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1、15、16外观相似,三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陈浩122077336


歼-11是苏-27的山寨版,歼-15舰载机是苏-33的升级版,歼-16是歼-11的升级版。外观上区别最大的是歼-15,为了提高升力,歼-15设计有鸭翼;歼-11使用的机载雷达为相对落后的多普勒脉冲雷达,所以机头有空速管;歼-16使用相控阵雷达,机头没有空速管。



歼-11和歼-16都继承了苏-27中央升力体的气动外形,外观上没有太大区别,所以很难辨认。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机头,只要有空速管的都是安装多普勒脉冲雷达的歼-11;机头没有空速管的就是歼-16,歼-16采用有缘相控阵雷达,金属制成的空速管会对相控阵雷达造成干扰,所以但凡使用相控阵雷达做为机载雷达的战机都没有机头空速管。



歼-15外观上的区别是最明显的,由于我国航母采用滑越起飞,为了提高起飞时的升力,歼-15沿用了原版苏-33舰载机的“鸭翼”,歼-15的“鸭翼”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可动鸭翼,而是一对小机翼,这种气动外形叫做“三翼面”。所以看到模样长得像歼-11、歼-16,但多了一对小翅膀的战机就是歼-15,歼-15机头也有空速管,所以它的机载雷达不可能是有源相控阵雷达。


兵器知识谱


也许盯上这张图,看上一会即能明白,歼-16是双座、双前轮和低可探测性涂装,没有空速管。歼-15是三翼面布局,海军涂装,有着舰钩。歼-11虽有双座,但是单前轮,其它方面,对于普通受众来讲,则比较费劲。比如说差别在发动机,今后这三型飞机,都将换装国产发动机,况且与俄制细微的区别,还是难以辨认。大致就是这些,歼-15比较好认一些。歼-16低可探测涂装也易辨识,那么今后剩下的只有歼-11B和歼-11BS了,还要使用一段时间,在可见未来十年内,这三型飞机仍然还是主力战斗机。抽一点空,辨一辨,有助认识这三款机型。下面简单说一说。

●歼-11要在制空。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引进苏-27和双座教练飞机,并引进了生产线,也就是100多架的样子,作战任务以制空为主,模拟数字化飞控,我国实现国产化以后,相继推出了歼-11B和歼-11BS,前者作为制空主力,后者用于教练机使用,机体结构上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解决了作战一时之需,生产数量不多。主要不符合主流战机发展趋势,我们国产化以后,主要的作用,可以使用国产导弹了,不再受制于原装只能使用俄制武器的缺失。

●歼-15满足上舰需要。有了航母,必有舰载机,与俄有关苏-33谈判也多年,因价格,技术产权等问题,一直扯扯不清,索性自家制造。经过多年努力,突破了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完成了中国第一架舰载战斗机的制造。据传使用了四余度电传操作系统,航电非常先进。不过出过二、三次事故,据媒体分析,可能在大迎角起飞时,有点失速问题,出自战机本身气动问题。因此生产数量有限,现在还不能满足国产航母部署需求。不过,我们不会望而却步,期待在歼-15双座及其改进型,一劳永逸地解决。

●歼-16,终极型苏-30。把歼-11的事业推向极致,这应是我国在歼-11身上最后一次折腾,成为一款第四代战斗机。作为多任务型,使用了一定隐身技术,按最高端四代而打造,经过空军列装入役使用,受到一致好评。歼-16今后必将走得更远,对空军还是海军航空兵,会装备一个不小的数量。苏-27作为一款非常棒的飞机,我国引进以后,主要使用全部国产技术生产了这三种改型。


魂舞大漠


如何区别 苏27、歼11B、歼11BS、歼15、歼16、苏30、苏35

苏27进气道侧边身份证号为多位数,前轮为单轮机头涂装和歼11B机头涂装也不同。

歼11进气道侧边身份证号四位数国产,前轮为单轮。歼-11A是直接从苏联/俄罗斯购买苏-27SK,以及引进苏-27SK成品零部件和生产线组装成的战斗机,没有或只有少量的中国国产化零部件。下图为歼11A(苏27sk)和歼11的区别。



歼11BS顾名思义为双座,前轮为单轮



歼15特点为三翼面,前面有一对鸭翼前轮为双轮。涂装垂直尾翼有鲨鱼涂装,普通型号为单座,也有双座歼15。并且尾椎短,尾部下面有着舰钩。



苏30为大载重考虑前轮为双轮,双座,机头有空速管,垂直尾翼为水平处理。



歼16的定位和苏30相似,继承了前轮为双轮,双座。但是垂直尾翼切尾做切尖处理。


苏35机头无空速管,前轮为单轮,单座。尾部发动机为矢量发动机。

因为我刚会使用头条不久,排版还没有搞懂,其实图片是一一对应的,让我一不小心搞乱了,请大家见谅。


先锋防务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歼11、15、16都源自俄制苏27战斗机,所以外表很接近。

歼11是苏27的中国山寨。

早期的歼11A,完全是俄罗斯生产的苏27或者沈飞使用俄国提供的零件组装而成。

随着这批苏27性能上已经落后开始过时,好在可靠性比较好。

在90年代的著名的不明空情事件中,美国使用电子战飞机挑衅,制造数百架战机入侵的局面。

我军起飞了苏27和自产的歼7去拦截,结果苏27的雷达竟然无法发现电子战飞机,反而7落后的雷达发现了。

至于歼11b则是我军的改进型号,实现了机体平台、材料、动力装置等的全面国产化。配装了自主研制的先进飞控系统、雷达火控系统、高度综合化的航电和武器系统,飞机综合性能明显优于歼11A。

但是,沈飞的技术能力有限,歼11b的可靠性不佳,机械故障非常多,空军方面甚至拒绝接收。

直到歼11的后续型号,可靠性才有比较大的提高,性能也有很大进步。


歼15原型是著名的苏33舰载机,使用了很多歼11b的技术。

苏33是由苏27所衍生出来的舰载机种之一,还是一母兄弟。

歼15的外观和歼11有明显的差异,主要是单座三翼面,在主翼前面多一对小翼;有尾钩设计,用于降落在航母上;机翼可以这点。

这是 一目了然的区别。

识别歼15没有什么难度。

歼15目前最大问题,在于电传系统有隐患。这到底是苏33设计的缺陷,还是沈飞的电传系统有问题,咱们老百姓无从考证。

为此,我军也没有大量生产该型战机,目前查明的大概只有二三十架。

然而,歼15数量本不多,目前已经有多架失事。

2016年4月6日,飞行员曹先建驾驶歼15准备进行陆基模拟训练,飞机在300米高度发生操作系统故障,飞行员跳伞重伤。

2016年4月27日,一架歼15(117号机)在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飞行员张超跳伞高度过低,坠地牺牲。

2017年8月16日,海军舰载机某团副大队长袁伟,驾驶歼15(104号机)舰载机起飞后左侧发动机起火(一说是撞鸟)。后歼15成功迫降。


歼16

大家都知道,歼16是苏30的中国山寨版本。

苏30和苏27最大的区别,在于苏30是双座,苏27是单座。

在苏联时代,苏27是制空战斗,主要用于争夺制空权。苏30则是多功能战斗机,侧重于进行对地和对海攻击,同时具有一定的空战能力。

苏联人认为一个飞行员无法兼顾复杂的对地对海作战操纵,所以使用双座。

歼16同歼11的主要区别是单座和双座。

自然,现在歼11也有双座型号歼11BS,那么如何区分他和歼16?

也很简单。歼16目前都安装了有源相控阵雷达,机头没有安装空速管,雷达整流罩也有明显区别。

歼11BS机头是有空速管的。


萨沙


见微而知著,教你分辨“中华侧卫”家族的小窍门。

自1992年引进首批苏27SK战机后,中国方面对这款兼具优秀载荷航程性能和飞行机动性能的双发重型战斗机非常满意,除了继续采购苏27系列飞机,还在苏27系列飞机的基础上通过采用国产子系统而研制了“国产侧卫”系列,苏27家族在中华大地开枝散叶。目前,我国共有苏27、歼11A、歼11B、歼15、歼16、苏30、苏35等几个型号、约650架左右的侧卫系列,超过俄罗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侧卫机队。


对于军迷来说,尤其是入坑不深的军迷,这些战机在外形布局上都沿袭苏27,外观高度相似,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惑。笔者最初也是这样,通过几年的不断修炼,总结了几个简单易用的小招数,跟军迷朋友们分享。

1、在我国的侧卫机队中,最容易分辨的就是歼15,因为它是唯一带前翼、三翼面布局的国产侧卫战机。

歼15的外观与苏33相同,带有一对前翼,在低速时增加机头升力,提高着舰性能。另外歼15作为舰载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机尾有阻拦钩。

2、看雷达罩的涂装。进口的苏27和苏30使用倒卡天线雷达,雷达罩的涂装比较有特点,在机头的侧下方有一块相对较潜的涂装延伸至雷达罩方向,笔者称之为“腮线”。

注意看上图这架我国引进的苏27,红圈处就是雷达罩的特殊涂装方案,凡是有这么一块浅色方案的,都是引进的苏27和苏30系列,以及由我国组装仿制的歼11A系列。歼11A是苏27SK的纯粹仿制版,在部队中与苏27SK系列不加区分的使用。歼11A和苏27SK几乎没有分别,只能以进气道侧面的生产批号加以区分。另外,上述这几种战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使用了AL-31发动机。

而换装了国产雷达和航电系统以及太行发动机的歼11B系列的雷达罩是一整快黑色的,俗称黑头11.

这张照片很明显了,雷达罩通体纯黑。

而歼16使用了AESA雷达,雷达罩前方没有空速管,而且雷达罩涂装是一整块浅灰色,可能是采用了透薄性能更好的材料吧。

而苏35的辨别就更简单了,因为目前我国装备了空6旅的24架苏35的涂装在中国空军中独一无二,有点海洋迷彩的意思,大家不可能看错。

只用雷达罩涂装这一招,就可以方面的分别数苏27/歼11A、苏30和国产歼11B、歼16的区别。另外国产歼11B、歼16系列除了00批次的歼11B外,都是使用太行发动机,喷管是银白色,而AL-31发动机的喷管是黑色的。

3、双座机型的分辨小窍门。在这几种侧卫系列战机中,苏27UBK、歼11BS、苏30、歼16这四种双座机型的区分难度稍微大一些,但是也有一些简单的招数,除了上文说的雷达罩,还要再结合前轮单/双轮和座舱前光电头的位置。简单的说,苏30和歼16这两种战斗轰炸机为了匹配更高的起飞重量,前轮都是双轮结构,而且为了提高载荷航程性能,都在机头左侧设有空中受油装置。为了给空中受油装置留位置,光电头由苏27/歼11系列的中间位置,移到了机头左侧。苏35因为重量明显增加,光电头、受油管和前机轮跟苏30类似。

带腮线的雷达罩+单前轮+位于中间的光电头,所以这是一架苏27UBK。

纯黑色雷达罩+单前轮+位于中间的光电头,所以这是一架歼11BS。

带腮线的雷达罩+双前轮+位于左边的光电头,所以这是一架苏30。

纯浅色雷达罩+双前轮+位于左边的光电头,所以这是一架歼16。另外,歼16和苏30还有一处非常明显的不同,歼16的垂尾是切尖的,而苏30的垂尾是平行的。其实歼16的翼尖挂架也跟其它机型侧卫也不一样。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歼11、歼15核歼16在气动布局上都有浓厚的苏27设计风格,但是三者形似神不似,具有相当大的区别。笔者主要从外形细节和任务分工上进行区别。
一张简图识遍歼11家族


从外形上来看

歼11是我国根据引进俄制苏27SK歼击机授权国内生产型号,在外形上基本于俄制苏27类似,歼11B是我国在歼11的基础上通过换装国产雷达、航电系统以及发动机改进而来,歼11家族两款单座型号间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发动机碰口。

歼15是我国依据歼11发现而来的舰载机,为了满足在航母上使用,歼15最大的区别是在前缘加装了一组小鸭翼;其次歼15尾部有着舰拦阻钩设计;最后歼15的起落架结构要比歼11粗壮和复杂。



歼16是我国当前歼11家族最新、最先进的的型号。与歼11和歼15相比,外形上取消了空速管设计;其次三款战机最大的区别特征在于歼16的尾鳍是最长的,这是从外形分辨最直接的特征。


此外,这三款战机所采用的涂装完全不同,歼11采用了传统的黑灰色涂装;歼15则采用海军固有的浅灰色涂装,并在垂尾上有飞鲨图案;歼16是我国第一款使用低可视化涂装的歼击机,三款战机在涂装上有明显的色彩差异,不失为最直接、简单的识别方法。

内部结构决定任务分工不同

歼11系列两款歼击机是我国主力空优歼击机,主要担负远程制空作战任务。由于结构强度不够,缺乏对地攻击能力一直是苏27设计最大的遗憾。虽然歼11B机身大量采用了复合材料,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机体结构,具备了有限的对地攻击能力,但仅仅是有限的。
歼11继承了苏27歼击机的机动能力

歼15是我国新一代舰载机未服役前,航母战斗群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航母编队远程制空作战以及部分对海、对陆精确打击任务。歼15换装了国产新型雷达、航电系统,具备了较强的对海、对陆精确打击能力。但受限于滑跃式起飞方式,歼15不能满载起飞,作战半径和挂载能力都要远低于陆基同类歼击机。
歼15是我国未来十数年的舰载机主力机型

歼16是我国在歼11的基础上深度发展而来的多用途歼击机。其装备了我国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最先进的对空武器弹药,具有看的远、打的准的特点,同时具备一定的电子战能力;此外歼16可以挂载当前空军现役所有型号的空对面武器装备型号。由此,歼16除了可以遂行传统的制空作战尤其是超视距空战能力以外,还具备我国当前最强的对地、对海精确打击能力。



综合上述,歼11系列是我国远程制空作战的主力,歼16则是制空作战和对面精确打击的“多面手”;歼15主要担负航母编队制空以及部分对海、对陆精确打击任务。此外,歼16具有前两者所不具备的电子战能力,同时歼16可挂载我国空空弹药家族最新成员“霹雳10和霹雳15组合”,在机载大功率雷达支撑下,具备强大的超视距空战能力,这是当前歼11和歼15所不具备的后发优势。


鹰鸽分析


歼-11战斗机中国生产的一种重型战斗机,为第四代战机。歼-11A是获得俄罗斯苏霍伊航空集团授权生产的Su-27SK,在中国建立生产线,由俄罗斯供应零件与系统后建立生产与组装能力。之后,在保留Su-27包括气动外形等特性的情况下加上了中国国产的航电、雷达、武器系统等和涡扇-10发动机开发了衍生机型歼-11B、歼-11BS,虽然气动外形仍然没有变化,但在性能上有所改良,并优化内部结构提高了机体寿命。

歼11B为中国尝试以全自产自制改良型Su-27。歼-11B飞机实现了机体平台、材料、动力装置等的全面国产化。配装了自主研制的先进飞控系统、雷达火控系统、高度综合化的航电和武器系统,飞机综合性能明显优于歼-11A。

歼-11B在苏-27SK的设计基础上,换装了中国产综合航电武器系统、雷达、全玻璃化座舱、四余度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等核心部件,还装备了用于破解隐身战机的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和光电瞄准系统。最初的6架原型机除了第一批次歼-11B继续装备AL-31以外,其他批次都换装了涡扇-10“太行”涡轮风扇发动机,发动机推力比AL-31系列更大。通过航电替换和复材应用,歼-11B在空重上比歼-11轻了数百公斤,而且歼-11B已经实现电子战设备完全内置,而歼-11A仍需外挂电子战吊舱。同时歼-11B与歼-11A最大的区别是雷达罩从苏-27的向上开启,改为向侧面开启,因此雷达罩外形及连接方式有明显变化。

歼-11B能同时探测20个目标,并攻击其中的6个,且歼-11B还比苏-27增强了对地攻击能力,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重型多用途战机。

歼-15是一款30吨级重型舰载型第四代战斗机,以歼-11B战斗机的生产为基础制造,是中国海军的第一代舰载机。歼-15的设计其实是从乌克兰那边提供的,气动外形仿制自乌克兰苏-33舰载战斗机三架原型机的其中一架,并且融合了歼-11B的技术大幅改造,装配前翼,并有折叠式机翼、起落架强度增加、机尾装有着舰尾钩等舰载机特征。边条、升力前翼、折叠机翼、折叠尾翼、尾椎等,采用国产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比例相比苏-33有所增加,并采取了一定减重措施,歼-15空重估计小于19吨。电子设备亦为中国产,原型机与苏27侧卫家族同样具备了IRST红外光电探测器,飞行员同样具备全方位头盔瞄准具。

歼-16是中国为海军研发的一款重型多用途战机,为第4.5代战机,改自Su-30MKK战斗机和歼-11BS战斗机。歼-16是从歼-11B系列上发展而来的第4.5代多用途双座战机,歼-16最大特点是具备远距离超视距攻击能力和强大的对地、对海打击能力。歼-16战斗机和苏30MKK一样采用双座布局,为强化武器挂载能力,起落架前轮为双轮。垂尾顶端与苏30MKK不同,而是类似于原版苏27,垂尾顶端切尖。翼尖挂架与歼11B不同。

歼-16在Su-30MKK的基础上,加强电子性能,有C4ISTAR能力,可以担任小型空中预警机具有空战管制能力,指挥一小队战机10-15架接战,长机会自动资料链接僚机,且可自动分配目标或由后座武器官手动分配,僚机可在完全不开雷达情况下进行隐密攻击,也就是由长机提供射控资料给僚机,僚机以此资料链发射导弹。


大方神


其实,不管是歼-11、歼-15还是歼-16哪一款战机,都与苏-27有着极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三款战机都是在苏-27的基础上改进研发出来的,所以在外观上“三兄弟”也就极为相似!不过,歼-11、歼-15和歼-16的定位方向不同,“三兄弟”神似的外表下却还有很大的区别!

上图歼-11B三视图

歼-11是直接引进苏-27SK生产线的国内生产型号,歼-11基本型外形与苏-27SK无异只是叫法不同而已,后期在歼-11的基础上改进衍生出了歼-11B、歼-11BS(双座教练机型号),不过也只是整合了国产的航电、发动机和武器系统,在外形上并无太大变化,与苏-27基本保持一致,所以歼-11的基本特征就是苏-27的经典外形!

上图歼-15准备起飞

歼-15没有直接引进技术,是在T-10K-3原型机(苏联以苏-27为基础开发的苏-33原型机)的基础上,结合歼-11的技术研发的一款海军航母舰载机型号!这使得歼-15的外形与苏-33就更为相似,加装了一对鸭翼变成了三翼面布局;

上图歼-15基本特种

另外,为了能够承受降落时的巨大冲击力,歼-15采用的是双前轮的设计;同时,降落时也要勾住航母阻拦索,歼-15的尾部有一个尾钩,并且垂尾有“鲨鱼”的标志,一般为银灰色涂装,所以歼-15的基本特征就是海军舰载机、三翼面布局、双前轮以及拥有尾钩!

上图歼-16双座机头没有空速管

与歼-11、歼-15相比,歼-16出来的更晚一些,而歼-16则是在歼-11BS以及苏-30MKK的基础上研发的一款三代半多用途战斗机,与-歼-15类似也采用了双前轮设计,不过为了应对复杂的操作歼-16均为双座机!另外,歼-16的采用了有源相控阵雷达,使得其雷达罩为纯浅色、机头没有空速管,一般为灰黑低可视型涂装!

总结一下各自的独有特点,歼-11基本为苏-27的经典外形,并且单前轮设计;歼-15多了一对鸭翼为三翼面布局,并且拥有尾钩(最容易认出来);而歼-16均为双座机,机头没有空速管!


天下布武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雷达罩、座舱数和鸭翼的区别;

其实无论是歼11、歼15还是歼16都是在原版苏式飞机的基础上发展改进而来的型号,而原版的苏式飞机也都是在T-10系列原型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所以相对来讲,我国的这几款重型机都有些相似的地方,但是从题主所问的歼11、歼15、歼16来说的话,它们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沈飞的重型机原型都来源于俄式飞机,其中歼11、歼15、歼16都是在苏霍伊设计局的飞机上仿制改进而来的,比如歼11就仿制于苏27SK,歼15仿制于乌克兰引进的T-10K-3,而苏27SK的原型是T-10-7(也叫T-10S),而俄罗斯原版的舰载机苏33源自于T-10K-2,所以我国的这几款重型机和俄罗斯原版飞机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着。

而具体到这几款飞机怎么区别,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外形;

这其中歼15是最好分辨的,因为前苏联原型机落后的电子技术和机体材料的原因,为了使机头超重的T-10原型机可以在低速下抬头,所以前苏联苏33舰载机特别设计了一堆鸭翼,而歼15也继承了这一设计特点,同时作为舰载机的歼15也拥有歼11与歼16不同的折叠机翼与机尾着舰钩。



▲歼15相对来说是沈飞几款重型机中最好分辨的,在国内机头前面带一对“小翅膀”的三翼面布局舰载机就是歼15。

剩下的就是歼11和歼16,歼11源于苏27SK,而我国当年引进的苏27,除了苏27SK外还有双座的苏27UBK双座教练/战斗机(苏27UB是有作战能力的,可不是单纯的教练机)

早期俄制部件组装的歼11A和原版苏27SK的区别就只有垂尾的五位数字编号可以看出来,而歼11B则主要看机头雷达罩。



▲分辨歼11B与原版苏27SK和歼11A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机头雷达罩,黑色涂装没有圆角矩形电介质板豁口的就是歼11B(当然前提条件是单座)

而我国引进的苏27UBK也有自己的国产化型号,那就是歼11BS,而分辨歼11BS与苏27UBK的最简单办法还是看机头雷达罩。


▲分辨它俩最简单的办法也是看机头雷达罩,采用歼11B一样雷达罩的就是国产歼11BS(这回前提是双座呦……)

而歼11A/B与国产歼16最大的区别就是座舱,单座的就是歼11A/B,双座的就是歼16,这还是比较简单的。
▲歼16


难的是怎么区分歼11BS与歼16,因为两者都是双座,长的又贼像!所以比较难区分,最简单的办法还是看机头雷达罩,黑色带空速管的就是歼11BS、灰色不带空速管的就是歼16。

▲我们近看就可以发现无论是早期引进的苏27UBK还是国产的歼11BS雷达罩都是带有空速管的,而同为双座的歼16是没有空速管的。


▲这张图更直观一点,中间右侧那张
就是歼16的雷达罩,可以看出和其它机型区别还是很大的。

其次歼11BS前起落架为单轮,而歼16为双轮,同时翼尖挂架、受油管也稍有不同,而且歼16的垂尾有切尖,但是这些细节往往在图片上不容易分辨,大家有这个印象就好。

同时我国还有两型双座的苏氏飞机,那就是空军与海航先后引进的苏30MKK与苏30MK2,它们与歼16、歼11BS、苏27UB的最大区别主要就是下图的红框处,也就是垂尾切尖、双轮起落架、带有圆角矩形电介质板豁口。



说到这里,大家也都能看出来苏式飞机对我国战机设计的影响有多重了,其实我国航空工业的起步与发展一直都离不开前苏联/俄罗斯的影响,所以我国战机的设计或多或少的借鉴苏式飞机的形式也无可厚非,只是希望随着以后我国航空工业的进步,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直至最后彻底消失。


武备趣科普


刚刚入行的军迷可能还是有些分不清楚,其实拿出几种机型的图片,放在一起对照一下就会分辨出来各自的特点。无论是歼-11、歼-15、歼-16它们都是脱胎于我国引进的苏-27战机,是我们国家对苏-27战机技术吃透以后的改进机型。


猜猜这是哪个型号的战机,记得留言哦!

歼-11战机就是苏-27战机的国产化版本,我国在1990年末与苏联签署了协议,采购24架苏-27SK与苏-27UBK战机,在1992年6月27日交付给了我们。我们首批获得了12架苏-27重型战斗机,包括8架SK单座型和4架UBK双座教练型,到1999年,我国共引进三批78架苏27战机,其中有38架是苏-27SK单座战斗机,40架苏-27UBK双座战斗机。


苏-27UBK战机

而我们的歼-11战机是在2000年后开始的,首先我们进行的俄罗斯配件,我们自己组装,这个阶段的苏-27战机被称为歼-11A,其实就是苏-27战机的国内组装,没有什么技术变化。苏-27SK与歼11A外观基本相同,歼11A是第一代苏27的最基本外形:垂尾顶部切件、驾驶舱前部IRST光电探头居中、雷达罩前有空速管。
歼-11A战机

歼-11B则是完全国产化的苏-27飞机,我们运用了国产的机体材料,改进了机体结构。并且换装了国内生产的脉冲多普勒雷达,换装了任务计算机,数据总线等。区别在于歼11B雷达罩为纯黑色带空速管,翼尖挂架不在安装较粗的干扰吊舱,而是改为梯形挂架。除了第一批次外,所有的歼11B采用了涡扇10A发动机,发动机尾喷口为银白色,而不是AL31的黑灰色。


歼-11B战机

歼-15战机是海航的舰载机,主要应用在航母之上。那么其外形设计特点最容易分辨,因为其采用的是三翼面设计,也就是在主翼前面有一对小翅膀,这也是分辨歼-15战机的最主要的地方。其次歼-15战机还有尾勾设计,这是为了降落航母上所使用的。
歼-15战机


歼-16战机属于战斗轰炸机,其特点就是载弹量大,作战航程远。歼-16属于我们制造的苏-27家族的最新改进型,也许会是终极版本。歼-16的最主要特点就是都采用了双座布局设计,不存在单座版本。
歼-16战机

歼-16与歼-11的双座型(歼-11BS)有些不好区分,其最容易分辨的就是歼-16战机由于安装了有源相控阵雷达,机头没有安装空速管。下面是一些相关战机的对比图,我们可以参考一下!
歼-11BS(上)与苏-30MKK(下)的对比

歼-11BS机头是有空速管的。
这是三种战机起落架的不同之处。记得分辨第一张图片是哪架战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