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他人的不幸當作自己走極端的藉口,你是否贊成?

惠方854


別人的不幸,永遠都不能成為我們走極端的理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不幸,我們在同情之餘,更多的是要剖析一下原因,從而避免此類問題出現在我們自己身上,這才是積極的態度。


xiaofeiyu3475


給你講過故事希望能幫到你

蘇軾的《水調歌頭》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人如此,但每個人的態度都不一樣。

一位父親為自己的兩個兒子,分別起名叫樂觀、悲觀。

這兩個孩子從小在同一環境中長大,卻擁有兩種不同的性格:樂觀不論遭遇何種艱難,都活得十分快樂;悲觀就算一帆風順,也時刻心緒沉重。

父親因給兒子起名不公,深深感到自責。

為了補償悲觀,他將樂觀放在一堆牛糞中,而將悲觀放在一堆珍寶玩具中。

過了一段時間,父親去觀察他們兩個。

出乎意料的是,樂觀在牛糞中玩得十分開心,他告訴父親:“既然您讓我在這裡,牛糞中就一定有什麼寶貝,我正在想辦法把它找出來。”

可憐的悲觀仍傷心地坐在一堆珍寶中,很多玩具因為他的憤懣而被摔壞。


原前茶語


你好,我是講道理的叨叨,不求文字華麗,但求言之有理。

把他人的不幸當成自己走極端的理由,這顯然是一種錯的離譜的行為。

首先,不管有沒有理由,極端都是對自己對他人很不負責的態度,或野蠻,或武斷,可能都會給自己以及他人造成誤導甚至傷害。

其次,拿別人的不幸來以偏概全,無異於管中窺豹。只以眼中的結果,當成是註定的結果;只以自己的認知,當成世界的認知。抱有這種心態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會南轅北轍,事倍功半。

世間最大的極端,無非是放棄。放棄理想,放棄未來,放棄機會,放棄他人,甚至放棄生命,到底多麼絕望才會做出放棄的決定?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可能,只有不適合。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借鑑前人的經驗沒錯,但不需要太過考量前人的結果,因為那只是他的結果。

一件再簡單的事,不適合自身的條件,即便很多人能輕鬆完成,你也不一定可以做到;一件再難的事情,很多人嘗試後失敗了,你仍然有可能通過適合你的方法另闢蹊徑,取得成功。

如果看到了獅子追不上羚羊,獵豹就放棄,那麼它就餓死了,它也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可以跑到200公里的時速。動物尚且自知,何況身為萬物之主的人類?

我說的有理嗎?


講道理的叨叨


贊成

好比這一個故事說明:一位少年去拜訪一位年長的智者。他問:“我如何才能變成一個自己愉快、也能給別人愉快的人呢?”智者望著他說:“孩子,在你這個年齡有這樣的願望,已經很難得了。我送給你四句話。第一句話是:把看自己當成別人。你能說說這句話的含義嗎?”少年回答說:“是不是說,在我感到痛苦憂傷的時候,就把自己當成是別人,這樣痛苦就自然減輕了;當我欣喜若狂之時,把自己當成別人,那些狂喜也會變得平和中正一些。”智者微微點頭,接著說:“第二句話,把別人當成自己。”少年沉思一會兒,說:“這樣就可以真正同情別人的不幸,理解別人的需求,並且在別人需要的時候給予恰當的幫助?”智者兩眼發光,繼續說道:“第三句話,把別人當成別人。”少年說:“這句話的意思是不是說,要充分地尊重每個人的核心領地?”智者哈哈大笑說:“很好,很好。這句話理解起來太難了,留著你以後慢慢品味吧。”少年說:“這四句話之間有許多自相矛盾之處,我用什麼才能把它們統一起來呢?”智者說:“很簡單,用一生的時間的經歷。”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後叩首告別。   後來少年變成了壯年人,又變成了老人。再後來在他離開這個世界很久以後,人們都還時時提到他的名字。人們都說他是一位智者,因為他是一個愉快的人,而且也給每一個見到過他的人帶來了愉快。

自己是自己別人是別人,不能忘了本,努力一直向前才是真!

加油!


美文書房


走極端時都不需要藉口了!



王爾德華


雙手贊成。

別人犯的錯誤,可以為你起到警示樣例的作用。以此來修正自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如果自己是個感情用事的人就要用理性的角度去思考面對不如意走極端的後果。


新鮮人生


贊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