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冶醫院護士長王靜:戰“疫”武漢 別樣“團圓”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十七冶醫院迅速行動,廣大醫護人員爭先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從事臨床護理工作23年的重症醫學科護士長王靜,更是成為該院第一位出征武漢抗擊疫情的勇士,與老公、兒子同在武漢而難見面,鼠年春節經歷別樣“團圓”。

十七冶医院护士长王静:战“疫”武汉 别样“团圆”

牢記責任,毅然赴漢抗“疫”

對於王靜來說,急難險重的大小型救治並不陌生。2003年“非典”、 2016年“禽流感”發生時,王靜都是衝在抗疫第一線。在抗擊新冠肺炎的艱難時刻,王靜依然沒有猶豫,報名參加了安徽省馳援武漢醫療隊,從事重症護理。

鼠年春節,王靜本來就計劃陪老公和就讀武漢大學的兒子,一起到愛人的老家武漢,因為多年沒回武漢過年了。所以,寒假之初,老公便帶著兒子回了武漢,靜等忙完工作休假來武漢的王靜。可沒曾想疫情發生,醫院通知全體醫護人員取消一切休假,王靜錯過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但1月27日,成為安徽省馳援武漢醫療隊隊員的王靜,義無反顧地奔向武漢。

發揮特長,守崗重症監護

初到武漢太康醫院,王靜原希望支援ICU,安徽援鄂醫療隊負責人覺得ICU護理工作艱鉅,王靜體力不如80後、90後,就安排她在普通病房。但“倔強”的王靜認為自己是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又是省重症專科護士,支援ICU能夠充分發揮業務特長,發揮專科護士特長,使醫療隊負責人最終同意了她的請求。

投入抗“疫”一線,方知艱辛遠超常人想象。每天6個小時的班,身著厚厚的防護服,行動、喘氣已很困難,但工作期間還需來回穿梭病房,馬不停蹄地打針、輸液、操控各種醫療儀器……密不透氣的防護服、護目鏡壓著王靜的近視鏡,汗水和鼻孔中呼出的熱氣模糊鏡片,衣服溼了幹,幹了溼。特別是在重症監護室,任務更加艱鉅。但王靜不懼疲勞,頑強堅持,因為她知道自己是一名護士,更是一名共產黨員,責無旁貸。

細心照料,患者有口皆碑

臨時徵用的武漢太康醫院,硬件設施不齊全、佈局不合理、流程不規範、年輕護士防護意識差……軟硬件設施的先天不足讓工作開展存在諸多不便,王靜一直努力克服、適應。

新冠肺炎患者不僅承受身體病痛,還要承受恐懼帶來的巨大心理焦慮。工作中,王靜格外關注患者心理變化,及時疏導,安撫情緒,幫助他們重建生存信心。ICU有一位患者入院時病情危重,經過她的精心護理、有針對性開導,逐步消除了心理障礙。為指導患者康復,王靜還與患者互加微信,叮囑康復期相關事宜,很多患者在治癒出院時都熱淚盈眶,發自內心感謝王靜的悉心護理和撫慰。

目前,已來武漢多日的王靜,儘管和老公、兒子同居一城,但因為抗“疫”一直沒有相見,只是通過電話互相安慰鼓勵。眼下,王靜正在和作為省第三批醫療隊隊員的本院三位同事汪朝陽、程娟和王慧,在武漢並肩戰鬥。他們堅信,通過所有援鄂醫護人員的不懈努力,這場疫情防控戰一定會取得全面勝利。

記者 餘齊斌 通訊員 汪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