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醫療隊逸仙戰疫日記:除了專業護理,還想帶給患者必勝的信心

廣東醫療隊逸仙戰疫日記:除了專業護理,還想帶給患者必勝的信心

編者按:2月14日,無疑是浪漫的一天。我們將編髮一組廣東醫療隊成員的情書或家書,講述“疫”中人的甜蜜故事。

2月13日晚上,在情人節前夕,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支援武漢醫療隊收到一封來自“逆行者家屬”的信件。幾經周折,我們找到了這位“逆行者”——腫瘤內科楊捷護師。昨晚,她收到了先生的來信後,也毅然寫下了一封戰疫日記。

今天,重讀這兩份情誼深切、字字鏗鏘的信件,也讓我們更加全面瞭解醫療隊隊員的心路歷程,瞭解英雄家屬在背後付出的巨大支持。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腫瘤內科楊捷護師的丈夫來信:

湖北武漢新冠疫情一天比一天嚴重,每天看著新聞,病例數量不斷攀升,武漢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我不禁希望武漢早日勝利,祖國抗疫早日勝利!

就在2月6號晚上,接到老婆電話告知,她們醫院接到國家命令,需要今晚馬上召集第二批131人的醫療隊馳援武漢,並且24小時內火速趕至武漢!她告訴我,她報名了需要馬上收拾東西!她這完全是先斬後奏。由於我公司還沒復工,我還在老家陪3歲的小女兒,聽到這個消息,我一開始是瞠目結舌,想說點什麼卻說不出,一個確實是知道武漢目前的處境並開始為老婆感到害怕擔心,一個卻是為老婆的熱血感到佩服和感動!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武漢同胞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我們怎可不馬上前往支援!?

如果換位思考,我是醫護人員,我也會義不容辭。最終我還是大力支持老婆的決定。我在第二天自己稍微鎮定了點後才告訴家人,我不知道怎麼說,只簡單說出“楊捷去支援武漢了,現在已經在飛機上”,說完這句話,我的害怕似乎也釋放了一些,眼睛不禁流出眼淚。

第二天下午,老婆便抵達武漢,確實不到24小時,孫逸仙紀念醫院便召集起131人的隊伍,抵達武漢,挑戰這個如此艱鉅又偉大的任務,這又不禁讓我為他們感到驕傲和感動,也為國家出現困難時仍擁有如此強大的號召力感到自豪和佩服。

由於這次命令猶如八百里加急,準備時間極短,當晚焦慮的我還沒來得及和老婆多說幾句,她已經急著跑回醫院拿裝備和剪掉長髮。去到武漢,老婆告訴我,那邊酒店需要自己每天多次用消毒水搞衛生,由於行程趕、沒考慮周全而忘帶手套,搞一天衛生下來手被藥水腐蝕得快要掉皮。於是我馬上想盡辦法在網上找淘寶、京東、附近超市、附近便利店,都沒找到可以網上購買配送的,因為那邊幾乎都封路了。

幾經周折,我找到了附近一家便利店老闆,通過微信希望他能先配送一些手套過去,但由於害怕感染,他並不願意送貨,但是後來他得知我是買給廣東援鄂醫療隊的,他馬上答應給我配送,再後來他還主動問我要醫療隊後勤的微信,希望能集結附近居民的愛心給醫療隊“做點什麼”,並連連對我說,感謝廣東援鄂醫療隊在這麼危難的時候伸出援手。此刻,我真的感到我們華夏兒女是團結一心的,這場抗疫一定會最終勝利!

希望前線人員對自我防護工作不要掉以輕心,救死扶傷需先保護自己,最終打贏這場“抗疫戰爭”,一個不少地健健康康地回來!

逆行者家屬

2020年2月13日

2月6日,我接到通知醫院召集第二批醫療隊員支援武漢,我堅定地向護長報名:“護長,我報名!”我並非心血來潮,其實早有“預謀”。疫情當前,每個人都不可能是局外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疫情就是使命,黨性的驅使,逸仙情懷的召喚,我希望能站在自己的崗位上,盡我職業職責。

報名完成後,我打電話告訴先生我的想法和決定,電話那頭沉默半分鐘後傳來一陣抽搐聲,錚錚男兒,我從未看到他哭泣,他說他害怕,擔心我身體。我告訴他:全國一家,我去支援武漢,也是守護廣州,國家安定才有我們這個小家。而且,我不是孤身作戰,有我的逸仙團隊......先生很快就想明白了,支持我的行動並幫我安撫家裡老人小孩。

跟著醫療隊初到武漢,心裡有點恐懼和憂慮。回想起出發前院長宋爾衛院士等領導在馳援湖北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醫療隊出征儀式上講話,囑咐我們出色完成國家任務,也要保護好自己。科室領導在機場候機時和我們一一握手告別,溫潤堅定的眼神似乎告訴我們:早日凱旋,我們始終在後方關切支持!各位主任護長的一聲聲關切問候,讓我們倍感溫暖,寄來生活物質幫助我們克服困難。帶隊的許可慰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護理部周雪貞副主任和後勤老師每日每夜為我們安排生活和工作所需,隊友們眾志成城,相互鼓勵。

以上種種,早已經將我的恐懼和憂慮打破得煙消雲散。在以前,也許和我的隊友們並不熟悉,可是我們有了共同的目標:戰“疫”必勝!我不知道你是誰,可我知道你為了誰!

經過前期醫護自我防護培訓並考核,病區工作流程熟悉,我開始進入病房。我始終堅信,規範防護,遵照護理工作流程,定能完成任務,救治更多的新冠狀病毒肺炎感染的病人。我護理的六位病人有一位73歲病危老人, 查房時發現老爺爺床頭櫃裡堆放很多口服藥物,擺放凌亂,容易錯服漏服。我把藥物整理一遍,告知患者,每日次數,每次用量,詳細進行了一番用藥宣教。雖然老爺爺戴著口罩,但我仍能感受到口罩後面的笑臉,他慢聲說:“你們廣東醫療隊的護士真是細心”。患者的鼓舞讓我對今後的護理工作更有信心,為了防護,雖然要和患者保持物理距離,但是心靈的距離會隨著點點滴滴的生活照顧更加貼近。我想,我除了帶給患者專業的護理,我還想帶給他們信心,讓他們相信全國人民和他們站在一起,上下一心,共同抗“疫”。

2月11日,我們醫療隊召開了第一次黨總支會議,我代表黨員參會,並和我院宋爾衛院長、王景峰書記視頻連線,我深刻感受到學校和醫院領導非常真誠的關心愛護我們前方醫療隊。院領導在視頻通話中,一再囑咐我們注意安全,希望我們這麼大的隊伍“零感染”,希望大家能早日抗‘疫’勝利,凱旋平安回家,那一句“掏空家底也要保障醫療隊防護和後勤”讓多少醫療隊員淚目。我等必定不辱使命,不忘醫者初心,全力救治!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腫瘤內科 楊捷護士

2020年2月13日

广东医疗队逸仙战疫日记:除了专业护理,还想带给患者必胜的信心

楊捷護師(左一)與同事們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重症隔離病房支援

广东医疗队逸仙战疫日记:除了专业护理,还想带给患者必胜的信心

楊捷護師一家三口

採寫:南都特派記者 劉軍 通訊員 林偉吟 黎智銦 發自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