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疫情雖險,中國外貿不會“趴下”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加大了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幾何?中國有哪些手段和措施能夠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為釋疑解惑,海外網策劃推出“疫情之下的中國經濟”系列評論,本文為第二篇。

-----------------------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受工廠延時開工、物流受阻,以及一些國家和地區對人員和貨物流動採取限制措施的影響,中國穩外貿工作面臨重大挑戰。

當然,疫情對中國外貿的衝擊程度視防控情況而定。如果疫情能夠在2月出現拐點並持續向好,在3月能夠初戰告捷,那麼隨著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企業陸續復工趕工,疫情對中國外貿的衝擊將是暫時的,影響也是有限的。

這一判斷主要基於以下三個原因:第一,從時間節點來看,由於西方國家的聖誕和新年消費旺季剛剛過去,因此第一季度本身就是國外需求淡季。同時,第一季度恰值中國春節假期。因此,從歷年出口數據來看,第一季度的增速都是低點。

第二,短期內,訂單轉移情況未必發生。雖然中國外貿企業眼下正面臨開工延期、按時交貨困難窘境,但由於其他國家的供應商很難在短期內快速增加產能,只要相關企業在短期內維護好客戶關係,訂單不產生不可逆轉的轉移,一旦疫情過去生產恢復,第一季度的訂單損失是可以得到修復的。

第三,作為此次疫情嚴重地區,湖北省外貿企業受損最為嚴重。但是,因湖北外貿佔全國外貿比重不高(2019年佔比為1.25%),因此對全國外貿的影響並不會太大。

然而,如果疫情不能在短期內得到有效控制,那麼訂單和製造業加速轉移或許也將不可逆轉。因此,在抗擊疫情的同時,中國也必須打一場“經貿保衛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絕不是一句空話。新冠肺炎疫情雖會帶來干擾,但只要嚴防死守、速戰速決,就不會影響中國外貿高質量發展大局。因為,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政策面以及內外市場的轉圜空間都將對中國穩外貿工作提供強力支撐。

當下,外貿賴以發展的國內外經濟基礎條件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外貿競爭優勢必須由要素驅動的成本、價格競爭優勢,轉向創新驅動的綜合競爭優勢,技術、品牌、質量、服務、標準成為競爭的核心要素。中國有1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有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全球領先的ICT企業和數字平臺企業、有世界上最吃苦耐勞並嚮往美好生活的勞動大眾、有數倍於美國的理工科學生和工程師、有世界上最高效的基礎設施和最完備的工業體系,這些基本面正是鞏固和創造外貿競爭優勢的基本源泉。

經濟基本面的強力支撐奠定了中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基礎。2019年,在內有轉型壓力、外有美國關稅大棒的嚴峻形勢下,中國外貿仍實現了3.4%的逆勢增長並創下歷史新高。同時,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也在穩步推進。民營企業首次超過外商投資企業,成為中國第一大外貿主體,充分反映了中國資本和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產業鏈更長、附加值更高的一般貿易比重持續提高到59%,表明中國外貿所依賴的自主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自主品牌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不斷攀升。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貨物出口增勢強勁,其中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光伏、通訊、電力、醫療器械等出口均實現了較快增長,機電產品出口佔總出口的比重達58.4%。與此同時,跨境電商、市場採購貿易等貿易新業態快速增長,為中國對外貿易增長提供了新動力。

在內外複雜挑戰相互交織的背景下,中國外貿2019年能從整體上保持平穩運行態勢,既離不開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也離不開各項“穩外貿”政策措施的及時出臺和有效落地。當下,疫情給外貿企業帶來很大壓力,從相關部委到地方政府都在迅速行動,盡最大努力幫助企業減少損失、渡過難關。除了上述短期應對措施,“穩外貿”政策紅利還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2019年減稅降費的政策效應將在2020年繼續發揮作用,為企業爭取更多發展空間;二是持續推進的“放管服”改革、改善營商環境的各項舉措,將進一步降低中國企業參與全球化的各種制度性成本。根據世界銀行《2020營商環境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31位,比2018年大幅提升了15位次,連續兩年位列營商環境改善幅度全球排名前十,也是東亞太平洋地區落實監管改革最多的經濟體。其中,中國跨境貿易指標國際排名由第65位上升至第56位,首次超越日本在該項目上的排名。

中國外貿的健康發展,不僅在於外貿結構和動能的調整,也在於內外市場的結構性調整和多元化拓展。一方面,外部市場的重要性持續下降。2006年,中國貨物貿易依存度達到65%的歷史高點,其中出口依存度高達35%。此後持續下降至2019年的不到33%,其中出口依存度降至不到18%。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在消費更多自己生產的商品。不僅如此,中國年進口額已連續兩年超過2萬億美元,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已經與美國相差無幾;另一方面,市場多元化潛力巨大,外貿“朋友圈”不斷拓展。隨著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崛起,尤其共建“一帶一路”為中國開拓新市場、創造新需求奠定了基礎,中國與相關國家貿易潛力正持續釋放。2019年,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進出口增長10.8%,高出外貿整體增速7.4個百分點,佔比提高2個百分點至29.4%;對東盟、拉美、非洲進出口分別增長14.1%、8%和6.8%,其中東盟已經取代美國,成為中國第二大貿易伙伴。

總體來看,2020年中國外貿形勢相當嚴峻,除疫情外,中美貿易摩擦和全球價值鏈重構仍是最大的風險點。但在經濟面、政策面和市場面的強力支撐下,相信中國企業和中國人民有智慧有能力轉危為機,中國外貿不會“趴下”。

(竺彩華,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外貿所副所長,海外網智庫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