡拜年,今年就不過來當面拜年了,並聊到說政府已經不讓他的理髮店開門了。

晚飯時刻,老婆和嫂子在客廳吃飯,趁我進廚房的間隙哥哥跟了進來,他小聲對我說"據說市裡已經44例了,咱們縣城也十多例了,我看你們不行的話早點走,咱們這兒說不定啥時候就開始封路了"。

我心裡咯噔一下,但還是若無其事地回到飯桌上吃飯,嫂子和老婆聊得正歡。

正吃著飯,一個舅爺爺打過來電話說,不讓我們去送禮了。本來他們初二要辦事情,請親戚們吃飯,因為防疫需要,大隊裡不讓他們辦了。

沒想到事情這麼嚴重了,我也開始緊張起來,生怕哥哥說的封路情況在老家出現。

我找到老媽,跟她說,我打算第二天就走,老媽有點為難,唸叨著本來要照一張全家福的,這下恐怕今年照不成了。我安慰老媽說,今年是個特殊年,全家福以後再照,萬一路封了回不去了,小孩子上學上不了。老媽也沒說什麼,只是叫哥哥趕緊給我開個方子,治一治我最近臉上老是掉皮的毛病。

吃過晚飯,我把想法告訴了老婆,她頗感意外,但立刻上樓去收拾行李了,一邊走路一邊拿出手機給遠在江蘇的岳父岳母打電話,叫他們不要打牌,要趕緊去買口罩。

我載著老媽去縣城裡哥哥的醫館抓藥,一共抓了20副藥,預防肺炎的10副,治療臉上掉皮的10副。正在抓藥的時候,姐姐也趕到了醫館,她和外甥都戴著口罩。外甥摘口罩的時候把口罩掉在了地上,姐姐還責備他說"口罩現在買都買不到,你別糟蹋了"。姐姐給了我兩個紅包,作為我家兩個小孩的壓歲錢。

在這個間隙,老媽又接到了好幾個電話,都是交代今年不來拜年了,或者今年不要去他們家拜年的,總之就是親戚今年不走了。

抓完藥已經是夜裡10點多了,我和老媽戴著口罩急急忙忙趕回農村哥哥家。這時候老婆已經收拾好了行李。哥哥見我們回來,急忙把一部分行李先拿到車上,方便第二天早上儘快離開。當晚老媽和哥哥交代我們一路上不要停車,讓我和老婆輪流駕駛,儘量減少與他人的接觸。

1月26日,清晨五點半,我們就啟程返回江蘇了,哥哥和老媽開車把我們送到高速入口,大家全程都戴著口罩。高速出入口已經有警察在執勤,對下高速的車輛進行檢查。

在路上10點多的時候,姐姐打來電話問我們走了沒有。

當時我們已經快出河南省。姐姐說,幸虧走得早,村裡已經開始封村了,如果再晚走半天,恐怕要被封鎖在老家了。我和老婆也感到很慶幸。

一路上進入安徽就開始下雨下雪,經停的高速服務區人、車稀少,服務區餐廳都處於關門狀態,遇到的人們都戴著口罩。安徽依然擁堵,直到晚上10點多才趕回江蘇家中。

江蘇的疫情防控

1月27日,大年初三,我睡到上午十點多才起床。

我們和岳父母一同住在鄉下,我走下樓,岳父母已經出去打牌了,路上不斷有人來往,都沒有戴口罩。

直到1月30號,當地確診首例患者,這裡的氣氛才緊張起來。

2月3日,大年初十一上班我就被單位安排到下面的村去協助執勤,先是外省市的不讓進村,接下來是外鄉鎮的不讓進村,再就是外村的不讓進村,最後本村的也不能隨便出入,要求每戶人家每三天只能派1人出門採買生活物資。

2月8日,城裡各小區也開始了封閉,進出必須憑出入證,量體溫,辦理出入證必須有單位證明,各單位都抽調了大部分人員去區鎮執勤。

截止到2月9日,我所在的單位其他工作基本上停了,都在忙著疫情防控。

這場疫情也許將對中國產生深遠影響。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