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昌寧縣積極應對疫情防控不利影響,保障市場“菜藍子”抓緊菜農“錢袋子”

眼下,正是雲南省昌寧縣柯街、卡斯兩鎮冬早蔬菜熱銷季節,柯街鎮橄欖河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工人們正忙著分揀、打包辣椒、番茄、豌豆等蔬菜。

合作社理事長李永華一邊對蔬菜質量進行把關,一邊不停地提醒工人戴好口罩做好防護。

“各種蔬菜價格同比前期下滑很多。但我們一直都在積極應對,盡全力保證菜農利益,減少他們損失。”李永華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蔬菜不能及時上市流通銷售,導致格跌落,個別品種甚至出現滯銷狀況。

雲南昌寧縣積極應對疫情防控不利影響,保障市場“菜藍子”抓緊菜農“錢袋子”

昌寧縣是國家商務部“南菜北運”試點區域之一,全縣蔬菜種植面積近14萬畝,產量約20萬噸,產值7億餘元。僅柯街鎮,每年種植冬早大棚蔬菜的農戶在5200戶以上,種植面積在3萬畝以上,產量在7萬噸以上,產值在1.1億元以上。

與柯街鎮緊鄰的卡斯鎮也面臨相同的情況。正當菜農還在為蔬菜價格走高歡喜雀躍之時,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形勢迅速急轉,全鎮700噸甜脆豌豆、500噸生瓜、600多噸辣椒無法流通,菜農的心情一下從“沸點”降到了“冰點”。

雲南昌寧縣積極應對疫情防控不利影響,保障市場“菜藍子”抓緊菜農“錢袋子”

面對疫情防控對蔬菜市場流通造成的影響,昌寧縣採取有力措施積極應對,組織人員做好產銷信息對接和農業生產服務工作。相關鄉鎮、部門負責人深入生產一線,科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菜農在增強防護意識的同時,科學管理好蔬菜。同時,鼓勵專業合作社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和市場資源,主動對接市場,儘可能將菜農手中的蔬菜銷售出去,一方面減少損失,另一方面滿足各大城市對蔬菜的需求。

“我這2畝番茄,前幾天就不抱希望了。想不到今天摘的1500多斤賣得了2500多塊錢。這樣下去,每畝應該可以賣到1萬元左右。”柯街菜農穆永軍剛剛採摘的番茄,在田邊就被蔬菜收購商給收購了,“足不出戶”就有了收入,他很高興。

雲南昌寧縣積極應對疫情防控不利影響,保障市場“菜藍子”抓緊菜農“錢袋子”

卡斯鎮明確專人對接市場,組建專項工作組嚴格檢查、監測人員信息,開通農副產品流通綠色通道,並採取線上線下聯動找市場等多種方式,保證流通正常,解決農副產品流通難題。

卡斯鎮順融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唐月昌說:“鎮上及時把農產品無法流通的問題解決之後,現在甜脆豌豆價格已從1月29日每公斤不到2元回升到6元,照這個價格,菜農和合作社都不會虧本。”

雲南昌寧縣積極應對疫情防控不利影響,保障市場“菜藍子”抓緊菜農“錢袋子”

與柯街鎮和卡斯鎮相比,灣甸鄉則“幸運”得多。由於氣溫高,灣甸鄉內的大面積蔬菜收購在春節前已近尾聲。1月30日,灣甸鄉停止轄區24家冷凍庫對永康、孟定、潞江壩等地蔬菜的組裝業務,發動鄉內從事蔬菜運輸人員和菜農自主辦理車輛通行證,引導菜農遵從就近就便原則出售蔬菜,最大限度降低損失。目前,灣甸鄉正結合西瓜等水果陸續上市情況,按規定有序恢復轄區冷凍庫運營,為1個月後即將上市的2000畝菜豆銷路“鋪路”。

雲南昌寧縣積極應對疫情防控不利影響,保障市場“菜藍子”抓緊菜農“錢袋子”


“目前這邊的蔬菜運輸總體比較方便,當地政府和合作社為我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蔬菜收購商蘇德華所說的“便利”,指的是昌寧縣相關部門以上門服務和現場辦公相結合的方式,對車輛簡化檢查程序,及時出具農產品質量檢測結果和產地證明,確保新鮮蔬菜第一時間運輸到各大城市。

雲南昌寧縣積極應對疫情防控不利影響,保障市場“菜藍子”抓緊菜農“錢袋子”

記者從從昌寧縣農業農村局瞭解到,2月5日至2月13日,該縣以熱區蔬菜為主的蔬菜產品共外運6500多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將切實為果蔬營銷經營實體提供最便利的運銷服務,全面謀劃銷售策略、拓展銷售渠道,保障下一階段即將成熟採收的果蔬順利銷售。


通訊員 吳再忠 伍修賢 張永斌 李曉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