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視2檔綜藝"火熱"播出,北師大"男神"教授吸引無數粉絲!

近日,央視兩檔經典文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

《經典詠流傳》強勢迴歸,再次引領觀眾品味經典詩詞,回望中華千年文脈。在節目中,來自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康震教授作為嘉賓,在節目中講詩評詩,金句頻出,收穫了電視機前無數的粉絲。

最近,央視2檔綜藝

康震,1970年3月生,陝西綏德人。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組部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中國李白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王維研究會理事。發表和出版論文、專著數十種。研究領域主要為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古代詩詞散文、唐宋文學。多次登上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唐宋八大家》系列、《詩仙李白》、《詩聖杜甫》、《李清照》等;擔任中央電視臺《漢語橋》、《中國詩詞大會》點評嘉賓。

近年來,《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等傳統文化類節目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與喜愛。而這些節目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以中華經典詩詞為主要內容,不管是古典文學界的專家學者還是普通的觀眾,不論是白鬢老人還是三尺童蒙,有很多都是這兩個節目的粉絲,在被問到這兩類節目如此受歡迎的原因時,康震老師說:"古典詩詞是優秀傳統文化在民眾中的最大公約數"

康震老師認為,以古典詩詞為內容的電視節目確實受到了觀眾們的喜愛,這不是偶然的。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古典詩詞,是中國廣大老百姓非常熱愛的一種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有多種類型和表現形態,如京劇、崑曲、民間工藝品等,都是受到廣大人民群眾喜歡的藝術形式,但古典詩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民眾中的最大公約數,不管身份地位如何,也不管愛好如何,它是中華民族包括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喜愛的一種文化形態。

最近,央視2檔綜藝

康震老師長期從事古典文學和古代文化的教學科研工作,他說:"北師大有個很重要的職能,就是教書育人。對我來說,我希望自己的課堂越來越大、聽眾越來越多,只有這樣,才能將自己學到的本領和講授的知識傳遞給更多的人,我想這是我的本分,也是我的本職工作。能把自己的樂趣、自己的職業和自身的價值實現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對一個人來說是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這也就是它們最吸引我的地方。"

在《中國詩詞大會》節目中,觀眾不光能看到康震老師講師評詩,還總能看到這樣一個場景:

最近,央視2檔綜藝

沒錯,正是康震教授給選手作畫。他將詩意融入到繪畫中,為繪畫增添了別樣的美感。從《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節目開始,康震教授就通過現場作畫為選手出題,而且還都是最緊張激烈的搶答題。多年來,"康氏圖畫線索題"已經成為了詩詞大會上的標誌性題型。

康震教授的畫看上去似乎很簡單,但這看似簡單的幾筆背後早已經歷過無數次的演練,才會如此收放自如,舉重若輕。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個道理在康震教授的畫作中被無比清晰地詮釋了出來。同時,為參賽選手現場出題不光要有對繪畫的熱愛和功力,當康震教授走上舞臺、拿起畫筆時,他畫出的每一根線條、每一個筆觸,都經過了縝密的思考,使畫中的各類線索逐一展開,力求使詩詞大會的比賽呈現出更加精彩的瞬間。

最近,央視2檔綜藝

第一季: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

最近,央視2檔綜藝

第二季: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最近,央視2檔綜藝

第三季: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最近,央視2檔綜藝

第四季: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在《中國詩詞大會》的舞臺上,愛畫畫的康震教授用自己的畫筆掀起了一股"手繪詩詞"熱潮,喚醒了億萬國人的詩心,讓中國傳統文化綻放出新的光芒。

最近,央視2檔綜藝

"詩詞大會的走紅並不意外,當人們在物質上的享受已經比較豐富時,會希望用高雅的文化藝術來提升精神生活,詩詞就是很好的選擇。這是一個新的詩歌時代的到來,年輕人喜歡詩詞,願意用詩詞描繪生活,這和唐代人熱衷創作詩詞,有異曲同工之妙。"康震教授說。文化的魅力就在於不管歲月更迭、時代輪換,都可以喚醒人們內心對於生活的熱愛!

關注"北京師範大學招生辦"頭條號,獲取更多關於北師大的最新資訊!

素材來源:北京師範大學官微、北京師範大學官網、央視節目官網、中國作家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