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道導彈打航母比反艦巡航導彈有什麼優勢?

譚心呵呵


巡航導彈(主要在大氣層內飛行的導彈)在以前是反艦作戰的主宰武器,隨著各種新型導航技術的發展,彈道導彈(主要在大氣層外飛行,按照一定彈道打擊目標的導彈)已經能夠擁有不亞於巡航導彈的精度,並且還具備三個無可比擬的優勢,用於反航母作戰可以獲得巨大的不對稱作戰優勢!相信在未來的不久,反艦彈道導彈必將在反艦作戰中佔據重要地位,而不再是離經叛道的存在!



速度優勢,感受什麼叫防不勝防!

目前美軍大部分航母都是以航母戰鬥群形式進行部署作戰,其中由兩到三艘阿利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提供區域防空和反導防護,裝備了包括標準2遠程防空導彈、海麻雀近程防空導彈、密集陣近防系統在內的多重防空武器,能夠有效應對中高強度的反艦導彈飽和式打擊!現有的反艦導彈以俄印聯合研製的最新布拉莫斯反艦導彈為例,其末端突防速度不過4馬赫,不僅難以突破標準2的攔截,即使漏網也很可能最後被密集陣所擊毀!

而對諸如東風21F和東風26之類的航母殺手而言,雖然它們的彈道沒有洲際導彈那樣能夠達到上千公里,但是數百公里的彈道頂點也足以讓它們的末端加速衝擊到10馬赫以上的速度,相比反艦導彈4到5馬赫的究極速度,這無疑意味著巨大的突防優勢!用100枚反艦巡航導彈才能達到飽和打擊效果,也許用10枚反艦彈道導彈就能夠做到!
(彈道導彈反艦作戰示意圖)

毀傷優勢,一發入魂瞭解一下!

一般來說,導彈重量下越大,所能攜帶的殺傷部也就越大,毀傷能力也就越強!巡航導彈因為在大氣層內高速飛行,需要克服巨大的阻力,重量和速度往往是一個矛盾體,採用了經濟省油的渦扇發動機,可以達到戰斧1.5噸以上的重量,但是速度只有可憐的0.8馬赫!而如果採用爆發性好的火箭發動機,速度雖然可以超過4馬赫,但是耗油量劇增,射程可能只有飛魚導彈的不到一百公里。即使是反艦巡航導彈中離經叛道者——蘇聯SS-N-22“日炙”導彈,其採用了特殊的衝壓式噴氣發動機,綜合性能比較突出,速度達到2馬赫以上,重量也接近4噸,但是殺傷部也不過300千克,有效裝藥量只有150千克左右,只能做到一發癱瘓2000噸級護衛艦。


(日炙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

相比於巡航導彈而言,彈道導彈多使用大推力、超高推重比的火箭發動機,起飛重量往往達到10噸以上,所能攜帶的彈藥量動輒以噸計算。以著名的東風21D為例,其彈體總重約15噸,除了可以將重量達到800千克的普通彈頭送入大氣層之外,也可以攜帶殺傷效果較強的子母彈和核彈頭,整體殺傷效果相當於三顆以上日炙反艦巡航導彈。


射程,千里之外取敵首級!

遠程巡航導彈的最大射程通常也能達到2000公里以上,比如著名的戰斧、KH55、長劍10巡航導彈等,但是這些導彈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為了提高航程,普遍使用大展弦比彈翼加渦扇發動機的設計,全程都依靠彈翼浮力和渦扇發動機與空氣阻力相等的推力進行巡航飛行,最大速度通常不超過1馬赫!所以這類導彈雖然射程遠,但是速度慢,突防能力差,完全不能用於反艦作戰!

現代反艦巡航導彈為了兼顧速度和射程,基本上都是採用亞超結合的攻擊方式,巡航段使用省油的噴氣式發動機推進,突防階段打開火箭助推發動機進行衝刺,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目前最先進的鷹擊83導彈射程已經接近500千米,末端突防速度能夠達到3馬赫左右,而這已經是目前反艦巡航導彈的極限!


(布拉莫斯導彈彈道)

對比彈道導彈來看,巡航導彈的這些數據簡直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彈道導彈通常是陸基發射,可以通過不斷加大發動機功率和燃料重量將導彈的彈道不斷推高,從而獲得更大的射程,因此彈道導彈的射程理論上可以覆蓋全球。世界上最遠的彈道導彈為前蘇聯的R36M洲際導彈,其最大射程為1.6萬公里,可以覆蓋全球80%以上的區域。反艦彈道導彈雖然沒有洲際導彈那麼遠,但是射程往往也在1000公里以上,例如東風21D射程在1500千米左右,而東風26射程則超過3000千米。


正是因為反艦彈道導彈的種種優勢,目前除了我們之外,伊朗、俄羅斯等國也紛紛展開該類型導彈研究,彈道導彈反艦的熱潮正撲面而來!(伊朗反艦彈道導彈)


軍武吐槽君


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

對於反艦彈道導彈來說,因為其攻擊彈道比較獨特,是先用火箭推出大氣層進行亞軌道宇宙飛行,然後彈頭再入大氣層,從天而降發動攻擊。由於戰鬥部再入大氣層後飛行速度越來越快,達到十幾馬赫都不稀奇,留給航母的反應時間很短,用現有的各種攔截手段很難進行攔截。

彈道導彈打航母的難度在於是其能否找到或鎖定航母,畢竟雙方時間窗口是相同的,留給航母防禦的時間短,導彈用來調整、鎖定的時間自然也短,一旦錯過就錯過了。但要是沒有錯過,航母一旦被反艦彈道導彈擊中,基本上可以宣告“退休”了。反艦彈道導彈的重型半穿甲高爆戰鬥部,會藉助高速俯衝的巨大動能,像一把楔子一樣,穿透航母的層層甲板,直接攻擊到航母的深層艙室,對其造成結構性損傷。

而反艦巡航導彈的攻擊軌跡和常規反艦導彈沒什麼區別,中段在中高空飛行,接近目標後下降高度貼近水面飛行,鎖定目標後掠海機動飛行,直接攻擊航母水線,或是再次爬升對航母發動俯衝攻擊。整個攻擊過程中,航母有多次機會進行攔截。首先航母戰鬥群的防禦範圍有數百千米範圍,從最外圍的護航艦艇到編隊中心的航母,中間的距離多達上百海里。而這個距離正處在巡航導彈的巡航段,也就是說導彈是以一種穩定的高度和速度飛行,還是亞音速的,也就是說航母有足夠的時間用艦載機和護航艦艇進行多輪攔截,突防能力和反艦彈道導彈不是一個檔次。


兵工科技


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的區別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vname": "\\u5de1\\u822a\\u5bfc\\u5f39\\u5f39\\u9053\\u5bfc\\u5f39\\u533a\\u522b.h265.mp4\

cainiaopro


雖然巡航導彈與彈道導彈二者都被稱作導彈,但是兩者有著本質區別。首先是用途不同,巡航導彈常用於攻擊近距離目標,一般都在2000至3000千米內左右。它的飛行高度比較低,,很難被敵人發現,更多情況下用於精準打擊目標。彈道導彈分為幾種類型,比如洲際核彈道導彈,大多用於戰略用途,用於攜帶核彈頭,攻擊範圍相對較廣。能對預定好的目標進行大規模打擊,再者二者採用發動機也不同,巡航導彈一般情況採用渦輪噴氣式發動機,需要助燃劑,所以飛行空間被限制在大氣層裡邊。相對而言,彈道導彈採用火箭發動機,所需用的助燃劑自身已攜帶,故而可以飛躍大氣層,當然方向控制方式也有區別,巡航導彈裝有機翼,可以有效控制其飛行方向,因而有人形象的把它比作裝了炸藥的無人飛機。而對於彈道導彈則沒有裝配機翼,火箭發動機推力作用下按照預設好的程序進行飛行,關機後按自由拋物體軌跡飛行。總而言之,彈道導彈威力更強,巡航導彈更適合精準打擊。


大口恰瓜君


相比起常規的反艦導彈,反艦彈道導彈的優勢就是在於射程遠,發射平臺安全,速度快,威力大以及難以攔截等等。

首先來說,彈道導彈相比起常規導彈,射程遠很多很多。這樣它的打擊範圍就遠遠超出許多武器的範圍。舉個例子,國產的航母殺手“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射程至少2000KM,遠遠超過了美軍航母戰鬥群艦載機的打擊範圍。使得發射平臺能夠遠離威脅。反觀前蘇聯反航母體系中的遠程轟炸機打擊體系,如TU-22M“逆火”和TU-95“熊”等,都需要面對美軍以F-14為首的截擊體系,難免會受到損失。

F-14“雄貓”和圖-95“熊”的相愛相殺,蘇聯的航空兵受到的威脅遠遠大於陸基反艦彈道導彈平臺

其次,彈道導彈擁有常規的反艦導彈無法比擬的打擊效果。它的打擊效果的優勢無論是在於突防能力上,還是在於打擊毀傷效果上都是遠遠好於常規的反艦導彈。

就從突防能力來說,正所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彈道導彈的速度極大的增加了敵方攔截的難度。再入階段末端15馬赫左右的彈頭足以讓大部分攔截武器都望塵莫及。其次就是彈道導彈的機動變軌,中期難以預測打擊軌跡,末端提高攔截難度。

彈道導彈飛行中,通過固液混合發動機進行多次點火,可以在彈道中增加多個拋物線,不僅延長了射程,還使得“宙斯盾”系統難以提前計算導彈飛行軌跡,提高攔截難度。廣為人知的錢學森彈道和桑格爾彈道就是典型的代表。

末端普遍採用的機動變軌從而實現變質心彈頭攻擊讓現有的攔截武器無能為力。

再者,高速進入的彈道導彈所帶來巨大的動能能給航母戰鬥群進行極大程度的損壞,甚至擊沉航母也不是問題。

最後這張圖可是被打擊的航母的噩夢。

當然彈道導彈打航母的難度也是非常大的,問題就在於建立一套完善的如何發現並穩定跟蹤敵軍航母戰鬥群的系統。這個也是今後發展的方向。


老船舶老飛機研究所


我理解反艦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相比優勢有三。當然這三點優勢是建立在能準確的發現並跟蹤航母戰鬥群的基礎上。

一,攻擊距離超遠,根據公開的資料,DF21反艦彈道導彈射程超過3000km,DF26射程超過4000km。上述兩種導彈的攻擊距離遠超美國航母戰鬥群的防空距離。這麼遠的距離可以實現零傷亡打擊,並且對敵航母戰鬥群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而敵方除了被動防禦之外,沒有其它有效應對手段!

二,突防能力強。做為中遠程彈道導彈,其彈頭再入大氣層的速度可以達到十倍音速以上,而在海基激光武器出現之前,只依靠海基THAAD系統防禦的美海軍有多大能力攔截幾十枚帶多彈頭和假目標的東風快遞呢?如果幾十枚不夠,那我就再加幾十枚。總之,一波攻擊就把你癱瘓!下一波就帶你走!

三,戰鬥部特殊。這一點是網絡上的一種猜測,我也同意!那就是反艦彈道導彈的戰鬥部和普通的高爆戰鬥部,核彈頭不一樣。應該是一種子彈藥播撒器,播撒的子彈藥也不是小炸彈,而是一種鎢合金杆,類似於脫殼尾翼穩定穿甲彈,只不過體積可能會小很多。假設這種鎢合金杆重1kg,導彈攜帶6個播撒器,每個播撒器攜帶200個,那麼,在10馬赫的速度下每個鎢合金杆蘊涵的能量估計超過美國120mm脫殼彈M829A3的四成威力!(該彈彈丸重10kg,炮口初速1555m/s,2000m穿深750mm)。一旦命中,估計航母露在外面的東西都完蛋了,而且其裝甲飛行甲板下方的東西也都完了。

想想吧,幾十上百枚導彈攜帶幾萬根上帝之杖撒到你的頭頂,假設命中率是1%,那幾百根上帝之杖也會使航母徹底失去作戰能力。如果這個時候再有一批彈道導彈突防過來,那對航母戰鬥群來說和末日無異!

如果說太平洋戰爭時期的日本本土絕對防禦圈是個笑話的話,那掌握了反艦彈道導彈的中國,以反艦彈道導彈和國產航母戰鬥群配合形成的超過遠離本土3000km的絕對防禦圈那就真的如銅牆鐵壁一樣了。如果中國海軍能突破第二島鏈,佔領關島,阿留申群島,那中美就真正的能夠平分太平洋了!

猜想一下,下一步中國海軍會不會將反艦彈道導彈搬上潛艇呢?


紫苑12


主要優勢就是距離遠、速度快、威力大。

疑似鷹擊-18發射圖

這裡以被外媒譽為可能是“最完美反艦導彈”的鷹擊-18為例,其採用亞超結合的工作模式,就是在巡航段使用亞音速,突防段使用超音速。據悉,鷹擊-18的巡航速度約0.8馬赫,在最後的突防階段速度則可達到3馬赫,戰鬥部載荷最多約300千克,射程則為220~540公里。

蘇聯基輔號航母搭載的P-500反艦導彈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雖有全程超音速的反艦導彈,但射程其實是相對有限的,因為在速度增加的同時,必然會增加燃料消耗,否則其體積就會增加很多,這方面俄羅斯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就是例子,如其P-500“花崗岩”導彈,重量達到近5噸,已遠超一般艦艇、飛機的承載能力,速度約有2.5馬赫,其戰鬥部可搭載約1噸載荷,射程則在500公里左右。

東風-21D

若將這和參數和反艦彈道導彈相比,差異還是非常巨大的,當然這兩者的工作模式也完全不同。反艦彈道導彈由於不需要艦艇、飛機等進行搭載,體積受限較小,因此射程至少在1500公里以上,戰鬥部載荷至少在500公斤以上,還有可能會有分導彈頭。由於反艦彈道導彈通常採用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其再入速度一般會達到10馬赫以上,這已遠飛普通反艦導彈可比,即使是目前大熱的高超音速武器,在速度上也是無法企及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若能在10馬赫的速度下,準確命中目標,那反艦彈道導彈的威力是十分巨大的,所謂“單枚擊沉航母”也是建立在這種情況下的。當然,這其中需要面臨的技術問題還有很多,如遠距離持續追蹤目標、高速度下的末端變軌制導等,但若這些技術一旦成熟,作為反艦武器的補充,那反艦彈道導彈超遠的攻擊距離,加上10~20分鐘的攻擊時間,對於大型水面艦艇還是極具威脅的。


飛機永動機


關於彈道導彈打航母比反艦巡航導彈有哪些優勢

首先,是射程方面,彈道導彈的射程方面是巡航導彈的數倍,可以在2000-6000公里甚至還可以向外拓展,這已經超出了航母本身的作戰半徑。

其次,是速度方面,彈道導彈的速度方面不單單比巡航導彈快,同時它的發展陣位比巡航導彈更難琢磨,可以在陸地也可以在驅逐艦還可以在潛艇,還可以進行空射型。單一的航空母艦戰鬥群是無法獨自進行探索與防禦的。需要多個雷達觀察點以及航母戰鬥群之外的其他艦艇互相配合。

其三,是作戰空間被壓制,在巡航導彈打航母的背景下,航空母艦完全可以逼近對方的家門口來武力威脅或者打擊,但是自從有了彈道導彈反航母技術,航空母艦的作戰空間被直接向後推出了幾千公里,使得航空母艦的有效戰鬥力大打折扣。

其四,彈道彈道的攻擊路徑太刁鑽。泰山壓頂的方式由上至下的攻擊方式,使得航空母艦的末端攔截次數只有1-2次可能,一旦攔截失敗,就是艦毀人亡的下場。這樣對航母的威脅下太大。

最後,如果潛艇和驅逐艦搭載了這樣的武器,會使得航空母艦時時刻刻都在被攻擊範圍之內。這樣的航母需要的更多的反導護航驅逐艦伴隨才能稍微安心一點。

總之而言,反航母對於沒有航母或者較弱的國家而言,屬於撒手鐧工程。為此我國才會在反艦導彈這條路上的走的很緊迫,由此也使得我們比其他國家更早的獲得了該項技術的戰略應用。


心學智聖


彈道導彈無論是速度還是威力都不是反艦巡航導彈能比的。

反艦導彈被攔截率高,威力小。估計即使命中了3枚反艦導彈,航母估計都還能自己開回家。

彈道導彈就不一樣了。可以攜帶核武器。命中一枚就夠了。而且一般的彈道導彈都會帶好幾個彈頭,攔截難度直線上升,破壞力也很可觀!!!


l行走天下


東風21彈道導彈以前,可以說,彈道導彈不帶核彈頭這樣大規模殺傷性彈頭,就沒有什麼優勢。隨著我國北斗系統的成熟,東風21這樣打擊移動目標的彈道導彈的出現,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優點都被體現了出來。飛行時間長,末端打擊速度快,突破能力強,殺傷性大。完全可以在航母的境界線外發起攻擊,令航母發現時,往往失去了攔截了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