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嘉靖差点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庙?

fairyfaye


嘉靖皇帝是明朝最幸运的皇帝。

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本皇帝跟他没有任何关系,根本就没有在他这一支。是因为正德皇帝这个人每天爱好游山玩水,微服私访,整天忙着干闲事了,却把传宗接代的正事给忘了。

也有可能他觉得自己还年轻吧,这些事不着急,以后有的是机会,可是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年轻就挂了,去拜见太祖爷了。

朱厚照死后,由于没有孩子,皇位实在是没有人传下去了,按照太祖朱元璋留下的祖训“兄终弟及”,各位辅政大臣准备在他的弟弟中寻找合适的。

可是,这哥们是独生子。因为孝宗朱佑樘是坚定一夫一妻的执行者,这一辈子就张皇后一个老婆。不但一个老婆,也只有这么一个儿子,这在所有的帝王行列里,那是绝无仅有的。看看人家老爹的觉悟,几百年前就开始搞独生子了。

既然没有亲兄弟,那就在堂兄弟里边找吧,找来找去,找到了朱厚熜,也就是后来的嘉靖皇帝。




等到嘉靖慢慢长大以后,便开始和辅政大臣的斗争,最后逐渐胜利,最后大权在握。

按照规律来说,嘉靖相当于过继给自己的伯父孝宗皇帝了。

这时嘉靖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不但不愿意这样,还要把自己的老爹追封为皇帝,要享受太庙的供奉。

要知道,太庙那可不是随便一个人能进的。更何况,自己的老爹兴献王根本没有当过皇帝,怎么可能进到太庙呢?

但是嘉靖不管这一套,自己是皇帝,自己就得说了算。

这个时候又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太庙里的位置已经满了,想把他老爹放进去,也没有地方了。

这个时候嘉靖这个小脑袋瓜子又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从太庙之中移出一个牌位去,这样就有了自己老爹的位置。

这个想法一出来,那是下了群臣一大跳,这还了得,哪个牌位都不能弄啊,那是祖宗先人呀。

但是嘉靖决定就移出关系最远的吧,这个就是太祖朱元璋了。可是朱元璋是开国皇帝,谁敢动?这个时候,嘉靖又把目光放在了太宗朱棣的牌位上。

我们都知道,原本皇位不在朱棣这一支,是朱棣抢了侄儿朱允炆的天下,所以皇位才到了这一支。扔朱棣的牌位,那是更不合适了。

后来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给太宗朱棣上升一下,由太宗变成了成祖,这样就可以和太祖并排了,下边就能省出一个位置来,正好用来放自己的老爹。

于是就这样,明太宗朱棣变成了明成祖朱棣。嘉靖的老爹也如愿到了太庙之上。

但是后来嘉靖还是把一个牌位扔了出来,这个就是仁宗朱高炽的牌位。


观复一鉴


说起明朝最为聪明的皇帝,想必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嘉靖皇帝。在他在位的45年期间,明朝没有出过一个有名的太监,因为他自认为能够用自己的聪明控制群臣,而事实上,他也确实从某种程度上做到了。而其中影响嘉靖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大礼议”事件的发生,为了给自己的父亲弄到一个名分,嘉靖可以说拼尽全力,和三朝老臣杨廷和等人打了3年的口水仗,最终以嘉靖的大获全胜而告终。在这场斗争之中,嘉靖甚至差点将朱棣的灵位丢出明朝太庙,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就要从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继承权说起了。由于前任皇帝明武宗朱厚照贪图玩乐,因此连孩子都没顾得上生,因此在朱厚照因病去世之后,内阁首辅杨廷和经过深思熟虑,才挑中了嘉靖皇帝继承皇位,按照中国皇帝的传统礼仪来说,嘉靖皇帝的一支属于“小宗”,因此嘉靖皇帝即位相当于“小宗入大宗”,因此嘉靖皇帝应该尊明孝宗为礼法上的父亲。但是大臣们的奏章递到了嘉靖皇帝的手中,他却不高兴了:难道自己当个皇帝,连爹都不能认了? 于是经过3年的腥风血雨之后,嘉靖皇帝终于大获全胜,将自己的父亲尊称为“兴献皇帝”,并且下令将自己的父亲放入太庙之中。明朝的太庙是用来供奉历代先祖皇帝的地方,但是实际上很少有人知道,明朝太庙的位置是有限的,一开始只能供奉7个皇帝,不过朱元璋当皇帝之后将这项制度给改了,变成了9个皇帝,那么有人会问,那么多出来的皇帝灵位怎么办呢?很简单,多出来的皇帝灵位只能供奉到偏殿了,这也是为什么嘉靖皇帝想让自己的父亲进入太庙正殿的原因。

按照血缘关系来说,朱棣和嘉靖皇帝的关系最远,但是嘉靖皇帝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将朱棣移出太庙,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父亲进入太庙之中呢?于是嘉靖皇帝就朱棣的庙号从太宗改为成组,这样自己的父亲就能够顺理成章的进入到太庙之中享受祭祀了。

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嘉靖皇帝去世之后,他自己的灵位放在什么地方呢?大臣们对此十分苦恼,最终决定将当皇帝时间最短的明仁宗朱高炽的牌位拿出来,等到嘉靖皇帝去世之后在将他的牌位放进去。不过后来,嘉庆皇帝的儿子明穆宗朱载坖即位之后,又将嘉靖皇帝的父亲请出了太庙,又把明仁宗的牌位放了回去,真可谓是一波三折。


完颜翠花


要问明朝最出色的皇帝,很多人就会想到朱元璋好朱棣这俩人,朱棣以藩王身份起兵造反,并成功问鼎宝座,还开启了世界航海之旅,把明朝的文化传播四方,但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藩王,在死后却遭到了子孙的嫌弃,连牌位都差点被扔出太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件事发生在朱棣死后的一百多年的嘉靖事情,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朱厚照驾崩,由于朱厚照没有留下任何子嗣,因此在其弥留之际,首辅杨廷和援引明太祖朱元璋所制定的《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原则,在武宗驾崩前以皇帝名义颁布诏令,令14岁的朱厚熜缩短为其父服丧时间(其父兴献王朱佑杬病逝于两年前),并承袭兴王爵位,武宗驾崩后,杨廷和让司礼监请太后懿旨,正式宣布明武宗堂弟---兴王朱厚熜为新任皇帝。


朱厚熜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皇帝,他一个外地的藩王能够如此幸运地进京做皇帝,不说对太后唯命是从,起码也应该感恩戴德,但是朱厚熜刚进紫禁城就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宫廷斗争。

这场斗争的焦点就是朱厚熜想让自己的父亲兴献王朱佑杬进入太庙,但是按照大明的规定,其父亲朱佑杬只不过是一个兴献王,没做过皇帝,根本不能进入太庙,而且当时朱厚熜是以明武宗朱厚照继承人的身份继位的,应该封朱厚照为先皇、皇考,但朱厚熜不同意,坚决要尊自己的父亲为皇考。

而为了让自己的统治名正言顺,只有父亲进了太庙,朱厚熜才是正儿八经的皇帝,后来他下诏,要给自己的父亲上册表,祭告天地、社稷,这就引起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200多大臣在宫门前垂足大哭,拼死抵抗,嘉靖帝也很震怒很多人都遭到了鞭刑,甚至还打死了几十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礼议之争”。


就这样,嘉靖帝不顾大臣们的反对,硬是给自己的父亲在太庙的东边建了一座祭祀的庙宇,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在嘉靖二十年的时候,太庙遭遇了一场大火,大批建筑遭到了焚毁,只有一座庙宇没有受到波及,那就是嘉靖当年为父亲建造的那座,到了嘉靖二十二年的时候,在原址是重建太庙,也就是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的那个太庙。

新的太庙建成后,在嘉靖皇帝的高压下,大臣们没有办法只得妥协,同意将嘉靖帝的父亲朱佑杬的牌位放入太庙。


但是问题来了,按照规定,明朝的太庙正殿只能摆设9位皇帝牌位,其他皇帝牌位摆在殿后,但是到了嘉靖帝时,太庙牌位已经摆满了,嘉靖帝想让父亲的牌位进太庙,就必须移除一位皇帝的牌位到后殿去,那到底该移除谁呢?

中国历代王朝的宗法制度是“亲尽则祧”,就是超出了与现任皇帝的亲缘关系的皇帝牌位,可以放到太庙后面的偏殿中单独供奉。

那么谁和嘉靖帝的关系最远就移除谁的牌位,这样看,应该移除朱元璋或朱棣的牌位了,但朱元璋是开国皇帝,老祖宗的牌位那是钉子户,雷打不动的。

接下来的就是朱棣的牌位了,可朱棣也是牛逼哄哄的,英明神武,为明朝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去了朱棣的牌位就等于丢了大明的江山,满朝的大臣更是不同意,他们为了保护朱棣的牌位,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把朱棣的庙号由“太宗”升格为“成祖”,这样朱棣也成了一个钉子户,因此朱棣的牌位有惊无险地被保留了下来。


那么既然朱棣的牌位不能动,那就只能动下一位了,下一位就是朱棣的儿子朱高炽,这位皇帝做太子时不受待见,在位一年就死了,是个十分可怜的皇帝,这个时候也是柿子捡软的捏,朱高炽的牌位就被仍出太庙,放在了后殿的角落里。

朱高炽也太冤了,太庙里本来就有他的专属位置,却被后世的无知小辈们挤了出来,没办法谁叫自己活得太窝囊了被后人瞧不起。

嘉靖帝顺利地封自己的父亲兴献王朱佑杬为明睿宗,于嘉靖二十九年入太庙,假皇帝鸠占鹊巢霸占了真皇帝的尊位。


明成祖朱棣虽然躲过了被移除太庙的命运,可他的儿子就没有办法跟他一样幸运,惨被嘉靖皇帝的父亲所取代,实在令人唏嘘,嘉靖帝也够奇葩的,公然枉顾祖上训规,自然会遭到后人的唾弃,到了万历朝的时候,又将嘉靖帝的父亲的牌位移出了太庙,放到他该去的地方。






遗产君


嘉靖皇帝确实差点把朱棣移出太庙,不过朱棣好歹也是嘉靖皇帝的祖先,即使嘉靖皇帝不想把朱棣供奉在太庙里面,也要恭恭敬敬的把朱棣的牌位“请”出去,不会把朱棣的牌位“扔”出去。嘉靖皇帝调整太庙里面的牌位,主要是因为在嘉靖皇帝继位之后,明朝发生了著名的大礼议之争。嘉靖皇帝是明宪宗的孙子,明宪宗将皇位传给了明孝宗,明孝宗是一个很好的皇帝,也是一个很好的老公,他一生只娶了张皇后一个妻子,张皇后为明孝宗生下了两个儿子,其中只有长子明武宗长到成年。

明孝宗去世之后,贪玩成性的明武宗继承了皇位,明武宗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皇帝,他一生没有留下一个子女,导致了明孝宗一脉绝后。因为明孝宗没有后人,在明武宗去世之后,嘉靖皇帝便从藩王一跃成为了明朝皇帝。从藩王成为皇帝的嘉靖皇帝并不满足,他想要让自己去世的父亲也做一做皇帝,并且想要封自己的母亲做皇太后。当时的嘉靖皇帝只有14岁,明朝的大臣欺负皇帝年幼,纷纷反对嘉靖皇帝命令,要求嘉靖皇帝过继到明孝宗的名下。

不管嘉靖皇帝怎么求情,明朝的大臣都死活不同意让嘉靖的父亲获得皇帝的封号,就这样大臣们和皇帝争了三年多的时间。嘉靖皇帝先勉强答应尊奉明孝宗为皇考,在稳住朝廷局面之后,嘉靖皇帝又开始得寸进尺,想要让明孝宗做了皇伯考,自己的父亲做了皇考。这下明朝的大臣们彻底不干了,他们都跪在皇宫里面痛哭,死活不答应嘉靖皇帝的要求。

嘉靖皇帝让锦衣卫逮捕了众多大臣,当场打死了十几个大臣,还罚了大臣们的饷银。最后几个带头的大臣被迫告老还乡,嘉靖皇帝大获全胜,他的父亲也获得了皇考的称号,明孝宗只获得了皇伯考的称号。嘉靖皇帝帮助父亲得到皇帝称号后,又给父亲重新修建了皇帝规格的陵墓,之后嘉靖皇帝又开始得寸进尺,想要把父亲的牌位放到太庙里面。

太庙里面供奉的都是明朝的先帝,嘉靖皇帝的父亲显然没有进入太庙的资格,但是有了大礼议的教训之后,嘉靖手下的大臣们不敢在跟皇帝作对,只能默许嘉靖皇帝胡作非为。嘉靖时期的太庙里面分为主殿和偏殿,主殿里面的席位数量有限,嘉靖皇帝的父亲按理说应该放置到偏殿,但是嘉靖皇帝再一次得寸进尺,要让父亲的牌位进入正殿。

按照明朝时期的礼法,嘉靖皇帝想要让父亲的牌位进入太庙,就需要把一位皇帝移出来。如果按照礼法的规定,朱棣的牌位应该被移出来,不过嘉靖皇帝比较尊敬朱棣,没有允许将朱棣的牌位移出来。为了避免违背礼法,嘉靖皇帝将朱棣的庙号改成了明成祖,这样朱棣就能够名正言顺的留在太庙里面了。朱棣变成明成祖之后,朱棣的儿子朱高炽被移到了偏殿供奉,嘉靖的父亲也顺利进入了太庙。


历史总探长


嘉靖有没有扔朱棣牌位呢?

没有!朱棣是他的祖宗,假如没有朱棣,他也生不出来,或许他动过扔朱棣牌位的念头,但随即打消了。

随后,他又盯上了朱棣的儿子朱高炽,这个大胖子皇帝,仅仅做了九个月就驾崩了,动他的牌位社会影响最小,更容易操作。

好,就动他!嘉靖拿定了主意。

嘉靖为何一门心思地动别人的牌位啊?这还要从嘉靖继位说起。



嘉靖的皇位是拣来的。

明武宗朱厚照三十岁那年,到河里撑船游玩时,不小心掉到了河里,后来虽然被救起来了,但不到几个月就驾崩了,有人说是肺积水而死。

然而,朱厚照虽然三十岁了,但却一个儿子都没有,他整天忙着瞎胡闹了,生儿子的这么重要的事居然忘了,也许他觉得年龄还小,多玩几年再生,然而天不遂人愿。

按照惯例,既然朱厚照没有儿子,就只有找他的兄弟继位了,然而,令人抓狂的是,朱厚照乃一脉单传,妥妥的独生子,没有兄弟。

朱厚照他爹朱佑樘是朵奇葩,是一夫一妻制的坚定支持者,而且身体力行,结果就只留下朱厚照一个独苗苗,真是奇哉怪哉,当皇帝到底图个嘛呀?

有人说,朱佑樘是现代人穿越过去的,但我觉得不对,现代人穿越过去,一定奔着生儿育女去的,可劲儿纵欲。


朱厚照没有儿子,又没有兄弟,这可难坏了杨廷和这帮元老重臣,后来大伙一合计,国不可一日无君,咱就从朱厚照的堂弟中选吧!

这么选来选去,选中了嘉靖帝朱厚熜。

嘉靖中了宇宙级的大奖,非常高兴,屁颠屁颠地来就位了,这时候出现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什么问题呢?

杨廷和对嘉靖说:“你当皇帝可以,但不能认你亲爹为爹了,必须改称叔叔,你的亲爹是明孝宗朱佑樘。”

嘉靖坚决不同意:“别逼我,再逼我哥不干了,省得受你们这帮鸟官的鸟气!”

杨廷和退让了一步:“好吧!”


嘉靖的抗争取得了胜利,他终于不用换爹了,嘉靖当了皇帝没几天,就让杨廷和告老还乡了,这个家伙,一开始就让自己换爹,这以后还不得上天啊,滚回老家吧!

嘉靖四年,嘉靖又提出了让亲爹入太庙的想法,可是太庙已经人满为患了,没有空位了。

太庙是朱元璋建的,一共九个牌位,一个牌位对应一个皇帝,朱元璋占了一个,他又将太爷爷,爷爷朱初一,父亲朱五四入了太庙,这下子,朱元璋爷几个占了四席,剩下只有五个了。

剩下的五个是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当然嘉靖肯定自己要留一个,这下子人员满额了,他爹怎么入太庙呢?

嘉靖思来想去,朱元璋肯定不能动,这是老祖宗,朱棣呢?是小祖宗,动他也不行。嘉靖想了好久,觉得还是请走朱高炽比较容易。

当然,并不是把朱高炽牌位扔了,而是移到了偏殿,继续供奉,但地位要差一大截了!


然而,嘉靖此举,遭到群臣齐齐反对,甚至不惜以死相拼,朝堂之上,群情激昂,唾沫星乱飞,差一点没把嘉靖淹死,其中带头反对的大臣叫杨慎,就是那个写了《三国演义》片头词“滚滚长江东逝水”的。

嘉靖一气之下,大喊:“来人啊,给我打屁屁!”

140个大臣,被人强行脱掉了裤子,露出了或黑或白的屁股,一下,两下,三下……

龇牙咧嘴的,鬼哭狼嚎的,哭爹喊娘的……不绝于耳。

后来,有16个大臣活活打死了!杨慎没被打死,后来滚回老家,写《滚滚长江东逝水》去了!

多谢嘉靖打屁屁之恩,中国少了一个大臣,多了一个文学家!

可笑的是,嘉靖死了,朱载垕继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爷爷移出了太庙,嘉靖白忙活一场!


一半秋色


其实理由很简单,作为“外藩入主”的嘉靖帝为了某种目的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也为了给自己父亲一个“皇帝”的名分并入太庙,那么作为关系最为疏远的明太宗朱棣(当时的朱棣还没有升级为明成祖,庙号为太宗)只能被移出太庙移至桃庙。

可能,这里大家会很疑惑,关系最疏远的不应该是朱元璋么?为何是朱棣要被移至桃庙而不是朱元璋?这里涉及一个知识点,朱元璋虽与嘉靖帝关系最为疏远,但其作为明朝开国之君有着“万世不桃、永享太庙”的权利。


武宗驾崩,嘉靖幸运继位

公元1521年4月20日,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因没有留下子嗣,皇位该由谁继承成了一个问题,因为朱厚照没有子嗣且作为自己父亲的独苗亦没有亲兄弟。最终只能从武宗的爷爷宪宗的孙子辈中挑一位藩王

以承嗣为孝宗之子、武宗之弟,继承大统。最终兴献王的长子朱厚熜成了这个万里挑一的幸运儿。

但,少年天子朱厚熜刚到北京城外,朱厚熜便与内阁爆发了第一次冲突。根据杨廷和(内阁首辅)的安排,以太子之礼迎朱厚熜,由东华门入、居文华殿。这个时候第一次冲突爆发了,朱厚熜对其右长史袁宗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就这样双方皆互不妥协,最后还是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笺劝进,朱厚熜于北京城郊受笺,由大明门入、奉天殿即位,正式成为大明帝国第十一位皇帝。

虽说,大明门非天大之事不允开启,但说真的彼时还有比新皇登基更大的事么?其实说白了这是杨廷和想欺朱厚熜年少给一个下马威,也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皇帝与文臣之间微妙的关系。

冲突升级,大礼仪之争爆发

经历了大明门事件后,嘉靖皇帝与群臣之间的矛盾又再一次爆发了,之时这一次他选择了以最激烈的方式去与群臣们做争斗。

嘉靖皇帝要加封自己的生父生母为皇帝与皇后。

朝臣们认为按祖制,嘉靖是以孝宗皇帝为皇考、武宗皇帝为皇兄以嗣皇位,那么宗法之上,他的生父生母已经不是他的父亲、母亲,不允加封。而嘉靖帝则铁了心要把自己生父的谥号升到兴献皇帝的高度,并将牌位升俯太庙,改兴献王墓为显陵,坚持“继统不继嗣”,称孝宗皇帝为“皇伯考”,这便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大礼议之争”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大礼议之争持续了三年多,最终以无数的文臣遭受鞭刑,数十人致死亡,内阁首辅杨廷和辞官为结局,嘉靖帝取得最终的胜利,并追其父为皇帝。

步步为营,兴献皇帝升俯太庙,欲动太宗朱棣之牌位

随着在大礼仪之争取得全面胜利,嘉靖体会到了皇权的无上威严,为他后来变得独断专行奠定了基础。明朝原本士大夫共治的格局直接被打破,衰落也就此开始,当让这些都是后话。

回归正题,随着大礼仪的胜利,嘉靖便在皇城里为自己的父亲建了一座祢庙,并亲自命名为世庙。但,得陇望蜀的嘉靖不可能就此罢休,他在谋划着要将自己父亲的牌位抬进太庙

但“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太庙中只能安放七位皇帝的牌位,出去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位置永不可动,其余的则按照血缘亲疏,最远者移至桃庙。虽说明朝时,朱元璋改为了九个,但当时的太庙中仅供奉着八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与景泰帝朱祁钰除外)的牌位,留给嘉靖父亲的位置还是有的。但嘉靖帝又打起了小九九,先给自己的占起了位置,将自己老婆孝烈皇后的排位提前袝庙。这样子位置就不够了,那么作为血缘关系最为疏远的朱棣就面临着要被移至桃庙的命运

峰回路转,无辜仁宗被移出太庙

要动朱棣的牌位,这可把群臣给逼急了,一顿哭天喊娘的向嘉靖细数朱棣之功。或许是嘉靖考虑到如无朱棣,大明天下亦落不到朱棣这一脉之上。便将朱棣的的庙号改为了“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即“明成祖”,如此一来朱棣便与朱元璋一样“万世不桃”。

但,问题还是在的,这个要移至桃庙的皇帝便成了明仁宗朱高炽,因为朱高炽在位时间较短,这次也没有朝臣在继续反对了。嘉靖尊其父亲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俭敬文献皇帝”,即明睿宗,并奉睿宗祔太庙,这一刻嘉靖心满意足了,

直到隆庆帝(明穆宗)朱载坖继位后,觉得自己父亲做的可能太荒唐了,便将献皇帝的牌位移出了太庙,重新放回世庙祭祀,这件事情才算结束。


像素说


明朝有很多奇葩皇帝,嘉靖皇帝朱厚熜就是其中之一,他本来和皇位是没啥关系的,但是他堂哥明武宗朱厚照太能折腾了,虽说荒淫无度但是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嗣,才30岁就英年早逝了。所以张太后和杨廷和商议之后,决定让武宗的堂弟朱厚熜入京来继承皇位,朱厚熜就这样撞大运当上皇帝了。

明武宗朱厚照

不过在朱厚熜当皇帝前,还出现了一些小插曲,按照惯例皇帝入宫时,应该走大明门入奉天殿,但是杨廷和等人却要求朱厚熜以太子的身份,走东华门,入文华殿。朱厚熜很不爽,说道:“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在皇太后的协调下,朱厚熜从大明门入宫,在奉天殿继位,为嘉靖皇帝。

这次摩擦也是嘉靖皇帝给大臣们的一个下马威,因为在这之前他一直在自己封地上,入朝后没啥势力,为了避免受制于人必须采取一些必要手段。所以没过多久嘉靖皇帝又在自己的身份上做起了文章,按照惯例来说,嘉靖皇帝是继明武宗的位,他两是堂兄弟,所以明孝宗朱佑樘成了嘉靖皇帝宗法意义上的爹。

嘉靖皇帝朱厚熜

但是嘉靖皇帝却不愿意多认个爹,虽然皇位是来自于明孝宗这一脉的,他始终坚持继统不继嗣,想要抬高自己亲爹的位置,将其谥号提升为兴献皇帝,建立世庙供奉,只尊称孝宗皇帝为“皇伯考”,很对大臣们对此表示强烈的反对,于是一场长达三年的大礼议活动开始了,嘉靖皇帝见这样相持不下也不是个事,于是就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惩罚了很多反对自己的大臣。

最后内阁首辅杨廷和辞官了,几十位官员丧命,其他大臣们迫于嘉靖皇帝的淫威也只能屈服了,嘉靖皇帝如愿以偿追封自己亲爹为兴献皇帝。在这次大礼议中,嘉靖皇帝的地位逐渐稳固,但是他还没折腾够,他还想把自己老爹的牌位也放进太庙,按照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也就是说太庙可以供奉的皇帝只有七个,不过朱元璋将明朝太庙供奉祖先的位置改成了九个。

内阁首辅杨廷和

就算太庙的位置增多了,但是到了嘉靖皇帝这时,除掉朱允炆和明代宗,太庙里有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八个皇帝,所以嘉靖皇帝把兴献皇帝抬进太庙,太庙的位置就满了,自己死后就没位置了,所以必须要先踢出来一个,算来算去似乎就明太宗朱棣和自己关系最远。

但是嘉靖皇帝才提出想要动朱棣的牌位,立刻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他们对嘉靖皇帝说起了朱棣的文治武功,嘉靖皇帝也没想到大臣们反应如此激烈,所以嘉靖皇帝也不敢动朱棣的位置了,反而将朱棣的庙号由明太宗改为了明成祖,这样一来朱棣的位置就和朱元璋一样高了,看上去似乎太庙里就多了一个位置。

明成祖朱棣

事实上嘉靖皇帝是这样想的,提升了朱棣庙号,让自己的爹兴献皇帝先进去,但是太庙里还是只能供奉九人,自己死后自己的儿子,大臣们总得给点面子把自己弄进太庙去,那么就只能把其他和自己关系较远的皇帝弄出来,这样算一下,以后会被丢出太庙的多半是仁宗,自己和亲爹兴献皇帝的位置也就稳了。

但是让嘉靖皇帝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儿子朱载垕继位后,竟然把自己大费周章弄进太庙的兴献皇帝请出了太庙,重新移回了世庙供奉。

兴献皇帝朱佑杬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玄坤文史


嘉靖皇帝朱厚熜是明朝第11位皇帝,即历史上喜欢炼丹、祈望长生不老的皇帝,为此差点被宫女用丝带勒死的“货色”(壬寅宫变)。

原来朱厚熜当初因炼丹需要处女月经当药引,他不让处女吃饭只许喝露水,为的就是得到洁净的处女血。

这些宫女被饿得皮包骨头,为了活命,宫女们于是集体对嘉靖进行了谋杀,要用丝巾勒死嘉靖。由于慌张丝巾打了活结,嘉靖没死透,后被宫中守卫及时发现救活了。

有道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其实嘉靖皇帝的“前福”也不错。

当初这个皇帝轮不到他来当,但明武宗朱厚照去世时没有子嗣,按照传统的“兄终弟及”继承法,朝廷首辅杨廷和与太后商议,选择朱厚照的堂弟、也就是朱厚熜来继承皇位。

讲真朱厚熜捡了一个漏,由此他成了历史上的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

朱厚熜称帝不久,曾经打算把朱棣的排位扔出太庙,(问题来了)嘉靖皇帝为何这样做呢?

原来嘉靖皇帝要树立权威,他要把自己的父亲封为皇帝,然后把父亲的排位供奉到太庙,受万世朝拜,意思是抬高父亲地位的同时抬高自己身份。

嘉靖想得挺好,但当提出时,却遭到了以首辅杨廷和为首朝臣的反对,大臣们以“史无前例”为由坚决反对。

但嘉靖说:“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没有先例我创造先例不就得了?”

尽管嘉靖帝说破了嘴,但大臣们以维护“大礼仪”为由和皇帝死杠。

嘉靖帝大怒,下令谁再反对就打烂谁的屁股,君臣之间展开了拉锯战。

(杖刑)

关键是大臣们不怕杖刑,并且以打屁股为荣。嘉靖一看这不怕死的架势,当时表示这皇帝我不干了。

“老子说了不算,想把老爸追封皇帝都不行,当这鸟皇帝有啥用?你们另选别人当皇帝吧!”嘉靖干脆不上朝了。

杨廷和一看这局势,国不能一日无主,这样下去明朝就完了。经过三年半的死磕,老杨和朝臣们终于认怂了,嘉靖帝取得了“大礼仪之争”的胜利。

嘉靖帝的胜利代表着君权战胜了臣权,嘉靖追封老爸为兴献皇帝,位在明武宗(堂哥)之上。

搞定一切后,嘉靖要把老爸的牌位放到太庙供奉,这时他发现太庙里的九个牌位都占满了,根本放不下。这可怎么办呢?

(明朝太庙)

这难不倒嘉靖皇帝,按照“亲尽则祧”的规定,嘉靖只要把和自己最远的那位皇帝牌位移到偏殿就行了。

和嘉靖血缘最远的当属明太祖朱元璋了,但是开国皇帝有“万世不祧”之规定。也就是说,带“祖”的庙号不能移出太庙。

那接下来只能把朱元璋的儿子朱棣的牌位移出,当时朱棣的庙号是明太宗。

嘉靖当时确实想把朱棣的牌位扔出太庙,把自己老爸的牌位放进去。

但是杨廷和提出了反对,他说朱棣开创了“永乐盛世”,不亚于开国皇帝的功绩,把朱棣牌位扔出去有点不妥。

此时杨廷和为嘉靖出了一个主意,把朱棣的庙号改为明成祖,这样一来明成祖朱棣也不用请出太庙。

(杨廷和)

最后嘉靖把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的牌位扔出了太庙。

其实想来朱高炽的牌位被扔出去还真不冤,他在位仅十个月就去世了,话说回来了,总比嘉靖的老爸一天没做皇帝强许多吧?


秉烛读春秋


嘉靖帝能当皇帝完全是个意外,原本皇位是在明孝宗一脉永久相传,奈何明孝宗只有一个独子明武宗,然后明武宗不好好繁衍子嗣,只顾在豹房等地流连忘返,结果无子而终,大臣们经过商讨,皇位这才落到了嘉靖帝的头上。

按照传统礼仪,嘉靖帝当皇帝相当于小宗入继大宗,也就是说嘉靖帝要尊明孝宗为宗法上的父亲,历史上的汉哀帝当皇帝就尊汉成帝为皇父。

原本顺理成章的事到了嘉靖帝这里,嘉靖帝不同意,他只尊明孝宗为皇伯父,自己的生父还是自己的父亲,于是一场关于谁是宗法上的父亲问题,明朝展开了一场大礼议之争,但是嘉靖并不这样认为,在三年时间中死伤众多,最后嘉靖羽翼丰满,并且为自己老爹搞到了一个兴献皇帝的称号结束闹剧。结果嘉靖帝胜出。

嘉靖帝胜出后还不满意,他除了下旨尊自己父亲为皇帝外,还想把自己的父亲放进太庙。

何为太庙?简言之就是供奉历代先祖的地方,不过位置是有限的,按照周礼记载天子七庙,也就是说太庙中只能供奉七个皇帝,不过朱元璋当皇帝后改了,太庙可以供奉九个皇帝,至于其他多出来的按照亲近远疏放到偏殿。

嘉靖帝大礼议胜利后想把生父献王放进太庙,这时问题来了多出来一个,按照亲近远疏明太宗朱棣最远,不过就算最远,嘉靖帝也不敢把朱棣移出太庙,不然之后皇帝的名分会受影响。

既然不能移朱棣,又考虑朱棣的贡献,嘉靖帝破天荒的给朱棣改庙号,由太宗改为成祖。朱棣被称祖后就可以和朱元璋并列,这样变相的空出一个位置,就此献皇帝成功进入太庙,朱棣由宗变祖。

之后更是在太庙中做起了文章,把自己的老爹搬进去了,自己死了之后怎么办呢?现在太庙的名额已经满了,大臣们非常苦恼。最终还是选择了血缘关系最远的仁宗踢出去,好在后面嘉靖的儿子改变了局势,他把献皇帝的牌位移除了,放回了仁宗的牌位才会有这样的故事下来。


独秀文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