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很多大企业都要开始生产口罩,比如富士康,比亚迪?

一晌贪欢听梦语


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做一项决策最重要的原因 ,肯定是这件事能给企业以好处,可能是实打实的利润,也可能是别的隐含福利。根据一些文章从天眼查统计的数据,近期有非常多的公司,更改了经营范围,自然就是为了生产口罩做准备的。那企业只所以这样做,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有这样一些。

1、需求缺口。 在这次疫情面前,医用物资一直都处在紧缺状况,在病毒没有被完全控制住以前,各项物资尤其是口罩的需求缺口,还很大。对于富士康、比亚迪这类大型生产企业来说,他们本就有非常成熟的工厂管理经验和非常完备的生产车间,从原来的生产线改造生产口罩,并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也不需要太大的投入,能赶上这波需求,未来如果不需要了,也可以很快调整回来,自然就是非常值得做的一件事。


2、政策鼓励。因为口罩全球告急,为了满足需要,政策也在鼓励企业加大生产,同时对于新进入的工厂,有很多的政策,比如加快审核,融资方面的扶持,各项补贴。那这对企业来说,也会是诱惑,尤其是资金方面。有些公司可能还会投机取巧,借这个名目,先从银行拿到钱再说,至于未来,钱真正的去向,银行也不可能真的每一分都管到。类似的情形,其实在任何一个有政策性鼓励的行业都可能会发生。就像房地产企业热衷于做新能源汽车,很可能也是出于资金,一份商业计划书,再做一做要动工的样子,那可能就是好大一笔融资的名目。至于最后汽车什么时候生产出来,那就是个未知数了。


所以,最企业来说,最终赚钱始终是最关键的,那任何一项决策,最后也会落到赚钱这个目的上。


康愉子


富士康、比亚迪等开始生产口罩,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保障自己的生产经营工作。

今年春节以来,受到疫情影响,全国口罩出现“一罩难求”的局面,我从春节后到现在,已经整整18天,所有药店都买不了口罩。只有春节前买的几个口罩,平时都不敢出门了。每天早上可以从当地市场监督局预约,但实际上一预约基本上就是预约已结束。

很多企业春节休假,但是需要开始复工了,复工就会造成人员聚集,很多人是根本买不到口罩的,那么这些工人没有口罩,他们怎么返工,无法返工,企业也会遭受损失。从药店基本上是买不到口罩的,这个时候大企业投资生产口罩,就是为了保障自己企业的员工可以使用口罩。

疫情会持续多久暂时没有人知道,但是企业复工后,员工每天都要戴口罩,这是刚需,很多大型企业投产口罩后,可以保障自己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而且对于大企业来说,口罩并不是什么高新尖的技术,大企业资源丰富,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投产口罩。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就没这么容易了,投资生产口罩需要时间,需要成本,需要衡量是否划算,但是员工没有口罩确实又无法复工,这是一个难题。希望疫情感快结束,大家都可以正常的恢复生产工作吧,天佑中华,天估武汉,大家一起加油!


财经宋建文


从春节过后,我就到处打听买口罩,2月7日终于从一个药店群里预约上了,但是只有三个,而且还要等着,2月9日通知我去买,过期作废,于是我开车跑了6公里,去买了三个口罩。

我去的时候很犹豫,总共3只口罩,我这次去买还要用一只存量口罩,相当于只买了两个,感觉有点不划算,但是想了想,如果将来周围有病历出现了,没有口罩是不行的,就是一只也要去买。


(药店排队的人)

我到的时候,已经接近下午下班时间,排队的人相对少了点,但是仍然有二十几个人在排队,大家都戴着口罩,但是可以看出来,有些人的口罩是普通口罩,也有人戴的口罩是多次使用过的。

虽然只有区区三只口罩,每支价格1.6元,但是大家都在排队等候,药店的服务员说,今天他们这个小店,客流量已经超过410人了,来的都是预定了口罩的。

现在正处在疫情防护的关键时刻,马上就开始复工生产,要做好个人防护,口罩是不可缺少的,富士康、比亚迪这样的大型企业,有几十万员工,每人每天用两只口罩,这也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现在这种形势下,他们到哪里去买这么多口罩呢?

我想在他们生产口罩之前,肯定考虑过外购,如果能购买到,他们不可能跨界生产,现在一罩难求的局面下,他们要开工,就必须为员工提供口罩,既然外部供应不足,只好自己生产,自给自足。

(我买到的三只口罩)

好在生产口罩的技术并不复杂,富士康,比亚迪这样的大公司,一周时间就能够提供产能,问题主要出在生产许可和原材料供应上,如果是自己使用,生产许可可以之后办理,估计原材料供应对他们来说可能会是一个难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给他们提供帮助。

为此有人感慨,找工作还是要找大公司,缺什么东西可以自己生产,起码不用为买口罩发愁,现在已经陆续复工了,很多人可能并没有多少口罩储备,这样是很危险的。


互金直通车


口罩生产厂家无疑是今年的大赢家,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让口罩成为人们居家出门的必需品。

最近,富士康、比亚迪纷纷宣布生产口罩,富士康预计在二月底可以日产200万只口罩,比亚迪到月底可以日产500万只口罩。

一大批企业开始生产口罩,这是一种市场的行为,是利国、利民、更利己的行为。

全中国14亿人,只按7亿人使用量来计算,一天需要消耗的口罩至少是14亿只,这个消耗量是巨大的。

2019年中国大陆口罩产量为50亿,产值102亿,其中用于病毒防护的医用口罩占比为54%。

按照上述测算的消耗量,全年产量也只够用3.6天,由此可见,此次冠状病毒的爆发,中国目前面临着口罩缺口有多大。

有专家预测,2020年受病毒影响医用口罩产值预计增长率可达28%,整个口罩产业产值将突破130亿元,其实这个预计有点保守。

富士康、比亚迪等大企业投入资金生产口罩,将会提升医用口罩的生产能力,可以大大缓解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口罩产能不足。

另一方面,由于口罩生产技术相对成熟,生产线转型方便,其产量与销量巨大,具备薄利多销的优势,也将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

更为重要的原因,作为劳动密集企业,富士康等企业自身对口罩需求量巨大,富士康有120万员工,比亚迪有22万员工,按每人每天两个口罩计算,富士康每天需要240万只,比亚迪每天需要44万只。

如此大的需要量,想在当今市场上完成采购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无论是从支持全局防疫需要,还是从自身经济利益以及保障企业员工健康,维持稳定生产秩序的需要,富士康等企业生产口罩都是非常正确的投资决策。


财务意识流


目前包括富士康,比亚迪,中石油等众多企业都积极参与到口罩制造当中,而这些企业之所以把生产线改造成口罩生产线,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口罩的供应,支援全国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

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肺炎疫情导致全社会对于防护物资的需求非常庞大,特别是对口罩的需求比平时增加了100倍以上。



而我国人口众多,当大家都对口罩有需求的时候,按照目前我国的口罩产能是不能满足大家的需要的。根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全国口罩每天的产能在2000万只左右,但是因为现在是春节假期的特殊时期,所以产能只恢复了80%左右,也就是每天能生产1600万左右,这个产能相对于目前的口罩需求来说是很小的,所以现在大家都通过各种渠道去购买口罩,很多人都只能跑到海外去,结果导致目前全球的口罩都非常紧张。

并且在众多口罩当中,真正能够起到防疫新型冠状病毒的医用口罩和n95口罩相对是比较少的,符合条件的口罩跟全国每天消耗的口罩缺口非常大,单是医疗卫生系统存在的口罩缺口就比较大。

比如武汉目前有6万医护人员,平均每人每天5个口罩,相当于一天就要消耗30万个口罩,而目前全国卫生健康系统人数大概是1200万人左右,如果按照平均每人每天消耗两个口罩来计算,但是医疗卫生系统每天对口罩的需求量就达到2400万个。

但是除了医疗卫生系统的医护人员对口罩有需求之外,目前其他参与肺炎疫情防控的人员以及公共场所的一些人员,包括普通的老百姓对口罩都有需求。特别是在2月10号很多企业正式复工之后,口罩就成为了一个标配,很多政府部门都要求企业必须配备口罩才能正式复工,结果导致这几天市场对口罩的需求非常大,目前各大电商平台已经买不到口罩,药店也买不到,很多城市都需要通过预约才能拿到。

而口罩作为新型冠状病毒的防御工作的重要物资,也是一种战略物资,它对于新型冠状病毒防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全社会目前都在集中各种力量增加口罩的供应。



在这种背景之下,很多企业都把原来的生产线改造成口罩生产线,比如2月6日,富士康宣布为弥补口罩这一重点医疗防控物资缺口,富士康旗下工业富联在集团深圳龙华园区首次导入口罩生产线,并于2月5日顺利实现试产,相关产能预计在2月底可达到日产200万只。

2月8日,比亚迪宣布援产口罩和消毒液。预计将在2月17日前后量产出货,预计口罩产能本月底可达500万只/天,消毒液产能可达5万瓶/天)。



对于富士康和比亚迪先后宣布生产口罩,可能很多网友都表示不理解,富士康是代工企业,平时主要为苹果等一些电子产品企业代工,而比亚迪的主营业务就是汽车和电池,那为什么他们要把生产线改造成口罩生产线呢?

至于富士康和比亚迪为什么要宣布投产口罩,我觉得这里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富士康和比亚迪生产口罩有优势。

生产口罩其实不需要太大的技术含量,只需要把相关的物料采购过来,然后利用人工或者机器进行加工就可以。对于富士康以及比亚迪这种代工企业来说,他们有大量的代工员工,而且生产线也比较先进,所以生产口罩相对来说是比较有优势的,在这种背景之下,富士康和比亚迪先后引进口罩生产线,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售卖口罩增加销量,同时也可以为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防御工作作出积极的贡献,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第二、可以满足内部员工的防护需求。

当前正是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口罩和消毒液都非常缺,很多企业即便有钱也买不到口罩和消毒液,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都只能进行内部生产与满足内部员工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富士康和比亚迪这种员工数量比较多的企业来说,通过内部自己生产满足内部员工对口罩的需求其实也是一种迫不得已的事情。

比如目前富士康在全国各地有很多厂区,员工数量超过120万个,如果这些员工的口罩都完全依赖于外面提供,那是有点不太现实的,所以为了解决内部员工的口罩问题,富士康就只能改造生产线来生产口罩,如果到2月底能够生产200万只每天,那除了能满足内部员工120万个需求之外,还有部分多余的产能可以提供给社会。

第三、出于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调配需要。

目前对于富士康和比亚迪生产口罩,我们不知道是企业自身的行为,还是有政府在主导,我个人推断不排除是有政府在积极跟这些企业沟通,让他们生产口罩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五条规定,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根据传染病疫情控制的需要,国务院有权在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集人员或者调用储备物资,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紧急调集人员的,应当按照规定给予合理报酬。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的,应当依法给予补偿;能返还的,应当及时返还。

当前正值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其中口罩作为肺炎疫情防控的战略物资,地方政府是可以直接征用企业的生产线进行口罩生产的。

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对于比亚迪和富士康这种大型代工企业来说,他们能够进行口罩生产对于我们社会来说是一种好处,一旦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口罩生产当中,那么当前口罩缺口的情况就会得到缓解,这对于全国疫情防控是非常有意义的。


贷款教授


疫情爆发以来,口罩是越来越难买了,现在是一罩难求的局面。多数地区要求企业可以在2月10日复工,可是必须要按照要求做好安全防疫工作。人人戴口罩就成了必备的要求。

按照现在一次性医用口罩一天8小时工作换两次的规模,一个3000人的工厂,至少要准备6000个口罩。现在平价的口罩基本买不着,即使是青岛市政务App预约的口罩都两元钱一个了。这样,一个3000人的企业,相当于一天增加了1.2万元的成本。如果是在中国有66万职工的富士康一天需要132万口罩,一天的成本价是264万,一个月可就近亿了。更何况,这么庞大数量的口罩你能备齐吗?

据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2月2日介绍,中国口罩产能约为每天2000万只。2月3日左右,大约恢复了1480万只的产能。但是,能够供给一线医务人员的N95口罩产能仅有11.6万只,其他医用口罩998万只,普通口罩471万只。

现在不少地区都发布通告,表示普通人并没有必要在日常生活中戴N95口罩。青岛市出台置换政策,表示一个N95口罩可以置换10个普通医用口罩,用于支援抗疫前线。

央视采访中国医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的视频中,刘敬桢表示,中国生产口罩的速度已经很快,仅需0.5秒/只。然而口罩生产出来之后,还要走一个解析、消毒的流程,一般需要7天到半个月。“也就是说,大年初一加班生产的那批次口罩,可能今天刚刚上市!”

目前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数量仍然快速增多,每天都会新增三四千。现在的情况下能人们复工复产,必须需要大量的口罩产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与到口罩生产的过程中来了。2月6日,中国石化在官方微博上表示,公司有原料熔喷布,亟需口罩机增产口罩抗击疫情。工业富联已经开始导入口罩生产线,2月5日顺利实现了试产,正在申请产品资质认证,相关产能可能在2月底达到日产200万只。上汽通用五菱表示,已经开始设置14条口罩生产线,其中4条为N95口罩生产线、10条为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日生产量预计达到170万个以上。


企业能够积极行动起来,也是跟国家的支持离不开的。2月6日黑龙江宣布对列入国家和省确定的省内疫情防控急需物资生产企业名单,生产口罩等紧缺物资的企业,1月1日以来新增流动资金贷款给予5%贴息支持。一年贷款利息才有多少?而且黑龙江还对对新增生产设备投资额给予50%补助等优惠政策。同时,国家工信部一直在新闻发布会呼吁,国家将对口罩产能采取兜底政策,疫情过去之后,将对企业多余产能进行收储。企业可以完全放心扩大生产。

另外,进口口罩成了最主要的口罩来源。中国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疯狂扫货支援我国抗疫行动。2月5日,海关总署综合司司长金海介绍,1月24日以来,全国海关共验放疫情防控物资3.77亿件。其中,进口防护用品3.67亿件,包括口罩3.28亿只、防护服385.4万件、护目镜62万副、医疗器械共45.3万件。现在问在日本的朋友,表示他们在周围的药店都买不到口罩了。

现在企业组织进行口罩生产有三大好处。第一,满足自己员工的需要,比如富士康,一天口罩需求量要达到100万以上的话,除了自己生产,别人几乎无法解决。第二,为了社会责任。每日2000万的口罩产能即使全部恢复,也不够全国14亿人使用的。一些必须要上班出门的人员,没有口罩是不行的。如果真能做到一次性,一天口罩需求量肯定要达到数以亿计。人们带多次重复使用的口罩,也实在是不健康,多生产口罩也确实是为了社会责任。第三,追求利润。过去,一只普通医用口罩的生产成本不足三毛钱,现在至少价格两元。一只N95的医用口罩,生产成本也就两元钱左右,现在供不应求。短时间内,口罩的价格不会降下来,而且国家已经明确要进行产能兜底,相信这种不亏本的买卖人人都愿意做。

所以,未来我们的口罩产能肯定要成倍的增加才能够满足需要。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加到口罩生产中来的。


暖心人社


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上天空。毫无疑问,当下口罩已经成为最大的风口。


上汽通用五菱、富士康、比亚迪等大企业都开始着手生产口罩,中石化也有意收购设备进行生产。


商人逐利,企业生存也要追逐利益,但是生产口罩则有更多原因。


一、当下口罩需求量巨大,产能严重不足,甚至已经成为企业复工的最大障碍

之前没有疫情时,口罩需求不大,不用太多企业就可以满足需要。当疫情发生后,不仅一线的医护人员需要每天更换口罩,广大人民群众外出也需要口罩,尤其是企业逐步复工后,每天的口罩需求量数以亿计。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原来的口罩生产厂商已经不行了。越小的工厂往往设备越落后,产能低,品质差,再加上一些人浑水摸鱼,制造假冒伪劣口罩流入市场,造成安全隐患。大企业有着更严格的管理制度,只要设备到位,人员经简单培训后就可以快速形成产能,纾解需求难题。


二、在市场受到影响时,大企业也要考虑生存发展,口罩可以是当下很好的国度项目

口罩的成本很低,一只医用外科口罩的成本不会超过0.3元,但是市场上普通消费者能买到的价格现在已经动辄超过2元。更不用说N95口罩了,成本不到2元能卖到20元甚至更高。

对于大企业来说,口罩生产技术难度低,利润丰厚,还能帮助国家,此时加入生产行列就非常明智。

乐观看三四个月疫情就会结束,但是也要考虑反复的可能性,因此在较长的时间内口罩需求量不会减少,半年内需求量能够超过百亿。


三、大企业生产口罩,也是在尽一份社会责任

当下口罩稀缺,很多市民不得不外出时戴的都是缺乏防护作用的口罩。在空旷的场所还好,在人员较多的室内就有很高的风险。

一些商家追逐利益,用毫无防护作用的廉价口罩当作医用口罩出售,从而谋取暴利,让无数人置身风险之下。

大企业生产口罩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支援一线医护人员,满足前线需求后还可以供应人民群众,为社会增加一份安全保障。


财智成功


现在很多大企业都要开始生产口罩,不仅仅有富士康、比亚迪,还有中石化、格力电器等等公司,可以说现在人工密集型制造工厂,均是参与生产口罩的大部队。那么,为什么呢?

首先,口罩是当前紧缺的防护用品,身为大企业有责任在市场需要的时候“改工”。市场平常3元一个的口罩,前一段时间要花10元、20元才能买到。为什么?因为缺乏、紧俏。所以,价格翻了数倍,乃至数十倍。

作为人工密集性的工厂,又面对现在市场紧缺的医用防护用品,需要的是担当与责任。这个时候,加工类型的工厂,我认为是有必要上的。

其次,口罩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人口密集型工厂具有十分大的优势,并且具有明天的提量作用。

根据现在市场反馈的预测来看,富士康、比亚迪、中石化、格力电器等工厂加入生产口罩大营后,2月底有望提升7成的产能。这也是因为制作口罩的工艺并不复杂,生产设备以及人工这些厂房均是满足条件的,能快速起到提量的作用。

最后,标准。对于医用防护用品的生产,并不是随随便便一个小厂改造就能生产的,因为有医用标准的要求。放眼全市场,又能达到大量生产,又能满足快速运站,又能满足相对生产的为生要求,哪些厂能满足呢?也就只有人工密集型的富士康、比亚迪、中石化、格力电器等工厂了。

未来满足逐渐的市场复工,口罩势必会有着极大的需求,但是如果口罩价格不稳定,势必会造成很多人不戴口罩的情况。那么,这场防疫战也就白打了。所以,满足逐渐复工后的口罩需求,是重中之重。而具备大量生产、安全标准的工厂,均是要参与到这场关键点中来。


厚金说


其实不仅是富士康,比亚迪,很多大型的国企也接到任务,尽快生产口罩,可以说是不计成本。为什么这么做?

一是当前口罩需求量巨大。

中国的口罩产能每天是2000万个。但是我们14亿人,假设只有2亿人用口罩,频率是两天用一个口罩。这样的话,每天的需求量还要有1亿个,而且没有算医院和患者这些口罩用量特别大的人。

所以现在的产能远远够不上使用。而且病毒可能还要持续两个月,在这个两个月里都会有如此高的需求。不管是出于战略性考虑还是经济性考虑。现在开始生产口罩都是可以的。

虽然经济性方面可能稍差些,如果生产口罩盲目扩大产能,也许刚开始生产时,病毒就已经被消灭了,肯定会承担一些经济损失。

但是这样做不亏,因为还要有战略考虑。我们不能不做出最坏的打算,就是病毒持续时间可能更长。与人民的健康相比,一些口罩机器的损失根本算不得什么。

二是战略性考虑。

假设战争发生,拖拉机厂可能就被变成制造坦克的兵工厂了。而当前的对抗病毒其实和战争时期区别不太大,有条件生产应对病毒的口罩和防护用品等的企业,就要做好准备开工。

很多国企,比如中石化,已经开始采购这方面的生产机器。和平时期搞经济,有这种类似于战争的时期,当然以保证国家的物资供应为重。

打赢这场对抗病毒的战役和一场真实的战争相比,没有多大区别,只是层面和战场不同而已,这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需要很多企业都要贡献自己的力量。



莫水宏观经济


在2019年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14亿人口,如果平均按照每个人3只口罩计算,目前就需要42亿只口罩,截至2月11日央企一次性医用口罩日产量提升至79.4万只本月底将达到每天生产160万只以上,明显当前产量远远不足以让每一个人都拥有口罩。

截止2月11日全国口罩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了94%特别是一线防控急需的医用n95口罩产能利用率达到了128%,当前我们身边依然有很多人买不到口罩,还有富士康比亚迪等一系列大型企业开始参与口罩的生产。

参与口罩生产的企业

国务院国资委日前成立专项工作组,强力推进医疗物资生产供应。相关中央企业正在加快转产,生产防疫一线紧缺的口罩、医用防护服以及口罩机和防护服压条机等。

1月1日以来,全国已有170家企业新增与“口罩”相关的经营范围。其中,“口罩生产”相关企业118家,“口罩销售”相关企业151家。

在这些企业中,有两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显示,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1月29日,法定代表人为陈伟雄,其经营范围主要为服装设计、研发;服装面料的技术开发;服装面料的织造;服装设计人才培训。2020年2月2日,其经营范围新增生产、销售:医疗器械、医用服饰、口罩、帽子、鞋套医用防护产品。

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为加工销售中成药,化学药制剂(口服液,片剂,胶囊),药材原料,针织品加工,种养殖业,于2月3日新增“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一次性口罩,棉质口罩,防尘口罩,防晒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生产和销售;消毒产品生产、销售。”

值得注意的是,2月10日,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还变更了法定代表人,郭春林卸任法人代表,由封有顺接任。

新增口罩的170家企业中,制造业有100家,批发和零售业41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0家。最多的省份则是广东省,有37家,其次是江苏的21家和山东的18家。

另外,经营范围新增防护服企业65家,经营范围新增消毒液企业35家,经营范围新增医疗器械企业达4575家。

新增医疗器械的上市企业还有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综合来看:很多大型企业参与口罩生产的最主要原因,是为了缓解当前人们对于口罩需求量的激增,导致一照难求,因为当前新兴冠状肺炎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案,最主要是自我防护和爱护他人,出门戴口罩回家勤洗手,由此引发对口罩的需求量激增,还有当前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型企业参与口罩生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