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的血糖范围多少才算正常?

人在2163555959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使大家开始注意自己的血糖情况,目前各种快速检测设备的出现,为这种检查提供了便利。

很多人自备仪器进行检查,首先要注意的是测量仪器的准确、测量方法的规范,如果不能做到,那么血糖的数据就值得怀疑,也不能作为糖尿病诊断的依据。

根据提供的数据来看,应该为快速血糖仪测定。成人的空腹血糖范围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范围为7.8-11.1mmol/L,超过这个标准即为血糖异常或者糖尿病。

但是如果诊断糖尿病一般要以血生化结果为准,家用血糖仪数据不作为诊断标准。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想观察治疗效果,也要确保血糖仪的准确性。


孙医生讲糖


成人血糖怎么才算正常,这个问题可以牵出关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许多深层次的问题。

正常血糖:

空腹血糖3.9-6.1mmol/L,

餐后2小是血糖4.4-7.8mmol/L

请注意空腹血糖可允许的范围值相差有2.2mmoI/L,也就是说空腹血糖和考试不一样,只要大于3.9mmoI/L当然是越低越好,说明你胰岛细胞功能很好。6.1mmoI/L是人为定的最高值,是否空腹血糖达到6mmoI/L会很高兴,这是差生的成绩,胰岛细胞功能快不及格了,医生还不提醒你,还说你空腹血糖正常。那是离开指南不会看病的医生说的话。其实你的胰岛细胞功能已经开始接近糖尿病的指标了。没指标肯定不行,正因为医生的这个结论,使这位胰岛功能因为长期处在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模式下离糖尿病越来越近了。按照这种盲目乐观的心理,继续走下去,随年龄增大胰岛功能必然要走下岥路,要不了几年就可以戴上糖尿病的帽子了。餐后二小时血糖7.8mmoI/L你高兴吗?反正我不是糖尿病前期,继续该吃的吃,该喝的喝,几年后呢?

餐后2小时血糖可允许的范围值差距达3.4mmoI/L,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空间,因为大多数的人都落在这个范围内,为什么作为医生不以中间值5-6mmoI/L去要求患者,无糖尿病的正常人大多落在这个区域,而是以极限值7.8mmoI/L去评判他胰岛功能损害与否。它和空腹血糖不一样,空腹血糖是看你经过12个小时后胰岛细胞能否分泌足够的胰岛素,能将血糖降到什么程度。其实每一个人凌晨苏醒前后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都会分泌增加,只是不属于黎明现象产生空腹血糖升高得那么厉害。而餐后2小时血糖是反映你胰岛细胞在早饭后血糖升高时能否分泌出足量胰岛素的应激能力。实际上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6-6.5mmoI/L已经反映你胰岛细胞功能有障碍了。只是从无人去研究、认识、理解、宣传而已。

为什么糖尿病越治越多?深层次考虑过原因吗?是医生局限于只重视糖尿病的治疗,还是只是按指南上的数据来看病、用药?还是对患者应该更加重视预防糖尿病发生的患者教育?等到指标夠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mmoI/L,歺后二小时血糖11.1mmoI/L时完全推给病人不良的生活模式,饮食方式?毕竟他们大部分是医盲,盲者无罪!

为什么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人首先提出了空腹血糖超过5.6mmoI/L,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6mmoI/L就必须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模式也预防发展为糖尿病。而内分泌的国际大咖们非但不降低糖尿病的门槛,反而弄出个空腹血糖受损(字面上怎么理解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所谓的糖尿病前期,才告之应该通过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模式逆转糖尿病前期的人,迟矣!其实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最大型对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几十年就指出:在糖尿病确诊前的11年小动脉的病变已经开始了!要控制糖尿病的发病率患者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要知道不良的生活模式从小要改掉,拖得越久越难改,这就是所谓的讲讲容易做起来难,胃容量已往撑大的人是很难抵抗食物的诱惑。

至于午餐和晚餐后2小时血糖有差别更反映其胰岛细胞功能巳哪些下降了,很好解释只不过二餐吃的热卡不同而异,吃的热量稍高,胰岛素分泌不足立即表现在血糖水平上的差异。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希望深层次分析血糖升高的原因?对糖尿病预防为主的着脚点究竟从何开始?医生仅仅对血糖超越诊断标准的患者才给药治疗吗?

2019.3.26



我想说点真话


段医生答疑在线🔑血糖的正常范围🔑

糖尿病已经不再是发达国家的“富贵病”,很多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糖尿病的重灾区。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希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给你讲述正常血糖和糖尿病的标准。



成人血糖的正常范围:

清晨空腹血糖为:3.9~6.1mmol/L;和

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

以上两项必须全部符合,才属于正常血糖。

对于血糖测定有几个注意事项:

①清晨空腹的具体定义: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

②餐后2小时的定义: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得的血糖。

③诊断血糖正常与否,抽血化验最准确。血糖仪测得的血糖可以作为筛查或者观察血糖控制效果。

④血糖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饮食、情绪、药物、睡眠等的影响。

⑤到医院你可以对医生说我测测血糖。但是血糖化验单中的名称是“葡萄糖”。因为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


血糖多少属于糖尿病:

清晨空腹血糖为:≥7.0mmol/L; 或

餐后2小时血糖:≥11.0mmol/L;或

随机血糖:≥11.0mmol/L。

只要其中一项符合条件,就属于糖尿病。

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血糖属于糖尿病前期,应该尽早进行干预,以防止进展为糖尿病。


段医生特别提醒:

(1)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取血前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虽然目前不用来诊断糖尿病,但是它是观察血糖控制好坏、是否调整药物的重要指标。

首次诊断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应该检查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患者,定期检查。

(2)为了预防糖尿病发生,应该定期检查血糖,尤其是哪些高风险的人群,如年龄≧45 岁、超重或肥胖、曾有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人群。

(3)所以,空腹和餐前血糖正常,餐后血糖高,但没有达到糖尿病标准,属于糖尿病前期。

现在应该做的最主要是:控制饮食。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段医生答疑在线


营养师小糖来为大家解答,正常人的血糖范围是多少,请大家看下面这样一张表格。我们可以看到,表格中有三种形式的血糖值,一是静脉全血,二是毛细血管,三是静脉血浆。我们在医院做静脉血生化检查的时候,就是测的静脉血浆血糖,也就是表格中的最后一列。

我们就以医院检查的静脉血浆血糖为标准,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在6.1以下,餐后在7.8以下。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则是空腹>7.0,餐后2小时>11.1,符合任意一条并伴随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的症状,就基本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通过表格,我们还可以发现空腹血糖在6.1~7.0之间还有个范围,这种情况被称为空腹血糖受损。而餐后血糖在7.8~11.1之间也有个范围,这种情况被称为糖耐量受损。这两种情况都是正常人向糖尿病的过渡时期,又称糖前期,即一只脚已经跨进了糖尿病的大门,但还没有真正发展为糖尿病。这类人同样要重视血糖的管理,继续放纵迟早会发展为糖尿病。

像题干中描述的,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在7.8~11.1之间,就是典型的糖耐量异常。

糖前期人群怎么办?

1.控制体重,如果有超重或肥胖现象,要减重至正常的BMI范围内。

2.健康饮食,少油少盐少糖,三餐有规律,饮食多样化,不暴饮暴食。

3.坚持锻炼,每周至少有4~5天的锻炼,每天至少半小时。

4.学会排解精神压力,少发脾气,养生良好的作息习惯。

5.定期检查身体各项指标,如有异常及早治疗。

希望小糖的回答能够帮到大家,更多糖尿病百科问题欢迎关注我们!


糖人健康网


大家好!我是福爸,执业医师。专注体重管理和疾病营养治疗二十年。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用。

中国现在是标标准准的糖尿病大国,全国有过亿的糖尿病患者。看看数据,来源于官方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

18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发病率10.4%,男性11.1%,女性9.6%,60岁以上老人超过20%。但是从未诊断的糖尿病患者高达63%!

这是一组惊人的数据。糖尿病的可怕,不至于血糖高低,而在于糖尿病并发症:失明、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足、中风、心肌梗死…超过100种并发症,只要不控制血糖,迟早会发生,一旦发生无法逆转,非死即残。

所以大家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血糖,了解自己是否有糖尿病,是否有糖尿病的前期表现。下面这张图片说明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指的是至少8小时禁食之后的血糖,一般早上空腹检查。餐后血糖指的是口服75克无水葡萄糖2小时测定的血糖。

可以看到,如果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那么单独测空腹血糖就不够了,还要做糖耐量试验。当然,糖尿病的诊断没那么简单,这里只是科普基本的知识。为了早些发现糖尿病,每年的包括血糖在内的体检时必须的。


福爸聊营养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有朋友问:空腹血糖正常,早餐后2小时5.4,晚餐后2小时8.7,这是怎么回事?

首先可以说,如果测量准确,表明血糖出现了异常,存在糖尿病前期的可能,应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早餐和晚餐后2小时血糖差别这么大的情况呢?

人的血糖在一天中是不断变化的,但无论怎样变化,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血糖主要来源于日常饮食,但人在餐后2小时时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基本完成,血糖便不再受食物的影响,因此把餐后2小时血糖作为了所有人衡量血糖水平高低的时点。

因此,《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对血糖的管理制定了如下标准:

  • 正常血糖:空腹血糖3.9-6.1mmol/L及餐后2小是血糖4.4-7.8mmol/L

  • 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6.1-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

  • 糖尿病: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11.1mmol/L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标准的制定是建立在一定条件上的,比如空腹血糖是指进餐后8-12小时检测的血糖,只有早晨起床时能满足这个条件;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进食2两高碳水化合物的馒头或喝了75克无水葡萄糖后检测的血糖,这也就是平常所做的葡萄糖耐量试验后得出的结果。

当然,正常人无论吃了什么,都能通过自身的血糖调节机制将血糖稳定的正常范围内,但如何血糖调节机制发生了异常,则餐后2小时血糖的高低就会受到进餐所吃食物的影响,比如大多数人早餐吃的较少且主食量小,中餐和晚餐吃的比较多,尤其是很多人会把晚餐当作一天中最主要的一餐,从而出现了早餐后2小时血糖较低,而中餐及晚餐后2小时血糖较高甚至处于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的情况。

因此,对于存在血糖异常升高或糖尿病发生风险的人平常应当多检测血糖,而且不仅要检测空腹血糖,还要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要注意不只是早餐2小时后,中餐和晚餐后2小时也要进行检测,以防错过早期发现血糖异常的机会。一旦发现有异常,则应去医院进行标准的葡萄糖耐量试验,以明确存在的问题。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只要具有糖尿病的症状,如多饮、多尿和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并且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之一的,都可以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这三个条件是:(1)餐后任何时间血浆血糖大于等于11.1毫摩尔每升;(2)空腹血浆血糖大于等于7.0毫摩尔每升;(3)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毫摩尔每升。我国现在采用的就是这个诊断标准。


但即使您的血糖水平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也并不意味着您的血糖就处于正常的范围之内。因为医学上还有一个糖尿病前期的概念,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其血糖也是异常的,也存在着罹患糖尿病并发症的可能性。

一般来讲,糖尿病前期也分几种情况:一种是所谓的空腹血糖受损,即空腹血糖处于6.1-6.9毫摩尔每升的情况;还有一种是所谓的糖耐量受损,即接受糖尿量试验后2小时血糖处于7.8-11.1毫摩尔每升的情况。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也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血糖异常情况,以免发展为糖尿病患者。

除了高血糖对人体有着极大的危害,低血糖也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有些低血糖情况还很危急,不及时纠正也会危及生命。通常情况下,我们将低血糖规定为小于等于3.9毫摩尔每升。有些患者会出现无症状的低血糖状况,还有一些人血糖偏低后会出现心悸、疲劳、面色苍白、出汗、焦虑、烦躁和身体发抖的症状。因此出现了这些症状,也可怀疑为低血糖现象。

根据这些对血糖异常情况的定义和表述,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正常血糖的范围大致为:空腹血糖或者任意时间血糖为3.9-6.1毫摩尔每升;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8毫摩尔每升;并且没有出现高血糖或者低血糖的任何症状。


药疗君


成人的正常空腹血糖为3.9~6.1 mmol/L,餐后血糖为<7.8 mmol/L,老年人或者合并基础疾病的人群可适当放宽。

结合你的检验结果是,空腹血糖5.1mmol/L,早餐,午餐和晚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分别为5.4,7.8,8.4mmol/L。按照世卫组织对糖代谢分类的定义,你的空腹血糖属于正常水平,餐后两小时血糖基本正常,晚餐后血糖稍偏高,餐后血糖在7.8~11.1mmol/L时处于糖耐量异常,血糖>11.1mmol/L时属于糖尿病,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诊断糖尿病需要在不同时间测定两次及以上,仅凭一次检查结果无法判断是否为糖尿病。因此,建议你再测定一次血糖,若结果类似,应考虑糖尿病前期,主要表现为晚餐后血糖偏高。建议你先控制饮食,尤其是晚餐,减少主食(米饭、面条)的摄入量,辅以粗粮,蔬菜等,并配合适当运动(比如快走、慢跑、羽毛球、游泳等),如果坚持大部分人群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有一些特殊情况,老年人因心血管脆性增加,同时往往合并基础疾病,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很容易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预期寿命较短的人群,可适当放宽血糖水平,比如空腹4.4~7.0mmol/L,餐后2小时<10.0mmol/L。


药事健康


这个问题是很多人想知道又不太清楚的地方,网上的各种版本也是五花八门,让人摸不着头脑。有人认为只要我没有达到糖尿病的标准,那我的血糖应该就是正常吧。这个是不对的,因为糖尿病的血糖诊断标准与正常血糖之间还有一个区域,那就是血糖偏高或者说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诊断标准

空腹(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7mmol/L,或餐后2小时≥11.1mmol/L的话,就可以诊断糖尿病,而美国还用了糖化血红蛋白>6.5%作为诊断标准。另外如果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仍然≥11.1mmol/L,也可以诊断为糖尿病。上述三项标准只要有一项超过诊断标准即可诊断。且以医院采集静脉血测得的血糖为准,家用血糖仪测得的血糖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诊断数据。

成人血糖正常范围

早晨餐前血糖,又叫空腹血糖,以3.9~5.6mmol/L为正常。而非空腹血糖,尤其是餐后两小时血糖,以3.9~7.8mmol/L为正常。空腹指的是未进食至少8小时,过长时间未进食也会影响空腹血糖结果,一般空腹时间不宜超过14小时。而餐后2小时指的是从进食开始时算起,而不是待进食结束才开始算。成人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服葡萄糖后0.5~1小时血糖升高达峰值,一般在7.8~9mmol/l,应<11.1mmol/l;服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7.8mmol/l;服糖后3小时血糖恢复至空腹血糖水平。正常血糖的低值一般认为以不低于3.9 mmol/L较为安全。因此低于3.9mmol认为是生化性低血糖。而对于孕妇,血糖正常值水平较普通人血糖水平要更低一点,空腹血糖,以3.3~5.3mmol/L为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以3.3~6.7mmol/L为正常。

如果空腹血糖大于5.6小于7.0mmol/L,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7.8小于11.1mmol/L,属于糖耐量异常或者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者虽然现在还不是糖尿病,但是将来发生2型糖尿病危险性非常高,可以说是糖尿病的后备军。

因此可见,糖尿病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血糖正常范围,到糖耐量异常,再到达到糖尿病阶段,是个长期的过程。在血糖偏高阶段,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控制饮食,多吃粗粮,体育锻炼,可以将血糖较长时间的控制在比较稳定的范围。一旦达到糖尿病阶段,使用非药物方式控制血糖不佳时,则需要口服药物或者胰岛素降糖。


胡洋


你好,作为内分泌科医生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从你提供的数字来看,晚餐后2个小时的血糖偏高。但是我想你做的测定是用的指血(也就是全血),而我们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是要求静脉血。糖尿病诊断是有一定标准的,虽然这个标准还在调整,但是目前的诊断标准是:

针对你的情况,我建议你做一个标准的OGTT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它通过测定5个点的血糖变化,来明确有无糖尿病,同时了解胰岛分泌功能及有无胰岛素抵抗。方法:实验前三天,每天进食碳水化合物不少于150g,并且有正常的体力活动。

实验开始前禁食10~16小时,但可以饮水。空腹抽血2ml后,将75g葡萄糖(儿童按1.75g/kg体重,总量不超过75g), 溶于300ml水中5分钟内一次服完。服糖水后30min,60min,120min,及180min分别取2ml血,测血清葡萄糖浓度,同时可测胰岛素。

注意事项:整个过程需禁食,禁止吸烟,避免剧烈运动。葡萄糖粉应完全溶解,全部服下,如遇呕吐,量不足均应改期实验。

我觉得也可同时查一个糖化血红蛋白,如果小于5.7%,也可以基本排查糖尿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