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的WPS,曾將微軟拒之門外


免費的WPS,曾將微軟拒之門外



最近,以WPS為大本營的金山辦公出了大風頭,市值昂首挺進一千億。

市值大漲,主要是近期受到疫情影響,遠程辦公相關公司被資本市場追捧。雖然有一定偶發因素,但是,金山這個大漲還是很給力的。

要知道,在上市之初,就曾有輿論戲稱,這又是一隻“讓年輕人虧一半的股票”。但如今,從上市當天收盤價算起,金山辦公已經漲了近一倍。

然而,這看似爽快的“打臉”,其實背後充滿著曲折和辛酸。甚至可以說,是一部現代公司版的“活著”。

Part.1


1989年,WPS1.0問世,開啟了中國軟件元年。

那是在電腦還裝著DOS系統的時代,即使當時WPS的定價高達2200元,一年銷量也有3萬多套。


免費的WPS,曾將微軟拒之門外

可以說,凡有電腦處,皆裝WPS ,不知Office。


就連培訓WPS應用,也成了一個產業,熱鬧程度,比今天各種Python培訓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很快,市場就發生了轉折。

1993年,WPS的母公司金山,從Windows3.0中看到了未來主流操作系統的方向,於是他們打算“禦敵於外”,停止了WPS在DOS系統上的研發,開發基於windows的新項目。

項目錢不多,是賬上僅剩的200萬元,但是,人很牛,是雷軍率領的20多名頂尖程序員。


新項目名字很威猛,叫“盤古”。


一聽就知道金山決心有多大,要做“開天闢地”的事情,成為中國版的微軟

而盤古也確實是這麼設計的,不僅包括了用於文字處理的WPS,還包括了雙城電子表格、金山英漢雙向詞典、名片管理、事物管理,甚至還有一個外掛的Windows中文平臺金山皓月。

兩年後,金山人僅靠手裡的有限資源,就整出了一個“威猛大漢”,只可惜,是虛胖,而非強壯


原因有二:

首先,這麼一整套產品,就算微軟,也要耗費不少精力,顯然,盤古產品本身並不完善,“所見即所得”的理念並沒有體現出來。

其次,當時國內主流的仍是DOS系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金山過早介入windows系統產品,直接從先鋒變先驅。

於是,儘管金山花了幾百萬打廣告,包下所有報紙頭版頭條,但最終盤古的銷量僅為1000多套。全年銷售額比去年下滑60%。

此時的金山賬面捉襟見肘,創始人求伯君甚至抵押了房子,帶頭降薪,而金山的骨幹也流失了一大半。

在不合適的時間,做出了並不合格的產品,金山人夢碎一地,公司也幾乎要倒地了。

Part.2


儘管金山銷量不佳,但是辦公軟件具有很強的網絡效應和比較高的切換成本,因此,勉強還能支撐。

網絡效應是指辦公文件需要和其他用戶交流,大家格式需要統一,因此形成一張大網,不易改變。

就像大家約好一起出去玩,哪怕你開著跑車,只要大家都騎自行車,你不想離群的話,也只能騎自行車。

而切換成本則是指用戶積累了老的文件需要打開、處理,而且使用習慣也會形成。

針對此,微軟雙管齊下,成為壓垮金山的最後一根稻草。

1995年,微軟中國成立,第二年,就用一出陽謀,“騙過”了金山,造成了致命一擊。

微軟找到金山,希望簽訂一張“可以互相讀取對方文件格式”的協議。金山欣然答應。但金山沒料到,這張協議,大幅降低了用戶從WPS向Office遷移的“切換成本”。

而隨後微軟發佈windows97,office開始和系統捆綁,強賣式推廣。再伴隨著“微軟故意縱容盜版office來獲得市場”的“謠言”,office昂首發展,WPS用戶大面積流失。

儘管隨後WPS更新97、2000等版本,但仍只是“殘喘而已”,但金山還沒放棄。


Part.3


為了讓WPS活下去,金山甩掉了“偶像包袱”。

先是做起了遊戲業務,暫別辦公愛武功。


1996年,金山推出了《中關村啟示錄》,而1997年的《劍俠情緣》則成為經典。到了2007年,金山軟件直接以遊戲公司登陸港交所。

這種“不務正業”,讓金山集團有了足夠的現金流,以此來維持WPS的研發。因而不至於像後來的永中一樣,成為靠國家補貼的悲情英雄。

2002年,WPS打算“複製”微軟。


管理層決定推倒14年的舊代碼,重新設計一個繞開微軟技術,但卻在功能上與Office幾乎一樣的新WPS。

想法很直接,但過程也很艱辛。Windows97的系統複雜程度超出大家想象。


更要命的是,資金又不夠了。

幸好,在2004年,金山入選了“863計劃”,獲得了500萬的補貼。

歷時三年,抽調100精英,累積500萬行代碼,WPS2005終於面世,堪稱Office的孿生兄弟。用戶毫無切換成本,而且下載包更小、價格更便宜。

放棄了固執的民族策略,WPS又收穫了產品和用戶。而當年將WPS逼到絕境的兼容協議,也成為WPS合法合規“借鑑”的免死金牌

而隨後的國家採購,也成為金山的重要補給。所以說,只要千方百計地想活下去,總會找到個生計。

Part.4


剛活過來的金山,又時時刻刻惦記著超越微軟。

既然有了活下去的糧草,WPS打算放棄奢華的生活,2007年徹底宣佈免費。


於是,金山成為微軟打不死、趕不走的“小強”。

2011年,WPS從金山軟件中拆分,雷軍重新作為掌門人。此時的他,已經感受到了移動互聯網的大潮,創立了小米。與此同時,他打算帶領WPS “all in 移動”——開發手機版的WPS

那時候的Office還在移動端苦苦堅守著Windows Phone系統,從而錯過安卓普及的浪潮,進而錯失了整個市場的機遇。

2014年金山董事會連續開會19個小時,又將“All In Cloud”寫入了企業戰略,這成為WPS移動端良好體驗的重要支撐。

依靠著“移動+輕巧+免費”,WPS快速發展。2018年底,金山辦公月度活躍用戶數(MAU)超過3.1億,其中WPSOffice移動版月度活躍用戶數超過1.81億,成為國內第一,再次抗衡微軟。


Part.5


金山辦公的這一路,頗為坎坷。

盤古失利的那一年,雷軍甚至說“沒有了夢想”。但歷經31年坎坎坷坷,金山人始終沒有放棄,於是,等來了863、等來了自主化浪潮、等來了移動時代、等來了科創板。

和金山同時代、同樣以文字處理起家的,還有永中和巨人。前者因為經營的固執而以破產收尾,而巨人則轉型房地產,賣起了保健品。

金山辦公面臨的市場競爭依然很激烈,但橫跨31年的金山人,眼中應該有一個信念:活下去,為自己活著而活著,也為中國軟件自主而活著。

希望他們堅持這個信念,畢竟這幾百倍的估值,還等著兌現。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