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慈湖高新区:战“疫”中那些“应该做的”“不值一提”的事

安青网讯春雷滚滚,细雨绵绵,立春后的倒春寒,让坚守在防疫一线的志愿者们经受严峻考验,毅然传递人间温暖。无数团员青年出列,无数家庭默默支持,才有了一个个冲锋在前的青春身影。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马鞍山慈湖高新区团工委积极组织成立青年突击队,各级团组织积极响应,团员青年们迅速行动,成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青春力量。然而记者采访时,他们说的最多的却是“应该做的”,“不算什么”,“不值一提”,“我们不累”……

马鞍山慈湖高新区:战“疫”中那些“应该做的”“不值一提”的事

热血男儿温情执法

“严格值守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年轻,这点辛苦不算什么。”1月26日以来,城管执法局42名团员青年和青年志愿者全部取消春节假期开始执勤,全面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团支部书记周从欣就是其中一员。连日来,他们在205国道出入口和马和汽渡出入口设置了疫情检测卡口,24小时值守,查方位、查车辆、查人员、查货物,做好车辆、人员排查登记,当好“守门员”,严防疫情输入式传播;对4辆执法车和6辆洒水车加装小喇叭广播,每天到各个社区、园区、主干道进行不间断地广播宣传,引导广大群众做好自我防护……

别看一个个一米七八的大小伙儿血气方刚,执法严格“铁面无私”,他们也有温情暖心的一面。一天晚上,城管执法局一名团员青年在对车辆进行检查中,发现一名驾驶苏A牌照车辆司机是一名聋哑人,当即人性化执法,耐心地用手机和当事人用文字沟通,详细告知车主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注意事项,此举得到了车主的点赞。

马鞍山慈湖高新区:战“疫”中那些“应该做的”“不值一提”的事

90后妈妈舍小家为大家

“跟奋战在生死线上的医护人员相比,我这点辛苦不值一提。”慈馨社区团支部书记高欢,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的6岁,小的才刚满5个月。尚在哺乳期的她,克服种种困难,守住自己负责的144户“网格”,每天坚持上门走访,排查宣传,中午抽一个小时回家哺乳后折返岗位,一天来回四趟。当记者问辛不辛苦,高欢眼眶湿润地说:“我们不累。只是宝宝还小,没有照顾好他们,有点愧疚。不过等他们长大,相信会理解支持我的”。

疫情猛于虎,不计其数的基层工作者冲在宣传摸排的最前线,他们没有请战书、没有防护服,更没有豪言壮语,他们就是社区干部、网格员、社区青年志愿者。在慈湖高新区,社区工作者多为年轻的女同志,但为了防控疫情大局,她们克服自身困难,全身心投入工作,为保居民健康尽心尽力。

马鞍山慈湖高新区:战“疫”中那些“应该做的”“不值一提”的事

巾帼严把水域关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我会克服家庭困难和寒冷,做好自己应该做的。”2月9日上午,在马和汽渡南侧船舶上的“马鞍山长江船员体温检测点”,高新区市场监管局的青年员工李慧正忙碌着做好防疫检测。近来,她与该局另3位女同事每天1人在此轮流值班,职责是为过往者检测体温。江面上比岸上寒冷,测量体温又与人近距离接触有风险,记者问她苦不苦、怕不怕,她淡然一笑说,是自己应该做的。

据悉,2月4日,一艘停泊在锚地的船上一位8岁男孩尿血,家长向检测点求助。正在当班的李慧赶快向高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汇报,随后高新区派专车接送孩子上岸就医,及时解除了一次险情。

马鞍山慈湖高新区:战“疫”中那些“应该做的”“不值一提”的事

当好复工企业“服务员”

1月31日,马鞍山市第九届青联委员、新慈集团总经理黄翔接到园区易锐光电公司复工申请,表示因接到一批重要订单,计划于2月10日复工。黄翔按照高新区制定的企业复工条件,紧急预案、留观室、口罩、消毒液、酒精、人员摸排登记……逐项指导,严格审核,最后经管委会审批通过,于2月10日顺利复工。为了方便企业复工后,外来工作人员集中隔离观察,黄翔紧急启用宁马科创园宿舍,做好防疫措施,作为临时集中隔离点,让企业就近隔离,集中管理。同时,为了保障复工人员日常生活,他多方调动资源,为复工企业工作人员提供盒饭、配备洗衣机、烘干机以及相关的消毒物品等生活物资,为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

“我们还没开口,黄总就帮我们都想到了。这段时间,他忙前忙后,家都不回。我们开玩笑说,老婆孩子不管啦,他只笑笑说,正好也隔离观察一下,放心些。”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自大年三十以来,黄翔已经连续在防疫一线工作22天,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为高新区宁马科创园、产业合作园、双创基地、对台创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人才公寓等企业和项目施工队伍做好宣传、排查、复工指导和审核等各项防疫工作。为了切实保障企业复工需求,对于提出复工申请的企业,安排人员一对一服务,在严格审核的同时,也为复工企业解决切实困难。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是慈湖青年的信念。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这是疫线团员青年的写照。点赞青春,致敬逆行,同舟共济,战“疫”必胜。

通讯员王瑜 安徽青年报、安青网记者谢婷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