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在了,你會去哥嫂家過年嗎?

手繪時光


我的父母去世有二十多年了,每年春節我們兄妹幾個都是在大哥家過年。長兄如父,父親去世早,在母親去世後,大哥就發話了,從今往後,你們幾個每年都得來我這兒過年,沒父母了,只要有我在,這個家不能散。你們不來這裡,還能去哪裡。在大哥家過年,大哥大嫂做滿滿一大桌菜,從來不讓我們幫忙。現在大哥去世己十多年了,我們兄妹們仍然帶著女兒,女婿,兒子,媳婦到大嫂家過年。侄子,侄媳婦做菜,仍然不讓我們幫忙,我們的下輩人都高興的給我大嫂發紅包。一大家人坐在一起,高高興興,熱熱鬧鬧,開開心心的過年。每個人心裡都充滿了暖暖的愛。我們都非常愛我們這個大家庭。


用戶729255729697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兄弟姊妹就是親戚了!逢年過節給父母燒點紙,順帶看望一下住在農村的兄弟姐妹,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不過,住農村的兄弟姐妹比較熱情的話,本人到是有事無事都會往農村跑(車程比較近的話),幫幫乾點農活,聚聚餐,吹吹牛!如果關係一般,頂多過年或清明節給父母燒紙時,打個轉,禮行肯定不能少!吃不吃飯,就看對方熱不熱情了!

個人建議


快樂的湘人


俗話講:長兄如父!

但是我也會分情況,

一:如果兄嫂是一位通情達理之人、我是非常開心的會跟哥嫂家人一起歡度春節、畢竟血濃於水、在這個世界上在沒有比親情更重要要了!

二:如果長兄處在弱勢地位、我不會給哥哥增加負擔、自己選擇過自己的春節、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三:我好羨慕有哥哥的人、如果我有、我會珍惜親人在一起的每一天!


雨後重生Rian1


我談談我的觀點吧,如果自己的父母不在了,我想,我認可自己在家裡過年,也不願意上哥嫂家去,原因很簡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間,過年是舉家團圓的日子,自己上別人家過年,會給別人增添不必要的麻煩,這個理智我還是有的。

我的父母也已經不在了,有的時候,過年家裡就我自己,那麼我也不願意上弟弟妹妹家去,一個人只有在自己家裡才能夠放得開,在別人家裡,不管關係如何親近,也都會有一種拘束之感,另外,即便是這幾個兄弟姐妹關係再好,自己去了,也會給人家增添麻煩,雖然他們口頭上不說,但在心裡還是會有反感的,作為一個成年人,應該識趣。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過年是什麼?現在把它貼到這裡,算是我回答的一個內容吧!

過年是什麼?我的疑問翻閱著日曆,其實生活中的每一天我們都在不停的跋涉,都在順著時間的長河漂流,在不斷的耕耘中,清屬著得與失,仔細想想,得與失才是生活的支點,得與失才是影響我們表情的元素。

過年過的是什麼?是自己?是孩子?是老人?是家庭?什麼都有,也什麼都沒有,憑著直覺去感應方向,我們只能摸索著走路,要知道,這個世界並不透明,透明的只是生存的法則。

年過的多了,耳鬢廝磨,以至於頭髮都磨去了黑色的光澤,或許,到最後,這才是生活的本色吧。

過年,過的就是自己的時間,浪費了固然有點可惜,燈紅酒綠,歌舞昇平,酒精可以麻木一下繃緊的神經,卻也會錯過很多的空隙,時間,就這樣流逝,成了渺茫的虛影......

過不過年,日子也會照常與我們會面,來去匆匆,似有相識,也有陌生,也許,我們真的不需要想的太多,新年的祝福聲依舊悅耳,儘管有的只是虛擬的地標,但還是讓我們興奮,畢竟,這也是憧憬,也是期待......


驕然


父親尚在的時候,我們兄妹三個家庭過年都要到哥哥家裡吃頓飯, 是已經保持了多年的慣例了。父母去世之後,這個習慣我們仍然保持著,而且家人過生日,其它過節的時候,也會到哥哥家裡聚一聚,每到這一天,哥哥都會到市場買來各種新鮮海鮮和各種小菜,然後回來和嫂子忙活著,孩子們聚堆一起玩,我們要麼打打下手,要麼喝水閒聊,整個家庭氛圍非常溫馨。

長兄如父,在我們就是這個樣子,家裡有什麼事情都是哥哥組織,很多事情我們不上心忘記了,哥哥就會替我們想著,特別到了逢年過節的時候,都會提前提醒我們。年齡越來越大,哥哥也越來越像長輩了。特別是父親去世之後,哥哥更像家裡的長輩,裡裡外外操持,省卻了我們不少心事兒和麻煩。

在我看來,親情這個東西,其實越久彌香,年輕的時候都在外面折騰忙活,有時顧及不到,但現在年齡越大,感覺越在乎和珍惜親情,更願意沒事的時候和哥哥姐姐坐到一起。父親在世的時候說起,如果自己一旦去世,你們是不是來往就不會密切了呢?恰恰相反,隨著父親的去世,這個世上血緣最親的人就是手足了,我們感覺感情反而更密切了,走動更加頻繁了。

我自己有兩個孩子,有時和朋友聊起來時,我也會勸別人要個二胎,雖然年輕時辛苦點,但當父母不在的時候,兄弟姐妹真的是最親最牽掛的人,當你感到鬱悶和無助的時候,心裡會有個依靠,即便是幫不上錢幫不上物,但在困難的時候坐在你的身邊陪著,那也是一種力量。


元芳有看法


姑娘出嫁,回家探望父母,上墳為祖先燒紙,都是必須回家去做的。

父母死了,只剩下哥哥。過年過節,燒紙掃墓,因為沒有父母了,只好都去哥哥家裡,

長子如父,長嫂如母。話雖如此說,但哥哥嫂嫂和父母比起來畢竟不同。父母兩個人都是自己的親人。而哥哥嫂嫂呢?哥哥肯定是親人,而嫂嫂畢竟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應該是外姓旁人。

所以,回哥哥家就不能比回父母家了。父母可以無限的包容你,而嫂嫂是不可能有那麼大的兼容性了。所以也就不能那麼隨便了。

每次去哥嫂家,你們都不空手,都要花大幾百。其實你們拿東西確實不少,你哥哥嫂子一定特別喜歡。

不過,對於條件一般的你來說,這確實加重了你的負擔。你說可以不可以不去哥哥那裡呢?我認為是不可以的。

孃家孃家,沒有娘了,哥哥家就是孃家。如果你燒紙上墳,過年過節不去孃家,那能叫是回孃家嗎。

如果你感到拿幾百塊錢的禮物重,那你完全可以少拿一點呀。你的哥嫂也不一定那麼爭竟你拿東西的多少呢?再說一年也沒有幾次去哥哥家吧,適當的拿一些禮品也是能夠承受的住的吧。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我的父母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去世了。

目前兄弟四人都在上海,不過是在本市的東南西北角,之間距離比較遠。起初由於我住在市中心繁華地段,每年春節都會請他們在我家聚聚。

一次偶然聽到二個弟媳婦在議論我:二哥家庭條件好,不吃不用他一點,白吃白喝也是應該的!至此苐二年就沒有再請他們來,實際上他們是不知道我作為家中的老二為了自己有一個好的生活質量是那麼的辛勤工作和為兒子的成人後所面對的鉅額化費而勤儉持家。

隨著二十多年後,兄弟之間都是老年人了,每年都會盡量聚會一次。由於各自的身體健康不一樣,也就難得四兄弟在一起。在長兄家聚會時我也會自帶些、或者是買點滷萊上門,但永遠是控制各自的飲酒量,因為多次發生的過量飲酒總是有後遺症!

我們都是老年人了,相聚的機會是作減法的。


夏明8234


當然去,一家親情怎能斷。哥嫂家要真的不富,姐妹們可以一起出錢出力,反正初二必須去哥嫂家。我大哥大嫂特別好,又善良。爸媽活著時,幾乎總在他家,很少去二兒三兒家。也許就是因為哥嫂的善良,才讓他家日子一直很好,條件什麼的都不錯。初二去的時侯,姐妹們也都帶著禮物,儘可能不讓哥嫂虧了。一年就這麼大團聚一次。少不了麻煩哥嫂。也感謝哥嫂的盛情款待。親情曖曖,愛心永存!!平時不管怎麼樣,過年就圖個高興,平安,團聚熱鬧。好好過幾天快樂舒服的日子,一開工又要忙碌,受罪,只能苦中作樂了。。


12025日期08015


如果老人不在了,我覺得我偶爾還是會回去哥哥嫂子家裡過年雖然哥哥家裡還有嫂子,可是我嫂子跟我就像閨蜜一樣,雖然有侄子侄女,可是我們都像老朋友,無話不說。

記得有一年,快要春節了,媽媽病重,大家兄弟姐妹從海內外四面八方都奔機場回家,當時的想法就是回家,陪老人過一個團圓的春節,哪怕是最後一個,媽媽跟著小哥一家住,我們十幾口人齊刷刷的都一下子湧到嫂子家裡,我那賢惠的嫂子臨時準備大家庭的年貨,同一個城市的親人都幫忙,從餐具茶具,零食水果,乃至到每個人的拖鞋都是臨時買的,那一年雖然媽媽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但是大家好開心啊,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很感慨

現在媽媽還健康的或者,年輕的小哥哥和二嫂倒是提前離開了我們,我們大家都相約每年媽媽的生日,不管在哪個角落都要回去,回家,是我們那一個月的期待,也是一年的嚮往。回家去,很自豪的感覺哦,因為我們還有媽媽,還有家,還有我們還有出處。期待這樣的聚會還可以年復一年的堅持下去。


餪餪


父母不在,長兄為父!我們兄弟姐妹五人,我由於在外地工作,父母在世時,由於工作原因,不一定每年能回老家陪父母過年,加之有哥嫂在家照顧,在外過年也放心。父母離世後,有時間也有回老家過年。哥嫂待我們如常,照顧有加,每次都提前打掃房間,曬好枕頭被巾,備好牙膏牙刷。返程時家裡自種的大米,花生油,自養的雞鴨等等,車尾都是裝得滿滿的。當然首先我們得尊重兄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