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将持续为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你怎么看?

洪爷33344611


给三十年的老师发个证,有必要,证明他们为了转个正式工,忘记了自己是老师,天天用功,考试转个正式工,学生都成了没妈的孩,发个证吧,给园丁们留个纪念。

农村教师有当三年的,五年的,十年的,十五年的,等等,最后因为交不起转正费,离开了教师这个职业。真正爱岗敬业的成了老农民,没人管没人问。

拥护发给三十年农村教师荣誉证书,只有这样才能记住转正老师们的‘丰功伟绩’。


一杯仙


那天上午九点左右,校工会主席带着我们两位老教师驱车前往区教育工会领取30年教龄证书。天那么阴沉,我望着窗外蒙蒙细雨,心里不禁遐想,领取证书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区工会主席和办公室里其他人员会不会已经等侯在那里了,房间布满鲜花,桌上放满水果点心,茶杯放好了茶叶,我们走进会议室,工会主席热情洋溢的握手道贺,然后坐下来大家促膝谈心,肯定我们30年来的教育成绩,大家满心欢喜、一派祥和。如果没有那么隆重,那么工会主席会不会和我们握握手,寒暄几句,发证拍个照,以作宣传之用。最差的情形,工会主席很忙,工会委员接见一下,说几句暖心话然后把证书交给我们。正遐想之间,小车来到了一条弄口停下,弄堂里正在挖着泥土,天下着雨,我们一路泥泞的走到门口,眼前是一条狭窄阴暗的楼梯,电话告知了他们,楼上慢悠悠走下来一个老太,手里拿着一串钥匙,一句话没说,也不看我们,带着我们来到一间阴暗的小仓库,翻出两本证书和两个枕头(30年教龄纪念品)交给我们并让我们签字。走出房间,天依然阴沉下雨,踩着泥泞小路来到弄口坐车回校。到了学校下车后,我对工会主席提议,证书现在就给我们吧,我不想上台去领证。工会主席不答应,说是仪式总要做一下。在教工大会上由校长发证。那天教师节下午,我按约(半个月前)去医院心超检查,那个女老师上台领证了。


梁梁101005846


在现在这个社会上,想要对一个人产生激励,一般有三种做法会容易实现:给权、给钱、给荣誉。

那么把这样的事情放在老师身上,给权肯定是不太现实的,即便是一个教师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学经验再怎么丰富,业绩再怎么突出,教育管理部门也不会直接把他提到管理岗位,更不会直接让他去当学校的领导,更何况现在的教学管理岗位,实在是太稀缺了!

既然不能够给权,那只剩下后面两者了。到底是给荣誉还是给钱?很多地方优先选择的是对荣誉而不是给钱。而荣誉如果不和物质利益相挂钩,这种激励的措施作用越来越小,并不是说老师越来越世俗了,越来越势利了,而是整个社会人际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过去是熟人社会,人际的社会关系非常固定,学校所有的老师,甚至老师的家属都住在同一个小区,一个人在一个单位里面一待可能就是一辈子。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老李在学校被评为优秀教师,他还没有回到家中,她的孩子和妻子已经知道他获得了学校的褒奖,并且周围的人都会过来询问、祝贺。老王的妻子,更是对老王说:“你看看人家老李,再看看你,唉”。

在一次次的社会关系反馈当中,这种荣誉被不断的放大,被学校颁发荣誉证书,不仅是一个人的荣誉,更是整个家庭的骄傲。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是任何物质享受都比拟不了的,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老李的妻子和家人有较大的概率,会继续支持他从事教师这份工作。而现在这种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工作和家庭之间的通道被关闭了,工作上的荣誉就是工作上的荣誉,家庭上的荣誉就是家庭上的荣誉。

现在基本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学校的老师都住在不同的小区,即便是住在一个小区也是完全没有关心的做法。有较大的可能,你不知道你周围的邻居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他们也不关心你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而在工作中获得的荣誉也仅限于在学校这个范围,学校颁发的荣誉证书,如果不能够转化为相应的物质回报,那么这种荣誉证书基本就等同于一张废纸,基本不会产生太大的激励作用。

教育部规定,为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目的是为了激励更多的人从事乡村教育,这样的初衷当然是好的,但是现在已经不是“薪资不够,荣誉来凑”的时代了。要想真正让乡村教师“进得来、留得住”,最关键的还是要及时解决现在乡村教师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

比如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打破城乡教育的二元结构。虽然现在很多地方的乡村教师工资有所上涨,有些地方的乡村教师工资达到了7000元,但是这都是极个别的现象,而真实的情况是大部分地方的乡村教师的工资,只能够达到农民工的最基本工资水平,工资的增长幅度也远落后于其他行业和物价上涨水平。

乡村教师除了工资待遇比较低外,在住房、医疗保障和子女教育等方面与城市的教师相比也存在着显著的差距。

就拿自己接触到的乡村教师来说,很多教师的压力普遍比较大,他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问题,还要关心学生的安全问题,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和较大的心理压力,造成了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处在不健康或者是亚健康状态。

如果不考虑子女教育,不考虑重大疾病等意外风险,那么乡村老师一个月有3000块钱工资,确实比很多人过得要好很多,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很多乡村老师经常会出现“因病”致贫,因孩子“上学”而致贫的情况。

除了完善工资待遇之外,再比如还可以拓展农村教师的一些晋升渠道,比如在职称评定上,尽量优先满足乡村教师的职称评定需求。但是实际的情况不是这样的,现在的职称评定标准,大部分乡村教师是满足不了这些要求的。

如果不去解决很多乡村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而是想办法给各种“精神安慰”“精神奖励”,那么这根本不是在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到乡村教育事业当中,而鼓励那些把乡村教师当做“职业跳板”或者晋升渠道的人,那些把乡村教师当做“跳板”的人,才会更青睐这些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荣誉。


悠然智在UNIJOY


我也是教师,我非常敬重这样能坚守的教师们,他们确实付出的太多。30年前那个时代,能考入师范的都是非常非常优秀的学生,我们单位一位大姐,是黑龙江人,当时是以高考全市第一名考入的东北师范大学,这个比例放在今天应该能上清华北大了。但是她们那时候只有第一名有当教师转户口的名额。第二名都没有。可见那个时代的老师很多都是学霸中的精英,而这样一群人如果投身到一些高待遇单位,大概率能获得不小的成就。而他们很多人就回到了小山村,默默奉献了一生。所以我们应该记住那个时代的老师,我承认我不如他们,我上学时只是一个普通学生,成绩中等。而现在听说很多地区因为找不到教师,把学历要求一降再降,我毕业的师范大学教育专业也从一类本科变成二类,甚至只能调剂补人了。希望国家不仅仅靠一张证书给教师认可,因为社会上大部分人是看不起那张证书的。


liuee8127


我教龄38年,即将退休,我认为那光荣证没用,还不及给每月涨30元工资。


手机用户15171416271


我俩口子都是在乡村学校从教三十多年的退休教师,现在年近七十。现住新宁县回龙镇井坡岭社区,有一外孙女九月十八日年满六周岁,其父母已离婚,二岁时就跟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吃饭穿衣就学全靠外公外婆供养。根据镇政府和所谓联校制定的政策,入学儿童必须在八月三十一前年满六周岁才能报名入学。我俩老口向领导恳求,就当看在我们在乡下从教三十多年的份上,能否照倾一下,却被领导一口拒绝。只好把孙女送往私立学校就读期学费三千多元。其它医疗卫生,林业交通等单位,父辈退休了,子女可以接班,我们教书的退休了,讲一个读书的这么难,哪有荣誉待遇可言,这是教书的罪过啊!


用户7347735691464


我从事小学教育工作38年,2006年退休。从参加教育工作开始就一直在乡村小学任教,先后在四个乡六所小学任教,学校所有工作项目[科任老师、班主任、红小兵(少先队)辅导员、团支书、后勤事务、会计、出纳、教导主任、校长、党支书等]都负责过。最远的学校离县城有三十多公里山路,抛妻离子在那里工作了七年,住的是没收来的地主的老间板房,没有天棚花板,直观瓦屋,冬天下雪子时,从瓦缝中掉下的雪子满房都是,床上被子也湿了,冻得深夜也难以入睡。每个学期都要往返于学校到县城的山路上至少三四回,有时还要挑东西进学校,没有坐过车,山路,骑自车也不行,只有父母造的11号车,因此也受了不少表扬。直到45岁才调到离县城近点的农村小学任教,60岁退休。那个年代是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要去,那里艰苦那里安家,党指向那里就在那里战斗。退休后,住进了县城。我已领到了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合发的从事乡村教育工作满三十年的荣誉证书,尽管除了辛苦没有得到其他什么,连房改县城老师有千元的购房补助,我在乡下就没有。但我认为这是一种荣誉,与那千千万万为革命献出宝贵生命的先烈比,我巳经享受够多了,因而心里平衡,幸福感强,身体健康。社会中不公平、不合理的事随处可见,人嘛,只有待遇向低标准看,工作与艰苦繁重比,才能有精神,才会快乐,才会知足。


康夫泰


我岳父就是山村教师,他说以前学生很多,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及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农村小学学生急剧减少,一到四年级不到十个学生。教都是一样的教,就是内心的孤独感变得尤为强烈,没有成就感,没有比拟性。但是他们得坚守岗位,只要有一个学生他会一直坚持下去。


流云6804


就一张纸,有何用?整个世界疯狂地变,有什么理由让教师不变?讨论这一切首先得承认教师是人,是普通人,真空里人没法活。


普鲁小子


作为一名普通中学的教师,对于国家持续为乡村从教30年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心中真的难以平静啊!激动不已之余,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教师精神褒奖意义到底有多大?

据统计,我国乡村教师约有330万人。2016年5月,根据国务院部署,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决定自2016年起,组织开展“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颁发工作。

作为一名从教30余年的城市教师,着实对乡村教师抑制不住的羡慕和嫉妒。由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文,并颁发的乡村30年从教荣誉证书,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国家荣誉。教师一辈子有几个能获得国家级精神奖励的,又有几个能拥有国家荣誉呢?这是对教师的最佳精神慰籍,更是一种对教师的充分肯定和激励。由此不难看出,这对于从教30年的教师具有无比重大的意义。不知您有什么看法呢?


300余万乡村教师,长期以来抑或这一生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全部都奉献给了乡村教育。尤其是从教30年的乡村教师,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始终如一坚守在乡村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为乡村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国家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这是对乡村教师的尊重和认可。乡村教师无比自豪和骄傲,他们倍加珍惜。文件刚出台,曾几何乡村教师日夜盼望,证书发到手里,许多老教师当成一种珍贵的礼物珍藏起来。这样的证书,对于教师意义不言自明。



教师对这样的证书真的在意吗?

有人曾戏称,乡村从教30年这张荣誉证书可以裱起来挂在大门口用来“防盗”;也有人说,这张证书保管下来可以教育子女莫入此行……看来许多教师对于这样的证书有异议,更是百般质疑。

就目前而言,乡村三十年荣誉证书,就是一个荣誉证书。这样的证书真的无法令教师振奋起来啊!因为教师不是神,就是普普通通的人,有七情六欲,也要养家糊口。单纯的精神刺激,一味的精神慰籍,教师能有积极性吗?“XXX老师,您从事乡村教育工作满三十年,为我国乡村教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特颁此证。”看到这样话,作为一名老教师,心中不能不百感交集,心潮澎湃。但许多教师难免会发出疑问,乡村教师30年荣誉证书,有什么实质用处吗?


毋容置疑,国家颁发荣誉证书同时,只字未提物质奖励,也许有那么一天,教师会得到应有的待遇,物质和精神双丰收。“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面对这样的荣誉证书,教师真的伤不起啊!辛勤耕耘一辈子,换来一纸证书,尤其是许多老教师已经退休了。这样的证书也只好收藏起来,永久的保留在记忆当中。 不可否认的是,当下许多乡村教师还在默默的奉献着,坚守着。但他们有许多人职称问题悬而未决,许多人的偏低收入还很难维持生活,更有许多教师“代”字没去掉,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师”。这样迟来的证书,教师真的会很在意吗?


精神慰籍物质保障教师期待着?

假如有一天,某个从教30年的老教师带上这张证书可以享受免费坐火车、坐动车、坐飞机的待遇,再比如拥有这张证书的老教师,买房可以打五折或者打三折,也许拥有这张证书可以直接晋升高级职称……如果真能如此,相信会有更多的年轻教师对这张证书心驰神往。

“师者育人百年,物者十年树木”。国家在颁发乡村教师荣誉证书伊始,许多教师着实大加羡慕。许多教师纷纷提出:作为一名教师,我也期待着,不知什么时候,我也能拥有一张这样的证书。更有许多教师希望能拥有这样的证书,到黑龙江换来“高级职称”,或者到北京获得过万的“工资收入”。“让教师成为人人羡慕的职业”,27条“教育新政”出台,教师倍感欣慰,为之一振。可是,如今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又有谁会羡慕呢?一张荣誉证书,一种精神安慰,没有物质保障,能让广大教师珍视和珍惜吗?


我是一名教师,真的不知何时起,我们每个人都是那样不招人待见。教师沦落到如此地步,固然与个别教师不良行为有关,但更不排除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太低了。问起我的工资,都不好意思和别人讲,就连孩子们都瞧不起。我深深知道,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尤其是乡村教师,就意味着更多的奉献和坚守。安心从教,潜心育人一辈子,如果仅仅就发一张荣誉证书。长此以往下去,很难吸人更多的人,更优秀的人加入教师队伍,更难留住人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