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如何防止外资资本对民族工业的大量兼并和收购?

山野鬼才


疫情过后,大多民营企业都会遭受重创步履盘珊;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好的企业很可能被外资抄底~收购或兼并。为了防止这种恶果出现有两种办法:

一是政府出台优惠政策帮抚,企业挖掘潜力创新主动作为,挺过难关飞得更高;

二是对于会影响国计民生的潜力企业国家以混改的角色搞债股介入,帮助企业死里逃生转危为安,待企业好后再合适退出。


商道谢智李奕廷


很高兴能够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疫情之后我们要关注的是恶意并购,也就是趁火打劫。如果你情我愿那无可厚非。

我们先来说一下外资的并购民族企业的血泪使:1994年中华牙膏被联合利华控股;1996年活力被邦特色收购;2003年达能收购乐百氏;2005年南孚电池被保洁收购;2006年SEB收购苏泊尔;2008年强生收购大宝;2011年徐福记被雀巢收购。这些都是在中国轰动一时的民族品牌,却都因为经营和管理问题,最后落入到境外资本的手里。而这些企业嫁入外国豪门后不是逐渐消失,就是被沦为外国人赚钱的工具。所以,我们要深思如何去保护这些民族工业!

我认为至少要做到这些,才不会给他人可乘之机:

1、疫情之后,民族工业中很大一部分都有可能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所以此时政府要出面牵头金融机构,给民族工业补充流动资金,保障企业的正常经营。

2、要治疗好民族工业股权结构复杂混乱的毛病,不让外资企业看到股权结构的漏洞,避免让他人以很少的资金成本,逐渐把企业给并购了。

3、在法律法规上也要给民族企业足够的重视和保护。同时,国家工商总局在疫情期间也要制定相关办法,杜绝趁火打劫。同时,民族工业也要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完善防御体系。

保障民族工业不会在疫情之后被恶意并购这件事,关系到国计民生和我们每一位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所以务必要引起重视!


陈先生谈金融


通过这次全世界瞩目的疫情后,在这个时候,就会彰显出一个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运作的真实情况,如果在这个时候就被外资资本兼并或者收购,说明这个企业实质内部结构,运营的很有问题,自身并不强大,为菜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那说明企业问题很大,需要管理者好好的反思思考,防止被外资资本的收购,我们可以接受别人的财务性投资,不参与公司的管理,公司的投票权,决策权人在公司原始创始人手里;或者实行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稀释公司股权结构,引入外部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来改善目前公司的问题弊端,同时建议公司的结构层从自身寻找原因,解决问题,才能更进一步强化公司自身的实力,别一点小波折都禁受不起,企业就是经营人性,国家的情怀。


Fintechcompany


无需担忧!

我只讲一个案例,多年前,我国的铁路产业面临过这个问题,铁道产业优质的资产都放开了,外资大量进入,铁道部干了一件重要的事,把资源都倾斜到一个核心国产企业,虽然开放造成了市场的暂时丧失,但最终国产研发开花!造成今天我们的高铁世界一流!

产业的更新换代不是坏事,市场的开放不是坏事!相信国人的智慧!相信中国!


趋势价值投资


要防止外资对民族工业的大量收购,首先就要分析疫情会对民族工业造成什么影响。疫情对民族工业耽误的不仅是时间,还有大量的成本。存货的过期,人员工资,各个供应链的重新调配,都会对民族工业造成巨大的影响。可以预见的是,在抗疫期间和抗疫过后的一段时间,不少民族工业都会面临资金吃紧,部分客户流失的问题。如果因此造成民族工业现金流吃紧,就有可能导致民族工业被外资低价收购。所以,从国家层面来说,可以通过提供信贷支持,降低此类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帮助民族工业度过阵痛期。当然,国家可能需要采取更加精准的,如定向降息的手段来支持这部分民族工业,防止过松的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此外,国家还可以采用类似美国直接干预的方法,禁止外资对重点民族工业的收购。但该手段只能作为辅助,针对重点民族工业中的重点企业。如果大量使用,会导致大量的国际对于政府过多行政干预的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