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疫情之後,會有更多企業加意識到自動化工廠的重要性”,所有前置指標都證明行業景氣拐點來了某董事長:而且我們還提供口罩機核心部件。

①通過疫情,更多的企業意識到自動化、無人工廠的重要性。比如2003年SARS後,埃斯頓的業務增長很快。②工業機器人產量結束連續13個月的增速下滑,行業轉暖信號已現。當前貨幣政策也有利於製造業擴張意願的釋放。③未來在人口紅利消失、人工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中國將像日本80-90年代一樣進入工業機器人行業的穩定增長階段,未來三年CAGR達22%。 中金機械近期調研了 機器人 製造商 埃斯頓 ,埃斯頓 管理層明確表示:疫情之後,會有更多企業加意識到自動化、無人工廠的重要性。 (1)前期數據驗證工業 機器人 行業景氣拐點。 2019年12月國內工業 機器人 產量20014臺,同比增長15.3%。 自從2019年10月結束了連續13個月由於宏觀經濟下行導致的增速下滑後,增速逐月擴大。 並且從減速器訂單等前置指標以及相關行業指標的佐證,工業 機器人 行業轉暖信號已現。 機器人 屬於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 所以 機器人 行業的景氣度與製造業資本開支有相關性。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持續築底,工業 機器人 下游應用中3C領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回升。當前製造業是具備足夠健康的體質以及能力進行槓桿化擴張,貨幣政策也有利於製造業擴張意願的釋放。(2)“機器換人”浪潮依舊,工業 機器人 密度的提升帶來巨大市場空間。 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工業 機器人 的第一大市場, 貢獻了超過30%的全球工業 機器人 銷量內容,2019年市場規模達400億。 但中國工業 機器人 密度僅為140臺/萬人,落後於其他工業國家, 有很大提升空間。 未來在人口紅利消失、人工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中國將像日本20世紀80-90年代一樣進入工業 機器人 行業的穩定增長階段。 (3)國內產業鏈逐步完善,進口替代有望加速。 目前我國工業 機器人 國產化率僅為28%,產業鏈環節中70%以上的減速器市場、伺服電機市場、控制系統市場以及5本體市場被海外品牌佔據。 隨著我國 機器人 市場不斷擴大,部分企業以下游的系統集成作為切入點,不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逐步開展中上游的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國內外技術差距不斷縮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