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舜禪讓的傳說



黃帝之後,中經帝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大約在公元前23世紀中期,便到了人們津津樂道的堯、舜時代。這期間,社會經濟的發展,使氏族制度漸趨解體,階級分化日益加深。與此同時,社會組織逐步擴大,各部落的屬地進一步融合為民族的共同領土。隨著頻繁的武裝衝突,部落或部落聯盟等各級軍事首領的地位越來越顯要。最高軍事首領的確立,必須通過一定的儀式,由眾多部落的首領共同推舉和承認。這就是軍事民主制傳統,也就是後世儒、墨兩派學者極力渲染、推崇備至的堯“舜禪”讓制度。


堯舜禪讓的傳說


傳說堯為帝嚳之子,名放勳,號陶唐氏,建都於唐(今山西臨汾),史稱唐堯。堯曾設官掌管時令,制定曆法,依著春、夏秋、冬四時順序,教民及時種植和收割。唐堯晚年,諮詢四嶽(四方較強大的部落的首領),推選繼任者。放棄舉薦堯的兒子丹朱,堯說:“丹朱兇頑,不可大用!”堯讓四嶽繼任,四嶽都推說自己才行淺薄。堯說:“不論親疏與否,也不管有名無名,有為無為,唯賢即舉。”大家便一致薦舉虞舜,並講出其人的出生經歷。


堯舜禪讓的傳說


舜名重華,號有虞氏,史稱虞舜,生活在東方部落之中。相傳舜的父親是個盲人,名叫瞽叟,為人兇頑,母親秉性奸詐,弟弟生來狂傲,可他能妥善處理同父母兄弟間的關係。虞舜早年曾親耕於歷山(關於歷山有幾種說法,其中一說即今山東濟南千佛山),製陶於黃河之濱,都有突出作為。堯為測試舜的德行,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娥皇、女英許配給他為妻,又讓他執掌五教和賓贊,虞舜把家事、民事料理得有條不紊。經過三年考驗,堯便讓位於舜。


堯舜禪讓的傳說


虞舜做了部落聯盟的最高首領之後,選用賢人治理民事;讓禹主管土木工程和治水,棄主管農事稼穡,益主管山澤漁獵,皋陶平理民事糾紛等等。舜還巡行四方,放逐了鯀、灌兜、三苗等異己勢力。


堯舜禪讓的傳說


虞舜晚年,也像堯一樣諮詢四嶽,推選繼任人。大家因禹治水有功,公推禹。於是舜援例進行禪讓。其後,舜南巡死於蒼梧,葬於九疑。其陵墓為零陵(今湖南寧遠東南)。


堯舜禪讓的傳說


堯舜禪讓的傳說,多有後人的溢美之詞,尤其是摻入孔孟學派的政治理想和社會藍圖。我們只能把它看作原始社會末期特定階段上軍事民主制度的反映。不必拘泥於其人其事的絕對真偽。與“禪讓”說的同時,還有“舜逼堯,禹逼舜”(《 韓非子》)和“舜囚堯”(《 竹書紀年》)的記述。後一說法,反映了原始民主制度正在破滅,王權世襲制度逐漸孕育成熟,這似乎更接近於歷史的真實。

堯舜禪讓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