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行海洋數百年,皇家海軍的末日餘暉——20世紀英國戰列艦發展史

引言

在航母及核潛艇統治海洋之前,戰列艦曾經是水面的主宰,從大航海的風帆時代一直延續到二戰末期,這種皮糙肉厚、火力強大的戰艦也一直是各大海洋強國的主力裝備!英國被稱之為日不落帝國,主宰世界海洋霸權兩百多年,也是戰列艦的最資深玩家之一。在17世紀與荷蘭的戰爭中英國正式命名戰列艦並將其分為四個等級,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興起又讓英國最先裝備了新潮的蒸汽鐵甲戰列艦。進入20世紀,雖然英國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有所落後,但仍然是世界最強海軍之一,在與德國、奧匈帝國、俄羅斯等新興帝國的競爭中,英國戰列艦一直在曲折中前行!

橫行海洋數百年,皇家海軍的末日餘暉——20世紀英國戰列艦發展史

▲全盛時期的英國海軍,戰列艦數量高居全球第一

顛沛流離的勇敢級戰列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了最大限度的發揮皇家海軍的優勢,英國第一海勳爵約翰·傑基·費舍爾制定了一項波羅的海戰爭計劃,預想讓英國軍隊在波美拉尼亞(位於德國和波蘭北部,處於波羅的海南岸)登陸,從而直接威脅柏林並迫使德國人從西方撤軍。為此,費舍爾批准了一組“勇敢級”大型輕巡洋艦的設計,這些巡洋艦攜帶了足以支撐登陸火力支援的重炮,但是為了保持速度和機動性,卻只覆蓋了一層薄如蟬翼的裝甲,是一種極端想法下誕生的另類戰列艦。

橫行海洋數百年,皇家海軍的末日餘暉——20世紀英國戰列艦發展史

▲波羅的海行動

橫行海洋數百年,皇家海軍的末日餘暉——20世紀英國戰列艦發展史

▲約翰·傑基·費舍爾

勇敢級的火力不可謂不強大,前兩艘勇敢號和光榮號上擁有兩個雙炮塔,安裝了四門15英寸(381毫米)Mark I大炮,而第三艘狂怒號則被設計為單炮塔安裝兩門威力更大的18英寸(457毫米)BL Mark I主炮。457毫米主炮全重為839噸,可以發射1.51噸重量的高爆彈,射速1發/分鐘,兩門主炮一次發射就可以殺傷500米內敵人,絕對是登陸支援作戰的利器。

橫行海洋數百年,皇家海軍的末日餘暉——20世紀英國戰列艦發展史

▲勇敢級前兩艘雙聯裝炮塔設計

橫行海洋數百年,皇家海軍的末日餘暉——20世紀英國戰列艦發展史

▲第三艘憤怒號單炮塔設計

但是相對於攻擊性而言,勇敢級的防禦就可以說是非常菜雞了,勇敢級怕水量達到2.3萬噸,但是蒸汽機動力只有9萬馬力,為了儘可能的提高航速,勇敢級在裝甲減重方面達到了極致,它的裝甲最厚處只有76毫米,最薄處甚至只有19毫米,連一發重型魚雷都無法承受,這樣極端的戰艦雖然號稱極速可達32節,但是太過於偏科,其命運可想而知必定也是坎坷的!

橫行海洋數百年,皇家海軍的末日餘暉——20世紀英國戰列艦發展史

▲勇敢級裝甲設計簡略圖紙

由於波羅的海的登陸未被皇家海軍所認可,沒有被證明是可行的,勇氣號和光榮號在一戰中雖然加入了大艦隊,成為戰列巡洋艦,但是戰爭結束後,皇家海軍迅速撤下了重炮,並將這三艘勇敢級戰列艦全部改裝成航空母艦,這一程序是由《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的,更是因為勇敢級戰列艦不切實際的設計造成的。這三艘戰列艦改造的航母都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服役,但最終只有“ 狂怒”倖免於難。

橫行海洋數百年,皇家海軍的末日餘暉——20世紀英國戰列艦發展史

▲狂怒號航空母艦

橫行海洋數百年,皇家海軍的末日餘暉——20世紀英國戰列艦發展史

▲狂怒號航母正在起飛“幼犬”級雙翼戰鬥機

改裝後的勇敢級戰列艦留下了四個雙15英寸(381毫米)的炮塔,由於《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這些炮無法繼續在新艦上使用。但是炮塔是戰艦中最昂貴,最難建造的部件之一,因此英國海軍將其保留下來,以便將來應對不時之需。事實證明,沒有將這些炮塔扔掉確實富有先見之明,因為很快希特勒又發動了新的戰爭,英國皇家海軍又要面臨新的考驗。

橫行海洋數百年,皇家海軍的末日餘暉——20世紀英國戰列艦發展史

▲拆除的雙15英寸(381毫米)炮塔

傳奇經典的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

皇家海軍在1930年簽訂了《倫敦海軍條約》,戰列艦總噸位不能超過14.6萬噸,單艦排水量不能超過3.5萬噸,火炮口徑不能超過14英寸(356毫米),以此條約設計出來的軍艦通常都被稱為條約艦。英國第一型條約戰列艦就是是喬治五世國王級的五艘戰艦,這種戰艦採用密集佈置武器和裝甲的方式彌補排水量的不足,全艦一共安裝了10門14英寸(356毫米)主炮,射速高達2發/分,密集的火力投射密度彌補了火炮口徑略小而帶來的殺傷力不足。

橫行海洋數百年,皇家海軍的末日餘暉——20世紀英國戰列艦發展史

▲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的各種參數

喬治五世的防禦性也不錯,全艦舷側主裝甲厚度高達381毫米,能夠有效抵擋德軍380毫米穿甲彈攻擊。在機動性上,喬治五世安裝了總功率達到11萬馬力的蒸汽輪機,在試航中曾經達到29節的高速,這一數據比後來的大和級和北卡羅來納級都要優秀!喬治五世綜合性能優秀,在二戰中也有亮眼表現,曾經和羅德尼號戰列艦一起擊沉了納粹德國的最強的俾斯麥號戰列艦,也曾與衣阿華號在東京灣參與了日本二戰投降儀式,算是一代名艦!

橫行海洋數百年,皇家海軍的末日餘暉——20世紀英國戰列艦發展史

▲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

曇花一現的獅級戰列艦

在喬治五世國王級獲得成功後,英國海軍原打算用4萬噸級,安裝9門與衣阿華級同等的16英寸(406毫米)主炮的獅級戰列艦繼續更新艦隊,它們也將代表英國戰艦設計的最高水平。但是二戰爆發後,構造複雜的獅級一時無法完工,已經無法適應壓力越來越大的戰爭需求。根據戰爭應急計劃,為了迅速形成戰鬥力,英國海軍部於1940年10月停建獅級,而將噸位較小的軍艦放在首位,將分配給獅級的資源轉移到航空母艦和反潛艇上,獅級最終半途而廢。

橫行海洋數百年,皇家海軍的末日餘暉——20世紀英國戰列艦發展史

▲英國獅級戰列艦設計圖

生不逢時的前衛級戰列艦

替代喬治五世級的是更為廉價的前衛級戰列艦,這艘艦屬於戰爭應急產物,主要武器採用之前從勇敢級上拆解下來的四個15英寸(的舊炮塔,動力則採用已經建造的獅級戰列艦四臺蒸汽輪機,這意味著先鋒級戰艦的建造速度本該比獅級快得多,但事實卻不遂人願。該艦原本打算在大西洋對標德國俾斯麥級,在太平洋對付日本聯合艦隊,其速度足以趕上日本的金剛級戰列巡洋艦,15英寸的艦炮配合威力強大的mk17b型穿甲彈足以洞穿金剛級203毫米的側舷裝甲。

橫行海洋數百年,皇家海軍的末日餘暉——20世紀英國戰列艦發展史

▲前衛級戰列艦的雙聯裝15英寸(381毫米)主炮

不過前衛級在爭吵中經歷了多次設計更改(在某一時刻,英國皇家海軍還宣佈該船將取代1939年U-47沉沒的皇家海軍“ 皇家橡樹 ”號),前衛級龍骨直到1941年才正式安放,建造工作進展緩慢,在不斷的總結改進過程中,先鋒直到1946年底才最終完成。這是英國有史以來最後一艘戰列艦,但卻不是世界上最後一級,世界最後一艘戰列艦屬於法國的讓·巴特(Jean Bart)。

橫行海洋數百年,皇家海軍的末日餘暉——20世紀英國戰列艦發展史

▲設計優異的前衛級戰列艦

前衛號排量為4.45萬噸(標準),雖然體型龐大,但是採用了長寬比適中的改良艦型設計,艦艏幹舷有所提高,並且加裝了防浪板,運用了方形艉,因此其動力雖然只有13萬馬力,但是卻能達到30節的航速。除此之外,前衛級的平均裝甲厚度在200毫米以上,並且還採用了先進的水密隔艙和防彈設計,戰時抗打擊性能也有了很大提高。

橫行海洋數百年,皇家海軍的末日餘暉——20世紀英國戰列艦發展史

▲與喬治五世國王級同框的前衛級戰列艦(左)

在實戰指標上,前衛號擁有完善的對空對海搜索雷達,並且艦炮還安裝了炮瞄和火控雷達,武器自動化和精確度上完全領先日本大和級。不過前衛號最大的特點就是片面追求速度而被迫安裝的老式艦炮,這些艦炮的威力偏小,數量偏少,被人戲稱為“老奶奶的假牙”。一旦前衛級遇到大和級和衣阿華級戰列艦,艦炮幾乎無法構成嚴重傷害,正是因為這個弱點,前衛號服役僅僅三年就被改成了訓練艦,不到十年就宣告退役。

橫行海洋數百年,皇家海軍的末日餘暉——20世紀英國戰列艦發展史

▲前衛級服役之時,二戰已經結束,生不逢時

前衛級雖然生不逢時,沒有在實戰中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戰鬥力,但是因為霸氣、雄壯的外形而成為裝X神器。伊麗莎白(Elizabeth)曾經主持了先鋒(Vanguard)號在1944年舉行的下水儀式,這是她所進行的第一次儀式。1947年,它帶著喬治六世國王和年輕的伊麗莎白公主對南非進行了皇家訪問,展現出極高的觀賞性。之後前衛號除了幾次出訪活動外,就一直在本土艦隊和地中海艦隊之間打醬油,到了1954年就退出現役,1960年就被拆解成了廢鐵,從此以後英國再也沒有出現過戰列艦。

橫行海洋數百年,皇家海軍的末日餘暉——20世紀英國戰列艦發展史

▲執行出訪任務的前衛級戰艦,霸氣逼人卻也只是末日孤艦

結語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由於自身國防需求下降,財力也難以支撐,大部分戰列艦都被賣給了其他國家,除了前衛號之外,只有4艘喬治五世國王級和勉強服役到了1958年。而美國由於雄厚的財力和迅速擴張的武力需求,不僅戰後仍然保持著龐大的戰列艦艦隊,甚至直到海灣戰爭時仍然使用改裝的衣阿華級戰列艦充當炮彈卡車,對伊拉克沿海的岸防工事進行狂轟濫炸。但是高性能雷達和導彈的迅速崛起,很快就將大艦巨炮的設計淘汰,無論是前衛級還是衣阿華級,戰列艦最終都逃脫不了最淘汰的命運!

橫行海洋數百年,皇家海軍的末日餘暉——20世紀英國戰列艦發展史

▲衣阿華級戰列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