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時代的白蝙蝠及其他

庚子初,海內大疫,人心惶惶。人禍歟?天災歟?後世必有正論,吾輩不忘初心就好。昨日讀《中古史資訊》公眾號太史政先生言及《稽神錄》與白蝙蝠,頗有所感,聊作小文,緩解諸君神經。

《稽神錄》是一部宋代志怪小說集,共六卷。徐鉉撰。徐鉉自序,稱“自乙未歲(935年)至乙卯(955年),凡二十年”撰作此書(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則此書為入宋以前所作,全部收入《太平廣記》。此書大多寫鬼神怪異和因果報應故事。

中古時代的白蝙蝠及其他

《稽神錄》裡記載了這樣一條故事,值得深思:

李禪,楚州刺史承嗣少子也,居廣陵宣平裡大第。晝日寢庭前,忽有白蝙蝠,繞庭而飛。家僮輩竟以帚撲,皆不能中,久之,飛去院門,撲之亦不中。又飛出門,至外門之外,遂不見。其年,禪妻卒,輀車出入之路,即白蝙蝠飛翔之所也。

在唐人眼中,白蝙蝠乃是引路之物。李頎有一首詩,《送王道士還山》就有這樣的詩句:“先生舍我欲何歸,竹杖黃裳登翠微。當有巖前白蝙蝠,迎君日暮雙來飛。


中古時代的白蝙蝠及其他


實際上,更早之前的文獻中,人們對於白蝙蝠就有記載。晉代葛洪的《抱朴子》書中就有如下文字:

千歲蝙蝠,色如白雪。集則倒懸,腦重故也。此物得而陰乾末服之,令人壽萬歲。

可見,至少在魏晉時期,人們就嘗試吃蝙蝠了,只不過吃的是蝙蝠中的極品——白蝙蝠。北朝大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裡也曾確認過此事不虛。

《水經注》卷三十七:

丹水又徑亭下,有石穴甚深,未嘗測其遠近。穴中蝙蝠,大如烏,多倒懸。《玄中記》曰:蝙蝠百歲者倒懸,得而服之,使人神仙。


《玄中記》是東晉郭璞寫的,這個書有輯本,輯的最好的,是紹興的周樹人先生。通過郭璞的記載,酈道元的轉引,可以讓我們知道,魏晉時期,人們確實是有吃極品蝙蝠的經驗的。

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下也有對白蝙蝠的記載:

荊州清溪,秀壁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中有白蝙蝠,大如鴉。按仙經雲,蝙蝠一名仙鼠,千歲之後體白如銀,棲即倒懸,蓋飲乳水而長生也。


看來白蝙蝠喜歡在南方生活。唐代大詩人李白是喜歡南朝的,他的偶像就是謝靈運。“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盪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順帶南朝的文獻,太白也很熟悉。太白也寫過白蝙蝠。《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一詩中,太白就提到了南梁任昉上面那本《述異記》中的內容,寫這首詩之前,專門寫了一篇不短的序:


餘聞荊州玉泉寺近清溪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鴉。按《仙經》,蝙蝠一名仙鼠,千歲之後,體白如雪,棲則倒懸,蓋飲乳水而長生也。其水邊處處有茗草羅生,枝葉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採而飲之,年八十餘歲,顏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異於他者,所以能還童振枯,扶人壽也。餘遊金陵,見宗僧中孚,示餘茶數十片,拳然重疊,其狀如手,號為“仙人掌茶”。蓋新出乎玉泉之山,曠古未覿。因持之見遺,兼贈詩,要餘答之,遂有此作。後之高僧大隱,知仙人掌茶發乎中孚禪子及青蓮居士李白也。


全詩如下: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採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

朝坐有餘興,長吟播諸天。


詩和序的描述內容大體相同,就是說荊州清溪附近有溶洞,洞裡水流不息,洞頂住著白蝙蝠。蝙蝠又叫仙鼠,活到一千歲以後,身體轉為雪白,用今天的話說基本上就是成精了。之所以白蝙蝠能夠長生不死,是因為一直喝鐘乳石水。


如此看來,唐人對於白蝙蝠還是持一種神物有靈的態度的。更有名的一個傳說,記載在《太平廣記》裡面。大家都知道“張果老倒騎驢”,倒騎驢的張果老,是民間傳說八仙之一。張果老的傳說唐代就已經有了。按照《太平廣記》的記載,張果老常年生活在保定、石家莊一帶。唐玄宗聽說他的大名,派人請他見見面。經歷了幾次事情以後,四郎對張果老是神仙這個事情深信不疑。但是他想知道,張果老是什麼動物成精的。他身邊有個道士叫葉法善,擅於看這個,於是有了下面這段記載:


時又有道士葉法善,亦多術。玄宗問曰:“果何人耶?”答曰:“臣知之;然臣言訖即死,故不敢言。若陛下免冠跣足救,臣即得活。”玄宗許之。法善曰:“此混沌初分白蝙蝠精。”言訖,七竅流血,僵仆於地。玄宗遽詣果所,免冠跣足,自稱其罪。果徐曰:“此兒多口過,不謫之,恐敗天地間事耳。”玄宗復哀請久之。果以水噀其面,法善即時復生。


中古時代的白蝙蝠及其他


可見唐代人對白蝙蝠推崇有加。魯迅也讀過這段故事,他寫過一句評語:“蝙蝠雖然也是夜飛的動物,但在中國的名譽卻還算好的”。

但是必須說明的是,蝙蝠這個東西,絕不能瞎吃,瞎吃會感染病毒而死。宋代李石著

《續博物志》,雲:


唐陳子真得白蝙蝠大如鴉,服之,一夕大洩而死。

又云:

宋劉亮得白蝙蝠、白蟾蜍合仙丹,服之立死。

有的網友讀過這段,認為是倆人感染了唐代白蝙蝠身上的一種冠狀病毒,這可能也是目前世界上最早對於人類感染蝙蝠攜帶病毒致死的記錄。

可備一說。總之,這也是從另一方面驗證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書上怎麼說,試了才知道啊。


中古或更早時期,人們對蝙蝠還有其他的醫學研究。因為當時這個藥名已經被記錄在了

《神農本草經》中。《神農本草經》據說是漢代醫學著作,這個還需要進一步考證。但可以確定的是南北朝時期這本書應該是已經流傳很久了。《隋書·經籍志》有錄,孫星衍有輯本(不佩服誰,都得佩服孫星衍,真正大咖)。醫者們發現,蝙蝠身上有一樣東西可以入藥,《神農本草經》上叫天鼠屎,顧名思義,就是蝙蝠的屎。天鼠,就是蝙蝠,很形象也很貼切。五代北宋之際的醫者覺得天鼠屎這個名字不是很好聽,於是在著作裡(《日華子本草》)給它改了個名字,從此這個名字就基本上固定了下來,叫什麼呢?叫夜明砂。這是根據它的藥用來進行的更名。


中古時代的白蝙蝠及其他

1979年,遼寧中醫學院的李墨林大夫發表一篇文章稱:


“蝙蝠的習性是晝伏夜出,它有一雙奇怪的眼睛,白天看不見泰山,夜間能察秋毫。它的主食是蚊蟲,但偏偏不能消化蚊子的眼睛,因此,蚊子的眼睛都大量地積存於他的糞便之中。抓一把蝙蝠屎,一眼就可看到它那黑褐色比砂粒還小的晶瑩小體,就是未被消化的蚊子眼睛,也就是夜明砂的主要成分。夜明砂的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尚需進一步研究,但就其性能來說,可以大體認為是眼科的活血化瘀藥和引經藥。”


蝙蝠屎裡面有無數的蚊子眼睛,那用夜明砂來治療眼病,確實是符合中醫“以髒補髒”的理論。果真如此乎?於是引得山西新絳縣人民醫院楊春成大夫的好奇,想看看夜明砂裡究竟有沒有蚊子眼睛。他弄來不少夜明砂,用蒸餾水稀釋,用150倍低倍顯微鏡觀察,連續觀察十張片子,發現夜明砂中,

皆為未消化的蚊子翅膀、腿、嘴和一些軀體的殘渣,以破碎翅膀和腿為主要成分, 而眼睛則只發現一個, 還是混在一個破碎的殘體中,他的同事們認為,其實可能是頭的殘骸。總之說夜明砂裡有大量的蚊子眼睛,還是靠不住的。


實際上,李墨林大夫沒有註明文獻依據,他說的那段話並不是他的原創。說夜明砂裡面有很多蚊子眼睛的人,非是旁人,乃是我大明名醫,李時珍大夫(還記得小時候看黑白電影《李時珍》嗎?趙丹主演)。《本草綱目》就記載:“凡採得,以水淘去灰土惡氣。取細砂曬乾焙用,其砂乃蚊蚋眼也。


但是,這並不妨礙中醫在治療眼疾中繼續以夜明砂為方藥治療諸如雀盲症、玻璃體渾濁、角膜薄翳之類的眼科疾病。根據知網上多篇中醫醫學文章表明,夜明砂對於治療這些眼科疾病來說,還是很有作用的。不僅是對人,對動物也有效果,有獸醫研究表明,如果馬因為暴怒失明,用夜明砂治療,也是有效果的。


現代化學引入中醫藥理學研究以來,夜明砂的成分逐漸為醫學界所瞭解。通過化學分析,我們終於知道,夜明砂富含鋅猛等微量元素,在所有的明目中藥中,它的含量是最高的。但是由於夜明砂畢竟是蝙蝠屎炮製而來,大夫們也說了,它受物種、環境、分佈諸多因素影響,很難量產,質量也參差不齊,衛生標準不好控制,還有一點很重要,一旦患者知道服用的夜明砂是什麼,“容易造成精神負擔,影響療效”。


最後說一句,大夫還說了,你要是厭食,服用夜明砂,效果也很好。真的。


中古時代的白蝙蝠及其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