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真的可以明智吗?

久久国学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透,数学使人精细,物理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弗朗西斯培根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是说过“读史使人明智”的话,也曾在其著作《新工具》中说过:“知识就是力量”。

从培根整个原话来看,各个学科的知识不仅对一个人的能力,而且是对一个人的性格、理念等都会有影响。

别的暂且不说,就单单说一下“读史使人明智”吧。

培根读史使他明智了,许多人读史也明智了,但是不是每个人读史都明智了呢?

在豹眼看来,未必如此。许多人不仅没有明智,反而是读傻了。

读史跟读其他学问一样,也需要读得懂,如果读不懂的话,错误的理解,还不如不读。

《论语·为政》记载: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十五岁才开始发奋读书,三十岁的时候已经很有成就、在社会上有了名气。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等等。那是圣人人生的经历,作为普通人如何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呢?如何能以此为人生的目标呢?

作为普通人一生不学、一生不立、一生不明、一生不知天命、一生不耳顺、一生不安套路出牌,这不很正常吗?

培根的话也基本是这个道理,那是哲人的感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

以前,豹眼总认为培根是正确的,读史的确是使人明智。但最近一段时间,豹眼却很迷茫。特别是经常看到一些历史领域的问答及评论,此感觉尤甚。

最终豹眼的结论是,如果如此读史还不如不读。

有些人自以为读得很明白、很透彻,自以为自己理解的就是唯一的正确。看都没看人家说了些啥,上来就吐槽,骂人。

豹眼说,这些人就是读史读傻了,与其如此,还不如不去读。

你骂人的时候,也会招人骂,如果你不读史,可能还会保留一点本身淳朴、善良的人性,无论对你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有益。

读了一点历史,就以为明白了一切,看谁也不顺眼,到处吐槽、骂人,这有啥明智可言?

唐太宗有三面镜子,其中一面就是以史为镜。豹眼曾经说过,上海大世界有许多哈哈镜,长的可以看成短的,胖的可以看成瘦的等等,同样是镜子,看到的结果却是不同。

历史这面镜子,也是如此,在不同人的眼里就变成了上海大世界的哈哈镜。

在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为何如此呢?是因为每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历史观。

既然不同,那就会是有的正确,有的必然就是错误。

但究竟谁的正确、谁的错误呢?不能是你认为正确、别人就一定错误吧。

只有无知的人、狭隘的人、不懂装懂的人,才会自以为是。

朱元璋因为家境贫困,粗通文墨,但对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让当时的名儒宋濂等人悉心教授太子朱标等。哪一个帝王不是严格督导皇子们认真学习呢?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读史。

他们明智了吗?哪一个昏君没读过历史?

同样是维纳斯,有人看到的是艺术之美,有人看到的是淫秽不堪。

因此,豹眼认为,读史的确使人明智,但前提是要读得懂,需要名师教授。这也不是说不能自己读,但一定要有正确的历史观。

如果你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邪恶的,你去看所有的历史人物都是自私的、邪恶的;

如果你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你总会发现许多善良的历史人物存在。

如果你的历史史观不正确,就好比是提着一把没有刻度或者刻度错误的尺子,去丈量历史,那你永远不会明智。

历史科学跟自然科学一样,人们的认知永远处在盲人摸象的路上。即便你是3.0的眼睛,你看到的大象就是真实、全部的吗?

豹眼认为,任何人看到的仅仅是大象的一部分,起码背面的你就看不到;纵然你转到了对面,大象内部的东西你也看不到;纵使你把大象杀死做解剖,但你永远不清楚它活着的时候是个啥样子。你可以推论,但永远与真相有差距。

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是五十步在笑百步。

不少友友总在跟豹眼讨论某某事在史上的真假,豹眼说,那是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的事。

我们读史,是为了感悟。

你感悟到的东西,没必要强迫别人一定要按照你的感悟去理解;别人的感悟或许是错误的,但很可能给你很大的启发。

任何人都不可能也不允许成为历史的法官,你可以作为历史的律师,为一个历史人物或一个历史事件去辩护,但你没有权力一锤定音,让所有人去听你的。

如果没有这个基本的历史观,豹眼还是建议不要去读史为好。否则,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许多人对于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耿耿于怀,何必呢?

你喜欢就去看,不喜欢就不看。易老师是在谈自己的感悟,他没有强迫你去看吧?没有逼迫你认同吧!

话又说回来,你不认同,难道易老师就一定是错误的吗?

豹眼几乎不看易老师品的三国,但认为易老师讲的很不错,因为许多人喜欢,这就足够了。

豹眼也专注于历史领域的问答,如果能有一个人认同豹眼的感悟,豹眼就很开心。没有一个人认同,豹眼就自得其乐。但豹眼厌恶那些自以为是,总是不懂装懂的人。其实,也不是不懂装懂,而是不懂自以为很懂,这很无趣。


豹眼看历史


我认同“读史可以明智”这句话。

一,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可以作为参照物,判断、认知现实中的事物。

二,人类的认知和发展,无一不是反复轮回,在轮回中慢慢发展、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现实生活中很多事例,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

三,精通或了解历史的人,对于现实中的事,可以很快得出准确、有效的判断。


止水如心


读历史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探索并知晓“我之所以是我”的原因。

可以明白我们是如果一路走来,逐步成为今天这样子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读史当然可以使人明智。因为,不忘来路,才能更好地前进。

以当今地中国版图为例,很多人对“大公鸡”已经习以为常了,然而版图奠定之历程,却蕴含波澜壮阔又鲜为人知的历史。

大家都曾经在历史课本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清朝奠定了如今的中国版图。

这其实是一句很高的评价,但常有人对此嗤之以鼻。如果熟悉历史,我们或许会对清朝另眼相看。

读史使人明智,明智也就体现在,我们可以讲事实、摆道理。

我试图通过以下两点,来论述清朝奠定中国版图的具体措施。也是想通过这些史料告诉大家,读史可以回答和解决很多今人的疑问。

一、有效统治新疆域

1.收复台湾

台湾曾被称为“小琉球”。南宋、元、明时期曾在澎湖列岛设置澎湖巡检司。但这个巡检司只管辖澎湖,不管辖台湾岛。明代朱元璋曾经列出了15个“不征之国”,其中就有“小琉球”。

明末,东南亚海盗郑芝龙、荷兰和西班牙的殖民势力纷纷进入台湾,在内部角力中,荷兰最后成功排挤了其他力量,成为了台湾岛的实际占领者。1662年,郑成功出于战略考虑,打算退于台湾,第一步就是先击败荷兰。从整个华夏民族的角度来讲,也称为收复台湾。

1683年,康熙已经完成了对传统意义上的汉地的统一,因此派遣施琅覆灭台湾的郑氏统治,之后又设置了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自此,中央王朝进一步巩固了对台湾地区的统治,台湾岛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中国府一级别的行政单位。

2.驱逐沙俄

在清兵入关之时,俄罗斯趁机进入黑龙江流域。康熙在平定了“三藩之乱”,统一了台湾之后,就开始着手对黑龙江地区的平复。对沙俄发动了两次雅克萨之战,迫使沙俄在1689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东部疆界。

值得一提的是,在该条约中,首次使用了“中国”这个词作为国名用于国际条约。

3.平定蒙古、新疆

内蒙在皇太极时期就隶属于后金。皇太极三征蒙古汗林丹,得到蒙古汗国玉玺,合法继承蒙古汗国。后来漠西蒙古准噶尔汗国占据天山南北,一度征服了喀尔喀蒙古(外蒙)。康熙三征葛尔丹,从而击败了准噶尔,将外蒙纳入了清朝版图。

1757年,乾隆消灭了准噶尔汗国,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将新疆纳入清朝版图。

征服只是第一步,行之有效的管理才是奠定版图的要素。

清朝在外蒙古设立了乌里雅苏台将军,在新疆设置了伊犁将军,都是中央派遣将军管辖。而在基层又施行民族自治。

我国如今的少数民族地区自治制度,究其源头,就是从清朝这一管理策略中而来。

4.管辖西藏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对西藏进行了有效管辖的大一统王朝,就是清朝。清朝前期册封“达赖”、“班禅”,后期又设置驻藏大臣,进行了实质上的管理。

此外,还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在法理上明确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对管辖权。

二、清帝退位与法理继承

在大多数多民族的封建王朝中,各民族维系的纽带是君主,或是宗主国。比如罗马帝国中,有希腊人,也有高卢人。比如大英帝国,有英格兰,有苏格兰,还有北爱尔兰。这一类国家就是古典帝国,清国也是其中一员。

然而在经历了一战之后,民族国家概念开始兴起,以主体民族为单位的国家开始成为世界主流。独立战争频发,世界上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帝国纷纷解体为单一民族主体的小国。

但清朝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帝国,却在帝国瓦解的时候仍然大体上维持了疆土范围,没有造成民族独立分裂的局面。客观来讲,这其中,其实也有清朝的功绩。这个功绩,就体现在《清帝退位诏书》中。

诏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还有更重要的话,“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这等于是告知天下,曾经效忠于清皇室的蒙古贵族、新疆部落、西藏达赖班禅,都必须同样效忠于中华民国政府。

因此,这道诏书就成为了中华民国作为中央政府的法统来源。也是中国各民族地区保持统一的维系。

当然,随着后来的列强入侵,中国人民的领土意识、主权意识、国家意识也进一步开始觉醒。

直到后来,在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之中,中国的国家意识空前高涨,民族空前团结。

因此,今天的中国人有如此强烈的家国观念,其实也经历了复杂曲折的历程。

总结一句话:读史不仅使人明智,还可使人开明、豁达。


无敌宣宝


我认为“读史可以明智”中的智不是单纯智力的智,而是在待人处世上的智慧。

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说明了没有前人的研究,就不会有牛顿的成功。历史也一样,历史总是相似的,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并能将之运用在生活中。

认识历史十分重要

读史书,可以认识历史,因为了解,才能够做到尊重历史、承认历史。中国有一个成语叫“数典忘祖”,它原本的意思是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现在我们多用此成语比喻一个人忘掉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中华民族对自己的“根”,是特别在意的。有一个成语叫“落叶归根”成功诠释了中国人对自己本源的重视。那么“数典忘祖”这个贬义词在中国人看来是程度十分重的贬义词了。

我们在认识历史之后,再重新看历史人物时,就会根据历史环境,去理解与判断这些历史人物他们的行为。比如晋惠帝说出“何不食肉糜”的话,对不了解历史的人会觉得,这个人说出这样的话很可笑。但其实晋惠帝不是一个傻子,他也很努力地想为灾民想解决办法。之所以说出“何不食肉糜”的话,是因为他平时高高在上地生活在皇宫,根本不了解群众的实际生活。

不了解历史也一样会跟晋惠帝犯一样的笑话。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可以借鉴历史中的相似事件,再结合自身的环境背景,可以更加精准地判断局势、分析利弊,进而做出更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我们读史书,就可以从中学习并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因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的规律的,我们循着这些特定的规律,运用历史观举一反三,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总而言之,读史书是十分有必要的。平时闲时可以少一些娱乐,比如打游戏、追剧,每天匀半小时、一小时,静下心来读一读中华上下五千年。


子许仙子


我认为读史是可以明智的。


史,我所理解的是人类社会历史,是记载、诠释和研究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史,不仅是过去的总结,提供现代人理解过去;史,更重要的是延伸,为未来行事提供参考依据,通过传承、扩展、发展而得到延伸。

记录历史的书籍有“官修”与“民载”两种。史书的类别包括:以时间为顺序编撰和记述历史的编年体,《资治通鉴》就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以人物传记的方式记叙历史的纪传体,其中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纂的《史记》;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历史的断代体,如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的《汉书》;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的国别体,如西汉刘向整理的《战国策》;还有纪事本末体、政书体和通使等共七种类型。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轨迹。毛泽东曾经说过:“读史可以明智,这是先人早就说过的”。许多事物、现象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我们是难以理解它内在的意义的,不理解,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更无从进行合适的抉择了。所以,历史对于价值判断是有比较大的影响,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参透领悟,用以指导人生实践。

历史学是一门学问,它有其专门的知识体系,如果自小引导孩子阅读历史的书籍,这样就更有利于塑造孩子的品格素养和智慧,还能全面提升他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历史总是从大处着眼,在阅读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眼界和胸怀。

当然,读史不能光是走马观花,要用心读,用脑读。我们在对历史的探索时,最好能静下心来重读原典,用此时此刻的眼光、心境去品读。

从中我们可以增长间接的经验,正所谓“未吃过猪肉,还见过猪跑”,可能终其一生,有些阅历,我们都不一定有机会亲身经历,但从史书中,我们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在思想上经历数百年的沧桑,学习前人的智慧。就如《水浒传》宋江在浔阳楼题的诗中前两句: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换作如今的理解,若小时候多读史书,当长大后那股文才武略的自信心自然就能表现出来。

非常认同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明,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长于思辩。


迷迭香Love


至少我觉得是这样的。

我感觉读历史,首先是可以修身养性,学习古人的英勇豪迈与高尚的道德品质,可以了解古代波澜壮阔的战争,也可以学习国家的发展历程,这对性格养成是有好处的。

其次,是对写作素材的补充,无论是写人物形象,还是历史故事的引用,只有多读历史,多了解历史才能熟练应用,才不会被素材所困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历史的好处。

此外,历史的好处是勿忘国耻,尊重历史的繁荣文化,无论是汉朝的武功,还是大唐的强盛,甚至清朝末年的衰败,都是历史的组成部分,都是国家的记忆,了解历史是对国家的热爱。


多臻贵


读史真的可以明智吗?

我认为读史使人睿智,因为读史能修身,能思辨,能自信!

一、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读史为修身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读书最根本的目的,是可以修身养性,但为别人读书的现象也没有停止过,这正是孔子的担忧与无奈。那么读什么书好呢?早在春秋时期,《国语·楚语上》记载申叔时为楚太子所开的学习书目有九种,其中春秋、世、语、故事、训典五种就是历史典籍。

学习从史切入最能涵养精神,增长才干。读史,能感受到一种力量。这就是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之精髓。从中,有我们个人修身之道,诸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式,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等;从中,还有国家的为政之道,诸如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等。

培根说:“读史使人睿智。”历史蕴含着经验与真知。读史,对于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志向的人来说,绝不是为了获得展示儒雅、炫耀渊博的一种资本,而是求得经世致用的学问。

曾国藩读了一辈子的《史记》,时不时就“温故而知新”,他的成功,就在于信仰“经世致用”,特别注重实践。军事上,他汲取古人经验,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发挥到极致,把“湘军”打造成一支特别有战斗力、凝聚力的军队。政治上,他深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理,不遗余力的提拔重用手下,形成了历史上以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为首的“湘军”政治集团,曾成为其独一无二的事业领袖和思想领袖。识人上,他擅长于判断对方的品质、性格、情绪、经历,甚至于对其前途做出准确的预言。其近乎“神奇”的辨认术多半是来自丰富的经验。

人生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拥有智慧,智慧就是知己知彼。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缺乏对自己、他人、环境和事情的判断。智慧不会从自以为是中产生,智慧从了解他人、体恤他人、博古通今中产生。

历史最大的意义是存史资政育人。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吸取别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也是借鉴,这种借鉴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并且能提升我们走直路的效率。

二、 历史因为探索而有价值,读史助思辨

历史是后人写的,会有不同的版本,有的可能会欺骗我们。鲁迅先生曾经揭示这样的问题,认为同时代人所写的历史容易受君主专制的影响,会出现五种偏颇:重视帝王将相,忽视民族群体;重视军事、政治,忽视经济、文化;重视汉族以及人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忽视其他少数民族;重视权力、权术,忽视知识、技术;只记载国内史事,忽视海外华人。

尊重历史,秉公直书,才能写好历史。而怕得罪权贵,心存私利或偏见,不作考证不去研究,停留在演义、衍义、稗官野史、街谈巷议上,甚至编造历史、虚构故事情节,隐恶扬善,都可能会让历史失实,误人百代,贻害千秋。于此,“正史”不正、“实录”不实是有可能的。这就需要后人去探索,去思辨,力求见微知著,去伪存真。

清朝《四库全书》编纂的风波,是把斗争的方法引入写史中。乾隆帝的初衷本意就是为了崇儒兴学,体现本朝文治之功。为了编纂好此书,朝廷广招天下名士、学者4000余人,用时10年。按经、史、子、集分类为四部分。但由于民众不满朝廷满洲贵族专制,尤其是朝廷打着文治光昭幌子,干着灭绝文化的坏事激起了知识界人的愤慨。他们有意诋毁、破坏该书的编纂,立志让全书不全。当《四库全书》初步编成后,发现存在大量的抄错、漏写、缮写不全和荒谬现象,甚至还夹杂有禁书。朝廷震怒,重发勘校多次。也严厉惩罚了一批修书官员,最终成就了这本巨著。此书被誉为历代思想文化的总汇。其中包括历代书籍3503种,79333卷,46304册。读历史的目的,是要用古人的智慧来启发自己的智慧”。

历史不是生硬的知识罗列,而是一门终身受用的智慧。用思辨的方式读历史,能重新发现历史的有趣和有用。

三、 历史文化因厚重而有生命力,读史生自信

历史记录了一个时期所发生的事件和人物,于是就有了这一个时期的历史典籍文化成果。历史与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历史造就了文化,文化传承了历史。面对历史文化,需要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历史文化是我们代代生生不息,承前启后的一种精神力量、一种宝贵财富。

读史,能开启我们的心智之旅。历史能给我们启迪、借鉴,也需要我们深挖和传承弘扬。文化自信,就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新的伟大实践中。

历史是我们的“本”,也是我们最坚实的“根”。脚踏实地的人是不忘本、知道自己根在哪里的人。历史文化有立场、有传承基因、有审美风范、有实践创新。学史就是要了解历史,从历史之中挖掘出所有记忆,我们不该遗恨,但永远都不该选择遗忘。学史能做到“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历史书籍是有知识增量的,读史的人在为人处世或规划未来的能力上就要比一般人强。也不会盲目被一些错误的信息所侵蚀。一个人要想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所成绩,知识,经历,阅历,见解,都非常关键。以人为鉴,以史为鉴,我们才能从历史中看到未来。

读史,可以提高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度。一个人总盯着过去,会瞎掉一只眼,然而忘掉历史,会双目失明。历史并非是枯燥的,它是有趣味性,也是有温度的,有情怀的。“商女不知亡国恨”,这是国人对不以国事为重的“商女”的愤慨。历史是国家的记忆,了解历史是对国家的热爱。

田忌赛马的的典故,说的就是文化与智慧自信的胜利。据《史记》记载,齐王要田忌和他赛马,规定每个人从自己的上、中、下三等马中各选一匹来赛。并规定,每有一匹马来比赛。约定,每有一匹马取胜可获千两黄金,每有一匹马落后要付千两黄金。而齐王的每一等次的马比田忌同样等次的马都要强,因而,如果田忌用自己的上等马与齐王的上等马比,用自己的中等马与齐王的中等马比,用自己的下等马与齐王的下等马比,则田忌要输三次,因而要输黄金三千两。但是结果,田忌没有输,反而赢了一千两黄金。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赛马之前,田忌的谋士孙膑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让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去与齐王的上等马比,用自己的上等马与齐王的中等马比,用自己的中等马与齐王的下等马比。田忌的下等马当然会输,但是上等马和中等马都赢了。因而田忌不仅没有输掉黄金三千两,还赢了黄金一千两。

梁启超说:“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为最发达。”表明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读史使人明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阅读史书,纵览世事变迁,从真实的人事中领悟人世间的道理、兴亡成败的规律,乃中华历史文化之智慧谋略。


风过无痕摄有痕


读史的确可以明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通城二中 黎文

二0二0年元月二十五日


菩提非树LW


培根有名言:“读史可以使人明智。”

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在正常情况下,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来龙去脉,可以使眼界和心胸都开阔起来,使悟性和思路都变得明澈。

但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或者叫作非常时期,读史可以使人糊涂,那就是在让人读伪造的历史的时候。

在前一种情况下,读史也未必能使所有的人明智;不是也有明于知古、昧于知今的人吗?

而在后一种情况下,读史而不糊涂的人几希;但也未必没有例外,读的都是伪造的历史,却也变得明智起来,不过须有一个条件,就是同现实相对照。

历史是昨天的现实,现实是明天的历史。看一个人的过去,可知他的现在以至将来;那么看一个人的现在,也多少可以窥见其历史。一个人如此,一个社会也是如此。人体解剖,给类人猿以至古猿的研究提供了钥匙,此之谓也。

就史读史,犹如就事论事,是不得要领,甚至会上当受骗的,无论所读是伪造的历史还是真实的历史——准确地说,完全真实的历史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谓真实的历史,只是相对地较少伪造、较少遮掩,经过明智的读者以明智的眼光披云拨雾,从不同记载的比较当中获取较近于原初的状态而已。

明智的读者,读史可以增益其明智;糊涂的读者——如对现实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无知并且糊涂——因读史而能变得明智也难,能不变得更糊涂就不错了。

然而明智了又怎样呢?真正明智的读者,读史益增其明智之后,就会以为还是糊涂的好;甚至以为无论真实的还是伪造的历史都不如无史。

而历史甚至将证明,所谓糊涂的读者也许是真正明智的人,而自许明智的人也许其实是糊涂蛋。谁又能判断,哪个是真糊涂,哪个是装糊涂,哪个是真明智,哪个仅仅是自以为明智的“大愚若智”呢?归根结底,判断明智和糊涂的标准是什么?

史有多种。

读史也有各样的读法。

不同的人,自谓得之就好,不必计较是否能因而明智。

误听培根一句话,仅仅为了求明智而读史,往往会在史籍的丛林中迷失,愈益困惑,适得其反,不可不慎。“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史不如无史。倒是处心积虑想从过去时代的人们那里学习恶德与恶行的人,决然可以在史籍的丛林中,采到牛溲马勃,恶蕈毒蘑,盈筐满载,不虚此行。





猫三叔


我们常说:”借古开今”。通俗的理解就是要借古时候先人处理问题的智慧来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渠道。

有很多人认为:”中国历史已经没有什么用了,现代社会老一套的方法对现世早就没有了价值。”也有一部分人误把乡间流传的野史当做真正的历史,买几本地摊就觉得已经了解整个中国的历史。”

而实际上,中华文明经历过数千年的发展,已经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之中。我们的习俗和文化就是我们历史的延续。接下来言归正传。

读史真的可以明智吗?

我的回答是:要看你是否读懂了历史!如果你读懂了历史,那么它可以明智。

要读那些历史才可以明智?

从四书五经到诸子百家,再到历朝历代的经典著作和传记,我们似乎有太多的历史典籍可以追溯历史的记忆。除了这些典籍,我们要深入田野之中去调查民俗活动,还有一些中国历史古建筑和遗留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有可学习的价值。而在世界一体化潮流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仅要研究我们自己的历史,也要学习西方的历史。博览古今中外的历史,其实就是了解这个世界的发展历程。

如何读历史才可以明智?

想要读懂某个朝代的历史,就必须要深入当时人们所处的生产生活之中。木犁的时代你也找不到现代文明的痕迹。我们了解一段历史,不仅仅是要懂得当时发生过什么事,最关键的是,我们要懂得我们的先辈在遇到各种危机的时候是如何处理这些危机的。他们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他们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而这种方式使他们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固然古时的封建制和小农经济已经不同于如今的民主制和现代化工业生产,但无可厚非的是人还没有变。人性还是从前的人性。而管理人的这门艺术,先人早就告诉过我们该怎么办!

如何将古代文明融入到现实生活之中?

正如一些学者所说,古时很多的思路到如今,已经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古代文明仍然具有现世价值。而古人的智慧通过实践和经验,往往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无论是三十六计还是战国策,无论是本草纲目还是齐民要术,无论是二十四节气还是……我们古人天文地理等等,到如今仍然可以指导我们学习。而我们要做的便是选择古代文明对现世有用的部分来指导实践。我们这个民族是个务实的民族,几乎一切科学技术都是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大多都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我们很少有一些科学理论留下来。

我想不读历史的人,做事情永远没有读历史的人考虑问题那么全面。而经世致用方面,更不可相提并论。读史可以明智,借古而开今,尤其是在我们做事情犹豫不决的时候,先人碰到类似问题做出的选择,往往会成为我们的首选方案。因为这种做法风险最小,在不确定的未来,每一步都可能成为历史的转折点情况下,而读史则更好的使人免受煎熬。懂得历史的人,知道做事情要全面,不会只考虑单方面因素。懂得历史的人,知道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如今的生活。懂得历史的人,知道万千磨难终会成为过去,从而对未来充满信心。懂得历史的人,知道国家发展的不易,要想强大,就要不断进取。懂得历史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