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人來說,棄繳社保是明智還是愚蠢的選擇?為什麼?

屈鵬濤


棄繳社保是個人選擇,不能貿然用明智還是愚蠢來做評價。


設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都是65週歲才能退休,你說棄繳社保是明智還是愚蠢呢?

假如有一天社保為了長期穩定發展,養老金待遇大幅降低,棄繳社保是明智還是愚蠢呢?


假如大多數人今後退休年齡不延後,養老待遇只增不減,又有單位幫著繳納社保,那自然繳納社保是明智的選擇。如果不是,也沒有單位幫著繳納,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不是每個人都像行政事業單位從業者那樣有國家給繳納社保,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鐵飯碗,更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們那樣能拿到不低於當地人均工資的養老金。陽光不會均勻照耀在每個地方,有人感覺陽光明媚溫暖如春,有人感覺到一絲溫暖,但是渾身冰涼,不同的人對於社保的感受必然是不一樣的。


社保是一種福利,如果能解決公平性問題,並且能夠可持續,自然應該作為所有人的首選。畢竟對於國人來說,養老和醫療是除了房子和教育之外的兩項最大支出。


社保累計繳滿15年即可在退休後領取養老金,而醫保則需要累計繳滿25年才能享受終身醫療報銷待遇,各地規定的年限會有不同,比如有的城市規定男性要滿30年,而有的城市規定女性滿20年即可。


對於在職人士,有單位幫著繳納社保,那麼毫不猶豫選擇繳納社保,這自然是明智選擇。

社保企業稅率已經降至16%,個人依然是8%,對於有單位繳納的人來說,實際自己只需拿出三分之一的錢就可以了,大頭都讓工作單位承擔了。只要單位效益不錯,哪怕按最低的工資基數繳納,將來養老金總還是有的。對於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來說,他們的社保其實都是我們繳納的稅收,完全不需要考慮單位盈虧狀況,自然能夠保持長期穩定高比例繳納。


對於自由職業者、農民工、個體工商戶來說,則因人而異,要看收入情況。要知道這是相當龐大的群體,人數能達到四五億人。嚴格來說,這部分人隨時可以變成隱性的失業人群,收入並不穩定,繳納社保存在較大壓力。


一方面統計的人均工資逐年上漲,帶動社保繳費金額逐年上漲,另一方面物價上漲,房價上漲,存不下錢。有單位的人每個月只扣幾百元工資就能有社保醫保,但是對於上述人群來說,則要每年拿出上萬元的真金白銀。如果按100%比例繳納,15年下來就要20餘萬元。現在的家庭生活已經不易,又有多少人能夠拿出,願意拿出這麼多錢去自己繳納呢?


那些紅口白牙信口開河的人大談所謂愚蠢還是明智,跟歷史上何不食肉糜的蠢貨又有什麼區別?如果老百姓都不差錢,如果老百姓都能像行政事業單位那樣每個月拿到動輒五六千元甚至更多的養老金,他們會不願意繳納社保嗎?


就是在農村中,絕大多數農民還是選擇了一二百元一年的最低檔社保,為什麼呢,沒錢是一方面,養老待遇低是另一方面,活在當下成為主要選擇。


如果有一天國民只要年滿60週歲就有保底的1000元養老金,在此基礎上再多繳多得,工作滿30年就都能退休,是否繳納社保必然不再是問題。


財智成功


樓主您好,我個人認為如果大多數人開始繳納社保,那麼絕對是沒有任何問題,是明智的選擇,反之棄繳社保就是一個不明智的選擇,因為計較就說明你已經曾經參保了,我們國家的這個社保反而在參保以後又放棄繳納,這種情況是很不明智的。

所以我個人認為,要想自己在退休以後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來源,那麼需要參保我們國家的這個養老保險,並且按照國家的要求累計交費達到15週年以上,才具備領取退休金的一個條件,所以說在這樣的前提下,那麼你的這個養老保險至少也要交15年以上才可以。

所以對於那種已經建立,基本養老保險賬戶的個人,那麼至少也要把自己的這個賬戶的繳費累計年限超過15週年以後,然後再根據個人的經濟能力決定繼續參保,還是不參保這個養老保險的費用,這樣的話即使15年以後不參保的話,也可以讓自己退休以後,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來源。


社保小達人


這個問題是個立不住腳的問題。

國家在社保問題上的原則是努力爭取全民參保, 這不是我國獨有的,在大多數發達國家已經實現,多數政局穩定現代制度的國家也在追求這個目標。實現的手段就是讓繳納社保成為企業的責任和義務,而且要求越來越嚴格。作為一個正規企業的職工,交不交社保不是個人的選擇。如果是無業人員,或者自由職業,沒有受到相關約束,交不交社保全憑自願,也就不存在放棄不放棄的問題了。

對於自由職業人士,以北京為例,如果按照較低標準在人才中心自己交社保,每月大約1000出頭,注意其中還包括幾百塊錢醫保,醫保和養老保險是綁定的。如果你稍微生了個需要住院的病,交的醫保就回本了。退休之後,領取養老金的標準是社會平均工資的30%以上,也就是假如北京的工資水平一直不變,你每月幾百養老保險,退休後可能拿3000多退休金,另外醫療費用能報銷80-90%。算下來還是划算的。如果你覺得過幾十年養老金系統會崩盤,那社會金融體系也崩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等你退休之後,沒有保險,還有資產,那就自己花自己的錢,倒也沒什麼,但是一旦生個病做個手術,可能一次就把省下的社保錢花掉了。資產花光了,會有低保,社會救濟,但是那就等於讓全社會養著你了。

最吃虧的,是交了三十多年社保,沒花過醫保的錢,六十歲關頭猝死,那真是奉獻了一輩子,沒有得到任何回饋。

不過,我們都不會預期自己的命運是這樣的,不是嗎。


王丫米



棄交社保,在多多看來是不夠明智的。


因為職工社保涉及工傷、生育、養老、醫療、失業這五個方面的保障。如果不繳納職工社保也就意味著這五個方面的保障得不到。有人覺得社保很雞肋,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保繳費年限時間長(主要針對養老險以及醫療險),另一方面是保障力度不夠,或者根本不起保障作用(主要是針對工傷險以及失業險)。


一些繳納社保的人可能覺得交了十幾年的社保,而且費用還年年漲,到頭來退休拿到的退休金還那麼少,心理就很不平衡了。


但多多想說,棄交社保,是不明智的。最明顯的就是醫保。如果有用過醫保的,都知道醫保的報銷比例其實不算低,而且投保沒有門檻。換句話說,就算你生病了,也一樣可以買醫保,不像別的商業保險那樣,如果生病了就不能繼續投保了。所以說醫保是我們健康保障最基礎的一道屏障。


另外有單位繳納的社保還不算太雞肋,因為單位幫繳納百分之20,自己只用繳納百分之8就好了。也就是說企業單位那一塊其實算你社保的額外收入。(只是可靈活就業人員就佔不到這個好處了,因為要自己全部繳納百分之20)


除此以外,社保對於立足於其他城市來講算是必要條件之一。比如買房,非當地戶口需要買夠多少年才能取得資格購房。甚至是落戶,也得是以繳納社保為前提。


就算是農村戶口,一些政策補助,比如舊房拆遷補貼之類的,有些地方也要求是購買城鎮居民養老保險。


所以很多時候時候社保看著沒什麼用,很雞肋,但等到需要用到的時候就後悔沒買社保了。建議如果有能力有條件還是不要棄交社保的好。



多多說錢


對於棄繳社保的問題,我只能用實際列子來說,我的一個朋友從單位下崗以後單位個人承包了始終沒有給他繳社保,前倆年快到退休年令了只好自己從頭補的社保一共將近9萬塊錢,那麼我們來算一算他繳的社保和不和事,首先是他辦了退休後每個月領2500多塊錢,每年領的就是3萬塊錢,也就是說他繳的9萬多塊錢3年就能領回來,如果你活不過3年那也只能說太悲哀了,所以說不要聽那些賣社會保險說的話,所以說如果為了自己到老年時有飯吃,絕不要放棄繳養老保險,再說現在雖然繳費比較多,但你的基數也同樣多,退休了得到退休金.也多,再加上每年退休金都有上調,做為個人還是繳更和算,最後我想說養老保險是國家的主辦的而不象社會上的一些保險公司關建的時候是沒有保障的,而社會養老保險確能每年按時給你發退休金,只要這個社會制度在國家還在你的退休金就有保障,所以說你要對這個國度有信心。繳社保的時候心裡也就安心了絕不能讓社會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影響了你的終身大事,本人也馬上就辦理退休了,我所說的這些話就是想告訴那些退保的人以後你會後悔的。


明春一


誰不願意老有所養?又有誰願意棄保呢?都是生活逼的無奈之舉。如我,夫妻雙雙下崗,疾病纏身,孩子讀書,我只能棄保。孩子上班後,補交到2010年,交費滿15年,到老還是有一口粥喝。由於多病,咬著牙只交醫療保險。唉!沒辦法,謬論一天到晚還在叫喚著延遲退休。


手機用戶51311639777


當然不是明智的選擇,我上個月剛剛給我愛人交了社保,已經連續交了9年了。社保儘量以自己的經濟能力,來交吧!實在沒錢,交不了!那也沒招了。上個月交社保時,給我的觸動很大,我們老家內蒙古開魯縣的農民,有的都去交社保了,這是我親眼所見的。黨的政策好,農民都富裕了,自然人家也想到了養老問題,我們那基本家家都是一個子女,只想依靠子女養老,已是不可能的事。現在我們那一對夫妻,要照顧雙方的四位老人,哪能照顧的起呀?看到了老家農民都去交社保,我心激動不已,即給兒女減輕了負擔,又給國家減除了麻煩,多好的事呀!種地有收入,養老還不犯愁,老家的農民思想開闊,我是看著都高興。如今開魯縣的農村全面升級,叫“十個全覆蓋”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村都是水泥路,綠樹成蔭。現在是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我的家鄉是草原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棄繳社保,顯然是不理智的舉動。

首先,人人參加社保是個大趨勢。

當前,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社保的主要構成包括養老保險與醫療保險。今年1月份公開的數據顯示,社會保障卡的持卡人數超12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人數已經達到9.4億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13億人,達到134452萬人。養老與醫療兩個方面的全履蓋保障,一是官方在全力推動,二是城鄉居民的參保意識也正更加濃郁。

發達國家的經驗告訴我們,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是民眾幸福生活的依託所在。在這個主流大趨勢之下,社保的民生保障作用將不斷放大。作為個體,沒有特殊情況,應是積極參與,而不是主動放棄。

其次,養老與醫療是人生重要的面對。

人生冷暖幾十年,除承擔各種責任之外,對於個人而言,養老與醫療是最重要的話題。棄繳社保,或許可以不考慮退休後拿養老金,但是不能不考慮到醫療方面的保障。如果不參保,看個病住個院都得自個掏腰包,小病還好,大病就不得了了。所以,無論如何參加社保是必須的。這樣做,生了大病之後,不僅能夠比較安心地就醫,也能讓親人少了不少經濟上的壓力。更為有利的是,達到退休年齡,繳醫保又滿足了最低繳費年限,那麼就可以享受終生免費的醫保待遇。

養老也是這樣。有人認為繳養老保險不划算,不如賺點錢存點錢養老。但是老年後喪失勞動能力,有一份永久且按年會調整的養老金,也是老年生活中抵禦不可知變化的重要依託。養老保險的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要想退休後有養老金或養老金較為可觀,最起碼是堅持參加社保。

人的一生,不僅是面對當下,更是要為面對未來而準備。古人都說了,沒有遠慮,必有近憂。老話總是道理十足。


波士財經


說說我的經歷,因為沒錢買二套房,所以買了一個小公寓,心裡憧憬著:孩子還小,可以做我的工作室,在這安安靜靜的寫東西,多麼美好。然後到了貸款環節(小公寓,也得貸款,誰讓是窮人),當時我們兩口子都沒有工作,也就停了社保,賣房的中介說,貸款手續得找個朋友開個工作證明,我們就去開了。拿著到了銀行,銀行工作人員“唰”掉出來個人徵信信息,裡面的社保經歷一段一段,清清楚楚,然後工作人員就把我們開的那個假工作證明扔回來了:你這是假的吧,我看你的社保信息,你不是在✘✘工作嗎?當時,腦子一陣懵,傻眼了,心裡狂跳:沒有這筆貸款,去哪兒借錢呢!首付已經交了,貸不出來款,不能退款怎麼辦啊?

然後就這樣忐忑的回家了,然後就這樣忐忑的過年了,正月初八,老公之前老闆請他回上班,然後他就回去了,上班第二天開了一份工證明,拿給銀行看,銀行說,嗯,能跟社保對上,然後貸款手續就這樣辦下來了。一顆心總算落回肚子了。

結論:越是窮,越是不能停社保。因為你得各方面依賴體制。


藍衫媽媽


如果我現在40歲才開始買社保

,我不會買,一是交費太高了,靈活就業自己買,8百多元自己出還要55歲退休,公司只給50歲之前有社保補貼,5O歲後自己買還沒有補貼怎麼買,公司不給個人買社保美名說每月補多少工資買社保,其實是自己工資,有單位5o歲退休不公平,40歲都沒人請,靈活就業50歲退休才公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