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医生对癌症患者说“手术很成功,切除干净了”,怎么知道切干净了?

用户8800497319


我是非药物疗法创始人,如果医生说这句话,呵呵,那是安慰你的,当然,你心里舒服就好。

什么叫手术很成功,就是手术后没有马上死,就代表成功,切除干净了,就是把现在发现的这个肿瘤包块切除了。真干净了,不可能的,真干净了就不会要你在化疗了。

癌症治疗,对抗疗法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么?如果真的正确的话,那癌症病人应该是越来越少,如果越来越多,就说明一个问题,方向是错的!


非药物疗法创始人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作为癌症患者以及家属,手术后,最希望医生说的一句话就是,手术很成功,肿瘤都切除干净了。那么,医生是怎么确保肿瘤切除干净了呢?手术的原则是什么呢?今天曾医生就来说一下,外科医生是如何确保肿瘤切除干净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则:

(1)整块的切除原发肿瘤

医生需要完整的切除原发肿瘤,例如,乳腺癌的患者,需要将整个乳腺癌的结节完整的切除,不能将肿瘤分块切除,不能一点一点的扣下来,这样会造成肿瘤脱落,导致癌症播散。其他器官的肿瘤也是一样,都需要完整的将肿瘤切掉。

(2)保证足够的手术切缘

做手术的时候,切除原发癌症的时候,不能紧贴着癌结节切除,而是需要远离肿瘤组织,需要切除一部分正常组织。因为癌细胞是呈浸润性生长的,就像螃蟹或者章鱼的脚一样,像四周生长。肿瘤的周围组织,看起来正常,但是可能已经有癌细胞了。为了保证切缘阴性,一般需要距离5厘米左右切除整块正常组织和癌症。有时候,为了保乳或者低位保肛,切缘的距离会短一些,需要术中做冰冻病理检查,明确切缘没有癌症,才能这么做。

(3)清扫肿瘤引流区域的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是大多数肿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肿瘤细胞通过肿瘤周围的淋巴管,首先转移到附近的淋巴结,然后可以转移到下一站的淋巴结。再以乳腺癌为例,一般首先转移到腋窝的淋巴结,然后是锁骨下淋巴结,最后是锁骨上淋巴结。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是类似的,首先转移到肠旁的淋巴结,然后是肠系膜淋巴结,最后是肠系膜动脉淋巴结。做手术的时候,需要清扫这些淋巴结。不管淋巴结有没有转移,都需要切掉,然后送去病理科检查,在显微镜下观看,是不是真的没有淋巴转移。现在,也有淋巴结示踪技术,如果第一站的淋巴结,也就是前哨淋巴结没有转移,那也可以避免淋巴结清扫,减少手术创伤,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中应用最为广泛。

除了这三点,还需要做到术中无瘤原则,例如肿瘤不接触原则,锐性分离,探查先远后进等等。肿瘤手术非常复杂,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做手术的时候,都希望找专家做,因为不同的外科医生,手术技巧真的会差很多,有部分医生没有做到根治性切除,术后短时间内就出现复发,也是可能的。


普外科曾医生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对于癌症患者来说,癌症病灶切得越干净,那么越不容易复发,术后效果越好,生存时间也越长。同时,这也是衡量一个外 科医生水平的问题,一个外科医生手术水平怎么样,也体现在术中能不能尽可能的帮患者把肿瘤切干净。厉害的外科医生,可以在尽量不损伤正常组织的情况下,或者是不对患者正常组织造成过度损毁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把肿瘤切完。那么外科医生是怎么知道切干净没有的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外科医生的几个手段。


第一,通过肉眼判断。

这是最原始的方法。有些肿瘤,和正常组织有明显的分界。

特别是一些良性的肿瘤,它 的外层还有一层包膜,和周边正常组织有明显的分界(由于图片太血腥,我就不在这里放图片了),医生只需要沿着包膜将肿瘤完整的“挤”出来就行。

有的癌症和周围正常组织从颜色、质地上有区别,有经验的医生可以分辨出来,从而将肿瘤病灶完整的切下来。

而有的癌症病灶和周围组织非常像,肉眼很难分辨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医生就要采用下一种方法。


第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技术。

当肿瘤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长得差不多的时候,我们人类肉眼已经无法完全分辨了,这个时候就要采用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技术。医生在手术时,会从病灶边缘取一些组织,立即送到病理检查室。病理科的医生会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这块组织,如果在组织里面发现了癌细胞,那么说明医生还没有完全切完,要继续扩大切除的范围;如果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面没有找到癌细胞,那么说明切干净了。

外科医生在手术中取出组织,立即送到病理科,病理科医生马上处理后就在显微镜下观察,然后把观察结果报告给手术医生。手术医生根据病理医生的意见,进行下一步操作。

这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各种组织的形态,在显微镜的帮助下,我们医生能够更加准确的切除病灶。

但是并不是所有医院都拥有这种技术,因为这一项技术有设备要求,而且需要有经验丰富的病理科医生才行。而我国,目前病理科医生大概缺30万左右,更不要说经验丰富的病理科医生了。因此,很多医院并不具备这种技术。


第三、术中磁共振技术

这是一种更加先进的技术,目前我国只有少数几家顶级医院拥有术中磁共振。

将磁共振设备建在手术室中,手术患者可以在不离开手术室的情况下进行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检查可以很好的分辨出肿瘤

(这是磁共振检查发现的脑肿瘤,很容易和周边组织进行区分)

当医生切完了之后,立即在手术台上做一个磁共振,如果发现还有肿瘤残留,立即继续手术切。如果在磁共振下看见肿瘤已经切除干净,那么就可以结束手术了。


第四、清除淋巴结

我们的淋巴结,是构成我们免疫系统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一些癌症转移的重要途径。比如乳腺癌、胃癌等,医学家通过多年的经验发现,有些肿瘤早期就会朝附近的淋巴结转移,因此,手术中,除了肿瘤本身的病灶,医生还会按照要求将这一个个的淋巴结一起切除。当把这些淋巴结也一并清除之后,才叫切除干净。


医生通过上述几种方法,尽可能的将肿瘤切除干净。但是,由于客观原因的限制,有的时候可能存在一些冰冻病理技术、术中磁共振技术也无法发现的漏网之鱼。这是目前技术条件限制和人类生理极限导致的。因此,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病人在术中尽管用了冰冻病理、术中磁共振,也请了最好的医生,最终还是会肿瘤复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恶性肿瘤,就算医生说切除干净了,也要进一步进行化疗、放疗的原因。

当然,由于这些技术的出现,已经大大提高了手术治疗,增加肿瘤患者的生存机率,降低了肿瘤复发概率。随着科学的发展,新的技术也会应用到临床上,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能够战胜癌症。


纯手工打字,如果觉得有帮助,请点赞和关注我,为大家带来靠谱的医学知识。


人体探索者


对于切除性的手术,可以分为恶性肿瘤和非恶性肿瘤病变。恶性肿瘤的切除干净只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即便满足我们现有的几个“切除干净的标准”,也不一定代表真身体内就没有肿瘤细胞的存在,也不能保证术后肿瘤不会复发和转移。良性肿瘤不会转移,切除干净也就切除干净了,但是不代表切除干净不会复发。这篇主要和大家聊一下恶性肿瘤“切除干净”的标准。

病理判断切下的标本的切缘是否阳性

我们把肿瘤切下来,如何判断体内有没有残留呢?我们不可能直接化验人体内留下的组织,只能通过切下的标本做间接的判断。

如果切除的标本的切缘有肿瘤细胞,就说明没有切干净,我们也称为切缘阳性。反之,如果标本切缘都是正常的人体组织,就说明原发灶切干净了。

病理诊断:切缘阴性。代表肿瘤切除很完整。

这个可以这么理解:有一个白色的木板,中间是有一块黑色的部分,现在需要将这块黑色部分完整切下来,不允许白色木板上有黑色部分的残留,切完之后如何通过黑色部分判断有没有彻底切完? 我们的判断方法就是切下来的黑色部分的一周有没有完整的白色木板包绕,如果切下来的部分外周是一圈完整的白色部分,那么我就可以判断已经完整切除了,如果切下来的部分有黑色裸露,那就说明大白色木板上也会有黑色残留,这样就认为没有彻底切干净。

如何保证原发肿瘤切干净了?

癌细胞是无法通过人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因此为了保证切干净,只能多切,将肿瘤组织完整的包裹在内。就如上文提到的木板的例子,如果直接贴着黑白交接的地方切,很难保证就一定能够切干净,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离交接处一定距离的白色部分开始切,这样就能够保证整个黑色部分都在里面。切恶性肿瘤的道理是一样的。

不同的肿瘤有不同的标准,有些肿瘤需要保证0.5厘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有的则是直接把整个器官都切除,但是不管怎么样,都是为了保证能够完整切除恶性肿瘤。

哪些情况是不可能彻底的切干净?

很多人都说都说医生都已经说切干净了,为何手术之后又发生了转移?是手术根本没有切干净?还是其他原因?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判断原发灶切除干净的标准,但是达到标准以后就一定代表体内没有肿瘤细胞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发灶的切除干净不代表体内就一定没有肿瘤了。这是恶性肿瘤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也是目前医疗技术所限制的。

里面的关系是这样的:

  1. 如果明确有转移,那么通过手术是一定切不干净的;

  2. 如果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已经转移,通过手术可能能够切干净,也可能切不干净,这个谁也不不能保证到底有没有切干净,只能由时间判断。每种情况的复发率不同,如果肿瘤侵袭性低且小,那么切完之后不复发的概率就非常大;如果肿瘤侵袭性高而且肿瘤比较大,术后病理判断切缘也是阴性,但是其复发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

为什么有了转移就不能通过手术彻底切干净?

肿瘤的转移是需要途径的,主要有三种途径:淋巴道、血运和直接种植转移。

不管是哪一种途径,肿瘤的转移都是需要“道路”的。一旦发生了转移,也就是说这条道被肿瘤打通了,即便切了原发灶和转移灶,谁能保证转移的通道内没有肿瘤,也不能保证没有那些正在发生转移但还没成型的癌细胞。

切不干净的恶性肿瘤怎么办?

  • 那些已经有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会建议在术前或者术后做辅助治疗,如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药物以及免疫治疗等,因为发生转移的肿瘤是不能通过手术刀彻底切干净的,所以需要这些治疗的辅助。对于一些非实体肿瘤或者对化疗、放疗很敏感的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化疗、放疗就是主力治疗手段。

  • 不能保证切干净的肿瘤患者术后的随访时非常关键的,即便做了辅助治疗,定期的随访复查都是必须的,随时跟踪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已经发生转移的肿瘤,是手术好还是不手术好?

我们经常听到老百姓这样说:“谁谁得了癌症,手术之后3个月死了;XXX得了癌症,化疗不到一年就死了;还不如不手术、不化疗!”

对于这样的话,我也不是全盘否定,因为对于某一个人就是这样,不确定因素很多,的确有可能他不手术或者不化疗能活的更长一点。但是总体而言,经过大量的统计学的研究表明,经过治疗的癌症患者总体是比那些不治疗的患者活的要长的多!

  • 早期癌症患者不用多说,发现之后积极治疗肯定是获益的。

  • 有的患者癌症的恶性程度很高,而且已经有了转移,这种患者从治疗中的获益的确有限。对于那些非常严重且治疗意义不大的患者,我也不建议做激进型治疗,只要给予一般的止痛、对症解除一些并发症治疗即可,保证患者不遭罪。

  • 所有发生转移的癌都不建议手术或者辅助放化疗吗?答案是否定的,有的癌虽然已经转移,但是恶性程度不高,而且手术之后依然能够获得一个很好的生存期,这种情况也是建议手术治疗的。

所以转移性癌手术不手术需要考虑很多情况,不能一刀切的认为手术好或者不好,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岳文昌医生


这个问题还是有比较大的科普价值。也看了不少回答,不敢妄加评论。我试着回答一下这方面的问题。

手术成功与否,主要的判断依据一是这个手术是否需要做或者说是否合理;另一方面就是手术本身是否是标准的根治手术(手术范围和根治程度)。

首先看手术适应症的问题,就是是否合理。癌症有很多种,有些不需要手术治疗,可能有放疗或者化疗就可以达到治愈目的。比如多数的宫颈癌和鼻咽癌,属于放疗敏感性肿瘤,多数情况下放疗可以达到治愈目的,因此就不需要手术(但是,有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需要专科医生判断);还有,根据肿瘤的病期是否适合手术,比如胃癌已经出现全身的广泛转移,那么就没有手术的必要性(此时手术患者不获益)。从此角度看,不该手术的癌肿或者不该手术的分期而做了手术,即使手术再漂亮,也不是成功的手术,因为没有意义。

再次看一个该做的手术,是否按照标准的手术方式去完成的。实事求是讲,癌症的手术的确不像普通的良性疾病的手术,只是切除病变的局部就可以了,癌肿需要有足够的切除范围和标准的淋巴结清扫范围,只有这两者达到标准,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根治度,降低复发率。

对于肿瘤是否切除干净,有专业的评价:R2切除(肉眼可见切缘癌残留),这种情况就是肿瘤局部进展明显,侵犯周围重要的脏器或者血管,而又不能联合切除。这种情况尽量避免,也就是说达不到根治要求。除非患者出现的梗阻或者出血,即使是有癌残留,切除大部分瘤体后,可以解决紧急问题,比如缓解梗阻或止血,这样的手术属于姑息手术。R1切除(肉眼没有癌残留,但是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切缘有癌细胞),这也不是根治性切除,只是切缘残留的癌细胞少而已。这种情况在实际的手术中尽量避免。R0手术(属于根治性切除,显微镜下没有癌残留),这是癌症手术的基本要求。


以胃肠道癌症举例,根治性手术是目前主要的治愈手段,的确有大量的患者经过标准的根治手术后得到治愈。这类手术的确是技术活,也是良心活。患者基本就一次治愈机会,初次治疗最为关键,初次的治疗方案和手术方案一定要标准。因此建议专科医院或者专科医生治疗。肿瘤的治愈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手术是重要一环,术后根据病理分期看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辅助治疗,如果需要也应该完善辅助治疗,尽最大可能的提高治愈机会。


北大肿瘤张成海医生


当手术成功后,在家属沟通区,给家属说的第一句话往往是:手术很成功,切除的很干净。我相信这句话,是给手术室外焦急等候的家属最大的安慰。

那么,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来说,怎么知道手术切除的很干净呢?

我以乳腺癌为例,讲解乳腺癌的手术原则:

一:乳腺癌手术成功的标志就是:

完整切除了病灶本身,以及清除了癌灶引流区域的淋巴结(腋窝淋巴结)。

具体来说:

①.保乳手术:切除癌灶后,切除癌灶周围约2cm处一周组织,称为:切缘。送检病理检查,查看癌灶的“上、下、周围”,看看有没有癌细胞的残留。如果没有,表示切除干净;如果有癌细胞残留,则切缘不净,需要进一步切除。全乳切除手术则不需要化验切缘。

②.腋窝淋巴结:恶性肿瘤与良性不同,在切除病灶的同时,需要清扫该器官所属的淋巴结。乳腺癌就是需要清扫腋窝淋巴结,只有完整清扫了淋巴结,才叫切除干净。



二:手术很成功,切除很干净,是否还需要化疗呢?

手术切除干净,指的是:完整切除了癌灶及所属淋巴结。但是,很可能在手术前,癌细胞已经通过:淋巴道、血管等途径进入了人体的血液循环,这些亚临床转移病灶,目前的辅助检查(彩超、CT,磁共振等)是发现不了的。


因此:手术后,需要进一步进行辅助化疗,杀灭体内可能残存的癌细胞,达到治愈的目的。

我是@乳腺科杨医生,从事乳腺疾病诊治工作,有问题请留言咨询!


乳腺科杨医生


我是小影大夫。医生对癌症患者说手术很成功,切除很干净,怎么知道切除很干净,不同癌症,切除的范围也不一样,切的位置需要做病理检查,没有癌细胞,切缘阴性,淋巴结清扫完了,把有可能带有癌细胞的组织都切除了,才是切干净,否则术后容易复查和转移。

癌症手术,怎么知道切干净了?

1.切缘阴性

做癌症手术时,手术中看到的癌肿,不一定是真实的癌肿的范围,以为能看到的肿瘤,只能说明肉眼上有癌细胞,但是有很多癌肿的周围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的癌细胞也已经侵犯了。比如说能看到的癌肿是2cm,但是实际上癌细胞已经侵犯了不止2cm,有可能是周围的3cm都有肉眼看不到的癌细胞侵犯。所以恶性肿瘤的手术,一定要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每一种不同的手术都有规定切缘要切多多少的范围,一定要保证切缘没有了癌细胞,这叫切缘阴性,才能算是规范的手术。

比如癌肿实际上是侵犯了5cm,但是只切了能肉眼所看到的2cm,另外有3cm的组织还有癌细胞,但是没有切除,身上还有很多癌细胞,那这个手术就跟没做是一样的。一样还会复发和转移。

所以癌症患者做了切除手术,医生需要送病理,把切的位置去做病理,没有看到有癌细胞,就是切缘阴性,把可能有癌细胞的都已经扩大范围切除了,这就是切干净了。


2.淋巴结清扫

癌症容易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的转移方式有第一站,第二站和第三站等等,就像公交车一样,要从一站到一站。

所以做癌症手术的时候,也是常规把第一站的清扫了,再到第二站,每一站的淋巴结都要做活检,看看有没有癌细胞的浸润,如果有,那么还要扩大切除。如果没有可能就只切这一部分。每一种不同的手术,也有淋巴结清扫的规范。比如乳腺癌手术,最容易的就是出现腋窝淋巴结的转移,所以手术时,一定要清扫同侧的淋巴结,把有癌症侵犯的淋巴结去掉。这样才能完全的切除癌症,清除癌细胞,减少术后的复发和转移。

另外,影像上看到肿大的淋巴结并不是都是转移,不大的淋巴结也不是一定没有转移。肿大淋巴结只能提示转移的可能性比较大。是不是真的转移,要以手术的活检为准。

切干净了,就一定不会转移吗?

那么手术后,切缘阴性,淋巴结也切除了,就一定不会复查和转移吗?不是,只能降低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因为有些狡猾的癌细胞有可能已经从病灶位置逃出去,隐藏在血液中,这是没有手段能检测到它的存在。所以术后还需要辅助放疗和化疗,也是为了把这些隐藏的癌细胞杀灭掉,尽量少的减少复查和转移的风险。


小影大夫


医生能跟患者说的,只能是最大的安慰话语。

一,任何手术,理论上确实可以干干净净切除病灶。除非因为病灶占位非常特殊,切除操作会带来其他严重后果,比如动脉血管破裂等,手术都会做最彻底清除。

在这个方面,每个患者真的不用担心切除不完善,不干净。外科手术理论上,医生接受的指导还是对肿瘤病灶要尽量多切、广切,以最大限度把癌细胞一锅端。达到再无复发转移的可能。

二,但是,外科手术的这个指导思想是错的!

外科手术对于肿瘤治疗,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第一,手术目的不是为了清理干净癌细胞,而是最大限度接触肿瘤实体对机体带来的影响、障碍。

第二,只要能解除肿瘤实体影响,要创伤最小化!

第三,永远不要指望通过肿瘤切除而防止复发转移。

癌症的出现,是机体获得了一个机制。这个机制存在何处,怎么运作,我们至今不懂!但是,它绝对不是那个病灶本身。

如果是的话,我们宁愿把切除范围再扩大几倍,以彻底解决问题。——但事实上,不可能!

三,手术之后,预防复发转移生长的要点,在机体活力免疫力的保持、培养

大量案例证明,只要心态良好,机体活力免疫力良好,手术后癌症就有最大可能彻底治愈!

相反,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的机体活力免疫力低下,都必然带来复发转移的结果。

回答如上。


春雷滚滚2


“快乐的小大夫”为您解答。欢喜关注

一般手术医生经常这样说,这样说多数是肉眼所见的,并且针对的是这次手术,但是就算这样,也不能保证癌症就彻底治愈了。

医生这样说的时候多数代表这样的情况:

1、肿瘤切除完整,对于肿瘤切除,如果肿瘤特别大,长得部位很重要,有事很难完整切除,有时候是分块切除,有时候会一部分切除不下来,切除干净就是把肿瘤完整全部切除没有预留。

2、切除的时候,多数要做术中病理,肿瘤切除的边缘没有癌细胞,证明局部已经没有肿瘤了,可以说主体已经切除干净。

3、还有手术不但要切除肿瘤,还要把肿瘤周围的淋巴结都要清扫切除,同时淋巴结也没有发现癌细胞。

4、手术肿瘤切除时还有一定的原则,叫无瘤原则,就是手术时先把肿瘤组织隔离,不让接触其他组织部位,切除时有远到近,先端血流后切除。

这些都做到了,同时没有出现明显的其他组织器官的副损伤,基本可以说是手术很成功,切除很干净。

对于癌症手术来说这是最好的结果,但是并不是做到这些,癌症就能痊愈,不需要其他治疗了。

因为癌细胞是看不见的,有可能已经有远处转移,但没有发现,所以就是手术成功,也要根据病理类型,是否选择其他治疗,比如放疗或者化疗等。

“快乐的小大夫”每天为您推送健康医学知识,分享病例,不要忘记点击右上角关注呦!


快乐的小大夫


对于这样的说法,我只能够呵呵了!从切除肿瘤来说,按他们的标准确实如那医生所说了,但有什么用那真是天知道!

把癌细胞定性为恶细胞,实际上也等于把产生癌细胞的基因定性为恶基因自杀基因,因为每个正常人身体里面每天要产生3000到6000个癌细胞。那么在有这种恶基因存在的情况下,是否应该他们比别人死得更早,更少留下后代,那最后的结果是不是应该导致带有这种恶基因的人越来越少,那为什么现在每个正常人身体里面还有这种恶细胞,所以这种定性完全是违背了遗传进化规律的是反科学的。黄曲霉素是一种强致癌物,也是一种毒性为砒霜68倍的剧毒!既然是剧毒,那就很容易把人毒死,也很容易让人类绝种,让很多动物绝种才对,但事实上没有,因为产生的癌细胞阻挡了这些毒素对人类对动物的伤害。所以癌细胞不是恶细胞,是护卫生命的细胞。而且癌细胞的长相和很多淋巴细胞非常相似,淋巴细胞是对付那些细菌病毒的,癌细胞是对付那些侵入身体里面的毒素的,因为我们吃的五谷杂粮当中,难免会有各种杂质,难免会有各种毒素,如果没有癌细胞的护卫,人类也许早就灭种了,很多动物早就灭种了。

是否要切除肿瘤,实际上要看他是否已经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了?是不是非切除不可了?而现在这是他们自来的必经流程。甚至还有人叫苦几天里面都死了多少个主刀医生和麻醉师了。都是谁让他们这么干的?

本来很多人都可以治愈的病,到他们那里一切变成残疾人了,这到底是救人还是坑人呢?十八世纪以前的西方世界,用刀子切开人的身体给人做手术,那是属于巫术。从很多人被治成残疾那事说他们是巫术,那真的一点都不为过。动手术其实是很伤人的,不到万不得已,尽量应该少用才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