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康熙撞破太子胤礽奸情,为何郑春华哼歌,康熙腿就软了?

青灯问史


康熙撞破太子和郑春华的奸情,第一反应肯定是怒火中烧还有些羞愧,毕竟是儿子给老子戴了绿帽子。但别忘记,他是个出色的政治家,第二反应马上就会想到如何处理太子、引起政局动荡、引发夺嫡之争等等问题,这不由他腿不软!



胤礽毕竟做了数十年的太子,而且还替康熙理政多年,手下肯定会有不少的拥趸,这些人有文臣也有武将,一旦因为太子被废或者被囚禁,突然发作,康熙也没有把握能平定祸乱。要明白,事发地不是北京,而是热河,如果太子手下作乱,还是会酿成动荡的。

太子手上有兵,可以从凌普带兵进行宫一事看出端倪,虽然调动军队的命令是老十四伪造的,但也能说明,这支部队是服从太子的!

另外,康熙后来自己也说过:当时朕驻陛热河,事发肘腋之间,情形晦暗不明,不得不乾刚独断,停用了太子的印玺!


可见,康熙对太子的势力也是有顾忌的!

另外,康熙非常明白,如果他断然处置了太子,更会引发夺嫡之争。他作为父亲,那么多儿子的脾气秉性不可能不了解,老大粗鲁却胆大包天,老三表面斯文心如猛虎,老四老十三明显是太子一党,更有八王党虎视眈眈。这个时候如果对太子的处置有了偏差,立马就是天下大乱!

于是康熙没有去当场将太子和郑春华捉奸在床,而是被图里琛等人搀扶回了烟波致爽阁,将所有皇子都聚集在一起,才命人去找太子,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儿子们作乱!也等于变相扣留了大家,根本不给他们任何机会!

然后又命令郎谭带兵进驻八大山庄,取得了对局面的全部控制!


郑春华一个女人,在康熙眼里根本就无足轻重,他实在是对太子太失望!想想胤礽也不容易,老爹文韬武略,在历代帝王里也是出类拔萃的,肯定看不上他这个平庸的太子,更何况还有那些如狼似虎的兄弟,能顺利即位才是怪事儿!


李飞叨


在《雍正王朝》里,康熙因为喝了新鲜的鹿血,连续翻了6天牌子,到了第7天,李德全死活也不肯让康熙继续翻牌子了。康熙一怒之下,掀了盛绿头牌子的盘子。又命李德全派人再割点新鲜的鹿血来喝。自己和图里琛、德格勒出去走走,走过鹿场,本来看到了鹿,兴致很高,却偶然发现有院子里有男女在偷情。

胤礽和郑春华偷情已久,而且宫中上下都知道这事,唯独瞒着康熙。

当康熙看到灯影里晃动的人影时,德格勒傻啦吧唧地一把拽住了康熙的胳膊,说您还是别上去了。很显然,胤礽和郑春华偷情绝对不止一次了,而且大家都是知道的,只是谁都不敢讲,也不能讲。康熙非常生气,转手就给了德格勒一记耳光。说“你们当的好差,宫廷里竟然出现了这么伤风败俗的事情。”并问那个男的是谁?德格勒很无奈地跑过去踢了假装撒尿的图里琛一脚,说“别装了,赶紧办差去。”这说明图里琛也知道这事。也就是说上上下下,也就康熙不知道了。

康熙亲自下指令,“一定有人把风,抓。”图里琛直接就跑到草堆里,把正在做梦的何仲一把勒着脖子,拖了出来。这再一次证明了图里琛他们都知道这事情。康熙一眼就认出了这是太子胤礽的贴身太监何仲,那么这里面的男的必然就是胤礽了。

何仲差点就吓傻了,“不知道皇上……”刚发出声音,结果就被图里琛一把直接给弄死了。图里琛还在那装,说不小心给弄死的。实际上,图里琛心里非常明白,如果何仲真的喊出来了,惊动了胤礽和郑春华,两人再慌乱地一跑,那么这事就真的被撞破了。那这个场面就没办法控制了,在场所有人弄不好都被卷进旋涡,谁都跑不了。

但是毕竟里面还是听到了外面的声响,里面的灯突然就熄灭了。这说明胤礽和郑春华已经知道外面有人发现了他们,灭灯是应激反应,必然经历了短暂的慌乱。但是很快灯又被重新点燃了。这是因为就在关键时刻,郑春华已经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暴露自己,保住胤礽。

事实上胤礽已经暴露了,如何能保住胤礽?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奇女子郑春华做到了。

因为她知道外面就是康熙本人,她也非常清楚康熙的顾忌,胤礽毕竟是储君,这种事情不挑破比挑破对双方更有利。当康熙知道是自己的时候,就不必再撞进来捅破这件事情了,也不用如果不捅破,憋在心里去怀疑后宫的其他女人。

于是郑春华在里面哼着小曲,“阿玛阿玛月光光,阿儿阿儿在梦乡。东照流水西照河,莫惊梦中小儿郎……”当康熙后,喃喃地说道“是春华”,打了个踉跄,让图里琛和德格勒扶住,回戒得居去了。


康熙从这首小曲里得到了所有的答案。

首先,郑春华是一个被康熙故意冷落的妃子。用郑春华自己的话说,康熙已经快一年没翻过自己的牌子了。一个一年多没有被翻过牌子妃子,康熙听到她的声音却能立刻叫出她的名字;资历浅,没生养,却能被封为妃嫔(毕竟康熙自己定下来的“祖制”要有子嗣才能封为正主)。所以康熙冷落郑春华的原因本身也是因为胤礽。

其次,它透露出了郑春华与胤礽的真实关系,令康熙产生对胤礽的愧疚。郑春华在胤礽的心里,有母亲这个角色的成分在。胤礽的生母赫舍里是因为难产死去的,胤礽从小缺乏母爱,是康熙“自己带大的”。但是康熙教子只有严父的一面,缺乏慈母的一面。所以当康熙当着太监和宫女的面,斥责胤礽的时候。郑春华曾经“出手相救”,她说胤礽是一国之储君,你当着宫女太监的面骂他是不合适的,“哪有这样对儿子的父亲?”。这句话,让康熙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误,所以郑春华和胤礽的关系也是从这个事情上种下的种子;

再次,郑春华在释放信号,“莫惊梦中小儿郎”。你走吧,今晚不要再去追究事情了,过了今晚你直接派人来锁我就是了,为了你自己的名声,为了胤礽不身败名裂,为了不影响你们父子人伦,不管什么后果,都由我自己承担。

康熙虽然离开了,但是内心是痛苦的,作为一国储君的儿子与庶母偷情,作为皇帝自己更是不能揭露的丑闻。这是叫一辈子没吃过哑巴亏的康熙如何是好啊?

不过胤礽实在令人失望至极。康熙忍了,郑春华也为他甚至付出了无法想象的代价,而他真的是烂泥扶不上墙。也为他第一次被废埋下了隐患。更可气的是,被复立的时候,他第一时间竟然想到的是杀了郑春华,以绝后患。结果不但没杀得了郑春华,还丢了老十三对他的忠心。


炒米视角


《雍正王朝》中的这个桥段很有意思。

康熙毕竟老了,男女之事有些力不从心了,后来太监献上了一碗鹿血,康熙一仰脖子干了下去,不久之后又有劲了。


这时候,小太监照例端来了一个盘子,盘子上有诸多妃子的牌子,翻到谁的谁就有资格陪老爷子“耍一耍”。

康熙刚要去翻牌子,大太监李德全急忙阻止:“启禀万岁爷,您这都连续六天了,小心龙体啊!”

康熙讨了个没趣,一气之下,掀翻了盘子,哼了一声就出去了!

这大半夜的,不干点啥事睡不着啊,当时又没有手机玩,没有电视剧看。

康熙决定出去溜溜弯,大内侍卫图里琛、德格勒跟在康熙后面,太监李德全也屁颠屁颠地跟着来了。


转眼间,康熙遛到了鹿场,发现西北角的房子亮着灯,康熙纳闷了,这是谁啊?大半夜的,在这里捣鼓啥啊?

康熙悄悄靠近,突然听到一阵猛烈的“鼓掌”声,咦?康熙心头起疑,紧接着传来了女人哼哼的声音。

康熙终于明白了,这是为爱鼓掌呢!我的老天,这是谁呢?准是偷情的!准是一对奸夫淫夫!

康熙刚要走上前去,突然李德全上来拉了一把,小声地说:“万岁爷,您还是别去了!”

康熙瞅了一眼李德全,看来这个家伙啥都知道啊,难道就我一个人蒙在鼓里?康熙火冒三丈,下令道:“准有放风的,先把放风的捉到!”


这时候,草堆旁边有个人探头探脑,图里琛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三下五除二就制服了那个人,那人疼的哇哇直叫。

图里琛把那人小鸡似的提溜了过来,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太子胤礽的小跟班。

一切真相大白了,康熙愣在了那里!

这时候,突然屋子里灯灭了,约摸几分钟后,灯又亮了起来,随之有女人咿咿呀呀的歌声传了出来:

阿玛阿玛月光光,阿儿阿儿在梦乡。东照流水西照河,莫惊梦中小儿郎……


康熙一听,像是被闪电击中一样,瞬间瘫在了那里,站都站不起来。

“回去吧!”康熙叹了口气,在李德全的搀扶之下,颤颤巍巍地回去了!

这对男女正是太子胤礽和康熙的妃子郑春华,当晚他们正在鱼水之欢,突然听见外面有动静,于是停止了动作,然后悄悄地把灯熄灭了。

后来,忽然又传出康熙的声音,胤礽一听大惊失色,吓得瑟瑟发抖,然而,此时郑春华却十分平静,她急中生智,将灯点燃了,然后又唱起了熟悉的歌谣。

这首歌康熙很熟悉,因为之前唱给他听过。


郑春华此举是向康熙释放信号:太子在里面,而我是您的妃子,倘若这事传出去,不仅影响太子的前途,也会影响大清的脸面,劝您还是网开一面吧!

郑春华用自己名誉换回了太子的颜面。


一半秋色


郑春华和太子胤礽的奸情在《雍正王朝》一开始就有铺垫,那时候郑春华还不是康熙的妃子,只是一个普通的宫女,二人正好同时在一个石头下躲雨,胤礽看到郑春华就心动了,想行不轨之事时,正好有其他人来了,只好作罢,可郑春华这个人从此就被太子胤礽惦记住了。


有一次,胤礽惹康熙不爽,康熙当着太监和宫女的面,责骂太子,堂堂太子被骂的连狗不如,头都抬不起来。在旁边的郑春华看不下去,说了一句:哪有父亲这么骂儿子的,而且是堂堂的储君。康熙听完也觉得不合适,并且还当场封了郑春华为嫔妃,可见康熙还是仁义之君,换做其他人早就拖出去斩了,这也使得太子胤礽对郑春华的好感。


可郑春华当了太子胤礽名义上的母妃,可太子还是找借口来找郑春华,一来二去,居然给康熙送了顶大大的绿帽子。此事也只有康熙不知道,宫里其他人都知道这件事。



后来在热河行宫那晚,康熙连续翻了6天的牌子后,还想接着翻,被李德全制止了。是啊,康熙皇帝也60开外了,就算是年轻人,也经不起连续7天作战啊。于是康熙就叫上了图里琛等人去外面转转,没想到碰巧看到郑春华房间有男人的身影。


这下可把康熙气死了,普天之下,男人最受不了的就是被戴绿帽子,而且是堂堂皇帝被别人带,那还得了。此时,图里琛鬼精,看到情况不对,居然尿遁,可见他作为康熙的贴身侍卫,也是知道这个事的。


康熙立马叫住图里琛,叫他去看看谁在房里,就在图里琛硬着头皮去查看时,发现了在旁边打瞌睡的服侍太子的太监。那太监也醒了,刚刚要说话,就被图里琛弄死了。可是太监临死前还是发出了声音,惊动了房间里的人。



灯被熄灭后,很快又重新点燃起来。并且在屋内传来了郑春华唱的摇篮曲:阿妈阿妈月光光,阿儿阿儿在梦乡。东照流水西照河,莫惊梦中小儿郎……


康熙听到后,一脚踩空跌了下来,所幸被图里琛等人接住。而同时康熙没有打算再派人去捉奸,而是回去了。


为什么康熙听到郑春华唱的摇篮曲,腿就软了下来呢?


首先,郑春华的这首歌,名义上是摇篮曲,是母亲唱给孩子听得,其实就是告诉康熙,里面的人是你的儿子,当今太子胤礽。你如果贸然闯进来,会弄得大家都难堪,尤其是作为皇帝的你。


其次,太子胤礽一出生母亲就去世了,即便当了太子,其实还是蛮惨的。作为胤礽的父亲,康熙动不动就对胤礽严要求、高标准,使得从小缺乏母爱的胤礽,就对年长的女性有一种依赖,也就是“恋母情结”,希望康熙原谅太子胤礽。


再次,这也是郑春华为了保护太子胤礽做出的牺牲,其实郑春华对太子也是很喜欢的,这两个深宫中的苦命人,在一起互诉情长。而且在原著中看到,郑春华已经一年多没有得到康熙临幸了,其实这也就是被打入冷宫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太子的爱,郑春华也沦陷了。但事情曝光后,郑春华还是以大局为重,希望牺牲自己来保全太子。


最后,其实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康熙对太子彻底的失望,导致情绪失落,差点跌倒。他实在想不通,堂堂太子,居然和自己的妃子搞在了一起,你还何德何能当得了未来的皇帝呢?


其实来热河,康熙就是为了散散心,在之前康熙就已经对胤礽失望透顶了,加上这一次太子和郑春华的事,让康熙觉得自己培养了30多年的太子居然是这样的人,这么多年的心血算是白花了。其实这也是对康熙最严重的打击。


对此,你觉得康熙为何听到歌后,腿就软了?欢迎留言评论。


历史局中人


郑春华与胤礽的奸情被撞破时,她哼的是一首摇篮曲。



她哼的歌词是:“阿妈阿妈月光光,阿儿阿儿在梦乡,东照流水西照河,莫惊梦中小儿郎。”

为什么郑春华要哼这首摇篮曲呢?

郑春华明白,此时康熙就在外面,并且已经撞见了太子的贴身太监,而旁边的德楞泰一直闪烁其词,康熙再傻也能猜到这奸情的主角之一正是胤礽。



康熙对胤礽的感情是很深厚的,不仅对其寄予厚望,还多方培养,树立其储君的权威。面对胤礽一次次的犯错,康熙虽然哀其不幸,但碍于自己的爱子之心,也只能一次次地为其扶持遮掩。

郑春华深知康熙的爱子之心,故在奸情败露后哼起摇篮曲,不惜暴露自己,以唤起康熙的同理心,进而能够让他因此而放胤礽一马。



而且,郑春华与胤礽之间的情感,本质上类似于母子之间的依恋,更何况郑春华本就是胤礽的庶母。她此时哼起摇篮曲,可能也是在缅怀自己与胤礽的这段不伦之恋吧。


达摩说


康熙老爷子腿软的原因很复杂。

郑春华哼的是摇篮曲,虽然是开脱之举,但也就坐实了屋子里正在进行的不伦之恋。

话说康熙几天前喝了回鹿血酒,喝过的朋友都知道,这玩意比某些药还生猛,所以老爷子喝完了以后,连翻了七天牌子,也就是说啪啪了七个。

所有的猛药都有副作用,其实就是提前透支体力,但当事人浑然不觉罢了,康熙几十岁的人了,任凭身体再好,连干七天那也是要虚。

但鹿血酒的药性还没退,第八天,康熙还要翻牌子,贴身太监赶紧劝他节制,老头也很听劝,就没再翻牌,估计也担心今天老腰受不了,于是就出去散散步。

稀里糊涂就遛弯儿到了鹿场,这是小说和电视剧起的地名,其实就是郑春华的住所,从外面就能看到屋里有人,隐约能听到男女之事发出的声音。

康熙登时大怒,这有人给老子戴绿帽子啊!就要让人进去捉奸。

但看见一个人在那贼头贼脑的望风,康熙立马就怂了,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太子胤礽的贴身太监。

从这里看,太子这智商也是捉急,让贴身太监望风,生怕别人不知道这里太子正在和皇帝的妃子啪啪么?

一时间康熙也很懵逼,抓也不是,进也不是,这时候屋里也有动静了,郑春华开始了她的表演:

“阿妈阿妈月光光,阿儿阿儿在梦乡,东照流水西照河,莫惊梦中小二郎。”

郑春华是在给自己和太子台阶下呢!别看我俩光着身子,我那是作为“干额娘”在哄娃睡觉呢!

当然了,谁搂着谁睡那可就不好说了!


康熙暗骂,这时候你想起来是太子干妈了?你们啪啪的时候干什么去了?

其实郑春华也是在用歌声提醒康熙,你发现了也不要进来,让天下人知道了,皇家就沦为笑柄了。

康熙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所以遇见这么狗血的事情,身上的鹿血也就都没了,自己最喜欢的嫡长子胤礽居然啪啪了自己的妃子,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只能咽在肚子里,多种情绪涌上心头,加上这几天体力透支,一个踉跄,腿软了下去。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明离子


满族起源于东北,他的道德观念,婚姻观念,实际上和汉族有很大差别。满族入主中原,虽然成了统治阶级,处处占了先机,成了事实上的人上人,但是汉族毕竟人多,潜移默化当中,满人逐渐受到汉族道德观念的强烈影响。


郑春华和太子偷情实际上算不上什么大事,不是有个说法么“脏唐臭汉鼻涕清”,汉武帝的母亲在入宫前就嫁过人,生过一个女儿。汉武帝本人实际上是整个汉朝皇帝,或多或少都喜欢交几个好“基友”。最有意思的是汉宣帝,这位创造了“昭宣中兴”的伟大帝王,由于受到祖父“卫太子”刘据的影响,进过“局子”,在襁褓之中就蹲过“班房”,后来又长期在皇宫外游荡,对于他的血统许多大臣保持疑问态度,直到当了皇帝的汉宣帝交起了好“基友”,这些大臣才打消了疑虑,认为只有这样才像是刘家的好儿孙。


唐朝最出名的要数武则天了,先是唐太宗的才人,后来又成了唐高宗的“心头肉”,并且还当了皇后,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朝尚且如此,大清的皇室又能好到哪去,据说清朝历史上有名的“四大贝勒”之一的代善,就是因为和父亲努尔哈赤的大妃黏黏糊糊,有说不清楚的情愫,才在皇位竞争中逐渐失势。

郑春华不过是康熙的一名普通妃子,“出轨”太子自然是找死,但是太子作为一国储君身份尊贵,怎么能为了个把女人就严肃处理,再说了还要顾及皇室的脸面,最多就是申斥一下。


南北朝时期,北齐的建立者高欢家里,就曾经“妥善”处理过类似的事情,其手法可以说是后世处理类似事件的经典手法。

高欢有一名非常喜欢的小妾名叫郑大车,名字确实不怎么好听。这个郑大车美貌异常,原为广平王元悌的妃子,后来元悌死于非命,孀居的郑大车又被高欢看中,成为其小妾。

535年,高欢征讨刘蠡升之时,14岁的高欢与郑大车厮混在了一起,等高欢回来后,两名婢女就告发了这件事。高欢怒不可遏,对高澄施以杖刑,然后囚禁起来。适逢高欢第五子高浟的生母很受宠幸,高欢便想废了高澄,立高浟为世子。高澄听闻既惊且惧,向司马自如求救。

司马自如到京后,佯装对此事毫不知情,向高欢求见高澄之母娄昭君,高欢把高澄的事说予司马子如听,司马子如听罢,不仅没有骂逆子高澄,反而数落高欢不识大体,历数创业时期原配娄昭君陪伴高欢度过的苦难与施予的恩惠,并且指出,一个美貌小妾根本不足挂齿,而且婢女的话,并不足信。高欢听了很后悔,认为自己太鲁莽,就命司马子如审问这件事,司马子如迫使告发的婢女改变自己的证词,然后自缢,并且处死了郑大车。又让高澄自改口供,说是自己迫于威逼,无奈自诬的。最后司马子如告诉高欢审理的结果,高澄乃是清白的。高欢喜不自胜,传见高澄母子,三人见面相对而泣。

估计许多人看到此处要骂娘,父子作恶,旁人受过,但是没办法,“无情最是帝王家”。对于郑春华,处理手法肯定与此类似,在“雍正王朝”中,后来的剧情发展也是这个套路,太子被废后又重新上位,可怜的郑春华被强行堕胎,送到宫里做苦役,后来被毒死。


康熙在此处腿软,不是心疼自己的一名妃子,对此事有十分的挂怀,而是对自己悉心培养的接班人——太子的失望。

郑春华在此处哼的歌,明显是暗示康熙——太子在这,为了朝廷脸面,此事最好不要闹大。此时康熙的心里可谓是五味杂陈,一名妃子,不算什么,但是太子此前屡屡犯错,自己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言语行动中多有敲打,希望太子能好自为之,怎料这个逆子仍然“我行我素”,在这个时候尚且不能管好自己的“下半身”,自己又怎能把大清的江山传给他。



想到自己对太子几十年的培养付之东流,可能还会想到自己的发妻,自己的首位皇后——赫舍里,自然是难以自已,以至于失态。


醉美木渎


自信满满的康熙大帝,在行宫发现一对男女私会,打算捉奸惩治时发现,竟是亲儿子在和自己的妃子私通。这样的打击,或许很少有人能承受得住。尽管这是段虚构的情节,却从侧面反映出了康熙晚年的辛酸与苦楚。

《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失宠之际,康熙曾组织了一次盛大的木兰秋闱。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却无意间发现了太子和郑春华的奸情。当然,康熙意识到是里面私会的女主角是郑春华,是毫无征兆的。

在这一事件中,太子的贴身太监放哨时被抓,随着想报信,又被身材魁梧的侍卫失手打死了。那一刻,康熙先猜测到了男主角就是太子胤礽。要知道,身为太子,竟在深夜与女子私会,原本就是一种很不检点的行为,而且事发地还是行宫。

就在康熙即将人赃俱获时,郑春华决定向康熙坦白了。她用唱歌的方式透露了自己的身份,也在向康熙传递着一个消息:我错了,但别把事情搞得太难堪,回头惩治我就是了。郑春华是想以死来保护太子,也是在尽力维护康熙的颜面。那一刻,她很无奈,却只能这么做。

康熙并不糊涂。在得知是太子与郑春华私会后,当即就内心崩溃了。要知道,一个是自己宠爱的女人,一个是自己册立的太子,两个人在深夜人静的时候,行着苟且之事,背叛了自己。可是,他又能怎么做呢?

如果带人闯进去,即便是人赃俱获,可最丢人的会是谁呢?必然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所以,康熙从盛怒,到悲愤,又到无可奈何,只好停了下来。可是,仇恨的种子却就此埋在了心里。就剧中后续情节来看,康熙废太子、命人给郑春华堕胎,都是偷情风波的余音。

当然,历史上的太子胤礽,并未染指康熙的妃子。他之所以被康熙厌恶,主要是在康熙亲征噶尔丹时。康熙在出征时,曾染病卧床,可太子表现的并不是很伤心,这令康熙很不舒服。这是史书中胤礽失宠的主要原因。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父子之间矛盾的升级。

就《雍正王朝》而言,当时康熙的腿确实软了,但这是他内心受到巨大冲击后的表现。盛怒之下的康熙,只能隐忍,却又不愿隐忍,面对两个至亲的背叛,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打击。其实,这个情节虽然是杜撰的,却安排的十分巧妙。


史海烂柯人


康熙帝腿并没有软,只是再也不敢往里面走了,这是为何呢?

一、

在《雍正王朝》电视剧中,关于奸情问题,只有三处镜头,其中有两处都给了太子胤礽和郑春华,当然还有一次给了李卫和小翠。

同样是奸情,而且都是爱情,但是两对人的结局却大不相同,太子被圈禁,郑春华自杀,唯有李卫和小翠,不仅受到了大家的祝福,还做到了封疆大吏。

关于李卫和小翠的事,跟问题无关,不讲,单说太子胤礽跟郑春华的事,他们俩是什么时候搞到一起的呢?

在剧中一开始俩人就搞到一起了,所以有点让人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但是在二月河《雍正皇帝》原著小说中,是详细交代过过程的:

太子胤礽是一个移动的荷尔蒙释放器,逮到谁就想上谁,不得不说丑化的相当严重。某一次太子胤礽到假山躲雨,见到了同样躲雨的郑春华,要知道女子湿了衣服,还是比较性感的,尤其是漂亮的郑春华,那时候的春华还是宫女,当然不敢拒绝太子胤礽的靠近,眼看就要沦陷了,正好有人路过,这才作罢,但是胤礽从此就记住了这个宫女。

后来郑春华就成了康熙帝的贵人了,而太子胤礽在某次受了气之后,吃了春药,四处寻找发泄物,说巧不巧的就在花园遇到了郑春华……

二、

所有的事情,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后来一次康熙帝又训斥了太子,没想到郑春华竟然出来说了句话:

“太子爷是一国的储君,万岁爷不该当着这么多奴才斥他训他……”

结果康熙帝很高兴,不仅没有训斥她,还升她为嫔妃,太子胤礽知道了后,更是把她当做了知己,经常变着法的来找她,在《雍正王朝》中郑春华临死前也跟王掞主动交代过:

“从那以后,太子爷经常变着法子来找我,我真无耻呀,竟然答应了他!你说的对极了,我就是一个不详的女子……”

这都是太子胤礽缺乏关爱的表现,毕竟他一出生生母仁孝皇后就难产而死了,康熙帝又对他管的严格,没有享受过母爱的味道。

虽然康熙帝也对他充满爱意,但毕竟是皇帝,皇帝忧他就得跟着忧,皇帝喜他就得跟着喜,伪装太过了,自己都觉得累。

这在历史上也有体现的,比如有一次康熙帝出征生病,太子胤礽去探望,结果没有表现出忧虑的神色,被康熙帝批他绝无忠爱君父之念。比如康熙帝的第十八子得了病,而太子胤礽没有表现焦急的样子,也被康熙帝痛批他没有恋爱兄弟之情。

所以,处处受制约的太子胤礽,心里太苦了,继续倾述的对象。

三、

等到他们之间的爱情被捅破的那天,太子胤礽还在给郑春华承诺呢,虽然这个承诺根本不可能实现:

“春华,求求你,答应我,安好胎你替我把孩子生下来!”

虽然太子是真心的,但是康熙帝偏偏这时候来了……

康熙帝也比较牛,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想“御驾亲征”李德全都劝不住,康熙帝挣扎着站起来,再给朕一碗鹿血,朕还能战斗!

后来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了,大家都知道房子里有人,可惜没一个人愿意去捅破,连图里琛都躲一边尿尿去了。不过还是被识破了,一个侍卫拍拍他,别装了:

“一定有人把风,抓了!”

图里琛不能抗旨啊,于是抓来了太子胤礽的贴身太监,太监赶紧报信啊,这一喊,让康熙帝急了,快让他闭嘴啊,图里琛就等皇上这句话呢:

“皇上,奴才失手,他死了!”

这下子,大家都愣了,反正也没人证了,在场的各位都是瞎子,聋子,反正啥也没看见,啥也没听到,康熙帝你说怎么办吧?

正在大家没辙的时候,突然就想起来郑春华唱的摇篮曲,康熙帝一听不妙,嘟囔了一句“是春华”,竟一下子腿软了,不能再往前走了。

四、

这就印证了题目了,为什么康熙帝突然就腿软了,不敢再往前走了呢?

这就在于郑春华高超的演技了,她这样暴露自己,真不怕死?

这首摇篮曲语调很凄凉,我们可以想象那个场景,康熙帝在外面,太子在里面躺在郑春华的双腿上,郑春华唱的摇篮曲表面是唱给太子,其实更是唱给康熙帝。

摇篮曲很悲凉,是一个母亲在歌唱,很容易让人想起母亲,并不是说太子恋母,而是要告知康熙帝,太子也需要爱,也需要母爱,希望皇上看在他早逝的母亲份上,饶了他这次。

而且郑春华自报家门,康熙帝必然是顾及皇家的脸面,正所谓家丑不外扬,且此时证人已死,再强行进门,不仅仅丢太子和郑春华的脸,也丢了康熙帝的脸。

与此同时,郑春华也希望能唤起康熙帝的父爱,何必对自己的儿子赶尽杀绝,况且你又是以“仁”治天下?

而且郑春华暴露自己,也就是等于承认了自己的罪过,承认了是自己在勾引太子,跟太子无关,所以事后她就被抓了,她以自己的牺牲,希望能保全太子安全。

而康熙帝并没有杀她,一方面或许他俩直接有爱,或许康熙帝确实仁慈,更重要的是一旦杀了郑春华,就等于变相承认了太子跟她的事。

正是出于种种考虑,康熙帝还是没敢进门,毕竟这时候的他仍然没有下定决心废掉太子胤礽。

只不过,郑春华拼命保全的太子胤礽,复立之后却要杀掉她……

不知道临死前的郑春华是否还会唱那首摇篮曲:

“阿妈阿妈月光光,阿儿阿儿在梦乡,东照流水西照河,莫惊梦中小儿郎……”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雍正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原创文章,喜欢就关注吧!


杨角风发作


正当康熙皇帝要上前看看究竟是谁在和太子偷情的时候,郑春华唱了一首摇篮曲,康熙皇帝腿一软,险些跌倒。

原因是康熙皇帝本来心里面非常的激动和愤怒,而且非常好奇究竟是谁敢如此大胆和太子偷情,因为这里的女人只能是皇上的妃子,不会有其他的女人。

康熙此时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一面是痛心,一面是又想确定是谁,而且皇上害怕撞破太子和自己妃子的奸情,自己颜面何存,场面是如何的尴尬,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呀!

虽然只是几步路,但是心头像压了块大石头一样沉甸甸的,脚步也是非常沉重的。

这时候的郑春华一曲《摇篮曲》主动的自曝身份,康熙皇帝猛然间知道原来是郑春华,于是康熙皇帝说:“是春华”,然后开始退下台阶。

这时候,他已经知道了答案,自己就不必去面对这样一个让三人都十分尴尬的场面,好像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但同时也是非常痛苦的。

康熙皇帝是喜欢郑春华的,要不然出宫到热河也不会带郑春华来,而且第一集黄河决堤时在大车里面也是郑春华陪在皇上身边。

知道是是自己喜爱的春华背叛了自己,而且还是和太子搅在了一起。

所以皇上一时之间就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所以才会脚下一软,险些摔倒在地上。

焦晃老爷子非常敏锐的揣摩了康熙皇帝的这种心情,用这一软、一滑来表现这种心情。不愧是一名老戏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