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社区干部的三重角色:炊事员、心理疏导员、信息员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王松

“我们要成为最后走出观察点的人。”2月4日,驻仙桃明大酒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的社区干部杜雄伟,安排好入住观察人员,得空与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聊起来。

杜雄伟是仙桃沙嘴街道光胡管理区党总支副书记、主任。从1月30日起,他就蹲守在医学观察点,充当炊事员、心理疏导员、信息员。

擅调众口的“炊事员”

截至2月4日,明大酒店医学观察点内,59人正在集中隔离观察。

从测量体温、登记入住、清洗消毒床单,到每日三餐、生活垃圾处理,甚至代买、代收、代送生活用品,杜雄伟安排得妥妥帖帖。

“每天隔离在小小一间房里,实属不易。”杜雄伟善于换位思考,也擅长调众口。每个人饮食习惯不同,为了让大家吃好,杜雄伟煞费苦心,常常开车去买菜。

“今天我买了莴笋、韭菜,还有大蒜、香菇、肉、鱼七八种呢!”杜雄伟很高兴,“市场供应很充足。”

菜买回来,杜雄伟请朋友的餐馆厨师帮忙炒菜做饭,有时炒菜师傅来不了,杜雄伟就自己上阵。观察点里有7名儿童,他还想方设法开设专门的“儿童餐”,都是孩子们爱吃的鸡蛋羹、鸡翅等。期间,有名儿童出现过敏症状,杜雄伟专门让妻子在家煮儿童面条,骑电瓶车送来,一送就是一周。

衡情酌理的“心理疏导员”

与密切接触者在一起,好多人都很担心。可杜雄伟显得很淡定:“我干过20多年的卫生工作,知道深浅!何况我是党员,必须带头上!”

杜雄伟回忆,这些被隔离人员刚来时,一会儿嫌弃这里不干净,一会儿担心那里不安全,情绪比较激动。经过多次沟通和社区干部、医护人员等的精心照顾,如今情绪基本稳定。

“我告诉他们,虽然不能自由进出,但对自己、对家人是一种最好的保护。”杜雄伟说,59名被隔离人员,他均加了微信,“他们有什么需求就提,我尽量想办法满足!”

“情况都还好,生活也习惯。”一位入住的被隔离人员称,“杜主任人好,心也细,很照顾我们。”

上传下达的“信息员”

进驻当日,该医学观察点就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共7名成员。

“让党旗在观察点屹立不倒!”杜雄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医学观察点,他主动参与临时党支部大小事务,当起繁琐的信息员——每天召开支部专题会议梳理防疫情况,汇总、报各项数据。同时,他提醒支部成员定时量体温,自己一一记录下来。

外界的真假消息满天飞,杜雄伟便在微信里发布省市指挥部等权威机构的消息,劝被隔离人员科学防疫,不信谣传谣。

自从该观察点组建以来,杜雄伟就没有回过家。每次换下来的衣服,像垃圾一样密封,他借出去买菜之机,扔在家门口,电话通知妻子取走,再把干净衣服密封后带下来。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一群像杜雄伟这样负重前行的人。

“丁零零……”电话响起,又有新增观察人员要送来了。杜雄伟和同事们又忙碌开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