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製經典武器同室操戈,敘政府軍米24帶傷返航,中東戰場常見景象

近日,國外社交媒體放出了一張米-24直升機帶傷返回的照片,據稱,這架米-24P武裝直升機在阿勒頗地區作戰時,被地面火力擊傷,飛行員堅持將直升機飛回基地。

俄製經典武器同室操戈,敘政府軍米24帶傷返航,中東戰場常見景象

這架米-24P隸屬於敘利亞政府軍空軍,曾多次出鏡亮相,算得上是一架功勳卓著的武裝直升機。米-24P是“雌鹿”家族的機炮型號,和其他米-24的主要區別在於,將機頭下方的亞庫舍夫-博爾佐夫Yak-B四管12.7mm轉管機槍換成了兩門並列安裝在機頭右側的Gsh-30K型30mm機炮。雖然備彈量大幅度下降(1470發下降到750發),但是對地面目標的毀傷能力大幅度提升,以前12.7mm子彈對付不了的裝甲車和堅固工事,在30mm機炮的掃射下也會被拆解乾淨。

俄製經典武器同室操戈,敘政府軍米24帶傷返航,中東戰場常見景象

看照片推測這架米-24P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時,被地面火力擊傷,因為武裝直升機攜帶的機炮,火箭彈和反坦克導彈普遍射程較低,且多為直射武器,因此需要降低到一千米甚至數十米的高度發動攻擊,這個過程中極易受到地面防空火力的襲擊。照片上這架米格-24P的左側短翼已經完全扭曲,只能隱約看到短翼下兩個掛架依然完整,左側機身也完全被硝煙燻黑。

俄製經典武器同室操戈,敘政府軍米24帶傷返航,中東戰場常見景象

除此之外,機身看不到其他破損,從短翼損傷來看,是受到了中口徑彈藥的直接命中,而且大概率是高爆彈藥,這才解釋了集體左側沒有密集的彈孔和破損,如果是防空導彈直接或間接命中, 那麼無論是破片戰鬥部還是連續杆戰鬥部,都會在機體上留下密集的彈痕。

俄製經典武器同室操戈,敘政府軍米24帶傷返航,中東戰場常見景象

這架米-24P曾經有俄文標誌,懷疑是俄空天軍轉交的裝備

事實上,這架米-24P受損的幕後真兇是AZP S-60型57mm單管高炮,和米-24一樣,也是蘇聯時期的出口明星武器。這種中口徑防空炮目前在中東地區隨處可見,由於重量較小,彈道性能優越,操作簡便以及殺傷力較強等特點,S-60這門防空炮被搬上了形形色色的底盤,成了一種簡易的自行火炮,既能近距離壓制地面火力,又能打擊低空目標。

俄製經典武器同室操戈,敘政府軍米24帶傷返航,中東戰場常見景象

S-60的最大射高可以達到4-6千米,最大射程可達到10千米以上(拋射),爆發射速100-120發/每分,採用彈夾式裝彈(可連續裝彈),持續射速也可以達到70發/每分,如果用於平射,其威力可想而知。事實上S-60也有專門配發的穿甲彈,UBR-281 /U,其炮口初速達到1000m/s,在1000米距離上仍然可以擊穿96mm的勻質鋼裝甲,幾乎可以吊打除主戰坦克以外的絕大部分裝甲車。

俄製經典武器同室操戈,敘政府軍米24帶傷返航,中東戰場常見景象

S-60作為牽引高炮,全重其實達到了4.6噸以上,不過在拆掉帶四輪的行軍架後,全重可以縮減到3噸以內,完全可以安裝在一些中型卡車之上。在較為極端的改裝套路中,就連炮盾等一切不必要的設備都會被拆除,此時炮重會被縮減到2噸左右,從而被裝上一些輕型卡車。如果條件允許,承載能力和越野能力更強的履帶式底盤也是很好的搭載底盤,裝上S-60後可以作為廉價的突擊裝甲載具使用。

俄製經典武器同室操戈,敘政府軍米24帶傷返航,中東戰場常見景象

米-24P能在S-60的直射下死裡逃生,說明飛行員技術高超且運氣極好,也說明米-24P皮實耐操防護力強;反過來說,S-60能在缺少紅外和雷達設備的指示下,僅憑肉眼觀察就能打中在低空高速飛行的米-24P,也說明彈道性能確實不凡,只不過在這場對決中,我們只看到了米-24P安全返回,不知道那門S-60和操作手是否活了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