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在全球处于一个什么地位?

用户58599464904



从财报数据说起

两天前,阿里巴巴公布了一份超出分析师预期的季度财报(2019.9~2019.12)。财报中显示,作为增长的第二引擎(第一引擎是核心电商业务),阿里云季度营收107.21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营收同比增速为62%。尽管增速略低于上季度的64%,但依然处于一个高速增长期。

上图是阿里云近10个季度的营收增长图,非常恐怖!!!


除了突破百亿元大关的里程碑,阿里云在这个季度的另一个重大的里程碑是,将阿里巴巴的电商业务的核心系统迁移至公共云上。这不仅为阿里巴巴带来更高的运营效率,更能够促进未来更多客户采用阿里云的公共云基础设施 。去年双11期间,其公共云基础设施及技术帮助阿里巴巴集团处理了每秒54.4万笔的订单创建峰值,并在整个活动的24小时期间无间断地处理了970 PB数据,在阿里云上抵挡住了60亿次的网络攻击。


在全球云计算市场上,阿里云的竞争对手是亚马逊AWS、微软Azure、谷歌Cloud Platform。


2月1日,亚马逊也公布了云计算业务AWS的营收情况。2019财年AWS的收入为350.26亿美元,同比增长36.53%,占亚马逊总营收的12.49%。在第四季度,AWS的营收为99.54亿美元,同比增长33.97%。不过,AWS贡献的营业利润为25.96亿美元,占公司经营利润高达67%。这样的盈利能力是非常可观的。


微软自2014年新CEO萨提亚.纳德拉上任后,就大力发展云计算业务Azure。经过短短6年的高速增长(现在仍每年68%),已经后来居上,在全年营收上超过亚马逊AWS, 达到380亿美元。而且就在不久前,还从亚马逊眼皮底下,抢走了美国国防部为期10年的100亿美元的订单(合约名为联合企业防御基础设施云,简称JEDI),帮助国防部将大部分的计算能力上云。


谷歌云计算业务起步较晚,相对前两位逊色不少。其2019财年的收入只有89亿美元。


尽管目前从收入数据来看,阿里云还比不过上面三位竞争对手,尤其是AWS和Azure这两个巨无霸,但是阿里云在中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市场份额是遥遥领先的,超过了AWS和Azure的总和。如果继续在亚太地区深耕,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保持增长势头,阿里云将很快超越谷歌云,不久的将来在全球市场上比肩AWS和Azure也是可期的。


前沿科技馆


要看一家云计算企业在全球上的地位,得先看看它的竞争对手是个什么量级。我觉得微软CEO纳德拉有一段话回答这个题很应景。

如下:

微软作为云计算国际公认的第二大玩家,能被它视为威胁,恰恰能反映出阿里云在国际上的崛起——全球第三,亚太第一的位置,俨然已经对亚马逊、微软这两位老大哥造成了危机感。

而阿里云被这2A视为最大的竞争对手,其实也与亚马逊和微软这两家所向披靡的云计算服务商在中国的折戟有关。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里云不仅在将中国市场的蛋糕越滚越大,在几乎拿下半壁江山的同时,阿里云又已经在亚太地区这片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上,再一次击败了亚马逊和微软,成为当之无愧的亚太霸主。

还有令微软CEO头疼的就是阿里云的“恐怖”增速问题,年均翻倍,这谁顶得住啊?

那么,阿里云到底是凭借什么来撼动亚马逊和微软的地位、挤掉谷歌,跻身3A阵营的呢?我个人觉得,这个内核绝对是自研发科技。

作为3A阵营里唯一一家中国云计算厂商,阿里云始终坚持自研发。其中,最知名的成果应该就是它们自主研发的“飞天”系统,如今它已经成长为国内国唯一自主研发的飞天云操作系统和大数据平台。

2015年,阿里云帮助国家铁路部官方售票网站12306上云,承接了当时75%的春运高峰网络查询;2016年,阿里云城市数据大脑在杭州试启用,政务工作走上云端,让浙江实现了“最多跑一次”;这一切的背后,都是飞天云操作系统和大数据平台的功劳。

特别是城市大脑,为市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阿里云创新性地提出了城市大脑等创新类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打破了原有政府数据相互隔离、无法融通的烟囱模式、孤岛效应,融合优化现有城市数据,让城市拥有智慧的大脑。

还有值得一提的阿里云的阿里巴巴双中台和智联网AIoT,智联网AIoT融合了云边端一体化的人工智能与物联网能力,具备从高性能AI芯片至云平台、AI算法、AI组件以及产业AI的立体能力。这也让它们和飞天云操作系统、飞天大数据平台一起构成了阿里云目前最强的“四张王牌”。

无论如何,一家中国的科技型企业能够成为世界的焦点,已经足够振奋人心,至于阿里云的明天,只要它不放弃自研发,我相信会更加灿烂。


新科技大咖


阿里云,不管是放在全球云市场中,还是放在阿里内部的营业板块中,地位都不是很突出。虽然阿里云,作为阿里巴巴重要的一个业务的拓展,但奈何进入这个领域时间较晚,此规模并不是很大。

2018财年(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底),阿里云营收133.9亿元,同比增长101%。但是该2018财年整个阿里巴巴集团营业收入达到了2502.66亿元。阿里云正整个阿里巴巴,营业收入的比重只有5.4%。在阿里巴巴集团内部最赚钱的业务就是电商,2018财年收入达到了2140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为85.5%。但是在2018自然年(1月至12月),阿里云的营业收入达到了213.6亿元。

放在全球来看,云市场的霸主肯定是亚马逊。在这个市场中,亚马逊可是一骑绝尘。根据调研机构Canalys给出的相关数据报告,2018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为804亿美元,其中亚马逊aws云服务营业收入达到了254亿美元,占比31.7%的市场份额。

接下来,微软和谷歌分别以16.8%和8.5%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二和第三。来自中国的阿里云,以31亿美元的规模排名全球第四,占据全球约3.86%的市场份额。

所以,之后就可以发现阿里云在全球的云市场中,份额确实不算高,只有微弱的3.86%。放在国内云市场,阿里云就算得上一个巨头。根据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的市场份额报告显示阿里云占据我国市场份额45.5%,相反,亚马逊aws只占有5.4%的份额。

Canalys数据显示,排名第四的阿里云市场份额目前只有3.86%,不算多。但是市场Others部分依然拥有超过35%的市场份额,说明市场格局并未确定,阿里云是有巨大提升空间的。


财经知识局


提及中国云市场,绕不开的「阿里云」。

「阿里云」到底处于一个什么地位呢?

第一、「阿里云」是国内第一个营收过百亿的云公司。

近期阿里巴巴集团公布其最新财报,「阿里云」在 2018 财年(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3 月底)营收达 133.9 亿元,季度营收连续 12 个季度保持规模翻番。

第二、「阿里云」现在中国第一,全球前五。

过去三年,「阿里云」每个季度以三位数左右的增速在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领先优势。研究机构 「IDC」 通过销售、市场等渠道得到的调研数据显示,截止到 2017 年上半年,「阿里云」在中国云计算 IaaS 市场份额为 47.6%,几乎为市场所有追随者的总和,也是市场第二名的 5 倍

而截止到 2017 年 Q4,「阿里云」全球的占有率从之前的第三掉到了第五,不过按照现在的增速,过不来多久,可能就会坐二望一,但是短时间超越亚马逊还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后者的市场占有率太高了。´

为什么,BAT 三者中,最不懂技术的「马云」把「阿里云」做到了云计算市场的国内第一呢?

在 2010 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三位大佬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腾讯「马化腾」说那时做云计算还为时过早。

百度「李彦宏」则表示云计算是新瓶装旧酒,用云计算赚钱会比较累。

只有阿里「马云」表示,如果阿里不做云计算,将来可能会死掉。

AT 与阿里观念上的不一致,导致前者的云计算现在与「阿里云」不在一个层次,也成就了现在「阿里云」。



对于这个问题,您怎么看呢?可以通过评论,留下您的见解。也希望各位能点下「关注」,谢谢大家

stormzhang


阿里云真是一个常看常新的品牌,上文中提到的阿里云世界第三,亚洲第一这事没变。

(根据全球IT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2017年全球公共云排名,阿里云位居世界第三。)

但阿里云的全球版图已经再次扩张了,就在前几天,阿里云英国大区正式开服了。

10月22日,阿里云英国大区正式开服,一次性上线了多种云计算产品,包括弹性计算、云存储、数据库、网络、安全、管理、应用服务和大数据等等。本次开服的一大亮点就是,双可用区同时开服,这意味着阿里云将提供更高级别的灾备、数据安全。

所以阿里云的全球化地图又要更新一版了:

从阿里云在德国法兰克福设立首家欧洲数据中心,至今已经两年,阿里云再次发力,拿下英国市场。

阿里云成为第一家基础设施完整覆盖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中国全球五个最大云计算市场的中国公司。(根据IDC统计,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五大云计算市场)

到目前为止,阿里云已经和诸多欧洲的国际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包括SAP、西门子、沃达丰、英国气象局以及等过航空航天等欧洲国际知名企业达成合作关系。

阿里云欧洲市场的快速推进,除了为其带来可观的业务收入,同时更为其赢得了业界的口碑,为其后续全球化的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Gartner发布的2018年版全球云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魔力象限的报告中,阿里云位列全球最优秀的六家云计算企业之一。

不仅如此,阿里云仍在“超速”成长中,这一点在今年的财报中就表现的很明显了。

从今年阿里巴巴集团公布的最新财报来看,阿里云在过去的12个月中(2018财年为2017年4月到2018年3月底),阿里云营收规模达到了133.9亿元,同比增长101%。

2018财年第四季度(2018年1月到3月底)阿里云营收规模为43.8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3%,连续第12个季度保持营收规模翻番。阿里云发展势头丝毫没有减缓的痕迹,反而一路高歌猛进。

综上,阿里云的全球地位,已经无需再过多赘述。业务覆盖广泛,遍布全球;在快速的业务扩张面前,依旧保证了良好的服务品质,获得友商一致好评;财报更是连年攀升,持续保持三位数增幅。我们期待着,阿里云未来无限的可能。


科技选手小李


如果题主要问的地位是市场份额的话,其实答案很明显的,八个字概括的话呢,是全球第三、亚太第一。

先给题主解释一下具体的数据吧。

根据Gartner发布的数据,2018年阿里云在亚太区域市场份额为19.6%,超过亚马逊(11%)和微软(8%)的总和,连续第二年居亚太市场第一,相比2017年份额增长了4.7个百分点,扩大优势,继续保持全球云计算市场前三的领先地位。

阿里云在亚太市场的绝对优势比较明显,同时,国内的利好政策也助推了阿里云的发展。

例如,阿里云在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核心的海外市场也获得了高速增长。还充分带动超过十万家中国企业规模化出海,有媒体分析,未来三年内阿里云生态规模有望达到上万亿人民币。

现在,阿里云的增长速度达到92.6%,是去年增速最迅猛的云计算厂商。

阿里云在亚太市场的绝对优势比较明显,同时,国内的利好政策也助推了阿里云的发展。

例如,阿里云在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核心的海外市场也获得了高速增长。还充分带动超过十万家中国企业规模化出海,有媒体分析,未来三年内阿里云生态规模有望达到上万亿人民币。

现在,阿里云的增长速度达到92.6%,是去年增速最迅猛的云计算厂商。


科技情报刊


云服务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而现在的很多软件科技公司不管大型还是十几个人的小公司都在进行软件上面架构的改造。微服务是目前软件架构的主流,而阿里云服务也是很多公司在进行软件改造时的首选。

阿里云2018年营收入213.6亿元

阿里巴巴集团价值最高的业务还是电商,2018年电商业务的营收入是2140亿元。

根据阿里云的财报可以看出,阿里云,不管是全球云市场还是阿里巴巴内部业务的营业板块上,阿里云都是微不足道,但是阿里巴巴每年在阿里云的投入巨大。过去10年间,阿里巴巴对阿里云累计投入超过430亿人民币。而阿里云作为阿里巴巴的重要业务拓展,近些年来,也不负众望。

2018年中国独角兽的企业名单中,阿里云排名第三,估值为710.77亿美元,而上榜的全国企业总共有203家。

阿里云全球市场

阿里云在国际市场上和微软、亚马逊等国际巨头还是拥有一定的差距。2018年亚马逊AWS云服务营收是1725亿元人民币,微软Azure的2018年财报显示营收为906亿元人民币。这两家都是阿里云营收入的四倍之上。

虽然阿里云在欧美市场拓展不大,但是在亚洲市场。阿里云是最大的云服务商。

2019年的第一季度,阿里云总共推出了679中产品和功能,主要是智能化数据、AI应用等方面。海外,阿里云已经进入迪拜、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在全球建立了总共16个飞天数据中心,可以说目前阿里云排名全球云市场第三。

而根据阿里云官方统计的数据显示,当前中国500强的企业中有接近40%、近一半中国上市公司、80%中国软件科技类的公司在使用阿里云。

些许拙见,供您参考。

从事互联网开发多年,欢迎大家骚扰


凯腾凯


一句话概括就是:阿里云的全球份额为全球第三,亚太第一。

Gartner近日发布2018年全球云计算市场报告,数据显示阿里云仅次于亚马逊AWS、微软Azure,成为全球市场前三,份额达到7.7%,同比增速高达92.6%。排名的变化能够很好的反应该趋势:

同时在亚太市场,阿里云在18年亚洲市场拿下了19.6%的份额,同时也拥有着4.7%的增幅,超过亚马逊和微软的总和。

但是我们也需认清阿里云的一些不足

1、国内市场越趋指数增长的情况下,阿里云的占比在下降

2018年的市场份额相比较于2017年出现了下滑,反观腾讯及中国电信均出现了上扬。

2、阿里云在全球范围内的份额还是比较低

也许有读者老爷说我们慢慢往上,毕竟起步慢,但是aws云也才2006年提出,反观阿里云2009年提出。所以道路并不比别人慢很久,同样的等我们追上去,不晓得是否又有新的东西提出。


榜说天下


对于阿里云目前在全球处于怎样的地位,笔者用近期阿里的一份财报来谈下。大家可以通过数据来感受下。


据报道,该季度阿里巴巴收入61.9亿元(即9.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1%,比分析师此前预期增幅为53%。其中表现最强劲的,要数阿里巴巴的云计算业务。该部门在第四季度收入猛增103%,达到44亿元人民币(即6.99亿美元)。相比之下,市场领导者AWS在同一时期的销售额增长了49%。


诚然,阿里巴巴在第四季度的云收入相比AWS的54亿美元来说只是差了很小一部分,但如果该部门能够保持目前的增长速度,未来几年就可以大幅缩小差距。


据悉,阿里云在第四季度推出了316种新产品和功能,其中许多功能专注于如人工智能等较为火热的领域。


因此,阿里巴巴已经成为中国基础设施即服务领域的领先企业,根据IDC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上半年阿里巴巴的市场份额几乎达到48%,而上一年同期是接近43%。为了保持云业务的快速增长,阿里巴巴也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最近阿里巴巴在印度尼西亚新增设了一个数据中心。目前总共在18个地区建有运营设施。


阿里巴巴在财报中表示:"我们看到了客户和收入的巨大发展动力以及多样化,并将通过开发增值产品和功能,投资以进一步扩大市场。"


预计在未来,公司将继续保持这一发展势头。今年收入的增长率高达60%,如果排除最近收购的公司,收入增长在50%以上,这远高于分析师预计的37%的增幅。

本答案来自科技行者团队靠谱女青年刘小新。


科技行者


依托于中国市场的巨大存量及增长空间,如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干败eBay一样,或将云计算领域,挑战亚马逊,最终挑它于马下。

可以说,阿里巴巴成为一家超强技术公司,要从阿里云开始说起。本人正在写人工智能相关的综述类著作,如果说新兴公司提到了滴滴、今日头条、美团,就有BAT巨头,写的是百度之无人驾驶,阿里巴巴之阿里云。

阿里云的崛起,带来了全新的阿里巴巴的观感。这里,既有激动人心的创业故事、人物故事,那个心理学博士王坚如何创立阿里云,马云又如何能坚定信任并力挺到底,阿里云起步之初,腾讯及百度如何不看好等等故事,很有嚼头,很有趣味。

王坚是阿里云的提出者,初创者,也是当时阿里最受争议的高管,曾被内部员工骂了整整4年,在开会时还委屈到流泪。另一方面,阿里巴巴的大股东孙正义对他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在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那天,孙正义曾说:“阿里云的前途不可限量,它是互联网的未来”。

这不仅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创业故事,还是一个个巨型公司的转型故事,也有国家产业竞争的恩怨情仇。

看微软如何通过微软云成功转型,2014年2月,负责云业务的纳德拉成为微软第三任CEO,他很自然地把云定为公司的两大核心战略之一,于是Azure无论在产品还是市场的支持力度陡然加大。

我们看到,当今亚马逊、微软、阿里、谷歌先后次第坐下。

云端之争已成为国家之间的竞争。阿里达摩院也好,阿里收购一众人工智能公司、芯片公司也好,突然间,我们发现阿里巴巴成为了高新技术的主动进攻方,就因为有阿里云这一根基夯实的基础架构了。

如今说工业互联网也好,说智能互联网也好,或者物联网,都离不开云、云、云计算。

如果说,中国人最终会有自己的操作系统,让全球的伙伴都使用且离不开的操作系统,目前就要看阿里云了,那是一个云端的基础系统呀。

阿里云是跟随者、挑战者,最终可能像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的地位一样,让美、日、欧三家线上销售之和,都比不过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