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纸条“出入证”,包河区万年埠街道为疫情防控竟开发了个小程序

疫情当前,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高效安全地做好基层疫情防控?包河区万年埠街道走出了一条系统化、信息化新路。

“你们这个方法好,不用和物业接触,减少了聚集的风险,安全又高效!”在万年埠街道皖新朗诗绿郡小区的大门口,正准备外出的业主洪林一边接受社区工作人员的测温,一边兴奋地冲着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洪林口中的“新方法”,就是由万年埠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金斗社区、皖新物业、居民志愿者四方共同开发的“社区疫情防控”智能软件系统,说得明白一点,到业主手上其实是一个微信小程序。

2月7日,按照合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7号公告要求,街道开始对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一方面疫情形势持续严峻,另一方面基层防控形势复杂,工作量大。在实际防控工作中,对如何更好地贯彻7号公告要求,小区物业和社区总是达不成意见统一,产生了分歧。

2月8日,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得知情况后,召集社区和物业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正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居民志愿者、从事程序研发的赵念伟听说此事站了出来。通过商讨决定运用智能化手段来管控疫情。于是,大家快速分头行动,加班加点,甚至在线上交流到夜里一点多,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跑赢时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开发出实用的疫情防控小程序。


2月9日下午,迅速推出内测版;
2月10日下午,迅速推出测试版;
2月11日——12日,要求居民务必注册成功;
2月13日,疫情防控小程序上线试运行;
2月14日,正式在皖新朗诗小区投入使用,覆盖了95%以上的小区业主。

根据业主洪林的现身说“法”,这个小程序使用起来也非常简单,业主下载安装小程序后,通过小程序生成业主码,居民扫码后即可录入我的资料。“以前要随身携带身份证、纸质出入证,登记、测温什么的,还要和社区或者物业的工作人员多次接触,心里总是会被交叉感染而担忧!现在好了,出门前填好电子信息表,到了小区门口扫个码,再测个温就可以走了。一部手机,扫码通关”,洪林欣喜地笑着说。

很多业主在朋友圈里炫耀,小区疫情防控新方法,还有的业主为此找到物业协商,想把这个程序推广到老家界首使用。“不光业主欢迎,我们物业的更拍手叫好”,正在门口执行防控任务的皖新物业保安宗敖,此时也禁不住掰着指头数起了自家这个“智能系统”的神通之处:“这个小程序安全、顺畅,我们现在只要测一下体温,看一下手机界面就可以了,不用和业主直接接触,非常省事。”

据皖新物业经理高伟的介绍,这个系统借助信息化、大数据手段,可以通过后台对小区业主、返程人员及车辆、复工企业和人员信息、群租房等方面进行核验和管控,数据清晰明了,真实有效,杜绝了纸质出入证的防控漏洞,比如冒领、多领、转送他人等现象。此外,这个系统还集成了多种服务功能,不仅可以完成出入登记、健康打卡,线索上报、还能完成复工证明、返程人员出入登记等工作。“大数据和智能化,让我们社区一线的疫情防控效果,实现了几何级提升。”高伟如是说。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为了把社区这道防线守住,我们必须凝聚居民自治的力量,联动社区、物业、志愿者等力量资源多方参与,将人防+技防合力并用,准备两天内在全街33个区块推广,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把社区变成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万年埠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春雨说。
通讯员 潘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