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抗擊“非典”如今63歲的他再次出戰

四川新聞網瀘州2月14日訊(楊帥)當在醫院,人們見到最多的就是醫生和護士,很少有人知道中藥師,也許碰見一位穿白大褂的中藥師,也只會統稱他們為“醫生”!

17年前抗击“非典”如今63岁的他再次出战

中藥師——一個不被人熟知的白衣職業!而劉友貴,就是敘永縣中醫醫院的一名中藥師。他今年已經63歲了,自1979年參加工作至今已經40餘年。本已退休的他,為了繼續發揚傳承中醫藥文化,接受了醫院返聘邀請,回到崗位繼續發揮自己的餘熱,奮鬥在一線。劉友貴對中藥的真偽鑑別、優劣、性狀特徵以及中藥湯劑的調配等都有豐富的認識和見解。

17年前抗击“非典”如今63岁的他再次出战

17年前,抗擊在“非典”一線的他,如今又奮戰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疫一線!防疫戰打響時,他立即清查了我院相關“抗疫”中藥飲片的儲備情況,在目前“疫藥”難求的情況下,提前購進本次“抗疫”所需的中藥飲片,為此次疫情的防控治療做足準備!

在疫情面前他總是站在最前面,從疫情開始蔓延至今,每天站立8小時以上,按醫院制定的預防“新冠肺炎”處方,為全院職工、患者及多單位供給中藥飲片。在他的帶領下醫院共計調配出預防“新冠肺炎”中藥近三千餘劑,忙碌的身影讓人肅然起敬。

他說敘永縣中醫醫院一直在改變,不管是體制還是規模等等都是越變越好了。然而他卻不知道自己也在改變,他不知道他已經從劉二哥變成了劉二叔,他不知道他高聳的肩膀已經下垂,他不知道他挺拔的腰部早已彎曲,他不知常年抓藥的右手早已變形......

多年來,他不遺餘力地陪伴著中醫院一路奮進,秉承著艱苦奮鬥、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以一絲不苟的性格為我院中藥飲片質量把關。堅守崗位數十載,一路走來帶徒多人,承擔著我院中藥相關知識技術講解和培訓。

都說有業是前提,敬業是基礎,樂業才是最高境界,確實如此,他早已習慣忙碌,將中醫院當成了自己的家,每日不停穿梭在門診發藥窗口和中藥庫房之間。他說:“只要單位需要,自己能動,就會堅守在崗位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